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校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文章旨在探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
[作者简介]高峰(1968- ),男,陕西横山人,延安大学学生处副处长,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陕西延安71600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2-0183-02
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国家的主人和栋梁,肩负着历史的重任、祖国和人民的希望,要保证新世纪宏伟目标的实现,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就必须要求他们不仅要有知识有文化,更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一、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素质是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有关专家经过研讨也提出了衡量21世纪人才素质的七条标准:积极进取,开拓精神;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在急剧的变化和竞争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适应科学技术领域的综合化;有多种个性、特长和健康的身体;具有与他人协作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要适应新世纪就必须具备下面几方面的基本素质:
1.思想政治素质。(1)大学生应具备坚定的政治方向和远大的理想。如果政治方向不清或者奋斗目标不坚定,就难当大任,难负重托。(2)要有坚定不移的政治立场,不仅能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还要维护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和物质利益。(3)要有鲜明的政治观点,也就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观点明确。(4)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做遵守党纪国法的模范。(5)要有很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在复杂的形势下,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2.道德品格素质。要具有优良的思想道德和崇高的个人品行,也就是说大学生首先要学会做人。不仅具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勤俭节约、谦虚谨慎、真诚待人、心胸宽阔等基本修养,还应具备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治学报国,为国争光;要有高度的集体荣誉感,关心集体,校兴我荣;要有积极的进取精神,勇于创新,力争第一;要有自觉的组织观念,严于律己,遵纪守法;同时还要有正确的幸福观、荣辱观、美丑观、善恶观、伦理观等。
3.知识能力素质。要具有较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这是做一名合格大学生的又一重要条件。不仅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格素质,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素质,才能成为一名政治强、作风好、懂业务、会办事的合格人才。知识素质应当是认真学完本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训练,毕业后能胜任本专业工作。能力素质既包括一定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又包括本专业工作的业务能力和科学的工作方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应具备有一定的协调人际关系的才能和随机应变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的能力。
4.身体心理素质。要具有健壮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身体素质是载体,是各方面的基础,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其他就无从谈起。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看清了身体素质的重要地位。心理素质同样重要,一个大学生没有健康的心理,他就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和思考,承受能力低,遇事想不通,甚至会走向自杀、犯罪的深渊。
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和措施
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校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了尽快适应新形势,培养新世纪的合格人才,笔者认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重点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提高认识,加强思想政治品德课教育。当前,国家已明确提出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大学生更不能落后。不仅要让校领导、教职工明确认识,更要让广大同学认识到提高素质教育已势在必行,落后就要被社会所淘汰。加强思想政治品德课教育,首先可以解决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党史课应结合当前形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哲学课主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科学的思维方法;邓论课主要结合当前实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品德课主要结合学生日常思想表现和大学生中存在的疑虑进行人生哲理、社会道德及形势政策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应采取灵活多样,使学生容易理解,如录像教学、学术报告、参观、知识竞赛等,把理论教育形象化、直观化,增强理论教学的有效性。
2.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基础文明教育本应在中小学阶段就完成,但纵观现在的大学生,基础文明状况不能令人满意,主要表现在:卫生状况差,有些大学生衣冠不整,不修边幅,宿舍、教室有时几天无人打扫;语言不文明,粗话连篇;公德意识差,集体场合抽烟、起哄、旁若无人;奢耻浪费等不文明现象严重。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应制定基础文明行为规范,让学生有章可循;成立大学生基础文明自管会,让他们自己检查、监督自己的不文明行为;教育引导大学生们明白“治国、平天下”之根本是修身立德,帮助他们提高思想道德品质。
3.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的熏陶和言传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普遍含义也正在于此。所以必须引导全体教师意识到自己这方面的责任,不仅把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也要把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法和治学精神传授给学生,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产生着重要的潜移默化、濡染熏陶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犹如润物春雨,催促学生形成一种刻苦学习、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养成优雅、高尚、明达的情操,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起到良好效果。为此,高校应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开展具有时代气息、主题鲜明、健康向上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如修身自教活动,读书评比活动,征文竞赛活动。也可以开展内容健康、形式新颖、格调高雅、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大学生艺术节、大型文艺晚会、演讲赛、歌咏比赛、书法摄影比赛等,这些活动能为学生提供参与的广阔舞台,使学生在美的创造与欣赏中陶冶情操,丰富和发展个性,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5.加强社会实践锻炼。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才的必要途径,在节假日、寒暑假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让他们走出校园到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公共场所、孤寡老人家里等,开展科技扶贫、扫除文盲、技术咨询、文艺下乡、送温暖等活动,培养学生对工农的感情,陶冶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操,升华做人的境界。还可以通过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勤工助学等多种途径,发挥专业优势,让学生接触工农,服务社会,了解民情、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思想、知识、能力上得到提高和锻炼。
总之,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高校的自身努力,还需要家庭、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只有加强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学校的素质教育才会事半功倍。只有抓好了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陈米辰.关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思考[J].科学大众,2009(1).
[2]赵丽.重视培养忧患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4).
[3]张旭.浅析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就业能力的提高[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7).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
[作者简介]高峰(1968- ),男,陕西横山人,延安大学学生处副处长,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陕西延安71600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2-0183-02
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国家的主人和栋梁,肩负着历史的重任、祖国和人民的希望,要保证新世纪宏伟目标的实现,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就必须要求他们不仅要有知识有文化,更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一、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素质是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有关专家经过研讨也提出了衡量21世纪人才素质的七条标准:积极进取,开拓精神;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在急剧的变化和竞争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适应科学技术领域的综合化;有多种个性、特长和健康的身体;具有与他人协作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要适应新世纪就必须具备下面几方面的基本素质:
1.思想政治素质。(1)大学生应具备坚定的政治方向和远大的理想。如果政治方向不清或者奋斗目标不坚定,就难当大任,难负重托。(2)要有坚定不移的政治立场,不仅能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还要维护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和物质利益。(3)要有鲜明的政治观点,也就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观点明确。(4)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做遵守党纪国法的模范。(5)要有很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在复杂的形势下,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2.道德品格素质。要具有优良的思想道德和崇高的个人品行,也就是说大学生首先要学会做人。不仅具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勤俭节约、谦虚谨慎、真诚待人、心胸宽阔等基本修养,还应具备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治学报国,为国争光;要有高度的集体荣誉感,关心集体,校兴我荣;要有积极的进取精神,勇于创新,力争第一;要有自觉的组织观念,严于律己,遵纪守法;同时还要有正确的幸福观、荣辱观、美丑观、善恶观、伦理观等。
3.知识能力素质。要具有较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这是做一名合格大学生的又一重要条件。不仅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格素质,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素质,才能成为一名政治强、作风好、懂业务、会办事的合格人才。知识素质应当是认真学完本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训练,毕业后能胜任本专业工作。能力素质既包括一定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又包括本专业工作的业务能力和科学的工作方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应具备有一定的协调人际关系的才能和随机应变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的能力。
4.身体心理素质。要具有健壮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身体素质是载体,是各方面的基础,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其他就无从谈起。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看清了身体素质的重要地位。心理素质同样重要,一个大学生没有健康的心理,他就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和思考,承受能力低,遇事想不通,甚至会走向自杀、犯罪的深渊。
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和措施
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校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了尽快适应新形势,培养新世纪的合格人才,笔者认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重点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提高认识,加强思想政治品德课教育。当前,国家已明确提出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大学生更不能落后。不仅要让校领导、教职工明确认识,更要让广大同学认识到提高素质教育已势在必行,落后就要被社会所淘汰。加强思想政治品德课教育,首先可以解决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党史课应结合当前形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哲学课主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科学的思维方法;邓论课主要结合当前实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品德课主要结合学生日常思想表现和大学生中存在的疑虑进行人生哲理、社会道德及形势政策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应采取灵活多样,使学生容易理解,如录像教学、学术报告、参观、知识竞赛等,把理论教育形象化、直观化,增强理论教学的有效性。
2.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基础文明教育本应在中小学阶段就完成,但纵观现在的大学生,基础文明状况不能令人满意,主要表现在:卫生状况差,有些大学生衣冠不整,不修边幅,宿舍、教室有时几天无人打扫;语言不文明,粗话连篇;公德意识差,集体场合抽烟、起哄、旁若无人;奢耻浪费等不文明现象严重。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应制定基础文明行为规范,让学生有章可循;成立大学生基础文明自管会,让他们自己检查、监督自己的不文明行为;教育引导大学生们明白“治国、平天下”之根本是修身立德,帮助他们提高思想道德品质。
3.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的熏陶和言传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普遍含义也正在于此。所以必须引导全体教师意识到自己这方面的责任,不仅把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也要把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法和治学精神传授给学生,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产生着重要的潜移默化、濡染熏陶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犹如润物春雨,催促学生形成一种刻苦学习、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养成优雅、高尚、明达的情操,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起到良好效果。为此,高校应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开展具有时代气息、主题鲜明、健康向上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如修身自教活动,读书评比活动,征文竞赛活动。也可以开展内容健康、形式新颖、格调高雅、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大学生艺术节、大型文艺晚会、演讲赛、歌咏比赛、书法摄影比赛等,这些活动能为学生提供参与的广阔舞台,使学生在美的创造与欣赏中陶冶情操,丰富和发展个性,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5.加强社会实践锻炼。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才的必要途径,在节假日、寒暑假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让他们走出校园到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公共场所、孤寡老人家里等,开展科技扶贫、扫除文盲、技术咨询、文艺下乡、送温暖等活动,培养学生对工农的感情,陶冶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操,升华做人的境界。还可以通过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勤工助学等多种途径,发挥专业优势,让学生接触工农,服务社会,了解民情、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思想、知识、能力上得到提高和锻炼。
总之,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高校的自身努力,还需要家庭、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只有加强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学校的素质教育才会事半功倍。只有抓好了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陈米辰.关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思考[J].科学大众,2009(1).
[2]赵丽.重视培养忧患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4).
[3]张旭.浅析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就业能力的提高[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