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艺术: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chen12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艺术,是小学教师的一项基本功,任何成功的教学,都必须要精湛的语言表达艺术。对于语文这样一门语言基础性学科,语言艺术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语言准确,富有逻辑
  
  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是教学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学生主要借助教师语言来接收、储存、加工、反馈教学信息。要确保教学效果,就必然要求教师口齿清楚、语音清晰、语句完整、表达准确、逻辑严密。教师要善于运用知识中的专业术语,如语文课中有“叙述”、“记叙”、“主语”、“主语部分”等词容易混淆,教学中要抓住其细微差别进行准确运用,才不至于混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必须采用规范的普通话,语言要新鲜活泼,富于激情,声情并茂,生动形象,精炼优美,使每一句话都充满着感情和力量,使学生在情感的熏陶中学到知识、受到启发。
  
  二、语言亲切,富有情感
  
  教学语言是师生双方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的载体,亲切、感人的教学语言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最能唤起学生的热情,从而产生不可低估的力量。教师在教学中,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对待学生,语言都应亲切,富有情感。特别是对待后进生更应做到这一点,以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励他们的上进心。教师应细心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从而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感到自己的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学生即使错了,也应该用委婉的话语指出其不足。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讲课不能是一种简单的灌输,而应该建立在心理相容和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真正做到理中蕴情,通情达理。
  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带着饱满的热情讲课,做到情动于衷,形诸于外,教师还要善于创设情境,以形象为手段,以美育为突破口,以情感为纽带,激生情,启其疑,引其思,使学生心理处在兴奋状态,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控制教材中的情感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审美创新教育,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如《西湖的绿》一课教学中,我先以充满深情的语言朗读课文,让学生在优美的朗读中展开想象,深刻理解课文,体会祖国山河的美丽。儿童的心灵最敏感,他们在课堂上能准确捕捉到教师语言中“情”的信息,进而领悟“情”中之“理”,让情感深入学生幼小心灵,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语言生动,富有幽默
  
  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语言,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诙谐、睿智,使整个教学顿时生辉,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例如在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时,我先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让其他学生边听边想情节。这个学生深情的朗读,仿佛把大家带入果实累累的果园。读完后,我看着全班同学说:“这位同学读得多好啊,很多同学都入迷了。我还发现有的同学在使劲咽口水呢。”回过神来的同学都会意地笑了。
  幽默是一种艺术,是智慧的优雅表现。如果教师能根据教学的需要,适时适当地运用幽默技巧,可以调节课堂节奏。活跃教学气氛,激发学生情绪,犹如盛夏里送来缕缕清风,沙漠中淌过涓涓甘泉,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亲切感,对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在运用幽默语言时,要把握好语气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并适当配以肢体语言,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教师需要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教学功力。语言不仅要归范精确,而且生动形象,不仅幽默诙谐,而且优美动听。要使表情达意富有文采,给人以美感,这样的教学语言语言才真正具有艺术感染力,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责编 李新海)
其他文献
在今年9月的达沃斯论坛上。刚卸任的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中国还处于初级阶段。某些行业出现垄断是正常的。有利于中国经济。国企占据了国家经济活动的绝大部分资源,掌握了社会经济的绝对话语权,控制了事关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的定价地位。  而非国有企业在近年发展缓慢,中小民营企业更是步履维艰,虽然“国进民退”的说法屡次被官方否定,但可以看到的是,目前全社会80个行业中,允许民间资本进入的只有41个占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