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对策式研究

来源 :职教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nlun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知您是否有过类似的困惑,在“问题—原因—对策”式的三段论写作中,当写到对策部分时,总会有难以下笔之感,很难将其与问题、原因严格区分开来,不时有同语反复之嫌。与此相反,一些较为规范的实证研究论文,关于对策建议的内容通常只占据较小的篇幅。由此值得深思的是,对策建议在一篇学术论文中到底该占据多少篇幅?传统的对策式研究是否具有合法性基础?
  追本溯源,对策式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政策研究与学术研究、现实难题与研究难题、引证与论证的区别。
  政策研究的重点在于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即要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方案,因此,提出对策建议是政策研究的根本使命所在,但由于决策环节的复杂性,在没有实证依据的基础上,仅仅依赖于个人经验很难提出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而学术研究的重点在于发现知识、解释世界,评判的标准主要在于知识层面的理论贡献、方法贡献等,通常不直接提出对策建议,这是其与对策式研究的重要区别。由此,传统对策式研究无论是在政策研究中,还是在规范的学术研究中,都很难找到合法性基础。
  现实难题通常指一些令人不悦或者带来损失的情境,如果这一问题情境无法解决,可能会带来一些不想看到的后果,诸如安全、健康、环保等。现实难题通常需要面向实践提出直接的解决方案。研究难题通常指在问题认知层面存在的知识缺口,如果无法突破这一缺口,则无法更为准确地认识世界。研究难题的解决不在于直接给出改变世界的方案,而是提供改变世界方案所需要的知识基础。一方面,由于现实难题的复杂性,对策式研究所提出的建议同样会显得乏力;另一方面,不少对策式研究缺乏文献综述,未能找到知识上的缺口,也很难找到研究难题。由此,对策式研究很容易落入“二不像”的夹缝区域。
  引证是指引用前人事例或著作作为明证、根据、证据等。在“义理—考据—辞章”式中文学术写作中,引证属于考据的范畴,即为支撑义理提供证据。而在《研究是一门艺术》一书中,布斯等人提出,完整的论证应该由观点、理由和证据组成,在一篇学术论文中,这三者所占的篇幅呈现为“金字塔”式结构,证据所占的篇幅最大。反观不少对策式研究,通篇以表达观点为主,引证多是引用他人观点来支撑自身观点,证据支撑的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从篇幅来看,对策式研究多呈现为“倒金字塔”式结构,即观点所占篇幅最大,而证据所占篇幅最小。可见,无论从中文学术写作还是从西方学术写作来看,对策式研究都显得格格不入。
  那么,如何突破传统对策式研究的局限性呢?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三点。
  一是多关注“为什么”的问题。社会科学研究强调假设与验证,追求因果式的结论,强调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于新理论的提出,新理论多指向对因果关系的新发现或再认识。以“为什么”进行提问,答案必将是因果之解,这是提高学术研究科学性的重要前提。一般而言,提出一个“为什么”的问题,并通过实证方式验证其答案,要比描述“是什么”复杂得多,因此,提问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挑战性。虽然就此得出的实证研究结果可能会存有争议和瑕疵,但是这种提问方式对知识进步的贡献却是不可磨灭的。相反,如果研究多停留在“是什么”层面的描述,缺乏对事物内在发展规律的揭示,不重视因果判断,那么将很难在知识积累基础上实现创新。
  二是搭建经验与理论之间的桥梁。对于一篇学术文章而言,如果仅有经验而无理论,就很容易陷入工作经验的简单总结层面,导致价值判断会明显多于事实判断,从而无法得出既具有一定说服力又具有一定证据支撑的研究结论;如果仅有理论而无经验,则会停留于理论的演绎层面,充其量只能为理论的丰富不断地作“注脚”,而无法生产真正的原创性知识。为消除经验与理论之间潜在的鸿沟,需要在二者之間搭建起有效沟通的桥梁,真正从本土实践问题出发提炼学术化的经验,寻求理论层面的知识积累与创新,努力做有理论视角的实证研究。
  三是讲好“八股文”的故事。学术论文写作是一种规范性文体,具有较强的结构性特点。彭玉生在《“洋八股”与社会科学规范》一文中提出,类似于“八股文”写作中的“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西方经验社会科学研究中同样存在“洋八股”,包括“问题、文献、假设、测量、数据、方法、分析、结论”。以上要素可看作是论文的基本骨架,而后还需要以讲故事的逻辑将上述要素串联起来。如社会学家叶启政所言,社会科学研究者要从“未预期结果事实的挖掘者”转变为“编制理念型故事的艺匠人”。如果没有讲故事的逻辑,读者很可能看到的仅仅是一堆数据,而无法从中看到学术论文的研究意义所在,更无法确定研究者的学术贡献。
其他文献
推进环境监管的数字化,促进《环境保护法》的良善化、精细化,迈向更加智慧化的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环境监管体制改革和强化环境法现代性品格的重要使命.因此,大数据时代环境法治建设要及时回应高水平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环境空间正义诉求,破解法律规则供给不足或碎片化以及传统官员晋升逻辑导向下的科层制所引发的监管效能低、短期化等弊病.当前,政府数字化转型与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对环境监管体制及其制度体系的完善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现有法律规定不利于数据运用、监管执法力量专业化程度低、区域科技水平参差不齐等
摘 要:基于“大思政”视角,阐述了高职院校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即落实三全育人、形成思政教育合力的需要,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的需要,提升专业课教师思政教育能力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思政教育面临的思路缺乏创新、思政教育体系不够完善、思政教育模式比较传统等困境,并提出创新思政教育理念、完善思政教育体系、优化思政教育模式等突破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课程思政  
摘 要: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构建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从课程的视角来看,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本质上是职业教育课程制度的创新,其构建离不开课程的支撑,需要以课程为抓手,统合多方面因素,形成一套有助于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的校企一体化课程体系。支撑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构建的课程结构形态经历了企业课程的出场,到学校课程与企业课程的并存,再到学校课程与企业课程融合而成的“校企一体化课程”。基于课程的视角,
摘 要:高职院校现行的辅导员负责班级管理模式,存在任课教师角色定位模糊、传道功能式微、教师共生关系失谐等弊端,割裂了教书与育人之间的有机联系,教师协同育人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课程思政背景下,实施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整体负责制,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已成为新时代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新趋势。从理论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观点和系统论是指导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整体负责制的普适理论,认知差异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