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作文一直是困扰广大语文老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农村初中更是如此。学生作文没少写,老师也没少批改,可是学生作文水平就是提高不快。久而久之,作文教学自然地陷入了高耗低效、事倍功半的泥潭。为了改变这一现象,作为农村初中语文老师,我们应审时度势,更新观念,大胆创新,努力走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新路子。首先,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把加大写作总量作为提高写作水平的根本;其次,应该把扩大阅读量作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手段;第三,鼓励学生多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汲取写作的源泉;第四,改革传统的批改方法。
【关键词】乡村初中 作文教学 新路子
语文——说与写。我们每天都不能离开说与写。语文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其他学科是知识的宝库,那么,语文就是开启这些宝库的钥匙。作文能力综合了语文学科的各项能力。它不仅是学生语文素质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思维和语言的功能讲,它也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能力,更是学生接爱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全面发展素质的重要基础能力。在语文教学中,作文一直是困扰广大语文老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农村初中更是如此。学生作文没少写,老师也没少批改,可是学生作文水平就是提高不快。久而久之,作文教学自然地陷入了高耗低效、事倍功半的泥潭。每到作文课,随便马虎了事;每到考试前,就猜题、押题。由于平时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方法不对头,于是就不能“以不变应万变”。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学生生活单调。农村学生本来应该比城市学生活动的范围要大得多,但学生在校时间很长,一天除了吃饭就是上课、自习。这样,学生的活动范围就自然被缩小了。一个没有生活感知的学生,怎么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呢?其二,课外阅读量少。为了应付考试,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远离了课外的有效读物。许多家长和老师把课外阅读当成是看闲书,不太支持学生看课外书。这样,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听老师烦琐枯燥的分析,真正能起到文学熏陶的东西接触太少了,可以说成了文学的“贫血儿”。其三,教学观念落后。由于信息交流和教学条件的限制,许多老师的作文观念比较陈旧,几十年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严重地制约了对作文教学的更新和思考。其四,多年的应试教育影响。老师们为了追求升学率,往往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没有真正重视作文教学,没有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发散性的启迪和训练,而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做应付考试的标准化练习题上。
为了改变这一现象,作为农村初中语文老师,我们应审时度势,更新观念,大胆创新,努力走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新路子。
1.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把加大写作总量作为提高写作水平的根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对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动机有过大量精辟的论述。顺乎自然,让学生写自己平时喜欢写的东西,学生会乐于去写。我们农村有许多活动,城里孩子就比不上农村孩子感受深刻,老师可引导学生就地取材。要想写出好文章,就必须多动笔头,多动脑筋。老师既要利用每周作文课时间让学生写一些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作文,更要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写随笔,还可以通过指导写日记,办手抄报、黑板报,培养其写作兴趣。同时,对学生作文不可求全责备,要多鼓励,以免挫伤其积极性。
2.应该把扩大阅读量作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手段
语文老师应当教育学生明确向课外拓展的重要性,想方设法鼓励和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在课内,老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读,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有能力读懂课文或课外书,让他们学会学习。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老师再因势利导,适当点拨和引导,对学生进行美感熏陶、情感激发;同时,老师要积极鼓励和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各类图书。在提倡“终身学习”、“学会学习”的今天,让学生学会看书无疑是非常值得推广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写作时才不会没有素材。
3.鼓励学生多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汲取写作的源泉
农村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课堂,更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尽管现在农村学生学习负担很重,很少有机会参加劳动,但星期天和寒暑假,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时间可供自由支配的。比如,一到农忙时节,老师要建议家长们让他们的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体会田间劳动的甘苦。当然,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事物,细心体会万事万物丰富而细致的情感,启发学生善于站在一草一木、一石一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感受生活的真谛。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开阔了,想像力就丰富了,他们的创作欲望必定会增强,何愁写不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呢?
4.改革传统的批改方法
按传统的过程模式组织教学,大多数老师在作文的批改上存在误区。其实作文批改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全班批,或轮流批;或教师批,或学生批,要交错进行,形式要多样。作为语文老师,首先自己要转变观念,可以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其次,也要教育学生转变“我写你改”的旧观念,要使他们懂得:作文是难得“一次成功”的,好文章是靠改出来的;一个不懂改文章的人,将永远是一个作文的门外汉。讲评作文时应以激励为主,善于捕捉闪光点给予表扬。
作文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我们要完善自我,改变观念,不断探索,大胆实践,积极创新,才会经常出现作文教学的新境界、新局面。
【关键词】乡村初中 作文教学 新路子
语文——说与写。我们每天都不能离开说与写。语文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其他学科是知识的宝库,那么,语文就是开启这些宝库的钥匙。作文能力综合了语文学科的各项能力。它不仅是学生语文素质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思维和语言的功能讲,它也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能力,更是学生接爱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全面发展素质的重要基础能力。在语文教学中,作文一直是困扰广大语文老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农村初中更是如此。学生作文没少写,老师也没少批改,可是学生作文水平就是提高不快。久而久之,作文教学自然地陷入了高耗低效、事倍功半的泥潭。每到作文课,随便马虎了事;每到考试前,就猜题、押题。由于平时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方法不对头,于是就不能“以不变应万变”。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学生生活单调。农村学生本来应该比城市学生活动的范围要大得多,但学生在校时间很长,一天除了吃饭就是上课、自习。这样,学生的活动范围就自然被缩小了。一个没有生活感知的学生,怎么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呢?其二,课外阅读量少。为了应付考试,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远离了课外的有效读物。许多家长和老师把课外阅读当成是看闲书,不太支持学生看课外书。这样,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听老师烦琐枯燥的分析,真正能起到文学熏陶的东西接触太少了,可以说成了文学的“贫血儿”。其三,教学观念落后。由于信息交流和教学条件的限制,许多老师的作文观念比较陈旧,几十年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严重地制约了对作文教学的更新和思考。其四,多年的应试教育影响。老师们为了追求升学率,往往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没有真正重视作文教学,没有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发散性的启迪和训练,而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做应付考试的标准化练习题上。
为了改变这一现象,作为农村初中语文老师,我们应审时度势,更新观念,大胆创新,努力走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新路子。
1.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把加大写作总量作为提高写作水平的根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对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动机有过大量精辟的论述。顺乎自然,让学生写自己平时喜欢写的东西,学生会乐于去写。我们农村有许多活动,城里孩子就比不上农村孩子感受深刻,老师可引导学生就地取材。要想写出好文章,就必须多动笔头,多动脑筋。老师既要利用每周作文课时间让学生写一些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作文,更要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写随笔,还可以通过指导写日记,办手抄报、黑板报,培养其写作兴趣。同时,对学生作文不可求全责备,要多鼓励,以免挫伤其积极性。
2.应该把扩大阅读量作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手段
语文老师应当教育学生明确向课外拓展的重要性,想方设法鼓励和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在课内,老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读,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有能力读懂课文或课外书,让他们学会学习。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老师再因势利导,适当点拨和引导,对学生进行美感熏陶、情感激发;同时,老师要积极鼓励和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各类图书。在提倡“终身学习”、“学会学习”的今天,让学生学会看书无疑是非常值得推广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写作时才不会没有素材。
3.鼓励学生多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汲取写作的源泉
农村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课堂,更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尽管现在农村学生学习负担很重,很少有机会参加劳动,但星期天和寒暑假,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时间可供自由支配的。比如,一到农忙时节,老师要建议家长们让他们的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体会田间劳动的甘苦。当然,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事物,细心体会万事万物丰富而细致的情感,启发学生善于站在一草一木、一石一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感受生活的真谛。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开阔了,想像力就丰富了,他们的创作欲望必定会增强,何愁写不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呢?
4.改革传统的批改方法
按传统的过程模式组织教学,大多数老师在作文的批改上存在误区。其实作文批改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全班批,或轮流批;或教师批,或学生批,要交错进行,形式要多样。作为语文老师,首先自己要转变观念,可以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其次,也要教育学生转变“我写你改”的旧观念,要使他们懂得:作文是难得“一次成功”的,好文章是靠改出来的;一个不懂改文章的人,将永远是一个作文的门外汉。讲评作文时应以激励为主,善于捕捉闪光点给予表扬。
作文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我们要完善自我,改变观念,不断探索,大胆实践,积极创新,才会经常出现作文教学的新境界、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