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虽然山东省煤炭产业依旧能保持相对稳定发展,但由于自身资源条件约束、产业特点及环境污染等原因,产生了产能过剩、转型难及产业链难以延伸等突出问题。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提出促进并保障新旧动能转换的思想,是提高其经济发展质量的有效途径。但如何转换旧动能以及如何培育及运用新动能,是煤炭企业面临亟需解决的新问题。文章分析总结了煤炭企业在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可能存在的问题,探索其新旧动能转换的路径和方法,为实现煤炭企业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煤炭企业;新旧动能;路径
一、煤炭行业环境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的生产和消耗都占据着主导地位。自2001年以来,煤炭行业经历着高速发展,因此煤炭的高产量推动着山东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但是煤炭资源有限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逐渐使传统动能失去了原先“众星捧月”般的待遇,生产力各方面的受挫促使着煤炭行业的重新洗牌。
为了实现供需平衡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新旧动能的迭代更替。从2015年开始,“新旧动能转换”频繁出现于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中,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指出山东发展得益于新旧动能转换,并且希望能够继续打头阵。山东的旧动能发展很典型,且山东整体的经济需要一个突破,通过新旧动能转换这个机会可以完成一个有效率的自我转型,各煤炭企业应对自身新旧动能转换的路径做出思考,完成产业升级势在必行。
二、新旧动能转换面临的问题
(一)煤炭资源枯竭产能过剩
虽然全国各省都拥有煤炭资源,但是相对于工业大省山东来说,资源远小于消费需求。山东的煤炭储备按照现今的开采消费程度来看,不足20年煤炭资源便会枯竭,对于一个极需煤炭的省份来讲实为严峻。在2020年公布的全国各省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数表中可以看出,山东省的可持续发展指数较为稳定在0.37上下浮动,但是作为因煤而兴的煤炭消耗大省,山西和内蒙古的数据分别为0.58和0.48,同为煤炭消耗值较高的省份,山东的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则较为薄弱。煤炭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其预期枯竭现象应得到重视并采取较有效率的措施进行改善。
煤炭行业的市场需求总量在逐年降低,但是产能一直居高不下。一是由于投资过度,虽然与国家节能减排的理念相悖,但是煤炭项目的投资易于实现GDP的增长,是创造经济的捷径。二是因为产业集中度低,市场供过于求导致价格下跌,各煤炭企业扩大产能以价低量多的形式维持着自己的市场份额。煤炭资源枯竭却还面临产能过剩,所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煤炭的产量,维持其生产可持续性迫在眉睫。
(二)非煤产业发展层次低
非煤产业的发展是大型煤炭企业一直关注并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在面对经济结构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多余产能等严峻经济形势下,非煤逐渐替代煤业是必然趋势,企业面临着优化整合转型发展的压力。大多数企业都走着以煤炭、煤炭深加工为主,其他非煤矿山开采和生产型服务业等为辅的路线。但从当今的非煤发展看来,因消耗量远小于煤炭消耗量,技术不成熟且创新能力薄弱,产品种类特别是科技含量高的产品生命周期短,产业层次偏低,中高端类型缺口大却无法短期内解决,整体规模、效益偏低,加之高耗能与高排放的特点,并不能真正起到煤炭产业发展的替代作用。煤炭企业以资源为主的生产习惯与多年积累的经验財富使其不愿意再花费精力与成本转向生产性服务业。综上,企业技术与发展战略都对非煤产业的发展存在着消极影响,也导致企业不能发挥非煤产业与煤炭主业的协同效应所带来的积极作用。
(三)煤炭产业链延伸约束多
煤炭企业的性质使得经营发展过度依赖于煤炭资源,在未形成强有力的替代产业前,企业出现“矿竭企衰”现象的可能性十分大。但是在调整企业组织结构走上产业链延伸之路时,众多未经实践的因素可能导致原本正常运行的企业元气大伤。随着供给侧改革对煤炭过剩产能的控制,企业着手于从煤炭的附加价值、废料再利用及原煤低成本加工等途径获得盈利。但是煤矸石、煤泥的回收再利用技术尚未开发,深挖煤炭的附加价值等对企业的财务能力和解决能力都是严峻的考验,企业需在开展工作之前提前了解经济、资源和技术方面的风险,投入人力、财力去研究规避。在产业链延长的同时应注意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企业自身的管控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加强企业间合作和引进新项目起到重要作用,产业链的顺利延伸对自身管理团队的专业性和员工的素养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不论是企业的内部还是外部,对产业链的延伸都有者较多的约束因素。
(四)内部管理创新落后
企业的转型升级通常需要内部外部的相互融通,相互促进,企业内部管理的升级改造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的煤炭企业经历了多年的繁荣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适合煤炭企业但不太健全的一套固定管理体系。但是,因为产能过剩浪费资源问题的严重性,国家对此采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导致效益走低,煤炭企业大面积亏损,所以企业内部管理的缺陷逐渐暴露。在提倡环保的时代里,煤炭企业走上延伸产业链转型的道路不可避免,但是创新不足使转型瓶颈难以突破,寡头垄断的性质以及生产效率不高的历史问题导致现今企业效益低,资金周转困难,短时间内企业的运营将会形成恶性循环,多年以来的管理体制不易被更新,且老员工渗透在企业的各个层级,思想也不易更新统一,陈旧的内部管理模式使企业升级困难重重。
三、新旧动能转换解决路径
(一)科技驱动建设智能煤矿
目前煤炭行业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即资源利用的程度较低,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原先数量的煤炭资源可以通过升级煤炭洗选等程序实现提高煤炭的使用效率的目的。另外,因为目前大量使用散煤,不充分燃烧对人体以及大气都产生了危害,是雾霾和酸雨形成的重要原因。煤炭企业应与当今社会发展趋势相适应,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支持建造智能化现代煤化工产业。深挖煤炭高科技的应用潜力,通过研发高效智能设备从根源控制煤炭纯度,提高煤炭质量及利用率,同时能形成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将煤矿从开采到洗选及排放气体打造成清洁高效流程,提高煤炭利用率,降低损失并减少环境污染。无害化处理生产所弃,引进或研发先进节能和循环经济技术,回收生产废弃物考虑延伸产业链,打造循环煤炭产业体系,减少污染提高收益。再者,煤炭企业可以以低成本的技术改造利用原煤,由于原油价格的上下起伏较大,煤制烯烃比油制烯烃更具经济性,煤经甲醇制烯烃行业的发展前景较为良好,智能化煤炭各道工序的同时可以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 (二)构建非煤产业综合体系
煤炭企业想要实现非煤替代式持续发展必须从创新下手,从源头上改变只接触矿山而忽视服务产业的想法,并加强企业管理。首先,积极与各大院校合作,学习有关现代管理和发展战略等方面的理论,构建完善的知识理论框架。加深企业管理创新的研究,改变以往为赚钱而赚钱的生硬模式,规范企业项目从申报直到运作的所有程序,过滤掉与发展战略不符、盈利理念不符的项目。其次,充分发挥智能科技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交互以及已经进入市场的机器人技术,促进企业科学化、智能化发展,将其融入装备制造业,培育出机械等相关新型产业,向国内重要制造基地目标迈进。最后,最值得重视的是通过服务业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调整原有煤矿企业的组织架构,紧绕矿山服务工作展开联想并付诸行动,组建专业的服务管理团队。开端可以输出企业内优秀人才至外部较为成熟有借鉴意义的项目,在长期学期与合作中总结经验取长补短,在为他人提供服务的同时逐渐形成有自身特色的矿产服务,初步形成非煤产业的规模。在项目的选择方面应注意其安全性、是否能安排人员进入学习及获利等要素,达到既能防范风险又能实现盈利的目的。与此同时,加强员工培训,增强员工的专业素养,只有专业化的服务才能产生专业化的水平。通过构建非煤这一综合体系,解决煤炭企业与非煤企业不能产生积极协同效应的问题。
(三)拓展融资渠道保障资金
对于企业转型升级消耗的众多因素来看,资金充裕是最关键的,挖掘新型融资渠道,拓展低成本融资方式尤为重要。企业可以通过在银行办理信用卡的方式,短期获得银行的资金,应付账款的多少反映了企业资金管理能力和社会地位,管理好与资金供应方的关系形成资金良性循环,才会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以促成企业产业链延伸,减少资金占用以抓住更多的升级机遇。与各金融机构商定达成长期交易,通过分析企业未来发展战略方向以及彰显企业的专业实力,在低成本的前提下获得更多的资金流入,有定量的长期保障性资金流入。融资渠道的拓展也要利用好相关政策的便利,通过社会投资创造途径吸引民间资本,或是引入战略投资者获得更多专项投资互利共赢,在政策创造的福利空间里尽情发挥自己的能量。同时,小型企业可以多关注网络融资共享经济。网络融资与当今潮流大数据区块链技术相融合,产生了共享金融模式,有助于满足金融资源的共享需求,既实现了融资也实现了收益,使供需双方变得更加紧密。
(四)充分利用政府优惠政策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配合其工作。煤炭企业可以积极与各级地方政府沟通交流,响应国家号召获得政府支持,同时也要利用好信息的来源渠道,获取煤炭项目信息,构建自己的信息库以方便快速的掌握项目资源情况。研究政策,在去产能降收益的背景下利用好去产能指标置换政策、产能核增能力政策、煤炭企业整合政策和税收政策。大部分煤炭企业关闭退出任务已经完成, 产能置换指标价值逐步凸显。对拥有置换指标的煤炭企业是难得的机遇, 积极利用产能指标开展兼并重组, 获取优质资源, 将大幅降低开发时间和成本实现低成本扩张。国家为了推进有害就动能迅速退出市场,对优质煤矿增加了核定产能。对于通过智能化增加优质产能的煤矿,其置换指标比例可按200%折算使用,企业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抓住机遇,积极采用减量置换等方式降低自身劣质产能, 增加优质产能。抓住国家促进煤炭企业整合的政策,积极采用实地调研与交流的方法,推动企业间的重组整合。学习研究山东省下发的《关于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意见》,利用好相关税收政策优惠。
四、启示
本文针对山东煤炭企业的新旧动能转换问题,分析总结出其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存在的产能过剩、产业链延长风险大等问题,研究提出结合大智移云技术建设智能煤矿、拓展融资渠道等新型发展路径,解决煤炭企业旧动能生产落后的现实问题,完成资源型企业的升级转型。总的来说,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技,与时俱进地做好煤炭技术与新兴科技的结合,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将科研成果转换成企业的生产动力并为企业节省不必要的成本,让煤炭产业非煤产业在科技的推动下变得更加清洁高效。同时企业内部还要做好管理的创新,改变传统管理思维根据企业日新月异的变化制定配套的管理措施,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提高专业素养,以给企业的新旧动能转换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新华,李娅飞.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山东省煤炭产业发展路径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18,38(08):13-17.
[2]仝维欣.人工智能对煤炭行业发展的影响[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03):50-51.
[3]张熙霖.2015年煤炭行業形势分析及未来发展研判[J].煤炭经济研究,2016,36(01):11-14.
[4]薛黎明,王豪杰,朱兵兵,沈文龙,郑志学,葛英辉,徐翠云.煤炭资源可持续力评价与系统协调发展分析[J].经济地理,2020,40(01):114-124.
[5]李志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中国煤炭产业发展研究[J].技术与市场,2020,27(03):160+162.
[6]沙兴金.山东能源集团非煤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6.
(作者单位:山东工商学院)
关键词:煤炭企业;新旧动能;路径
一、煤炭行业环境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的生产和消耗都占据着主导地位。自2001年以来,煤炭行业经历着高速发展,因此煤炭的高产量推动着山东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但是煤炭资源有限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逐渐使传统动能失去了原先“众星捧月”般的待遇,生产力各方面的受挫促使着煤炭行业的重新洗牌。
为了实现供需平衡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新旧动能的迭代更替。从2015年开始,“新旧动能转换”频繁出现于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中,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指出山东发展得益于新旧动能转换,并且希望能够继续打头阵。山东的旧动能发展很典型,且山东整体的经济需要一个突破,通过新旧动能转换这个机会可以完成一个有效率的自我转型,各煤炭企业应对自身新旧动能转换的路径做出思考,完成产业升级势在必行。
二、新旧动能转换面临的问题
(一)煤炭资源枯竭产能过剩
虽然全国各省都拥有煤炭资源,但是相对于工业大省山东来说,资源远小于消费需求。山东的煤炭储备按照现今的开采消费程度来看,不足20年煤炭资源便会枯竭,对于一个极需煤炭的省份来讲实为严峻。在2020年公布的全国各省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数表中可以看出,山东省的可持续发展指数较为稳定在0.37上下浮动,但是作为因煤而兴的煤炭消耗大省,山西和内蒙古的数据分别为0.58和0.48,同为煤炭消耗值较高的省份,山东的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则较为薄弱。煤炭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其预期枯竭现象应得到重视并采取较有效率的措施进行改善。
煤炭行业的市场需求总量在逐年降低,但是产能一直居高不下。一是由于投资过度,虽然与国家节能减排的理念相悖,但是煤炭项目的投资易于实现GDP的增长,是创造经济的捷径。二是因为产业集中度低,市场供过于求导致价格下跌,各煤炭企业扩大产能以价低量多的形式维持着自己的市场份额。煤炭资源枯竭却还面临产能过剩,所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煤炭的产量,维持其生产可持续性迫在眉睫。
(二)非煤产业发展层次低
非煤产业的发展是大型煤炭企业一直关注并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在面对经济结构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多余产能等严峻经济形势下,非煤逐渐替代煤业是必然趋势,企业面临着优化整合转型发展的压力。大多数企业都走着以煤炭、煤炭深加工为主,其他非煤矿山开采和生产型服务业等为辅的路线。但从当今的非煤发展看来,因消耗量远小于煤炭消耗量,技术不成熟且创新能力薄弱,产品种类特别是科技含量高的产品生命周期短,产业层次偏低,中高端类型缺口大却无法短期内解决,整体规模、效益偏低,加之高耗能与高排放的特点,并不能真正起到煤炭产业发展的替代作用。煤炭企业以资源为主的生产习惯与多年积累的经验財富使其不愿意再花费精力与成本转向生产性服务业。综上,企业技术与发展战略都对非煤产业的发展存在着消极影响,也导致企业不能发挥非煤产业与煤炭主业的协同效应所带来的积极作用。
(三)煤炭产业链延伸约束多
煤炭企业的性质使得经营发展过度依赖于煤炭资源,在未形成强有力的替代产业前,企业出现“矿竭企衰”现象的可能性十分大。但是在调整企业组织结构走上产业链延伸之路时,众多未经实践的因素可能导致原本正常运行的企业元气大伤。随着供给侧改革对煤炭过剩产能的控制,企业着手于从煤炭的附加价值、废料再利用及原煤低成本加工等途径获得盈利。但是煤矸石、煤泥的回收再利用技术尚未开发,深挖煤炭的附加价值等对企业的财务能力和解决能力都是严峻的考验,企业需在开展工作之前提前了解经济、资源和技术方面的风险,投入人力、财力去研究规避。在产业链延长的同时应注意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企业自身的管控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加强企业间合作和引进新项目起到重要作用,产业链的顺利延伸对自身管理团队的专业性和员工的素养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不论是企业的内部还是外部,对产业链的延伸都有者较多的约束因素。
(四)内部管理创新落后
企业的转型升级通常需要内部外部的相互融通,相互促进,企业内部管理的升级改造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的煤炭企业经历了多年的繁荣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适合煤炭企业但不太健全的一套固定管理体系。但是,因为产能过剩浪费资源问题的严重性,国家对此采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导致效益走低,煤炭企业大面积亏损,所以企业内部管理的缺陷逐渐暴露。在提倡环保的时代里,煤炭企业走上延伸产业链转型的道路不可避免,但是创新不足使转型瓶颈难以突破,寡头垄断的性质以及生产效率不高的历史问题导致现今企业效益低,资金周转困难,短时间内企业的运营将会形成恶性循环,多年以来的管理体制不易被更新,且老员工渗透在企业的各个层级,思想也不易更新统一,陈旧的内部管理模式使企业升级困难重重。
三、新旧动能转换解决路径
(一)科技驱动建设智能煤矿
目前煤炭行业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即资源利用的程度较低,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原先数量的煤炭资源可以通过升级煤炭洗选等程序实现提高煤炭的使用效率的目的。另外,因为目前大量使用散煤,不充分燃烧对人体以及大气都产生了危害,是雾霾和酸雨形成的重要原因。煤炭企业应与当今社会发展趋势相适应,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支持建造智能化现代煤化工产业。深挖煤炭高科技的应用潜力,通过研发高效智能设备从根源控制煤炭纯度,提高煤炭质量及利用率,同时能形成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将煤矿从开采到洗选及排放气体打造成清洁高效流程,提高煤炭利用率,降低损失并减少环境污染。无害化处理生产所弃,引进或研发先进节能和循环经济技术,回收生产废弃物考虑延伸产业链,打造循环煤炭产业体系,减少污染提高收益。再者,煤炭企业可以以低成本的技术改造利用原煤,由于原油价格的上下起伏较大,煤制烯烃比油制烯烃更具经济性,煤经甲醇制烯烃行业的发展前景较为良好,智能化煤炭各道工序的同时可以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 (二)构建非煤产业综合体系
煤炭企业想要实现非煤替代式持续发展必须从创新下手,从源头上改变只接触矿山而忽视服务产业的想法,并加强企业管理。首先,积极与各大院校合作,学习有关现代管理和发展战略等方面的理论,构建完善的知识理论框架。加深企业管理创新的研究,改变以往为赚钱而赚钱的生硬模式,规范企业项目从申报直到运作的所有程序,过滤掉与发展战略不符、盈利理念不符的项目。其次,充分发挥智能科技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交互以及已经进入市场的机器人技术,促进企业科学化、智能化发展,将其融入装备制造业,培育出机械等相关新型产业,向国内重要制造基地目标迈进。最后,最值得重视的是通过服务业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调整原有煤矿企业的组织架构,紧绕矿山服务工作展开联想并付诸行动,组建专业的服务管理团队。开端可以输出企业内优秀人才至外部较为成熟有借鉴意义的项目,在长期学期与合作中总结经验取长补短,在为他人提供服务的同时逐渐形成有自身特色的矿产服务,初步形成非煤产业的规模。在项目的选择方面应注意其安全性、是否能安排人员进入学习及获利等要素,达到既能防范风险又能实现盈利的目的。与此同时,加强员工培训,增强员工的专业素养,只有专业化的服务才能产生专业化的水平。通过构建非煤这一综合体系,解决煤炭企业与非煤企业不能产生积极协同效应的问题。
(三)拓展融资渠道保障资金
对于企业转型升级消耗的众多因素来看,资金充裕是最关键的,挖掘新型融资渠道,拓展低成本融资方式尤为重要。企业可以通过在银行办理信用卡的方式,短期获得银行的资金,应付账款的多少反映了企业资金管理能力和社会地位,管理好与资金供应方的关系形成资金良性循环,才会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以促成企业产业链延伸,减少资金占用以抓住更多的升级机遇。与各金融机构商定达成长期交易,通过分析企业未来发展战略方向以及彰显企业的专业实力,在低成本的前提下获得更多的资金流入,有定量的长期保障性资金流入。融资渠道的拓展也要利用好相关政策的便利,通过社会投资创造途径吸引民间资本,或是引入战略投资者获得更多专项投资互利共赢,在政策创造的福利空间里尽情发挥自己的能量。同时,小型企业可以多关注网络融资共享经济。网络融资与当今潮流大数据区块链技术相融合,产生了共享金融模式,有助于满足金融资源的共享需求,既实现了融资也实现了收益,使供需双方变得更加紧密。
(四)充分利用政府优惠政策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配合其工作。煤炭企业可以积极与各级地方政府沟通交流,响应国家号召获得政府支持,同时也要利用好信息的来源渠道,获取煤炭项目信息,构建自己的信息库以方便快速的掌握项目资源情况。研究政策,在去产能降收益的背景下利用好去产能指标置换政策、产能核增能力政策、煤炭企业整合政策和税收政策。大部分煤炭企业关闭退出任务已经完成, 产能置换指标价值逐步凸显。对拥有置换指标的煤炭企业是难得的机遇, 积极利用产能指标开展兼并重组, 获取优质资源, 将大幅降低开发时间和成本实现低成本扩张。国家为了推进有害就动能迅速退出市场,对优质煤矿增加了核定产能。对于通过智能化增加优质产能的煤矿,其置换指标比例可按200%折算使用,企业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抓住机遇,积极采用减量置换等方式降低自身劣质产能, 增加优质产能。抓住国家促进煤炭企业整合的政策,积极采用实地调研与交流的方法,推动企业间的重组整合。学习研究山东省下发的《关于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意见》,利用好相关税收政策优惠。
四、启示
本文针对山东煤炭企业的新旧动能转换问题,分析总结出其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存在的产能过剩、产业链延长风险大等问题,研究提出结合大智移云技术建设智能煤矿、拓展融资渠道等新型发展路径,解决煤炭企业旧动能生产落后的现实问题,完成资源型企业的升级转型。总的来说,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技,与时俱进地做好煤炭技术与新兴科技的结合,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将科研成果转换成企业的生产动力并为企业节省不必要的成本,让煤炭产业非煤产业在科技的推动下变得更加清洁高效。同时企业内部还要做好管理的创新,改变传统管理思维根据企业日新月异的变化制定配套的管理措施,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提高专业素养,以给企业的新旧动能转换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新华,李娅飞.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山东省煤炭产业发展路径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18,38(08):13-17.
[2]仝维欣.人工智能对煤炭行业发展的影响[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03):50-51.
[3]张熙霖.2015年煤炭行業形势分析及未来发展研判[J].煤炭经济研究,2016,36(01):11-14.
[4]薛黎明,王豪杰,朱兵兵,沈文龙,郑志学,葛英辉,徐翠云.煤炭资源可持续力评价与系统协调发展分析[J].经济地理,2020,40(01):114-124.
[5]李志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中国煤炭产业发展研究[J].技术与市场,2020,27(03):160+162.
[6]沙兴金.山东能源集团非煤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6.
(作者单位:山东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