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107硅橡胶)为基胶,纳米碳酸钙为填料,添加硅烷偶联剂等制得脱醇型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研究了纳米碳酸钙、硅烷偶联剂种类和基胶黏度对硅橡胶粘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纳米碳酸钙平均粒径由60 nm减小到30 nm,硅橡胶的拉伸强度从1.30 MPa上升至1.45 MPa,拉断伸长率从720%上升至1080%后下降到950%,较佳的填料为KS-40;未添加硅烷偶联剂的硅橡胶贮存稳定性较好,但对铝材、不锈钢的粘接性能不佳,添加硅烷偶联剂后粘接性能改善,硅烷偶联剂选择γ-氨丙基
【机 构】
:
广东三和控股有限公司, 广东中山528325;广东三和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中山52842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107硅橡胶)为基胶,纳米碳酸钙为填料,添加硅烷偶联剂等制得脱醇型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研究了纳米碳酸钙、硅烷偶联剂种类和基胶黏度对硅橡胶粘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纳米碳酸钙平均粒径由60 nm减小到30 nm,硅橡胶的拉伸强度从1.30 MPa上升至1.45 MPa,拉断伸长率从720%上升至1080%后下降到950%,较佳的填料为KS-40;未添加硅烷偶联剂的硅橡胶贮存稳定性较好,但对铝材、不锈钢的粘接性能不佳,添加硅烷偶联剂后粘接性能改善,硅烷偶联剂选择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较佳;随着107硅橡胶黏度从5000 mPa·s升高到500000 mPa·s,硅橡胶拉伸强度从1.74 MPa降至1.42 MPa,拉断伸长率从150%升至580%,粘接性能提高,基胶采用80000 mPa·s的107硅橡胶较佳.
其他文献
以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基胶,氨基硅烷JT-908为封端剂,添加气相法二氧化硅、交联剂、硅烷偶联剂和催化剂制得脱醇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研究了封端剂和气相法二氧化硅用量、催化剂种类和用量、硅烷偶联剂种类对硅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封端剂的较佳用量为4份,气相法二氧化硅的较佳用量为10份,催化剂选择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较佳,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较佳用量为0.1份,硅烷偶联剂选择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较佳.在上述优选条件下制得的硅橡胶,表干时间为15 min,邵尔A硬度为24度,拉伸强度为1.41 MPa,拉
通过目视观察硅橡胶切面气孔情况,探讨了脱低时间、填料用量、羟基硅油用量、放置时间、生胶硫化速率、含氢硅油用量对硅橡胶气孔的影响.结果表明,未脱低的硅橡胶硫化后存在较多气孔.当胶料脱低时间超过30 min后硅橡胶中几乎不存在气孔;较佳的填料用量为480份;较佳的羟基硅油用量为28份;当放置时间不超过24 h时硅橡胶中无明显气孔;当放置时间延长到360 h时硅橡胶中存在较多气孔;选用乙烯基摩尔分数为0.16%、0.23%、0.08%的生胶进行复配较好,不建议使用乙烯基摩尔分数高于1%的生胶或单纯使用乙烯基摩尔
向水泥砂浆中添加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 560)制得改性水泥砂浆,并与未添加KH 560的水泥砂浆行了性能对比,研究了KH 560对水泥砂浆试件折压比、水接触角、吸水率、抗渗压力的影响,并探讨了KH 560改性水泥砂浆的防水机理.结果表明,添加适量KH 560能够提高水泥砂浆的防水性能.当KH 560质量分数为4%时,水泥砂浆试件在养护3 d、7 d和28 d时的折压比分别为0.2747、0.2590和0.2264,对水的接触角为55°,浸水20 min时的吸水率为6.37%,抗渗
以含氟丙烯酸酯功能单体和硅烷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氩气为工艺气体,经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在表面绝缘阻抗(SIR)测试板和无尘布上制得硅氟薄膜.探讨了硅烷种类和用量、含氟单体用量对镀硅氟薄膜试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 570)、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 550)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171)的镀硅氟薄膜SIR测试板的静态水接触角分别为136.0°、135.6°和135.7°,摩擦200次后分别下降了7.5°、10.2°和11.9°,通电时间分别为30 mi
介绍了目前有机硅单体合成领域用工业硅粉主要的3种制粉技术,基于生产实践经验对比了不同制粉方法的技术经济指标和产品性能.
军用飞机舱内噪声是衡量和评估飞机噪声特性设计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评价战斗力生成的一个重要指标.针对军用飞机舱内噪声的标准限值研究是飞机噪声设计的基础,综述了国际军事强国和国内有关军用标准的发展历程,并对军用飞机舱内噪声的测量方法进行了介绍.舱内噪声标准和测量方法的梳理,对下一代飞机设计和噪声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综述了硅橡胶和氟硅橡胶的主要分类方法及产品特点,重点介绍了硅橡胶和氟硅橡胶的研发进展,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以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与二甲基环硅氧烷混合物(DMC)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开环反应制得低黏度甲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将其作为增塑剂制得室温硫化硅橡胶.表征了产物结构,研究了催化剂种类、投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碳酸氢钠中和对产物黏度的影响,并测试了硅橡胶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于采用四甲基氢氧化铵,采用三氟甲磺酸作催化剂时产物黏度更高;随着DMC在原料中质量分数的增大、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时间的延长,产物黏度均升高;采用三氟甲磺酸作催化剂时,在添加碳酸氢钠完成中和后,产物黏度升高;相比于采用二甲基硅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