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60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jr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两组按常规选用氨茶碱治疗呼吸暂停,治疗组加用纳洛酮。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0%和86%。结论: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大于单用氨茶碱。
  关键词 原发性呼吸暂停 氨茶碱 纳洛酮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126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60例,其中男8例,女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30例,两组在出生体重、胎龄以及住院期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无显著性意义。
  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在首次发生呼吸暂停后予以氨茶碱负荷量5mg/kg,静脉滴注,间隔12小时后给予维持量2mg/kg,每12小时给药1次,治疗组同时加用纳洛酮0.2mg/kg,静脉滴注2~3次/日,每日总量不超过0.4mg/kg。两组均使用3天,3天后有效患儿继续治疗2天,3天后无效患儿或治疗3天内病情加重者需改经鼻CPAP或机械通气治疗,两组基础治疗一致。
  疗效评估:①显效:用药48小时内呼吸暂停停止发作及呼吸节律正常;②有效:用药72小时内呼吸暂停发作次数减少及呼吸节律好转;③无效:用药72小时后呼吸暂停无减少或加重。
  统计学方法:有效数据X2 检验。
  
  结 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25,P<0.01),治疗组无效的4例为多脏器功能损伤,家长放弃治疗。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讨 论
  
  呼吸暂停主要与早产儿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其发生率与胎龄密切相关,多发生于胎龄小于30周的早产儿。胎龄小于28周的早产儿呼吸暂停发生率可达90%,胎龄30~32周的早产儿发病率约为50%,胎龄34~35周的早产儿发生率约为7%,胎龄大于36周的新生儿发生率明显降低[1],到达37周时即停止发作[2]。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是通过刺激呼吸中枢,增加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改善心肌功能。但需要指出的是,氨茶碱同时也增加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脑的氧耗,增加脑血管阻力,使脑血流量减少[3]。纳洛酮是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与阿片受体结合后能有效阻断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如β-内啡肽)等所介导的多种效应,解除呼吸抑制,增加呼吸频率,改善通气。此外纳洛酮还有抗自由基作用,增加心排血量,增加左室收缩功能,增高平均动脉压,使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缺氧得到改善,亦能改善脑血流量,增加脑灌注压,使缺氧后的脑血流重新分布,保证脑干等重要部位的血液供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阻断缺氧继发性脑损伤,促进早产儿智力发育。
  
  参考文献
  1 Henderson-Smart DJ.The effect of gestational ageon the incidence and duration of recurrent a pnea in newborn babies.Aust Paediatr,1981,17:273-276.
  2 赵祥文.儿科急诊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72-175.
  3 陈玉英.氨茶碱和纳洛酮联合应用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儿科药学杂志,2006,12(6):19-20.
其他文献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107    资料与方法    2003年2月~2008年6月收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13例,全部系剖宫产术中,患者年龄26~40岁,孕周36~42周。初产妇6例,经产妇7例。剖宫产指征为子痫前期、胎儿宫内窘迫、臀位、头位难产、巨大儿、前置胎盘等。剖宫产均采用硬膜外麻醉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胎盘娩出后大出血,出血量800~2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109    资料与方法    2001年1月~2003年8月对剖宫产术后2年内及1年内做人工流产手术;妊娠42~80天,平均61天;年龄20~32岁,平均26岁;经检查排除用药及手术禁忌证。B超仪器型号为DM-2型,频率为3.5MHZ。剖宫产后2年内妊娠17例,1年内妊娠占11例,其中术后半年内妊娠2例,术后1~2年妊娠者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盆腔手术后对经腹输卵管结扎术的影响。方法:170例有盆腔手术史的患者,局麻下用高位旁正中切口施行经腹输卵管结扎术。结果:全部患者未发生脏器损伤,手术成功率高。结论:高位旁正中切口用于盆腔手术后经腹输卵管结扎术,可避开腹壁瘢痕粘连,避免脏器损伤,手术成功率高。  关键词 盆腔手术 输卵管结扎 旁正中切口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1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诊疗的原因与相关因素,改善妊娠结局与围产儿预后。方法:回顾分析87例胎盘早剥病例。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0.82%,漏诊率24.14%。结论:胎盘早剥应加强孕期保健,尽早发现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时应注重病史与诱因,及早剖宫产终止妊娠,可提高母儿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胎盘早剥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围产保健 围产儿死亡率  doi:10.3969/j.issn.1007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和评价新式剖宫产的临床价值。方法:剖宫产手术350例,分为观察组,采用新式剖宫产术式;对照组170例,采用传统腹部纵形切口子宫下段横行切口术式。将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情况对比差别有显著性,表明新式剖宫产术优于传统腹部纵形切口子宫下段横行切口术。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排气快、进食早、拆线时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108    资料与方法    1998年~2009年5月收治双胎妊娠750例,占同期分娩总数20726例的3.61%,其中并发双胎之一宫内死亡(IUFD)的10例,发生率为1.3%;孕妇年龄为24~35岁,平均29岁;孕龄为29~39周,平均35周。  诊断方法:1例孕3个月时阴道流血B超检查发现,以后B超追踪存活胎儿发育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术式。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12月子宫切除术及剔除术的子宫肌瘤病人125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手术后原有症状消失,疗效满意。手术后标本全部送病理检查,证实均为子宫肌瘤。结论:子宫肌瘤术式选择应根据病人的年龄及对生育的要求而决定,无论选择何种术式,尤其要注意对卵巢功能的保护。  关键词 子宫肌瘤 手术治疗  doi:10.3969/j.issn.100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与磷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小儿沙门菌感染的疗效。方法:将65例确诊为沙门菌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头孢哌酮、磷霉素,均分2次静脉滴注。对照组单用头孢噻肟钠,分2次静脉滴注,10~14天或体征正常后5天停药。结果:治疗组治愈率100%,能较快的缓解发热,不良反应发生率3%,治愈患者随访无复发。结论:头孢哌酮联合磷霉素治疗小儿沙门菌感染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可作为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114    资料与方法    2004~2008年我院共接诊符合条件子宫肌瘤患者26例,年龄35~49岁,平均42岁;其中肌壁间肌瘤21例,多发性肌瘤6例,所有患者治疗前肝肾功能均正常,无米非司酮用药禁忌证。治疗前常规查血常规和盆腔B超。  方法:开始每日1次,12.5mg/日,口服,逐渐减量至每日1次,4.17mg/日,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112    资料与方法    1995~2008年我院分娩总数8800例,收治138例重度子痫前期-子痫患者,其中发生产后出血44例(31.88%);年龄20~42岁;初产妇101例(73.19%),经产妇37例(26.81%)。其中重度子痫前期96例,子痫38例(产前子痫27例,产时子痫6例,产后子痫5例)。合并FGR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