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若干问题研究

来源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1118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把科学发展观定位为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的理论诠释,是应时全球化挑战的世界观回应,是对马克思的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是与政绩观、人才观、群众观和荣辱观相统一的世界观体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在于促进中国发展的战略思维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提升,并进一步阐明中国发展的世界意义.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实质在于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开发,从而说明提高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本文的结论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途径和新思路是"协同治理",经济上的"协同治理"是"城市群"与新农村建设并举,政治上的"协同治理"是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并举,文化上的"协同治理"是共同理想与共同道德并举,社会上的"协同治理"是社区与社团并举,总体"协同治理"则需要"综合改革"的路径和制度安排.
其他文献
当今社会,马克思的人民主权思想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大部分学者都认为马克思的人民主权思想主要来源于卢梭的政治学思想,马克思的人民主权思想是卢梭的政治学思想的继承和
R.劳特(Reinhrd Lauth)教授从1957年开始编辑的掀起了国际哲学界的费希特复兴.费希特体系的核心是要求哲学家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以理性塑造新的自我和新的时代.仅仅从黑格
《管子·轻重篇》有不少战国秦汉时期粮价的记载,但很少有人重视。本文对《管子·轻重篇》所载的粮价进行了较系统的考证,将之与其它文献和考古资料互相比照,发现《管子·轻
期刊
科技使商品获得利润,但科技的出发点应该是为人服务。社会文明的演进,表现为人的质量的提高。因此,社会的整个运行与发展,应当始终围绕人来展开。“科技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儒化中国”论者把儒学看作是人类的最高智慧,是指导人类未来发展的“圣道”,并提出一套“儒化中国”的主张。从理论、历史和现实的层面看,这套主张是行不通的。马克思主义
作为传统哲学“造极”标志的宋明理学,在内地学者中一般被分为道学(程朱理学)、气学和心学三系。这一分系说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历史传承而来的程朱、陆王两系的基础上拆分出
工程造价预算是工程资金的控制重点,自然就会影响着施工企业与投资单位的利益。施工企业的管理与陈旧工程造价意识的影响会导致建筑工程造价经常发生超预算的状况。所以,预算编
禁锢是指对犯罪者取消为官资格.禁锢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两汉尤其东汉时期发展为朝廷镇压士人的手段之一,且禁锢的范围有所扩大.禁锢打击了士人入仕的积极性,削弱了王朝的政
长期以来学界存在的以“时代性”为衡量中国哲学基本标准的理论立场,实根源于西方“现代性”理论的影响。此一理论立场确有其积极意义,但也容易得出在整体上否定中国哲学传统
围绕着"人类创造历史"命题,吉登斯对启蒙运动以来的社会发展方式进行了系统的解释.他把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分为"前历史"、"历史"和"历史性"三个不同阶段,分别对应于部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