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基于高校社科基地的组织发展与功能演变的历史考察,分析高校社科基地在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实践中展现的主要功能,结合广西高校社科基地的社会文化实践,把握和优化广西高校社科基地的现实功能。
【关键词】广西 高校社科基地 城市文化竞争力 功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054-04
高校社科基地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股重要学术力量,以创新的组织机制有效整合了高校学术资源和社会资本,建立了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科研单位合作的开放机制,不仅作为学术力量而且作为社会文化力量,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基于高校社科基地自身建设内涵产生的多重社会文化功能,高校社科基地与城市文化竞争力在内容上存在着深层互动,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中的发挥着重要的主体功能,高校社科基地精神文化根植于当地城市文化土壤,具备将城市文化资源转换为文化力的地缘和文化优势,在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实践中展现出多重功能。本文结合广西高校社科基地的社会功能实践,进一步探究广西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中的功能实现。
一、高校社科基地的产生、发展与功能演变
教育部1999年开始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是高校社科基地建设取得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制度体现,为推进高校人文社科基地的进一步繁荣提供了稳定的制度依据,回顾高校社科基地产生的历史过程,把握其历史内涵和特征是理解其功能的内在依据。
(一)高校社科基地的历史分期。具体如下:
1.产生初期(1963—1966年)。高校社科基地最初的实践形态是建立在高校与教学院系平行的、在编的独立研究机构,在中国高等学校建立研究机构可以追溯到加强外国工作问题研究的措施,“1964年在全国布点设立了一批实体性国别研究机构”。这些实体性研究机构的建立表明:高校研究机构承担着国家在外交工作上的政策咨询服务,产生于加强外国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初始定位于高端智库,中国高校开始有了独立研究的学术组织机制,这是高校社科基地的雏形。
2.遭遇挫折和逐步恢复阶段(1967—1995年)。在十年“文革”期间,高等文科院校停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失去依托平台也暂时停办,直到1978年4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开始恢复建设高校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从1978年到1991年,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建设速度很快。在这13年的时间里,教育部和原国家教委批准设立了123个“部批”研究所。这些研究机构实质上推动了我国社会科学的重建,1992年之后,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设立不再局限于教育部批准,其设立更加灵活。“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打破自我封闭的格局,引进竞争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实行分级管理。”根据开放、竞争、灵活管理的改革思路,高校开始打破院系机构壁垒甚至学校界限,整合高校学术资源进行联合学术研究,增强了高校社科研究机构的学术整合力、人才流动性、管理灵活性,为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积累了重要经验。
3.正式提出和规范发展(1996年至今)。基于自身改革实践经验的总结,对国外高校科研机构实行“带课题进所、完成课题出所”的人员流动型科研组织方式的吸收借鉴,为高校人文社科基地奠定了重要理论和实践基础,“通过评审确定和建设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和高校特色的国家研究基地”。对高校社科基地有了准确定位和规划,经过前期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科研管理道路的探索,为进一步推进高校人文社科事业的发展,“制定‘三步走’战略,力争3年形成明显优势和特色,6年使整体科研水平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居于国内领先地位,10年在国际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标志着高校社科基地建设计划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二)高校社科基地的组织演进与功能发展。根据高校社科基地的历史产生过程,高校社科基地是由最初国务院批准建立的社科研究所演变而来的,从建立之初就形成了学术研究及政策咨询的“合理内核”,而其管理体制及外延功能在适应社会科学发展需求中不断地改革发展。由国务院批准在高校设立的研究国外工作的研究机构到教育部批准的大量社科研究机构,研究机构主体走向多元化:形成了由教育部社科基地到地方教育厅和校级社科基地的纵向分级管理体系,社会组织、企业、政府部门与高校横向合作的高校社科基地。教育部社科重点基地是在一定的研究领域内达到了全国一流水平,省级高校社科基地是在一定研究领域内具有地域优势或者辐射全国的学术实力;随着基地管理体制的改革,社科研究机构由封闭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走向社会化、市场化基地的开放管理模式,进而其功能不断拓展,由最初的国外工作咨询功能深入拓展到了政策咨询、社会服务、多方交流合作、推进体制改革等广泛领域发挥多重功能。
二、高校社科基地在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实践中展现的主要功能剖析
随着高校社科基地组织体制的改革、研究内容和功能不断拓展,高校社科基地发展成为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子。高校社科基地各要素通过内在联系有效融入城市文化竞争力生成内生变量,同时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提升为高校社科基地建设创造更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在高校社科基地发展与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之间存在由能量交换生发的深层互动,高校社科基地展现出了作为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主体的独特能力。
(一)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中实现功能的实践基础。具体如下:
1.高校社科基地与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内在联系建立。随着高校社科基地主体多元化、研究对象不断拓展、自身组织机制开放创新,高校社科基地以创新的组织机制有效整合了高校学术资源,通过项目研究、人才培养、合作创新、政策咨询等方式与城市文化发展建立有机联系,通过与政府、社会文化组织、文化产业界的深度合作,与城市文化竞争力建立了内在联系,如武汉大学湖北现代人文资源调查与研究中心主动发挥传统人文学科优势为促进湖北经济文化发展而做出积极尝试,为湖北省政府以及相关文化部门的重大问题与重大决策提供咨询服务与理论支持。高校社科基地通过协同合作渠道进行文化政策引导、文化项目攻关和地域文化特色塑造与城市文化竞争力建立有效衔接,高校科研基地作为专业化的学术产业衔接部门在与多方的合作互动中,推进了产、政、学、研的链接合作机制的建立。 2.高校社科基地与城市文化竞争力内涵的深层互动。“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基本内涵总结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六个方面:文化资源力、观光旅游资源、文化价值转化力、文化辐射力、公共文化服务力、文化创新力。”高校社科基地通过与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内在联系进行能量交换。高校社科基地通过多方座谈会、高峰论坛等形式扩大文化辐射力,在专注于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社科基地在输出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文化能量的同时,汲取了城市优质文化资源,不断向自身注入新的能量,在与政府、企业、科研单位、社会组织的交流合作中获得经费支持和社会资本,自身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产、政、学、研的链接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从而形成高校社科基地建设与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双向互动的良好态势。
(二)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中展现的主要功能。高校社科基地与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内在联系与深层互动,是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中的主体功能实现的基础。从其功能外延来看,高校社科基地的社会功能延伸到了城市文化政策咨询、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信息传播、文化体制改革等领域。从其内在作用方面来看,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资源力、文化价值转化力、文化辐射力、公共文化服务力、文化创新力方面对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的功能显著。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竞争力中的内在作用方面是其外延功能的内在依据。
1.传承功能。明确高校社科基地在文化传承中承担着重要主体责任。文化的传承对人文社科的发展具有很大依附性,文化的内在传承需要高校社科基地的外在推进。高校社科基地以科学创新的精神理念为引导,具有开放自由的创新管理机制,聚集了人文社科研究精英,其打破院系学科界限的交叉学科背景以及国际化研究视野,不仅推动本地城市文化的传承,而且促进本土文化与多元异质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因此,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传承中有其自身的逻辑体系和独特优势。杭州师范大学城市学研究所是发挥传承城市文化功能的典范,“以比较的视角研究国内外城市的历史,注重发掘各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为现代中国的城市建设服务”。研究视野跨越国内外城市,其研究成果实践指向杭州城市历史文化的继承、保护和开发。
2.整合功能。城市文化资源是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客观基础,城市文化资源的存量直接关系到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提升潜力。高校社科基地注重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以及城市特色文化元素的整合创新,将离散的城市文化资源整合使其发挥聚合效益,通过对文化资源的深度整合使单一的城市文化资源丰富化和系统化。例如,南京大学南京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是南京市政府和社会科学机构以及高校合作的重要平台,它促进了六朝古都南京的都城文化资源开发,整合了南京特色文化、历史文化、都市文化等多种资源,推进了南京城市文化现代化建设。由此可见,在实践中高校社科基地具备对城市文化资源的开发和整合优势和功能。
3.开发与传播功能。高校社科基地处于城市文化产品生产链条的理论设计顶端和生产终端,同时作为城市文化的学术传播者,在推进城市文化产业研究、文化大众化研究过程中,将潜在的城市文化资源不断转化为现实的文化产品,推动着城市文化价值的实现。通过有影响力的学术论坛、文化研究成果发布,拓展了城市文化交流空间;通过名家访谈、学术报道将基地研究融入主流权威媒介传播体系,进而扩大城市文化的地域辐射范围。对城市文化价值展开多元化实现路径的研究,不断释放城市文化价值潜能,高校社科基地的严谨、客观、公正的学术立场将城市文化的商业性与公益性统一起来,综合持续提升城市文化价值转化力及文化辐射力。
4.服务功能。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公共职能,“公共文化服务力是通过不断完善公共文化体系,向社会提供各种基本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保障全体公民共享文化成果,为每一个公民实现文化权利提供必要保障的能力”。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是提升文化服务力的体制基础,一方面高校社科基地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顶层设计提供改革规划策略;另一方面高校社科基地具有城市文化开发传播、文化传承、文化信息咨询等公共服务功能。例如,中国政法大学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研究中心围绕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展开科学研究,将为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和社会文化组织提供咨询、与政府文化部门定期举行会议和承担公共文化服务科研项目作为重要工作任务。高校社科基地不仅对城市文化规划发展战略有重要的咨政作用,而且作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载体。
5.创新功能。传承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高校社科基地开放的学术机制能糅合东方与西方文化要素,穿越历史与现代文化界限,引导新兴文化与创意文化产业发展。高校社科基地处于文化创新研究的理论前沿,具备了城市文化研究的优质基因,高校社科基地在推进地区文化创新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中处于引领地位。综合分析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中的五大功能,全面涵盖了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内容要素,五大功能在充当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基础、内容、动力多重角色中发挥叠加效益。传承功能是基础,服务功能是保障,创新功能是动力,整合和开发功能是基本发展方式,五大功能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成为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中的动能系统。
三、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在广西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中实现的功能
基于广西本土特色与城市文化竞争力建立的内在关联,紧密结合地域文化发展特色,吸收国内一流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竞争力中的功能发挥模式,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对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各个方面不断扩大作用力。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对本土城市旅游文化开发、民族文化资源研究、城市文化辐射力、文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对本土城市旅游文化的开发功能。广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兼备,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同在,具有良好的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赋存,城市旅游文化价值实现需要城市旅游文化发展主体对本土文化的深刻体悟和对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以及精彩呈现。广西高校人文社科基地在城市旅游文化开发上有着重要的主体性功能,主要体现在旅游文化产业开发和品牌塑造上。文化内涵是城市旅游品牌的灵魂,广西高校社科基地注重推进旅游产业与本土文化的深度融合进而塑造有生命力的旅游品牌。应通过实地调研、文化考古、古籍文献研究等挖掘城市旅游文化资源,结合项目攻关、会议论坛、期刊宣传、政策咨询等方式赋予旅游品牌文化内涵。 (二)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对城市民族文化资源的传承和研究。民族文化是广西城市文化发展中的精神标签,是城市文化生命力之“根”。广西是以壮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各民族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构成广西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广西境内,除汉族外,还聚居着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族等11个世居少数民族,他们都保留着本民族的传统节日和喜好”。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为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开展民族文化研究提供了优势环境,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过程中注重继承和保护城市文化民族特色,保存和传承城市民族文化记忆,重视民族风情和传统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提高和创新城市民族文化竞争力,使民族文化在城市化、文化多元化进程中得以保存,推进了广西城市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彰显了区域民族精神和文化包容。
(三)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对城市文化创新力的提升。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在广西社科创新体系和城市文化创新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广西创新计划(2011—2015年)》指出:“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开展校(院)地、校(院)企科技合作,引导高校、院所智力资源向市县(市、区)和企业转移。鼓励和支持重点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建设产学研合作基地等平台。”广西高校社科基地作为重要的产学研合作基地,是广西创新计划的依托平台,广西高校社科基地是优秀研究队伍、科研经费、基础设施以及社会资源的聚合体,是拉动高校乃至广西社科创新发展的火车头。例如,广西师范大学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是广西创新计划的重要落实平台,通过“四大工程”为城市文化提供创新驱动,承担的“桂林市社区文化指导员派遣行动计划”专注于对城市文化单位的社区文化发展研究,承担的社会服务行动项目对广西本土城市文化的发展创新做出深入研究。
(四)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对城市文化治理能力的综合提升。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城市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撑,广西高校社科基地以先进的治理理论为指导,在丰富城市文化内涵、突出城市主流文化战略方向、推进城市文化治理创新、城市文化体制改革研究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综合提升了广西城市文化治理现代化水准,力图形成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常态。例如,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地方法治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关注民族地区治理和地区法治,强调文化治理的制度保障,加强文化立法工作,研究建设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作为民族地区的广西文化法治改革提出了建设性建议;承担“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等文化治理相关课题,在理论上推动了多元参与公共文化治理格局形成和本土文化的认同基础的巩固。广西高校社科基地推动着城市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法治基础、文化认同基础、多元参与治理格局的构筑。
(五)广西高校社科基地为城市文化发展打造人才基础。人才在城市文化传承创新、文化发展战略、文化资源开发、文化治理的城市文化竞争力形成的全过程中都发挥着关键作用,而我国的文化人才培育中,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文化人才紧缺,成为影响我国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障碍。因此,对城市文化发展的人才培养是突破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障碍的关键点,广西本土对文化人才的培育是本土城市文化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广西民族特色文化人才的培养是文化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广西民族大学瑶学研究中心和民族研究中心注重以项目培养民族文化人才,对壮族和瑶族高水平文化研究人才的培养做出突出贡献;广西大学区域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和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地方法治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等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则培养了一批文化管理人才,在民族文化人才、文化产业人才、文化管理人才等方面为城市文化竞争力打下了人才基础。
四、结语
通过研究高校社科基地的产生发展与功能形成,以高校社科基地产生历史过程与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的联系互动为逻辑起点,深入研究高校社科基地作为主体对城市文化竞争力客体对象产生作用的功能现象。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竞争力中的普遍功能与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竞争力中的特殊功能之间具有共通性,为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建设及功能发挥提供了正确导向。然而,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建设总体上较为滞后,相对国内一流研究基地的综合实力,提升空间还很大,而且基地对外合作、基地与基地之间都相对封闭,但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在广西本土研究领域仍然具有地缘优势,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应该立足本土优势加强与城市文化竞争力的互动联系,增强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担当,通过吸收借鉴产、政、学、研的开放合作机制,构建广西高校社科基地与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需求的对接模式,加强广西高校社科基地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科研单位的创新合作,开拓其功能的创新实践路径,积极融入城市文化发展之中,从外在变量转变为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内生变量。同时,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应不断优化功能战略布局,以城市民族文化开发功能为核心,围绕广西民族文化的开发为中心展开旅游文化品牌塑造、城市文化治理能力提升、文化人才培养主要功能,实现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在本土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中的现实功能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张保生,朱盛文.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基本经验[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2]教育部社政司.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1996—2000)[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的通知[J].教育部政报,1999(Z2)
[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城市文化竞争力及其评价指标[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08(2)
[5]杭州师范大学城市学研究所[EB/OL].http://urban.hznu.edu.cn/xjly/cflsywh/268625.shtml
[6]陈娴颖,许立勇.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力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J].艺术百家,2013(6)
[7]吴冬霞,孙碧清.广西旅游资源的分析与评价[J].改革与战略,2004(2)
[8]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创新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EB/OL].(2011-08-30)[2015-01-20].http://www.gxzf.gov.cn/zwgk/zfwj/zzqrmzfwj/201108/t20110830_344930.htm
[9]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的障碍何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9-03
【基金项目】广西科技大学高校社科建设项目开放课题“高校社科基地建设对城市文化竞争力的作用机制与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董伟武,男,河南驻马店人,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文化发展理论;周胜强,男,四川宜宾人,中共广安市委党校教师。
(责编 黎 原)
【关键词】广西 高校社科基地 城市文化竞争力 功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054-04
高校社科基地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股重要学术力量,以创新的组织机制有效整合了高校学术资源和社会资本,建立了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科研单位合作的开放机制,不仅作为学术力量而且作为社会文化力量,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基于高校社科基地自身建设内涵产生的多重社会文化功能,高校社科基地与城市文化竞争力在内容上存在着深层互动,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中的发挥着重要的主体功能,高校社科基地精神文化根植于当地城市文化土壤,具备将城市文化资源转换为文化力的地缘和文化优势,在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实践中展现出多重功能。本文结合广西高校社科基地的社会功能实践,进一步探究广西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中的功能实现。
一、高校社科基地的产生、发展与功能演变
教育部1999年开始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是高校社科基地建设取得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制度体现,为推进高校人文社科基地的进一步繁荣提供了稳定的制度依据,回顾高校社科基地产生的历史过程,把握其历史内涵和特征是理解其功能的内在依据。
(一)高校社科基地的历史分期。具体如下:
1.产生初期(1963—1966年)。高校社科基地最初的实践形态是建立在高校与教学院系平行的、在编的独立研究机构,在中国高等学校建立研究机构可以追溯到加强外国工作问题研究的措施,“1964年在全国布点设立了一批实体性国别研究机构”。这些实体性研究机构的建立表明:高校研究机构承担着国家在外交工作上的政策咨询服务,产生于加强外国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初始定位于高端智库,中国高校开始有了独立研究的学术组织机制,这是高校社科基地的雏形。
2.遭遇挫折和逐步恢复阶段(1967—1995年)。在十年“文革”期间,高等文科院校停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失去依托平台也暂时停办,直到1978年4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开始恢复建设高校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从1978年到1991年,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建设速度很快。在这13年的时间里,教育部和原国家教委批准设立了123个“部批”研究所。这些研究机构实质上推动了我国社会科学的重建,1992年之后,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设立不再局限于教育部批准,其设立更加灵活。“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打破自我封闭的格局,引进竞争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实行分级管理。”根据开放、竞争、灵活管理的改革思路,高校开始打破院系机构壁垒甚至学校界限,整合高校学术资源进行联合学术研究,增强了高校社科研究机构的学术整合力、人才流动性、管理灵活性,为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积累了重要经验。
3.正式提出和规范发展(1996年至今)。基于自身改革实践经验的总结,对国外高校科研机构实行“带课题进所、完成课题出所”的人员流动型科研组织方式的吸收借鉴,为高校人文社科基地奠定了重要理论和实践基础,“通过评审确定和建设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和高校特色的国家研究基地”。对高校社科基地有了准确定位和规划,经过前期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科研管理道路的探索,为进一步推进高校人文社科事业的发展,“制定‘三步走’战略,力争3年形成明显优势和特色,6年使整体科研水平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居于国内领先地位,10年在国际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标志着高校社科基地建设计划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二)高校社科基地的组织演进与功能发展。根据高校社科基地的历史产生过程,高校社科基地是由最初国务院批准建立的社科研究所演变而来的,从建立之初就形成了学术研究及政策咨询的“合理内核”,而其管理体制及外延功能在适应社会科学发展需求中不断地改革发展。由国务院批准在高校设立的研究国外工作的研究机构到教育部批准的大量社科研究机构,研究机构主体走向多元化:形成了由教育部社科基地到地方教育厅和校级社科基地的纵向分级管理体系,社会组织、企业、政府部门与高校横向合作的高校社科基地。教育部社科重点基地是在一定的研究领域内达到了全国一流水平,省级高校社科基地是在一定研究领域内具有地域优势或者辐射全国的学术实力;随着基地管理体制的改革,社科研究机构由封闭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走向社会化、市场化基地的开放管理模式,进而其功能不断拓展,由最初的国外工作咨询功能深入拓展到了政策咨询、社会服务、多方交流合作、推进体制改革等广泛领域发挥多重功能。
二、高校社科基地在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实践中展现的主要功能剖析
随着高校社科基地组织体制的改革、研究内容和功能不断拓展,高校社科基地发展成为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子。高校社科基地各要素通过内在联系有效融入城市文化竞争力生成内生变量,同时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提升为高校社科基地建设创造更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在高校社科基地发展与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之间存在由能量交换生发的深层互动,高校社科基地展现出了作为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主体的独特能力。
(一)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中实现功能的实践基础。具体如下:
1.高校社科基地与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内在联系建立。随着高校社科基地主体多元化、研究对象不断拓展、自身组织机制开放创新,高校社科基地以创新的组织机制有效整合了高校学术资源,通过项目研究、人才培养、合作创新、政策咨询等方式与城市文化发展建立有机联系,通过与政府、社会文化组织、文化产业界的深度合作,与城市文化竞争力建立了内在联系,如武汉大学湖北现代人文资源调查与研究中心主动发挥传统人文学科优势为促进湖北经济文化发展而做出积极尝试,为湖北省政府以及相关文化部门的重大问题与重大决策提供咨询服务与理论支持。高校社科基地通过协同合作渠道进行文化政策引导、文化项目攻关和地域文化特色塑造与城市文化竞争力建立有效衔接,高校科研基地作为专业化的学术产业衔接部门在与多方的合作互动中,推进了产、政、学、研的链接合作机制的建立。 2.高校社科基地与城市文化竞争力内涵的深层互动。“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基本内涵总结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六个方面:文化资源力、观光旅游资源、文化价值转化力、文化辐射力、公共文化服务力、文化创新力。”高校社科基地通过与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内在联系进行能量交换。高校社科基地通过多方座谈会、高峰论坛等形式扩大文化辐射力,在专注于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社科基地在输出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文化能量的同时,汲取了城市优质文化资源,不断向自身注入新的能量,在与政府、企业、科研单位、社会组织的交流合作中获得经费支持和社会资本,自身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产、政、学、研的链接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从而形成高校社科基地建设与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双向互动的良好态势。
(二)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中展现的主要功能。高校社科基地与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内在联系与深层互动,是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中的主体功能实现的基础。从其功能外延来看,高校社科基地的社会功能延伸到了城市文化政策咨询、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信息传播、文化体制改革等领域。从其内在作用方面来看,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资源力、文化价值转化力、文化辐射力、公共文化服务力、文化创新力方面对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的功能显著。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竞争力中的内在作用方面是其外延功能的内在依据。
1.传承功能。明确高校社科基地在文化传承中承担着重要主体责任。文化的传承对人文社科的发展具有很大依附性,文化的内在传承需要高校社科基地的外在推进。高校社科基地以科学创新的精神理念为引导,具有开放自由的创新管理机制,聚集了人文社科研究精英,其打破院系学科界限的交叉学科背景以及国际化研究视野,不仅推动本地城市文化的传承,而且促进本土文化与多元异质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因此,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传承中有其自身的逻辑体系和独特优势。杭州师范大学城市学研究所是发挥传承城市文化功能的典范,“以比较的视角研究国内外城市的历史,注重发掘各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为现代中国的城市建设服务”。研究视野跨越国内外城市,其研究成果实践指向杭州城市历史文化的继承、保护和开发。
2.整合功能。城市文化资源是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客观基础,城市文化资源的存量直接关系到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提升潜力。高校社科基地注重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以及城市特色文化元素的整合创新,将离散的城市文化资源整合使其发挥聚合效益,通过对文化资源的深度整合使单一的城市文化资源丰富化和系统化。例如,南京大学南京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是南京市政府和社会科学机构以及高校合作的重要平台,它促进了六朝古都南京的都城文化资源开发,整合了南京特色文化、历史文化、都市文化等多种资源,推进了南京城市文化现代化建设。由此可见,在实践中高校社科基地具备对城市文化资源的开发和整合优势和功能。
3.开发与传播功能。高校社科基地处于城市文化产品生产链条的理论设计顶端和生产终端,同时作为城市文化的学术传播者,在推进城市文化产业研究、文化大众化研究过程中,将潜在的城市文化资源不断转化为现实的文化产品,推动着城市文化价值的实现。通过有影响力的学术论坛、文化研究成果发布,拓展了城市文化交流空间;通过名家访谈、学术报道将基地研究融入主流权威媒介传播体系,进而扩大城市文化的地域辐射范围。对城市文化价值展开多元化实现路径的研究,不断释放城市文化价值潜能,高校社科基地的严谨、客观、公正的学术立场将城市文化的商业性与公益性统一起来,综合持续提升城市文化价值转化力及文化辐射力。
4.服务功能。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公共职能,“公共文化服务力是通过不断完善公共文化体系,向社会提供各种基本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保障全体公民共享文化成果,为每一个公民实现文化权利提供必要保障的能力”。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是提升文化服务力的体制基础,一方面高校社科基地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顶层设计提供改革规划策略;另一方面高校社科基地具有城市文化开发传播、文化传承、文化信息咨询等公共服务功能。例如,中国政法大学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研究中心围绕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展开科学研究,将为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和社会文化组织提供咨询、与政府文化部门定期举行会议和承担公共文化服务科研项目作为重要工作任务。高校社科基地不仅对城市文化规划发展战略有重要的咨政作用,而且作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载体。
5.创新功能。传承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高校社科基地开放的学术机制能糅合东方与西方文化要素,穿越历史与现代文化界限,引导新兴文化与创意文化产业发展。高校社科基地处于文化创新研究的理论前沿,具备了城市文化研究的优质基因,高校社科基地在推进地区文化创新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中处于引领地位。综合分析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中的五大功能,全面涵盖了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内容要素,五大功能在充当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基础、内容、动力多重角色中发挥叠加效益。传承功能是基础,服务功能是保障,创新功能是动力,整合和开发功能是基本发展方式,五大功能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成为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中的动能系统。
三、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在广西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中实现的功能
基于广西本土特色与城市文化竞争力建立的内在关联,紧密结合地域文化发展特色,吸收国内一流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竞争力中的功能发挥模式,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对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各个方面不断扩大作用力。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对本土城市旅游文化开发、民族文化资源研究、城市文化辐射力、文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对本土城市旅游文化的开发功能。广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兼备,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同在,具有良好的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赋存,城市旅游文化价值实现需要城市旅游文化发展主体对本土文化的深刻体悟和对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以及精彩呈现。广西高校人文社科基地在城市旅游文化开发上有着重要的主体性功能,主要体现在旅游文化产业开发和品牌塑造上。文化内涵是城市旅游品牌的灵魂,广西高校社科基地注重推进旅游产业与本土文化的深度融合进而塑造有生命力的旅游品牌。应通过实地调研、文化考古、古籍文献研究等挖掘城市旅游文化资源,结合项目攻关、会议论坛、期刊宣传、政策咨询等方式赋予旅游品牌文化内涵。 (二)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对城市民族文化资源的传承和研究。民族文化是广西城市文化发展中的精神标签,是城市文化生命力之“根”。广西是以壮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各民族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构成广西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广西境内,除汉族外,还聚居着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族等11个世居少数民族,他们都保留着本民族的传统节日和喜好”。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为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开展民族文化研究提供了优势环境,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过程中注重继承和保护城市文化民族特色,保存和传承城市民族文化记忆,重视民族风情和传统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提高和创新城市民族文化竞争力,使民族文化在城市化、文化多元化进程中得以保存,推进了广西城市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彰显了区域民族精神和文化包容。
(三)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对城市文化创新力的提升。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在广西社科创新体系和城市文化创新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广西创新计划(2011—2015年)》指出:“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开展校(院)地、校(院)企科技合作,引导高校、院所智力资源向市县(市、区)和企业转移。鼓励和支持重点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建设产学研合作基地等平台。”广西高校社科基地作为重要的产学研合作基地,是广西创新计划的依托平台,广西高校社科基地是优秀研究队伍、科研经费、基础设施以及社会资源的聚合体,是拉动高校乃至广西社科创新发展的火车头。例如,广西师范大学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是广西创新计划的重要落实平台,通过“四大工程”为城市文化提供创新驱动,承担的“桂林市社区文化指导员派遣行动计划”专注于对城市文化单位的社区文化发展研究,承担的社会服务行动项目对广西本土城市文化的发展创新做出深入研究。
(四)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对城市文化治理能力的综合提升。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城市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撑,广西高校社科基地以先进的治理理论为指导,在丰富城市文化内涵、突出城市主流文化战略方向、推进城市文化治理创新、城市文化体制改革研究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综合提升了广西城市文化治理现代化水准,力图形成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常态。例如,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地方法治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关注民族地区治理和地区法治,强调文化治理的制度保障,加强文化立法工作,研究建设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作为民族地区的广西文化法治改革提出了建设性建议;承担“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等文化治理相关课题,在理论上推动了多元参与公共文化治理格局形成和本土文化的认同基础的巩固。广西高校社科基地推动着城市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法治基础、文化认同基础、多元参与治理格局的构筑。
(五)广西高校社科基地为城市文化发展打造人才基础。人才在城市文化传承创新、文化发展战略、文化资源开发、文化治理的城市文化竞争力形成的全过程中都发挥着关键作用,而我国的文化人才培育中,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文化人才紧缺,成为影响我国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障碍。因此,对城市文化发展的人才培养是突破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障碍的关键点,广西本土对文化人才的培育是本土城市文化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广西民族特色文化人才的培养是文化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广西民族大学瑶学研究中心和民族研究中心注重以项目培养民族文化人才,对壮族和瑶族高水平文化研究人才的培养做出突出贡献;广西大学区域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和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地方法治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等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则培养了一批文化管理人才,在民族文化人才、文化产业人才、文化管理人才等方面为城市文化竞争力打下了人才基础。
四、结语
通过研究高校社科基地的产生发展与功能形成,以高校社科基地产生历史过程与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的联系互动为逻辑起点,深入研究高校社科基地作为主体对城市文化竞争力客体对象产生作用的功能现象。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竞争力中的普遍功能与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竞争力中的特殊功能之间具有共通性,为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建设及功能发挥提供了正确导向。然而,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建设总体上较为滞后,相对国内一流研究基地的综合实力,提升空间还很大,而且基地对外合作、基地与基地之间都相对封闭,但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在广西本土研究领域仍然具有地缘优势,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应该立足本土优势加强与城市文化竞争力的互动联系,增强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担当,通过吸收借鉴产、政、学、研的开放合作机制,构建广西高校社科基地与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需求的对接模式,加强广西高校社科基地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科研单位的创新合作,开拓其功能的创新实践路径,积极融入城市文化发展之中,从外在变量转变为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内生变量。同时,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应不断优化功能战略布局,以城市民族文化开发功能为核心,围绕广西民族文化的开发为中心展开旅游文化品牌塑造、城市文化治理能力提升、文化人才培养主要功能,实现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在本土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中的现实功能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张保生,朱盛文.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基本经验[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2]教育部社政司.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1996—2000)[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的通知[J].教育部政报,1999(Z2)
[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城市文化竞争力及其评价指标[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08(2)
[5]杭州师范大学城市学研究所[EB/OL].http://urban.hznu.edu.cn/xjly/cflsywh/268625.shtml
[6]陈娴颖,许立勇.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力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J].艺术百家,2013(6)
[7]吴冬霞,孙碧清.广西旅游资源的分析与评价[J].改革与战略,2004(2)
[8]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创新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EB/OL].(2011-08-30)[2015-01-20].http://www.gxzf.gov.cn/zwgk/zfwj/zzqrmzfwj/201108/t20110830_344930.htm
[9]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的障碍何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9-03
【基金项目】广西科技大学高校社科建设项目开放课题“高校社科基地建设对城市文化竞争力的作用机制与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董伟武,男,河南驻马店人,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文化发展理论;周胜强,男,四川宜宾人,中共广安市委党校教师。
(责编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