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建构要点

来源 :成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期,作为立德树人战略实施的核心阵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改革和深入推进显得特别的迫切,怎样建构高效课堂,发挥课程优势,助推学生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对此,本文通过具体教学案例作为依托,指出了三大建构要点,以期为相关教育主体提供有益思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高效课堂 建构要点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教学效果和质量非常高,能够顺利达成某种教学目标的高效性课堂。高效课堂的高效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单位时间内学生受益量最高,另一方面是教学正向影响最大化。目前,高效课堂建构的有效与否直接关乎课程效能释放结果,成为课程改革核心内容与重要面向。因此,有必要结合教学实际,围绕相关问题展开探讨,以进一步把握高效课堂建构要点。
  1 合理制定导学案,强化问题导向
  导学案的合理制定是建构高效课堂的首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自主探究是否取得预期良好效果的关键。在具体制作中,教师除了要进行常规的内容导入外,还要注重问题导向,巧妙融入教学问题和目的,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针对性和实效性。
  例如,在进行《社会生活讲道德》教学时,导学案内容既要涵盖尊重、礼仪、诚信等概念阐述性知识,还要包括相关的问题导向。如在诚信相关的概念界定中,教师可设置如下判断题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理解和把握:小花约小惠周末出去玩,故意说错集合地点;小芳上课从来没有迟到过;小李每次借钱都会按时还清;梦梦总是遵守诺言。当然,教师还可以设置为最佳选项或多选型的选择题,如:小花找小惠借了10元钱,两天后小花还了5元钱,并承诺剩下的五元钱一周后还清。但一周后小花迟迟未还,小惠找小花要,但小花却说已经还清,最后两人大吵一架,绝交收场。但事后小花记起只还了5元的事实,非常懊悔,她应该怎样做?A.既然绝交了,那就不还了。B.跟小惠道歉,然后将钱还给她,两人重归于好。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思考题,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深入理解相关概念知识,并促进知识内化迁移,提高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2 实施分层教学,激发参与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立足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灵活进行分层分类,然后通过层次化教学强化内容与学生贴合,并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实施,以激发学生课堂参与兴趣。在此过程中,要为每一位学生创造自我提升空间,促进整体进步,并充分体会到课程学习之乐趣。
  例如,在进行《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教学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全面把握当前国际竞争现状,并通过中外对比了解中国发展史和优劣势,塑造正确历史观,强化爱国意识,涵养民族自信。在此基础上,教师围绕文本内容,依托学生差异现状,合理实施分层教学,在学习任务细化中增强实效性。具体来讲,教师可采用讲故事的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并巧妙渗透道德与法治相关概念知识,在学生高度关注中快速完成知识内化。同时,教师可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组间比赛来强化学生竞合意识。当然,在具体操作实施中,教师一定要坚持开发性原则,注重教学手段的动态生成,以最大程度激活课堂活力,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
  3 创设生活情境,注重实践拓展
  生活无疑是教育教学最大的素材宝库,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课堂活动中,时刻以生活为导向进行实践拓展,在具体情境中帮助学生充分挖掘和体验生活中德育美,促进学生智慧生成。
  例如,在完成《揭开清晰的面纱》教学后,教师可组织学生真实记录一天的情绪变化情况,并标明具体原因和产生结果。然后进行组内的分享,通过客观分析归纳出情绪的特点,以及情绪对生活的影响,思考如何有效处理情绪,最后生成小组报告。在教师指导下,当所有小组完成报告并提交后,教师要进行客观评价,并通过优秀展示、实际奖励的方式维持学生热情。同时,教师还要注重课后延展,让学生立足生活实际,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问题的合作探究,从而能最终在教师引导下,明确情緒产生的规律、影响和应对措施,最终形成正确的行为观念和情感态度。不仅增进了知识的生活贴合,强化了课程适切性,而且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养成提升,释放了课程内在效能。所以说,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尽量减少模式化东西,更多融入生活化元素,让学生在课程知识与学生场景的整合中学以致用,提高综合素养。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建构,是符合新课标要求、核心素养理念诉求的重要举措,具有非常重要战略价值。教师要加强现状审视,明确问题所在,坚持生本性、开放性、创新性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创设和谐、愉悦、高效课堂环境,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从而在师生多维互动中能够激活课堂活力,使既定预期目标得到落实,深化课程改革发展。总结来讲,教师不仅要合理制定导学案,强化问题导向,而且要实施分层教学,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另外要创设生活情境,并且注重实践拓展。只有如此,才能全面释放课程优势效能,在课堂动态化、高效化、开放化的建构中,实现新课改诉求,以及核心素养落地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俊兰.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探讨,考试周刊,2020(A5).
  [2] 吕燕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实践分析,文理导航(上旬),2021(01).
  [3] 马杰敏.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优化教学的策略研究,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24).
  [4] 高艳玲.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效果的实践探究,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24).
其他文献
摘 要:资助对象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其教育及发展有其独特性,应受到学校、社会以及国家的关注与重视。如何帮助资助对象成长成才,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结合现阶段高职院校资助对象特点及资助现状,发现仍存在未完善环节,资助育人创新机制仍需探究。  关键词:资助育人 高职院校 资助体系 创新  我国在帮助高校学生资助对象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及文件。其中资助育人体系强调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