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江柳苹(1983-),增城市东方职业技术学校讲师。
摘 要:本文阐述了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具有实践性、整体性、开放性和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在活动中进行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优化课堂结构,凸显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提高德育课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以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3-0026-02
德育课的活动教学方式尽管很多,概括起来基本分为五个环节,即“主题设计—活动准备—实施活动—成果呈现—总结反思” 。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专业特点,优化课堂结构,凸显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凸显活动的主体性、实践性、整体性,凸显职业教育特点,在中职德育课的不同模块实施不同的活动教学方式,提高德育课教学的有效性。
一、“情景—活动”教学方式,学生从演绎中修正行为
“情景—活动”方式,是指创设某种与现实生活类似的情景,让教学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体验、感受现实生活意义,同时进行个性陶冶和人格培养,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把教材内容情景化、生活化,让学生在“做中学”。其基本环节是“创设情景—参与活动—总结内化—课后延伸”。
例如:《职业道德与法律》“让别人悦纳我们”这一课实施的是“情景—活动”的教学方式。操作过程如下:
第一步创设“小强‘倒霉’的一天”的四个生活片段情景,要求学生紧扣教材内容找出究竟是小强倒霉,还是别人倒霉,并布置学生角色扮演。由于故事情景来源于生活,是学生常听常见的现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做到学生人人参与。第二步直接进入情景表演与讨论,由学生逐一表演“小强‘倒霉’的一天”是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四个时间的生活情景,并讨论辨别交往礼仪错与对、丑与美,深入浅出地领会交往礼仪的内涵与意义。第三步让学生围绕“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作用、意义”充分发言,不拘泥于课本语句,教师不预设答案,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组织语言、归纳知识与口头表达能力。紧接着要求学生抛开害羞,对照检查自己的不良礼仪行为,深化教学目标。第四步要求学生写亲身经历过的交往礼仪生活情景,运用正确的交往礼仪规范分析该情景中人物言行的对与错,这样做能够加深学生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
二、“体验—活动”教学方式,学生在体验中塑造品质
“体验—活动”方式,是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或专业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以亲历、想象、移情等方式去感受、领悟、感悟,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塑造良好道德品质的一种教学方式。其基本结构是“创设情境—亲历活动—分享感悟—总结评价”。
例如: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性格分析与调试”这一课实施的是“体验—活动”的教学方式。操作过程如下:
第一步创设情境。播放“西游记”的主题曲视频,学生观察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僧四个艺术形象,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分析这四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打开“话匣子”,切入主题。第二步开展活动。以游戏、图片、采访、案例等方式进行“性格标签我来贴”、“职业性格我来析”、“专业职业性格我来访”、“性格调适我来谈”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自身性格、了解“不同的职业需要不同的职业性格”、认识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性格、懂得根据职业的需要调适性格。第三步分享感受,把全班分成A、B两组,开展“性格调适方法大PK”活动,在纸条上写出与专业实际相结合的性格调适办法,投入“智慧盒”中,通过游戏引导学生分享、感悟,达成教学目标。第四步总结评价,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所学知识,完成“评价量表”及任务书中的“成长日志”,完成学习反思,从而认识自我,树立调试性格、塑造品质的意识。
三、“探究—活动”教学方式,学生从探究中收获知识
“探究—活动”方式,是指学生针对一定的问题,借助教材、学习资料、网上资源,自主运用信息资源,研究问题寻求答案,从而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道德修养的一种教学方式。其结构为“背景介绍,启发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交流成果—总结归纳,学习评价” 。
例如:在幼儿教育班的《职业道德与法律》“依照程序维权”这一课实施的是“探究—活动”的教学方式。操作过程如下:
首先,创设贴近学生专业的职场案例情景《毛毛维权记》,课前布置学生拍摄,课堂播放。幼儿园老师阿琪上课时擅自离开教室,泳泳打伤了毛毛的眼睛,毛毛的爸爸追讨医药费与泳泳的妈妈及校方产生纠纷。采取角色扮演法,“毛爸” “泳妈” “校方” “法院”等八种角色小组以“矩阵式”布设座位,让学生进入角色,针对案中纠纷迅速进入思考状态。其次,让学生从案例中发现问题,“毛毛如何维权?”学生根据自己扮演的角色,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正确的维权方式及合法的维权程序。再次,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解决纠纷的正确方法及合法诉讼程序,逐步解决“毛毛的医药费赔偿纠纷,是否一定要打官司?不打官司又该如何解决?” “毛爸打官司应做什么准备?”等问题。通过抢答加分活动引导学生比较几种维权方式的优缺点,总结归纳知识。最后,再引导学生结合职业思考问题“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毛毛维权案对你有何启发”,将认识升华到职业素养的高度,树立依法维权意识。
参考文献:
[1]田慧生.关于活动教学几个理论问题的认识[J].教育研究,1989(4).
[2]彭钢,张晓东.课程理念的更新[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查有梁.课堂模式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1.
责任编辑 赖俊辰
摘 要:本文阐述了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具有实践性、整体性、开放性和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在活动中进行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优化课堂结构,凸显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提高德育课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以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3-0026-02
德育课的活动教学方式尽管很多,概括起来基本分为五个环节,即“主题设计—活动准备—实施活动—成果呈现—总结反思” 。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专业特点,优化课堂结构,凸显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凸显活动的主体性、实践性、整体性,凸显职业教育特点,在中职德育课的不同模块实施不同的活动教学方式,提高德育课教学的有效性。
一、“情景—活动”教学方式,学生从演绎中修正行为
“情景—活动”方式,是指创设某种与现实生活类似的情景,让教学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体验、感受现实生活意义,同时进行个性陶冶和人格培养,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把教材内容情景化、生活化,让学生在“做中学”。其基本环节是“创设情景—参与活动—总结内化—课后延伸”。
例如:《职业道德与法律》“让别人悦纳我们”这一课实施的是“情景—活动”的教学方式。操作过程如下:
第一步创设“小强‘倒霉’的一天”的四个生活片段情景,要求学生紧扣教材内容找出究竟是小强倒霉,还是别人倒霉,并布置学生角色扮演。由于故事情景来源于生活,是学生常听常见的现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做到学生人人参与。第二步直接进入情景表演与讨论,由学生逐一表演“小强‘倒霉’的一天”是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四个时间的生活情景,并讨论辨别交往礼仪错与对、丑与美,深入浅出地领会交往礼仪的内涵与意义。第三步让学生围绕“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作用、意义”充分发言,不拘泥于课本语句,教师不预设答案,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组织语言、归纳知识与口头表达能力。紧接着要求学生抛开害羞,对照检查自己的不良礼仪行为,深化教学目标。第四步要求学生写亲身经历过的交往礼仪生活情景,运用正确的交往礼仪规范分析该情景中人物言行的对与错,这样做能够加深学生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
二、“体验—活动”教学方式,学生在体验中塑造品质
“体验—活动”方式,是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或专业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以亲历、想象、移情等方式去感受、领悟、感悟,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塑造良好道德品质的一种教学方式。其基本结构是“创设情境—亲历活动—分享感悟—总结评价”。
例如: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性格分析与调试”这一课实施的是“体验—活动”的教学方式。操作过程如下:
第一步创设情境。播放“西游记”的主题曲视频,学生观察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僧四个艺术形象,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分析这四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打开“话匣子”,切入主题。第二步开展活动。以游戏、图片、采访、案例等方式进行“性格标签我来贴”、“职业性格我来析”、“专业职业性格我来访”、“性格调适我来谈”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自身性格、了解“不同的职业需要不同的职业性格”、认识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性格、懂得根据职业的需要调适性格。第三步分享感受,把全班分成A、B两组,开展“性格调适方法大PK”活动,在纸条上写出与专业实际相结合的性格调适办法,投入“智慧盒”中,通过游戏引导学生分享、感悟,达成教学目标。第四步总结评价,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所学知识,完成“评价量表”及任务书中的“成长日志”,完成学习反思,从而认识自我,树立调试性格、塑造品质的意识。
三、“探究—活动”教学方式,学生从探究中收获知识
“探究—活动”方式,是指学生针对一定的问题,借助教材、学习资料、网上资源,自主运用信息资源,研究问题寻求答案,从而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道德修养的一种教学方式。其结构为“背景介绍,启发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交流成果—总结归纳,学习评价” 。
例如:在幼儿教育班的《职业道德与法律》“依照程序维权”这一课实施的是“探究—活动”的教学方式。操作过程如下:
首先,创设贴近学生专业的职场案例情景《毛毛维权记》,课前布置学生拍摄,课堂播放。幼儿园老师阿琪上课时擅自离开教室,泳泳打伤了毛毛的眼睛,毛毛的爸爸追讨医药费与泳泳的妈妈及校方产生纠纷。采取角色扮演法,“毛爸” “泳妈” “校方” “法院”等八种角色小组以“矩阵式”布设座位,让学生进入角色,针对案中纠纷迅速进入思考状态。其次,让学生从案例中发现问题,“毛毛如何维权?”学生根据自己扮演的角色,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正确的维权方式及合法的维权程序。再次,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解决纠纷的正确方法及合法诉讼程序,逐步解决“毛毛的医药费赔偿纠纷,是否一定要打官司?不打官司又该如何解决?” “毛爸打官司应做什么准备?”等问题。通过抢答加分活动引导学生比较几种维权方式的优缺点,总结归纳知识。最后,再引导学生结合职业思考问题“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毛毛维权案对你有何启发”,将认识升华到职业素养的高度,树立依法维权意识。
参考文献:
[1]田慧生.关于活动教学几个理论问题的认识[J].教育研究,1989(4).
[2]彭钢,张晓东.课程理念的更新[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查有梁.课堂模式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1.
责任编辑 赖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