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历史上年龄最大的新党员庄希泉

来源 :党史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nt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中央直接批准接收入党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
  1982年12月30日,位于北京北新桥三条甲的全国侨联小礼堂内,传出一阵有点沧桑但又十分坚毅的声音。这里正在举行一场小型的入党宣誓仪式。从窗外向里望去,鲜艳的党旗下,一位老人正站立在党旗前宣读入党誓词。老人拿着誓词的手在微微颤抖,看得出,他十分激动。
  老人叫庄希泉,九十有五,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兼全国侨联主席。这年9月间,庄希泉受邀列席中共十二大,参与讨论和研究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大会期间呈现的新气象、表现的新力度,让庄希泉感慨万分。
  人到迟暮,都免不了想及自己的生前身后事。只是庄希泉思考的不是个人的荣辱或者子孙的得失。而是自己的政治归宿。
  想到政治归宿,庄希泉不禁神思迷惘,历史天空那一幕幕画面不停地在眼前浮现。想当年,他追随孙中山,投身旧民主主义革命,下南洋筹款,加入同盟会,而后致力于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与妻子余佩皋一起加入孙中山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铁心革命。那时,他是多么的意气风发,对国民党组织带领实现国家和民族振兴的期望是多么的高。但蒋介石的猝然叛变,破灭了他美好的梦幻,国家的前途迷茫成了他刻骨铭心的痛。为此,他毅然退出国民党,继续寻找革命的真理。在后来的革命实践中,他又加入了民主同盟,并接触到诸多中国共产党人。
  此后,执着追求真理的他很快明白,中国的未来就在共产党。一经认准了这一点,他就绝无二心地成为共产党的亲密友人。其间,他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都曾经再三提出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有一句肺腑之言:“党在困难时期,更需要支持,这个时候要求入党更有意义。”但或是由于政局动荡、事务繁忙,或是由于党组织基于他在党外工作更有利的考虑,他都未能了却心愿。
  十年动乱,尽管风雨如磐,形势恶劣,他仍然没有对党失去信心,仍然在等待机会。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石破天惊,马上引发了罕见的全国性讨论,庄希泉和千千万万的读者一样,从这篇文章中,看到了冲破阴霾的霞光和希望。紧接着在12月18日至22日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高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大旗,使庄希泉确信,中国这艘大船开始拨正航向,破浪前行了。
  在中共十二大上,他这个党外人士竟然受邀参加,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他的高度信任。亲耳聆听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张后,庄希泉心花怒放,以至夜不能寐。回想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他别是一番情思和惆怅。他知道,自己的生命与这个世纪的风风雨雨是分不开的,而自己的信仰和归宿归结起来就是五个字:中国共产党。但是,已是垂暮之年的他,能够了却成为共产主义战士的心愿吗?
  想到这里,庄希泉不再犹豫,他找来胞弟庄朝亨,请他根据自己的口述代笔,向党组织写下了又一份入党申请书。
  庄希泉还把入党申请书给已有40多年党龄的儿子、时任国务院侨办副主任的庄炎林过目,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你是我们家的老党员,你对我影响很大,今后还需你多多帮助。”
  国务院侨办、全国侨联党组接到申请书后,立即召开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全国侨联副主席连贯欣然表示愿做庄希泉的入党介绍人。自抗战期间在香港相识以来,连贯对庄希泉的爱国情操和政治品格一向敬佩,解放后在侨界共事,对庄希泉为新中国华侨工作付出的诸多心血更有了解。国务院侨办副主任林一心,是从福建省委书记处任上调来的,对庄希泉了解颇深,表示愿同连贯一起做庄希泉的入党介绍人。
  因为庄希泉是侨界有影响的人物,又是国家领导人,他的入党申请送中共中央审批。不过两个星期,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庄希泉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无须预备期)。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还批示:庄希泉同志的入党宣誓要在年前举行,并由新华社、《人民日报》播发(和刊登)。这样。庄希泉以95岁的高龄入党,成为中共历史上年龄最大的新党员。
  从中共二大到八大,党章均规定中共中央有权直接接收个别同志入党。九大、十大和十一大通过的党章,没有了这条规定。1982年中共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又作了规定:“在特殊的情况下,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有权直接接收党员。”据有关资料记载,被中共中央直接接收为党员的有杨度、叶挺、邹韬奋、续范亭、赵寿山、范铭枢、李又然、赵博生、董振堂、许广平、沈雁冰、陶峙岳、董其武、宋庆龄等人。其中,庄希泉是十二大后中共中央直接批准接收的新党员。
  1982年12月29日,当国务院侨办和全国侨联领导把这一喜讯传达给庄希泉时,这位历尽沧桑的老人不禁忘情地说:“我终于实现了几十年的夙愿,政治上有了归宿,感谢党中央,感谢同志们!”
  12月30日,在北京北新桥三条甲的全国侨联小礼堂里,举行庄希泉的入党宣誓仪式。受中共中央委托,主管侨界工作的政治局委员廖承志,代表中央宣布接收庄希泉为中共正式党员的决定,并做他的入党监誓人。廖承志特别说明:“我们党一直是把庄希老当做自己的同志看待的。可以说,庄希老早就是党外的布尔什维克。”
  庄希泉对党的信任、关怀深表感谢,慨然表示:“我今年95岁,在旧社会九死一生,当年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我不能输他,不改信仰,只要一息尚存,就要继续身体力行,为党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掌声骤响,经久不息,大家向这位爱国老人的拳拳之心、赤子之情致以最热烈的反应。
  廖承志握着庄希泉的手,情真意切地说:“希望庄希老再为党和国家工作一二十年。”
  庄希泉看着也年届古稀、时露病态的廖承志,语带关切地说:“廖公,我们得来个共勉,你也得再为党和国家工作一二十年。”
  庄希泉知道,廖承志复出后,为了重整积案如山的侨务,总是夜以继日地工作,终因操劳过度,积劳成疾,1980年冒了很大的风险在国外做了高难度的心脏搭桥手术。尽管手术成功,但医生说他的心脏大概能支持3年左右。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庄希泉就觉得心酸,一有机会就劝他切莫过度劳累,一定要注意休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廖承志面对老人的关怀,不忍拂逆好意,表现出一副晚辈听话的样子,一脸阳光地说:“好,我们来个比赛,尽量争取多活几年,为祖国的大团结大统一多做工作。”卸去全国侨联主席职务
  1983年1月3日,庄希泉和廖承志一起出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侨务系统表彰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出席了这次表彰大会,并亲切地和庄希泉握手,祝贺他加入党组织。出席会议的归侨、侨眷和侨务工作者,也纷纷对庄希泉入党致以热烈祝贺。
  作为国务院侨办、全国侨联的负责人,廖承志和庄希泉共同主持了这次大会,把这 次大会开成了规模空前的归侨、侨眷和侨务工作者相互学习的群英会,开成了向中共十二大所提宏伟目标奋勇进军的誓师会。会上,廖承志作了题为《团结奋斗,振兴中华》的讲话。庄希泉在闭幕词中说:“积数十年之经历,我深深体会到,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就不能振兴,离开社会主义道路,国家就不能昌盛。我虽然年已九十有五,但在垂暮之年,仍希望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和统一大业而尽微薄之力。”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和庄希泉、廖承志等广大侨务工作者努力下,中国的侨务工作频有喜人气象。1983年3月21日,中国政府颁布照顾归侨、侨眷子女升学规定,照顾归侨、侨眷住房规定及照顾归侨、侨眷子女就业规定。海内外侨胞在给庄希泉的函电中,盛赞这些利侨政策。
  1984年4月3日,庄希泉在筹备召开第三次全国归国华侨代表大会之际,响应中央关于侨务干部要年轻化的号召,写了致第三次全国归国华侨代表大会的信。信中说:“值此侨联工作需要加强、整个侨务工作正在开展新局面之际,我自度以96岁高龄的体力与精力,殊不适合于在全国侨联担负责任。因此,决意退避贤路,恳请此次大会不再选举我为委员,第三届全国侨联委员会也不再推选我为主席。今后虽不再担任侨联主席,仍当在有生之年竭尽绵薄,发挥余热,继续关注全国侨联工作……”
  4月11日,第三次全国归国华侨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家副主席乌兰夫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致词,向大会致以热烈的祝贺。
  时任全国总工会副主席的罗干,代表全国工、青、妇、科协、文联、作协、台联等人民团体讲话。全国侨联副主席洪丝丝代表庄希泉,宣读了题为《发扬华侨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为振兴中华作出新的贡献》的工作报告。
  这次大会总结了几年来拨乱反正、落实中共侨务政策的成绩,讨论研究了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展侨联工作的设想。大会修改并通过了全国侨联新的章程。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领导机构,当年在新加坡南洋女校与庄希泉一起共事的张国基当选为主席,推举叶飞、庄希泉为全国侨联名誉主席。
  4月16日闭幕式上,邓小平、胡耀邦、李先念、彭真、邓颖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会接见了全体与会代表。他们对庄希泉领导的第二届全国侨联的工作是满意的:在1978年到1984年间,侨联的省一级组织由14个发展到28个(即除西藏、台湾外的省级组织均建起了侨联),而且大多数地市县成立了侨联组织。
  春风春雨,让庄希泉这棵老树开出了引人注目的新花。
  握着邓小平伸过来的手,庄希泉笑了。
  拳拳故人情
  1983年6月,全国政协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选举邓颖超为全国政协主席,庄希泉继续当选为政协副主席。“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晚年的庄希泉非常欣赏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这句积极浪漫的诗句,积极参政议政。他最大的憾事之一,就是痛失廖承志。
  1983年5月,由庄炎林谈判签字的南京第一家合资五星级饭店——金陵饭店落成。正在南京视察并扫墓的廖承志,虽说身体状况已经很差,但仍然拄着拐杖,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客房、商场和宴会厅,欣然题词:“金陵饭店好!”
  回到北京,廖承志就住进了医院。病中的他,还为全国侨联正筹备的“侨乡风貌与华侨生活画展”题字,谁知,这竟是他给这个世界留下的遗墨。
  6月2日,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两会召开党员大会,庄炎林见到从医院出来参加会议的廖承志,还向廖承志致以祝贺,他知道这次召开的六届全国人大上廖承志为国家副主席人选。谁知,6月10日凌晨,庄炎林在家接到侨办干部从北京医院高干病房打来的紧急电话,报告廖公心脏病突发,病危,正在抢救。庄炎林马上和同住一楼的国务院侨办副主任林一心一同赶往北京医院。但天妒英才,廖承志经抢救无效,于当日清晨与世长辞。
  庄炎林对廖承志的突然离去十分悲痛,他迅速将这一消息告诉父亲庄希泉:“阿爹,廖公走了……”
  轮椅中的庄希泉听后,呆了半晌,才语声沉重地缓缓开口:“3年,真的只有3年呀,他比我小了整整20岁,怎么走得这么快啊,他还说要和我比赛呢!”
  庄炎林知道,父亲说的3年,是指廖承志心脏搭桥后医生说的生命余暇(后经医院遗体解剖,廖承志的心脏搭桥没问题,再过10年也不会有事)。
  庄希泉一语既出,已是满脸清泪。庄炎林焉能不知,父亲和廖承志在中侨委共事,几十年来朝夕相处,亲密无间。他一时不知怎么安慰父亲。
  6月13日,庄希泉以全国侨联主席身份,发表谈话哀悼廖承志,号召大家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做好侨务工作。6月24日,中央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廖承志追悼大会,国家主席李先念致悼词。庄炎林参加了追悼会,他深切感到党中央、国务院对廖承志的评价恰如其分。
  有关部门编辑《廖公在人间》一书,庄希泉写了篇题为《爱国侨胞的忠实代言人》的纪念文章。文章言之有物,情感真挚,令人欷歔,其中说:
  “承志在国内外享有盛名,与广大侨胞、归侨、侨眷有着广泛的交往,是他们的忠实代言人。在近一个世纪中,从廖仲恺、何香凝到廖承志,一家两代三位著名的革命志士,在各个不同时期,对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与华侨有着血肉联系,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少有的。……
  “承志掌握几门外语,对侨情了如指掌,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侨务领导人。承志会演话剧,擅长绘画,对书法也颇有研究,真可谓多才多艺。更为难得的是他待人赤诚,从不摆架子,善于团结各方面人士,因此在归侨、侨眷和国外侨胞中深孚众望。我虽然比他年长二十岁,但他却是我不可多得的良师。……想不到他却因心脏病突发,先我而去。”
  百岁感言
  1987年9月9日是个特别的日子。这天。庄希泉告别跨越了99年风雨的门槛,步入百岁之年。“山中常有千年树,世间少见百岁人。”对一位为革命励志奋斗、饱经沧桑的老人而言,这天无疑是个特别的日子。还在年初,庄希泉的海内外亲友都不约而同地提出,要为老人祝寿。守在身边的庄炎林也有此意。庄希泉自是高兴,毕竟人的年龄越老,思念亲友故旧的心情越是迫切,他也不例外。
  但庄希泉没想到的是,全国政协和全国侨联也提出要为他祝寿。8月初,全国侨联向中共中央提出:“鉴于庄老在海外侨胞中具有很大影响,又系中央领导人中第一位百岁老人,建议为老人祝寿。”中央很快批复同意。
  9月26日,北京医院一间小客厅里,一场小型的祝寿活动正进行着。
  当时的中共中央主要领导这天上午来到北京医院,向这位参加过辛亥革命、北伐战争的爱国侨领表示生日祝贺。他握着庄希泉的手说:“今天是您百岁大寿,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祝您长寿、长寿、再长寿!”
  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给庄希泉送来了花篮,向他表示诚挚的祝福。
  当时到医院祝寿的还有胡启立、习仲勋、叶飞、刘澜涛、宋平、杨静仁等领导 人,他们纷纷走向前去,与庄希泉亲切握手致贺。有关方面负责人阎明复、周绍铮、张国基、廖晖等也参加了祝寿活动。福建省委副书记贾庆林代表福建父老乡亲,专程前往
  北京祝贺。
  前来祝寿的,还有庄希泉的海内外亲友,包括在福建、广东、上海、香港、澳门、新加坡等地的弟弟、弟媳、妹妹、妹夫、女儿、女婿,在英美留学的外甥、外孙等人,以及陈嘉庚的亲属,和庄希泉曾经的同事、下属等,大家济济一堂,其乐融融。
  庄希泉端坐在沙发上,心情异常兴奋。在他面前摆满了全国政协、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和亲友们送来的鲜花、寿桃和生日蛋糕。尽管他讲话已很困难,但仍然颇有感触地告诉大家:“永爱中华,此志不渝——这是我一生的座右铭。”
  10月14日,年届九旬的爱国华侨桂华山从香港来北京观光,特地赶来向庄希泉祝寿。在20世纪30年代,庄希泉在菲律宾时就与这位闽籍侨领结下了深厚友谊,对桂华山捐款捐物支持祖国抗战的义举,深为感佩。日军占领马尼拉后,枪杀了中国驻菲领事馆总领事、副领事等10多人,一些不愿投降儆汉奸的爱国华侨亦遭关押和屠戮,桂华山便是其中一位。在菲律宾总统夫人(祖籍福建)出面营救下,他才幸免于难。离开菲律宾后,桂华山到香港发展,成立了华侨地产公司。因为年龄已大,身体又有病,他此行一路上都由随身保健医生陪同。
  老年人喜欢回忆往事。桂华山和庄希泉聚在一起,情不自禁地谈及当年南洋沦陷后的事。从桂华山那里,庄希泉确凿知道了陈清泉等一些故旧的遭遇。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久,日军侵占菲律宾纳卯省,当地抗日会长陈清泉因拒当汉奸,被凶残杀害。二战结束后,纳卯省各界特地为陈清泉召开隆重的追悼会。
  庄希泉以沉痛的语声轻缓地说:“陈清泉和我很熟。离开菲律宾后,我就再没有他的音信,原来被日本人杀害了。他真是一位可歌可泣的爱国志士啊!”
  说话吃力的庄希泉多是听桂华山聊叙往事和别情,偶尔也插上一两句短话,其中“华侨爱国、爱乡,对祖国、家乡贡献很大”重复说了几遍,令人记忆深刻。
  一位访问者如是叙说他所见99岁高龄的庄希泉印象:寓所房内陈设素雅,四周寂静安详,他虽行走不便,但气色甚佳,牵挂国计民生,尤其关心祖国统一大业。
  留给祖国和海内外同胞最后的话
  1988年5月14日11时16分,刚在几天前召开的全国政协第七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卸下全国政协副主席之职的庄希泉,走完了一个世纪的奋斗人生之路,在北京医院安详地离开人世,享年100岁(虚岁101岁)。此前,他留给祖国和海内外同胞最后的话是:“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看到祖国统一……希望诸君努力啊!”
  5月15日,新华社发表专电通稿,报道庄希泉逝世的消息。《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和全国各地以及海外报刊随即转发。
  庄希泉的继室周吟萍在庄希泉病逝前还到北京医院来回奔走,颇为不幸的是,悲伤过度的她,一星期后,竟也于5月22日凌晨辞世,享年92岁。庄希泉前后有过四任妻子,周吟萍是与他生活得最长的妻子,两人生活了近30个年头。庄炎林对这位继母感情很深,26日在北京医院为她举行了遗体告别仪式。
  5月27日下午,八宝山哀乐低回、松柏含悲。首都各界500多人在这里举行庄希泉遗体告别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以及邓小平、杨尚昆、李先念、邓颖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送了花圈。
  庄希泉国内外的亲属以及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以及新加坡、菲律宾、英国等地的亲戚和生前友好云集而来,向这位可亲可爱的人投以最后的深情一望。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庄希泉的一生,具有梅的风度、梅的品质和梅的精神。人们放轻脚步,在这位经历了长达一个世纪的百岁人瑞面前鞠躬如仪。百岁老人覆盖着鲜艳的中国共产党党旗,在鲜花翠柏的簇拥下,深深地睡着了。
  国家领导人、爱国侨领、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新中国侨务工作的主要领导者之一……戴着这些桂冠的长者之逝,引起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和巨大反响,各媒体纷纷报道这一消息,并刊发相关纪念文章和照片。海内外许多侨胞以不同的方式纪念这位侨界领袖。
  庄希泉的一生,是追求光明与进步的一生,是不断革命与奋斗的一生,中共中央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5月28日,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播发和登载了《庄希泉同志生平》,指出:
  庄希泉同志是著名的爱国侨领、新中国侨务工作主要领导人之一。在长达一个世纪的岁月中,历尽千辛万苦。以“永爱中华志不渝”自勉。从一个旧民主主义革命者发展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这就是他所走过的光辉道路。他关心国运、追求光明,随着时代不断前进,为革命奉献自己的一切;他胸襟坦白,光明磊落,坚持原则,仗义执言,处处为归侨、侨眷和侨胞的利益着想;他平易近人。广交朋友,团结同志;他克己奉公,生活简朴;求真务实,作风深入,经商、从政数十年,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因而深受归侨、侨眷和侨胞的爱戴。在海内外享有盛誉。他的去世,是侨务界的重大损失。
  侨界负责人张国基、洪丝丝、庄明理、张楚琨等以《为侨胞服务的公仆》为题,共同撰文深切缅怀和悼念庄希泉。文章深情地回忆了他们与庄希泉的交往,追思了庄希泉革命的光辉历程,展现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庄炎林从心底里敬爱父亲。5月29日,他在《人民日报》发表《安息吧,爹爹——悼念亲爱的父亲庄希泉》一文。在父亲诞辰115周年时,他又满含深情地撰写《永爱中华“庄一中”》一文以纪。他称:“在他长达一个世纪富有传奇色彩的百岁人生历程中,饱受忧患,历经磨难,却始终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执著地实践了他亲笔写下的‘永爱中华,此志不渝’的誓言。”
  就在7月间,庄炎林从国务院侨办顾问位置上,调任全国侨联党组书记,并被全国侨联全委会增选为全国侨联第三届副主席,主持侨联工作,尔后担任第四届全国侨联主席。
  父子先后担任全国侨联主席,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这一道耐人寻味的人文风景,至今仍成为朝野美谈。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外在道德规范何以内化为内在德性?内在德性在怎样的条件影响下表现出与德性一致的道德行为?这构成了我们对伦理道德研究从理论走向实践、从静态走向动态的关键所在。为此,在
三十年前,一种流行的看法是欧洲是一个地区性大国,美国是一个全球性大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早期,美国人谈论“全球性”的时候所想到的并不是非洲,甚至不是中东,而是远东.
期刊
期刊
今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和闽宁协作22周年.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时刻,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调研组一行来固原调研闽宁协作的历史,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足
期刊
一、邓小平理论成功地解决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生存问题rn回首百年,有一个现象一直受到全世界的关注,那就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长期的共处、对立和激烈斗争.使社会主
8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南京会见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习近平表示,明年是联合国成立70周年。国际社会应该把握这一契机,致力于维护联合国宪章和原则,共同加强多边主义,促进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