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惠阳观测站1990~2009年逐时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惠州城区逐时降水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①降水和短时强降水出现时数均呈以6月为主峰和8月为副峰的双峰型分布,四季中夏季出
【基金项目】
:
2007年惠州市科学技术局项目《惠州市强降水预警预测研究》和2007年惠州市气象局项目《惠州市汛期天气气候特征与预报方法的研究》资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惠阳观测站1990~2009年逐时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惠州城区逐时降水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①降水和短时强降水出现时数均呈以6月为主峰和8月为副峰的双峰型分布,四季中夏季出现时数最多;②降水均有明显的周循环特征,主要表现为降水日平均出现时数和日平均雨量周末的增加以及周中的减少,周末与周中相比分别偏多0.2 h和0.8 mm;③降水和短时强降水在汛期中日变化均为午后出现概率最高,在非汛期中无明显的日变化;④降水年出现时数呈减小趋势,而年时平均雨量和短时强降水年出现时数均呈增加趋势;⑤用皮尔逊-Ⅲ分布估算
其他文献
从雷电对架空电力线的作用、雷电流能量对信号线路的耦合、闪电通道空间辐射3个方面分析了闪电电涌对自动气象站的破坏机理,然后以新会某自动气象站为例,提出了防闪电电涌侵入
“广州天气”微博推送发布平台在保障账号安全性的前提下,结合互联网通信传输技术,是高效的公共气象服务新手段。该平台在日常业务运行中,自动发布常规预报,极大地减轻了预报员的
利用Mieaps3.0、汕头站探空资料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2009年4月13日揭阳市冰雹天气过程;结果发现:高空槽和850hPa切变线快速过境有利于局地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中层冷空气入侵
利用常规观测、自动气象站和天气雷达等观测资料,对2012年4月24日发生在黄花机场的一次强飑线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强飑线为槽前型飑线,飑线主要影响系统为高空短波
在收集NARR资料、ARB资料、CMtech站观测数据3类气象资料的基础上,对一次化学污染过程中PM2.5站点分布和时间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同时按照地理位置分布将13个观测站点分类,分析气
采用回归相关方法,分析1960~2011年广东省沿海5个海洋站的年平均海面温度(SST)变化的特点,结果发现:1)广东沿海的年平均SST呈准同步变化;2)年平均SST呈显著上升趋势,近52年平均上升率为
根据1958-2010年地面观测资料的统计归纳,分析大埔霜冻的气候特征,及霜冻时的气象要素.结果表明,霜冻自1987年开始有减少趋势,霜期也明显缩短;霜冻出现在冷空气入侵以后,风向
根据佛冈县气象站1957—2011年55年日照时数资料,用线性倾向率、Morlet小波分析、M—K检验和滑动平均r检验等方法,分析了佛冈县13照时数年际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佛冈县55年13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1°×1°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等,对2009年4月24~25日广东出现的一次区域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层辐散、高空槽过境与低层低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