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向备受机构宠爱的大盘蓝筹股最近有点烦——反弹无力,抛压盘汹涌而出,股价一路下滑。跌得够惨的大盘蓝筹股还能碰吗?另外,是否到了价值投资的好时机?
被人抛弃的蓝筹股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而在股市里这个周期明显要短得多。这不,以大盘蓝筹股为代表的绩优股在“5·30”之后一路高歌,相反,题材股、低价股却一路狂跌,受到市场不计成本的抛售。如今,“5·30”的这一幕又开始倒过来上演。
虽然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还在震荡反复,以金融、地产为主力的大盘蓝筹股仍一挫再挫。12月13日,除了几只借壳上市的证券股外,金融股一片绿色,中国平安、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和浦发银行等跌幅超过了5%。地产股也如出一辙,沪深两市跌幅前5名均为地产股,万科A、保利地产、招商地产、苏宁环球、天鸿宝业和金地集团等一大批曾经牛气冲天的地产股一下变成熊气冲天。但与此同时,在“5·30”中遭受重创的小盘股、题材股等却是表现坚挺。
据Wind资讯统计,11月1日至12月12日,剔除一些刚上市的新股,沪深两市约800只A股区间涨幅为正,而区间涨幅为负的A股共603只。上述数据对比表明,多数个股已经摆脱指数的影响走出独立行情。而期间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分别下跌14.43%和13.82%。如果与指数涨跌幅相比,两市期间跑赢指数的A股高达1300多只,占比近九成。这意味着近阶段的市场特征已恢复到“八二”格局,市场运作风格也从大盘蓝筹股转向小市值个股。
统计数据还显示,11月1日至12月12日,两市领涨的品种主要是题材股和超跌股,累计涨幅居前的品种包括宏图高科、大橡塑、川投能源、宏达经编、中体产业、华盛达、*ST潜药、江苏索普、华联股份和科陆电子等,涨幅均超过40%。而领跌的品种中,地产、有色占据了大部分席位,如招商地产和中钨高新期间跌幅都超过40%,华发股份、金地集团、中色股份、锌业股份、中铁二局、云南铜业、宝光股份和中金岭南等品种期间跌幅也都超过30%。这表明11月份地产、有色领跌的态势明显,12月份至今这一格局并未显著改变。从沪深300行业指数来看,受有色金属期货价格大幅回落的影响以及资源税、环境税的压力,原材料指数11月份跌幅达21.54%。同时,由于国家宏观政策多次微调的累积效应正在逐渐显现,再加上对新调控政策的担忧,曾经风光一时的金融、地产股集体回调,11月份金融、地产行业指数跌幅超过17%。
为何遭受重创
10月份机构疯抢大盘蓝筹股,推动股指飙升的那一幕还历历在目,时隔一个月,蓝筹股却成了避之唯恐不及的“烫山芋”。那么,一向以稳重著称的蓝筹股为何会暴跌呢?
金融、地产股放量大跌的背后,隐藏的是机构资金大举减仓撤出的玄机。以地产股为例,市场公开信息显示,12日机构大幅抛售房地产开发类地产股,中粮地产卖出金额前5名均为机构席位,合计卖出约1.59亿元,占其实际成交额35%;下跌8.49%的苏宁环球遭3个席位的机构资金抛售近8300万元,占其交易量的41%;连近日逆势上涨4.81%的万通地产也被2个机构专用席位减仓逾4000万元。
事实上,在10月份大盘蓝筹股疯狂飙升的期间,“蓝筹泡沫”的提法不绝于耳。而一直倡导价值投资的基金等机构,成为这波蓝筹行情的主要倡导者和参与者。齐鲁证券马刚认为,行情从“资金推动型”向“基金推动型”的演变铸就了5000点以上的蓝筹牛市。而基金之所以有能力推动那些航母级的股票,很大原因在于它们手中握有巨量资金。以今年8月17日成立的新基金中邮核心成长为例,该基金募集发行时限定规模150亿元,但从相关资料推测,该基金目前资产规模已经超过500亿元。再如长信金利越势股票基金,在今年第三季度份额规模增长了7949.50%,从期初的1.64亿份扩容至132亿份,其“同门兄弟”长信银利在第三季度份额也增长了11倍。像它们这样规模增长10倍的还有10多只,而规模翻番的更达60多只。
新增基金申购的活跃给予了基金公司“高位建仓”的充足弹药。按照基金发行的约定,新基金批下来后,基金公司需在6个月时间内完成建仓。也就是说,从8月份开始基金经理即便是在看淡未来6个月证券市场总体走势的情况下,依然必须选择“合适”的股票完成建仓。而流动性好的大盘蓝筹股自然成了基金的首选对象。
然而,在国内证券市场缺乏做空机制和相应产品的情况下,一味做多必然会面临越来越大的系统性风险。因而在有限的避险组合选择中,选择有一定成长性、业绩稳固发展的大盘蓝筹股无疑是相当稳健的投资策略。再加上缺乏做空机制造成的基金投资策略趋同,大盘蓝筹股遭遇热捧也就成了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蓝筹行情的投机色彩来看,蓝筹股拉升和题材股行情并没有本质区别。所以,一旦资金流入不能持续,而股票供应扩容持续,特别是优质大盘蓝筹股的供应增加,就会令部分基金不得不减持已有的股票。因此,当大盘蓝筹股股价很快上涨到一定高度时,“蓝筹泡沫”就越来越明显。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也感觉到,按动态市盈率看,蓝筹股已经不便宜,“缺乏吸引力”,而中国石油的回归就是戳破“蓝筹泡沫”的一根针。机构投资者纷纷在高位减仓大盘蓝筹股,以腾出资金来申购中国石油。
而基金对大盘蓝筹股的筹码松动,又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再加上11月5日证监会发文控制基金规模,使基金突然间“断粮”。因此,当初争相抢购的基金经理开始争相抛出估值已高的大盘蓝筹股,大盘蓝筹股的下跌又引发了基民的净赎回,净赎回又迫使基金经理再次抛售依旧获利丰厚、流动性好的大盘蓝筹股。因此,大盘蓝筹股一跌再跌也在情理之中。
蓝筹股还有机会吗
虽然调控的风声趋紧,银行、地产股近期市场表现疲软,但是机构追捧的热情不减。日前,在各大券商的2008年投资策略会上,公布的金股名单上主打品种基本都是银行、地产类股票。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和平安证券等多家机构建议,2008年度超配银行、地产股。
与2007年种类繁多、让投资者眼花缭乱相比,申银万国、海通证券、中信证券、兴业证券和招商证券等10家券商推荐的2008年“十大金股”却呈现出明显集中的特征。虽然券商给出的理由各异,但对地产、银行股却是一致看好的。
统计显示,地产龙头股万科A独占鳌头,10家券商一致看好;工商银行、中国人寿和贵州茅台紧随其后,被6家券商推荐;还有5家券商看好招商银行、中国平安和中国国航。此外,银行板块中的兴业银行、建设银行、浦发银行和交通银行等,以及地产板块中的保利地产、招商地产、金地集团和金融界等品种也纷纷榜上有名。显示出机构对银行和地产这两大权重板块中的权重股格外地偏爱。
近日,金融、地产股跌势绵绵不断,但多数机构对此仍然抱着乐观态度。对此,海通证券认为,银行、地产股最近走软,主要是受宏观政策的影响。上周末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消息,加上近日央行和银监会再出重拳——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补充通知》,使市场越来越担忧宏观调控对银行、地产行业盈利的影响。由于这两大权重行业将受到较大的冲击,预计市场还需一段时间才能完全捎化。
联合证券房地产行业分析师鱼晋华也表示,“二套房限令”影响的是投资性和投机性房产需求,这在整个房产需求中占比并不高,住房供求紧张的格局不会因此扭转,但在无法预期房价走势的情况下,房产市场很可能形成持币观望的气氛,房屋销售近期可能会比较清淡,而地产股弱势格局持续的时间可能比原先预期的更长。
此外,从资金的供给方面看,行情的反复将使近期基金的净赎回还将延续,有可能还要加重,因此,基金面临的赎回压力不小,基金重仓的大盘蓝筹股也就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因此,基金的资金供给趋于稳定之时,大盘蓝筹股才会真正重归上涨之路。而在此之前,大盘蓝筹股只会在跌深了之后有一波反弹行情。不过,大盘蓝筹股在“蓝筹泡沫”的压力下,超越6000点时的高度还是有一定难度。
被人抛弃的蓝筹股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而在股市里这个周期明显要短得多。这不,以大盘蓝筹股为代表的绩优股在“5·30”之后一路高歌,相反,题材股、低价股却一路狂跌,受到市场不计成本的抛售。如今,“5·30”的这一幕又开始倒过来上演。
虽然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还在震荡反复,以金融、地产为主力的大盘蓝筹股仍一挫再挫。12月13日,除了几只借壳上市的证券股外,金融股一片绿色,中国平安、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和浦发银行等跌幅超过了5%。地产股也如出一辙,沪深两市跌幅前5名均为地产股,万科A、保利地产、招商地产、苏宁环球、天鸿宝业和金地集团等一大批曾经牛气冲天的地产股一下变成熊气冲天。但与此同时,在“5·30”中遭受重创的小盘股、题材股等却是表现坚挺。
据Wind资讯统计,11月1日至12月12日,剔除一些刚上市的新股,沪深两市约800只A股区间涨幅为正,而区间涨幅为负的A股共603只。上述数据对比表明,多数个股已经摆脱指数的影响走出独立行情。而期间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分别下跌14.43%和13.82%。如果与指数涨跌幅相比,两市期间跑赢指数的A股高达1300多只,占比近九成。这意味着近阶段的市场特征已恢复到“八二”格局,市场运作风格也从大盘蓝筹股转向小市值个股。
统计数据还显示,11月1日至12月12日,两市领涨的品种主要是题材股和超跌股,累计涨幅居前的品种包括宏图高科、大橡塑、川投能源、宏达经编、中体产业、华盛达、*ST潜药、江苏索普、华联股份和科陆电子等,涨幅均超过40%。而领跌的品种中,地产、有色占据了大部分席位,如招商地产和中钨高新期间跌幅都超过40%,华发股份、金地集团、中色股份、锌业股份、中铁二局、云南铜业、宝光股份和中金岭南等品种期间跌幅也都超过30%。这表明11月份地产、有色领跌的态势明显,12月份至今这一格局并未显著改变。从沪深300行业指数来看,受有色金属期货价格大幅回落的影响以及资源税、环境税的压力,原材料指数11月份跌幅达21.54%。同时,由于国家宏观政策多次微调的累积效应正在逐渐显现,再加上对新调控政策的担忧,曾经风光一时的金融、地产股集体回调,11月份金融、地产行业指数跌幅超过17%。
为何遭受重创
10月份机构疯抢大盘蓝筹股,推动股指飙升的那一幕还历历在目,时隔一个月,蓝筹股却成了避之唯恐不及的“烫山芋”。那么,一向以稳重著称的蓝筹股为何会暴跌呢?
金融、地产股放量大跌的背后,隐藏的是机构资金大举减仓撤出的玄机。以地产股为例,市场公开信息显示,12日机构大幅抛售房地产开发类地产股,中粮地产卖出金额前5名均为机构席位,合计卖出约1.59亿元,占其实际成交额35%;下跌8.49%的苏宁环球遭3个席位的机构资金抛售近8300万元,占其交易量的41%;连近日逆势上涨4.81%的万通地产也被2个机构专用席位减仓逾4000万元。
事实上,在10月份大盘蓝筹股疯狂飙升的期间,“蓝筹泡沫”的提法不绝于耳。而一直倡导价值投资的基金等机构,成为这波蓝筹行情的主要倡导者和参与者。齐鲁证券马刚认为,行情从“资金推动型”向“基金推动型”的演变铸就了5000点以上的蓝筹牛市。而基金之所以有能力推动那些航母级的股票,很大原因在于它们手中握有巨量资金。以今年8月17日成立的新基金中邮核心成长为例,该基金募集发行时限定规模150亿元,但从相关资料推测,该基金目前资产规模已经超过500亿元。再如长信金利越势股票基金,在今年第三季度份额规模增长了7949.50%,从期初的1.64亿份扩容至132亿份,其“同门兄弟”长信银利在第三季度份额也增长了11倍。像它们这样规模增长10倍的还有10多只,而规模翻番的更达60多只。
新增基金申购的活跃给予了基金公司“高位建仓”的充足弹药。按照基金发行的约定,新基金批下来后,基金公司需在6个月时间内完成建仓。也就是说,从8月份开始基金经理即便是在看淡未来6个月证券市场总体走势的情况下,依然必须选择“合适”的股票完成建仓。而流动性好的大盘蓝筹股自然成了基金的首选对象。
然而,在国内证券市场缺乏做空机制和相应产品的情况下,一味做多必然会面临越来越大的系统性风险。因而在有限的避险组合选择中,选择有一定成长性、业绩稳固发展的大盘蓝筹股无疑是相当稳健的投资策略。再加上缺乏做空机制造成的基金投资策略趋同,大盘蓝筹股遭遇热捧也就成了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蓝筹行情的投机色彩来看,蓝筹股拉升和题材股行情并没有本质区别。所以,一旦资金流入不能持续,而股票供应扩容持续,特别是优质大盘蓝筹股的供应增加,就会令部分基金不得不减持已有的股票。因此,当大盘蓝筹股股价很快上涨到一定高度时,“蓝筹泡沫”就越来越明显。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也感觉到,按动态市盈率看,蓝筹股已经不便宜,“缺乏吸引力”,而中国石油的回归就是戳破“蓝筹泡沫”的一根针。机构投资者纷纷在高位减仓大盘蓝筹股,以腾出资金来申购中国石油。
而基金对大盘蓝筹股的筹码松动,又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再加上11月5日证监会发文控制基金规模,使基金突然间“断粮”。因此,当初争相抢购的基金经理开始争相抛出估值已高的大盘蓝筹股,大盘蓝筹股的下跌又引发了基民的净赎回,净赎回又迫使基金经理再次抛售依旧获利丰厚、流动性好的大盘蓝筹股。因此,大盘蓝筹股一跌再跌也在情理之中。
蓝筹股还有机会吗
虽然调控的风声趋紧,银行、地产股近期市场表现疲软,但是机构追捧的热情不减。日前,在各大券商的2008年投资策略会上,公布的金股名单上主打品种基本都是银行、地产类股票。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和平安证券等多家机构建议,2008年度超配银行、地产股。
与2007年种类繁多、让投资者眼花缭乱相比,申银万国、海通证券、中信证券、兴业证券和招商证券等10家券商推荐的2008年“十大金股”却呈现出明显集中的特征。虽然券商给出的理由各异,但对地产、银行股却是一致看好的。
统计显示,地产龙头股万科A独占鳌头,10家券商一致看好;工商银行、中国人寿和贵州茅台紧随其后,被6家券商推荐;还有5家券商看好招商银行、中国平安和中国国航。此外,银行板块中的兴业银行、建设银行、浦发银行和交通银行等,以及地产板块中的保利地产、招商地产、金地集团和金融界等品种也纷纷榜上有名。显示出机构对银行和地产这两大权重板块中的权重股格外地偏爱。
近日,金融、地产股跌势绵绵不断,但多数机构对此仍然抱着乐观态度。对此,海通证券认为,银行、地产股最近走软,主要是受宏观政策的影响。上周末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消息,加上近日央行和银监会再出重拳——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补充通知》,使市场越来越担忧宏观调控对银行、地产行业盈利的影响。由于这两大权重行业将受到较大的冲击,预计市场还需一段时间才能完全捎化。
联合证券房地产行业分析师鱼晋华也表示,“二套房限令”影响的是投资性和投机性房产需求,这在整个房产需求中占比并不高,住房供求紧张的格局不会因此扭转,但在无法预期房价走势的情况下,房产市场很可能形成持币观望的气氛,房屋销售近期可能会比较清淡,而地产股弱势格局持续的时间可能比原先预期的更长。
此外,从资金的供给方面看,行情的反复将使近期基金的净赎回还将延续,有可能还要加重,因此,基金面临的赎回压力不小,基金重仓的大盘蓝筹股也就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因此,基金的资金供给趋于稳定之时,大盘蓝筹股才会真正重归上涨之路。而在此之前,大盘蓝筹股只会在跌深了之后有一波反弹行情。不过,大盘蓝筹股在“蓝筹泡沫”的压力下,超越6000点时的高度还是有一定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