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爹的一场电影

来源 :人民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_la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2年冬,父亲的病愈发严重,那—时我已经是个有四年服役期的老兵,是图书室的管理员。家里窘到极处时,父母想到了我,想到了部队的医院。于是,我请假回家去接父亲。
  不消说,父亲是抱着治愈的期望来住院的。在最初的半个月。因为医院比较暖和,他的精神也好,病似乎轻了。那半个月的吋光,是我这一生回忆起来最感自慰、最感温馨的短暂而美好的日子。因为。那是我这辈子唯一一次孝敬父亲于床头的两周。每天,我顶着北风,走四五里路去给父亲送饭,一路上都哼着戏词或歌曲。
  一次,我去送夜饭时,父亲母亲不在病房。我在露天电影场找到他们时,他俩正在寒风中聚精会神地看着电影。我的心里便漫溢过许多欢乐和幸福,以为父亲的病果然轻了,慌忙给哥姐们挂了长途电话,把这一喜讯通告他们。父亲也以为他的病有望痊愈,看完电影回来之后,他激动而又兴奋,说他多少年没有看过电影了,没想到在冬天的野外看了一场电影。
  然而,三天后下了一场大雪,天气酷寒剧增,父亲不吃药、不打针就不能呼吸,而打针、输液后,呼吸更加困难,终于到了离不开氧气的地步。于是医生就催我们父子尽快出院,害怕父亲在医院的床上停止呼吸。父亲也说:“不抓紧回家。怕老(死)在外边。”这就结束了我一生中不足一个月的床头尽孝的日产。
  回到家,农村正流行用16毫米的
  阎连科,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著有《日光流年》、
  《坚硬如水》、《为人民服务》等作品。作品屡次获国内外重要奖项、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出版。
  电影机到各家放电影的习俗,每放一场10元钱,电影是当年热遍天下的《少林寺》。我们一家都主张把电影请到家里,让父亲躺在床上看一场真人能飞檐走壁的《少林寺》。看得出来,父亲也渴望这样。可把放映员请到家里时,母亲又说:“算了吧,有这10块钱,也能让你父亲维持着多活一天。”我们兄弟姐妹面面相觑,只好目送着那个放映员走出我家大门一一这件事情,成为我对父亲懊悔不迭的失孝之一。每每想起,我的心里都有—几分疼痛。
  给父亲送葬的时候,大姐、二姐都痛哭着说,父亲在世时,没能让他看上一场他想看的电影。我看见哥哥听了这话,本已止哭的脸上,变得惨白而又扭曲,泪像雨水一样流下来。于是,我就知道,这件事情在我哥哥和大姐、二姐心里,留下懊悔的阴影也许比我的更为浓郁……
  现在,可以清算一下我所欠父亲的债务了,可以由我对自己实行一次良心的清洗和清理。
  先说一下,我没有花那10元钱让父亲看一场他想看的电影《少林寺》。当时,我身上是一定有钱的,记得回到豫东军营以后,身上还有17元钱。就是说我完全有能力挤出10元钱,包一场电影,让父亲生前目睹一下他一生都津津乐道的“飞檐走壁”的那种神话和传说。
  为什么没有舍得花那10元钱呢?当然是小气、节俭和当时的拮据所致。可是,更重要的是些什么呢?是不是从小就没有养成那种对父亲的体贴和孝爱?是不是在三岁、五岁,或者十几岁时,父亲倘若从山上或田里收工回来,给我捎一把他自己舍不得吃的红枣。或别的什么野果,我都会蹲在某个角落,独吞下肚,而不知道让父亲也吃上一颗、两颗呢?我想是的。
  至今我都认为,一个人可以对他人在任何方面缩手退步,而绝不能对自己的父母面前退步缩手。
  摘自《我与父辈》云南人民出版社
其他文献
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必须迅速形成公共文化规模.提升文化质量。这样.公共文化就必须实现从“点”到“链”的转变和延伸。
提起黄土地,就会想起那西北黄土高坡,就会想起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所创造出来的不朽的民间艺术。它以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艺术风格已成为中国北方民间艺术的主要代表。艺术是对
医药电子商务领域为悄然到来的大数据时代提供了潜力巨大的发展空间。文章通过对黑龙江省医药企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梳理黑龙江省医药制
绿色经济理念的提出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一步,具有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质性意义,充分遵循了市场导向原则,是新时期为保障群众优美生态环境以及产业经济为适应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