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泉州市永春县实验小学,福建泉州362200)
优秀的课堂语言修养,可以使教师教得生动,学生学得有情有趣。在很大程度上,教师的语言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小学英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以下“六性”。
一、感染性
教师在课堂上是否全身心地投入,是否充满热情,会直接决定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学生的情感和思维。教师精神饱满,生动激昂的语言,犹如有力的钟锤,撞击着学生的心灵之钟,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注意力、思维活动和参与意识调节到最佳境况,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创造有利的条件。
例如,我在教完句型“What class are you in?”之后,就走下讲台与学生们对话,突然,我发现了一名学生举起手又很快放下,于是,我走到他身旁与他对话,可能是太紧张了,他回答不出来。这时,我微笑地对他说:“别紧张,教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的。”在我的鼓励下,他顺利地回答出来了。当他发言结束时,我动情地说:“今天,××同学给Miss Yan送来了最好的礼物,我非常高兴。I am very hap-py!”这节课就连平常很少发言的差生也都怯生生地举起了手。我在下课时,对学生们说:“Hi,Boys and girls,你们是给Miss Yah带来快乐的小天使,因为你们给Miss Yan带来了欢乐与希望。”全班的学生都显得非常高兴与激动。事后,他们对我说:“我们好喜欢你,我们最喜欢上英语课了。”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说的也就是这样。
二、启发性
语言是流动的思维。语言的传授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本身,还有语言的内涵——思维。当教师的语言中既包含着一定“份额”的已知东西,又包含一定“份额”的未知东西时,建立在思维本质上的那种稳定的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教师们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传授,用已知启发未知,对一些稍微有些难度的新问题,教师要采取迂回启发的形式让孩子们思考,这样往往比表面上的肤浅的解释显得更自然、更贴切。例如,在教学单词“grandfather”时,教师可用英文意思“father’sfa-ther”来启发,孩子自然而然就明白它的中文意思。又如,在总结字母a的发音规律时,教师可写出已学过的单词face、lake、Nanle、grade、bag、cap、map、fat、bat。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从而体验到了创造思维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生动性
人们在观看相声或小品时,常常会捧腹大笑,因为它们的语言生动形象,活灵活现。所谓生动性就是要给语言注入一种活力,赋予一份灵气。因此,在教学时教师的语言应贴近儿童的心灵,能让儿童在想象中有情有景,感觉身临其境。如在教人民版小学英语第四册的课文《公鸡和狐狸》、《龟兔赛跑》、《猫和猫头鹰》时,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来教学。尤其是在讲英语故事时,教师要注意在读的过程中,要把不同的人物的声音腔调读出来,如大公鸡的声音要清脆响亮;狐狸的声音要怪声怪调;小兔子的声音是骄傲自大,目空一切的语调;小乌龟的声音则要用慢条斯理、胸有成竹的语气来表现。这样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就被教师带人课堂,孩子们的思维被这种生动的语言所牵引,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不知不觉中教学内容已在活灵活现的故事剧中展开,学习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儿童喜欢故事,教师要展现故事则依赖于语言的生动性。只有用这样极富表现力的生动语言,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激情,达到学习目的。
四、艺术性
第斯多惠有句名言:“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学语言的艺术性首先表现在其鼓励性上。众所周知,儿童有“好表扬”的天性,老师的一句表扬胜过香喷喷的面包。所以,在教授儿童英语过程中,势必要求教师不能过于苛刻、严肃,而应多看到孩子们的长处和优点,正所谓:“No mistakes,no progresses.”
对于孩子们,我们不能苛求他们,因为他们身上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要求我们用语言来约束,但这种语言更需要艺术性,切忌损害孩子的自尊心。如,教师发现坐在后面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做小动作,则可用点到为止的泛指性语言来表示:“今天,全班同学表现棒极了,可是我发现后面还有只小懒虫,要给全班拖后腿了!”这时,“哗”的一下,后面的同学全坐好了,即使稍有分心的孩子也怕老师讲的是自己,立即改正过来。这种批评法往往能收到预期效果。反之,直接点名,则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对抗心理,事与愿违。当然这种情况下还有使用更巧妙的语言方式来处理——正话反说,明知他在做小动作,你却表扬他:“今天,××有进步,如果……,就更不错了!”这时,他会敏感地意识到老师在提醒他,立即表现好了。
此外,教师还要善于使用体态语言,体态语言是讲话者的表情、手势等动作表达的意思,它是不需要翻译的世界通用语言,使用体态语不仅能补充和加强讲述的内容,而且能够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唤起学生的注意,使所学的知识理解更深刻、记忆更牢固。
五、目的性
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精心设计,从实现教学目的出发,为教学内容服务,为发展学生的思维服务,为巩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把握教学关键服务。
教师的语言应达到以下目的:1.引起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2.指导帮助学生学习,新旧知识的联系,提示教学的重点,促进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3.激励学生增强主体的参与意识,给学生机会陈述观点,表达意见,使学生的内在心理需要(即被赏识的需要)得到满足,从而达到主动学习。4.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评价和矫正等等。
(责任编辑:李雪虹)
优秀的课堂语言修养,可以使教师教得生动,学生学得有情有趣。在很大程度上,教师的语言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小学英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以下“六性”。
一、感染性
教师在课堂上是否全身心地投入,是否充满热情,会直接决定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学生的情感和思维。教师精神饱满,生动激昂的语言,犹如有力的钟锤,撞击着学生的心灵之钟,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注意力、思维活动和参与意识调节到最佳境况,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创造有利的条件。
例如,我在教完句型“What class are you in?”之后,就走下讲台与学生们对话,突然,我发现了一名学生举起手又很快放下,于是,我走到他身旁与他对话,可能是太紧张了,他回答不出来。这时,我微笑地对他说:“别紧张,教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的。”在我的鼓励下,他顺利地回答出来了。当他发言结束时,我动情地说:“今天,××同学给Miss Yan送来了最好的礼物,我非常高兴。I am very hap-py!”这节课就连平常很少发言的差生也都怯生生地举起了手。我在下课时,对学生们说:“Hi,Boys and girls,你们是给Miss Yah带来快乐的小天使,因为你们给Miss Yan带来了欢乐与希望。”全班的学生都显得非常高兴与激动。事后,他们对我说:“我们好喜欢你,我们最喜欢上英语课了。”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说的也就是这样。
二、启发性
语言是流动的思维。语言的传授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本身,还有语言的内涵——思维。当教师的语言中既包含着一定“份额”的已知东西,又包含一定“份额”的未知东西时,建立在思维本质上的那种稳定的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教师们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传授,用已知启发未知,对一些稍微有些难度的新问题,教师要采取迂回启发的形式让孩子们思考,这样往往比表面上的肤浅的解释显得更自然、更贴切。例如,在教学单词“grandfather”时,教师可用英文意思“father’sfa-ther”来启发,孩子自然而然就明白它的中文意思。又如,在总结字母a的发音规律时,教师可写出已学过的单词face、lake、Nanle、grade、bag、cap、map、fat、bat。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从而体验到了创造思维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生动性
人们在观看相声或小品时,常常会捧腹大笑,因为它们的语言生动形象,活灵活现。所谓生动性就是要给语言注入一种活力,赋予一份灵气。因此,在教学时教师的语言应贴近儿童的心灵,能让儿童在想象中有情有景,感觉身临其境。如在教人民版小学英语第四册的课文《公鸡和狐狸》、《龟兔赛跑》、《猫和猫头鹰》时,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来教学。尤其是在讲英语故事时,教师要注意在读的过程中,要把不同的人物的声音腔调读出来,如大公鸡的声音要清脆响亮;狐狸的声音要怪声怪调;小兔子的声音是骄傲自大,目空一切的语调;小乌龟的声音则要用慢条斯理、胸有成竹的语气来表现。这样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就被教师带人课堂,孩子们的思维被这种生动的语言所牵引,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不知不觉中教学内容已在活灵活现的故事剧中展开,学习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儿童喜欢故事,教师要展现故事则依赖于语言的生动性。只有用这样极富表现力的生动语言,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激情,达到学习目的。
四、艺术性
第斯多惠有句名言:“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学语言的艺术性首先表现在其鼓励性上。众所周知,儿童有“好表扬”的天性,老师的一句表扬胜过香喷喷的面包。所以,在教授儿童英语过程中,势必要求教师不能过于苛刻、严肃,而应多看到孩子们的长处和优点,正所谓:“No mistakes,no progresses.”
对于孩子们,我们不能苛求他们,因为他们身上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要求我们用语言来约束,但这种语言更需要艺术性,切忌损害孩子的自尊心。如,教师发现坐在后面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做小动作,则可用点到为止的泛指性语言来表示:“今天,全班同学表现棒极了,可是我发现后面还有只小懒虫,要给全班拖后腿了!”这时,“哗”的一下,后面的同学全坐好了,即使稍有分心的孩子也怕老师讲的是自己,立即改正过来。这种批评法往往能收到预期效果。反之,直接点名,则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对抗心理,事与愿违。当然这种情况下还有使用更巧妙的语言方式来处理——正话反说,明知他在做小动作,你却表扬他:“今天,××有进步,如果……,就更不错了!”这时,他会敏感地意识到老师在提醒他,立即表现好了。
此外,教师还要善于使用体态语言,体态语言是讲话者的表情、手势等动作表达的意思,它是不需要翻译的世界通用语言,使用体态语不仅能补充和加强讲述的内容,而且能够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唤起学生的注意,使所学的知识理解更深刻、记忆更牢固。
五、目的性
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精心设计,从实现教学目的出发,为教学内容服务,为发展学生的思维服务,为巩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把握教学关键服务。
教师的语言应达到以下目的:1.引起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2.指导帮助学生学习,新旧知识的联系,提示教学的重点,促进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3.激励学生增强主体的参与意识,给学生机会陈述观点,表达意见,使学生的内在心理需要(即被赏识的需要)得到满足,从而达到主动学习。4.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评价和矫正等等。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