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奶酪上的完美孔洞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lw3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尽管现代化的技术设备使生活更加便利,人们承受的压力却与日俱增。大部分的压力不是来自外部环境,而是我们的思想。冷静地想一想你的压力,比如交通拥堵让你紧张、同事快把你逼疯了,这是否是你自己在给予它们力量?因为交通或者同事根本不可能直接影响你大脑的神经元,而是你看待他们的态度引起了压力。
   有时,运用类比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感激生活的困境。我喜欢把生活比作浑身布满孔洞的瑞士奶酪。正是这些无法避免的“孔洞”丰富了生活,磨炼并赋予我们性格和内涵。下面是瑞士奶酪原理教给我们的6个处理压力的经验。
   1.瑞士奶酪布满孔洞,我们的生活亦如是:瑞士奶酪因其多孔才为人熟知和喜爱,我们的生活因为压力、沮丧、挫折的存在而丰盈饱满。有趣的是,瑞士奶酪的孔洞越大越甜美,越有别于其他奶酪。这是多么好的一个人生比喻!我们经历的障碍越多、挑战越大,我们越智慧。当走过人生的“孔洞”后,我们总会惊喜地发现自己变得更加柔韧、坚强。无论我们多么渴望生活像光滑的奶油奶酪——一路平坦、可以预见,然而,生活的确是一大块别具风味、包含孔洞的瑞士奶酪!
   2.瑞士奶酪的孔洞被称为眼睛:可以这样类比,压力是我们生活的眼睛,它提供给我们锻炼视力、提高理解力的机会。你真的愿意生活像一块没有孔洞的瑞士奶酪吗?我想不会。尤其是鉴于没有孔洞的瑞士奶酪被称为“盲瑞士”的事实——人们拒绝那种未制作成功的奶酪!
   3.我们接受瑞士奶酪的模样:我们不批评它多孔或说它不完美——瑞士奶酪就应当如此。同理,如果我们接受含有无法避免的“孔洞”的生活,我们就不会再批评抱怨或者希望除去它,而将全心全意地拥抱压力与生活,满怀信心地处理发生的每一件事。
   4.孔洞有其积极的一面:孔洞使瑞士奶酪更轻、热量更少、味道更独特。孔洞不是“坏因素”,压力也不是。我们大部分的压力都有积极的一方面,其实我们想要更多的压力。结婚、度假、养育孩子、参加或者观看大型比赛,难道我们想放弃这些压力吗?压力研究的先驱者汉斯·塞尔耶说:“压力是生活的调味品!”
   5.溶化的瑞士奶酪永远无法变回当初的奶酪:一旦瑞士奶酪溶化,它永远不能变回当初的瑞士奶酪。有多少压力被追忆往昔勾起,“当初如果怎样,现在会更好”,请改掉这种带着悔恨回首往事的习惯——当你的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无法更改的过去时,你是在任由自己陷入“孔洞”的沼泽。生活不能重新来过,我们却可以学着从过去吸取经验教训,把遗憾当作建树未来的基石,去迎接人生的第二次机会!
   6.你是唯一的“瑞士奶酪”:世界上没有两块相同的瑞士奶酪,你亦独一无二!对完美的过度追求导致过多的负面压力和失败感觉,还会降低你的自我尊重。不要把失败与挫折定义为某种缺憾,要像瑞士奶酪接受它的多孔一样接受你自己。追求好,但不能苛求完美。
   希望你运用瑞士奶酪原理调整好心态,在任何压力面前都可以扬起你的嘴角,轻轻说一句“Cheese”,并最终品尝到战胜压力的甘甜滋味!
  (于林娜摘自“作者博客”)
其他文献
叶延滨,1948年11月生于哈尔滨,在成都读小学、凉山西昌读中学、延安插队,曾当过马场牧工、仓库保管員、工厂工人、团委书记、文工团创作员及新闻报道干事等。1978年考入大学,在校期间获全国诗歌奖并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2年分配到四川作家协会《星星》诗刊任编辑、副主编、主编共12年整。1994年调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系任系主任、教授。1995年调中国作家协会任《诗刊》副主编、常务副主编、主编及编审,中
期刊
从前有一位穷秀才,性情幽默滑稽,好开玩笑。一次去面店买面,面价是二十个钱一斤,他稍加思索后把手中的一把铜钱扔给店主。店主问买多少钱的面,秀才说:“七个五,八个五,四五不够又加五。要算清别马虎,省得称面装糊涂。”心想看你给我多少面?不想店主也是个既精巧又滑稽的主儿,眼睛眨巴了几下后就分五次把面称好了。秀才问,你给我的面是多少?店主说:“一斤半,二斤半,半斤半两七两半(注:旧时,一斤是十六两),算不清
期刊
从前,德国有一位很有才华的年轻诗人,写了很多写景抒情的诗篇。可是他却很苦恼,因为人们都不喜欢读他的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自己的诗写得不好吗?不,这不可能!年轻的诗人向来不怀疑自己在这方面的才能。于是,他去向父亲的朋友——一位老钟表匠请教。   老钟表匠听后一句话也没说,把他领到一间小屋里,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名贵钟表。这些钟表,诗人从来没有见过,有的外形像飞禽走兽,有的会发出鸟叫声,有的
期刊
10岁时,我去田纳西山区的法塞尔叔叔家过寒假。放假前,老师给我们留了一道阅读作业。“只要完成它你就能获得附加分!”老师说。但我认为阅读作业太难,便告诉法塞尔叔叔说我不想做,因为我认为自己不需要附加分。“什么,孩子,你不想做?好吧,我来给你讲一个小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也像猫、狗、猴子一样长着一条长尾巴。他们像猴子一样把尾巴挂在树上采摘最可口的水果吃;当通过河上的独木桥时用尾巴保持平衡;人们对他人
期刊
记忆中,很少看演员写的书。就是看,也经常像和没有眼缘的姑娘谈恋爱一般,有一搭没一搭,通常以有始无终或善始恶终了了收场。这次真的是个例外,一个演员的书,竟然让我心灵得到享受和共鸣,真是破天荒的头一次。在这本名为《突然就走到了西藏》的书中,陈坤动情自述了从出身贫寒的“北漂”青年一夜成名到找回自我,继而重新上路的成长历程。另外,陈坤真实记录了自己带领十名大学生志愿者行走西藏过程中,对生命的点滴感悟,穿插
期刊
野出去的心更贴近自然。  夏天有一类人很不安分,不好好地在家里呆着,偏偏成群结队到深山老林荒岛野地,头顶烈日,脚踏虫蝗,翻山趟水,无餐无宿,去过几天仿类人猿的日子。这种“狼狈不堪”的日子有一个动听的名字,叫做“野外生存”。至于暑假的旅游,向来就是不分男女老幼、不分文化层次的普遍爱好。  夏天人的皮肤常常徘徊于两极的感受。没空调,简直有活不下去的感觉,即使空调制冷不畅,都会觉得皮肤不再爽滑,很多人对
期刊
冷笑话精选 :【耗时7年种植出的树椅】不要觉得惊讶,眼前的这位老人坐的椅子可是一棵活生生的树哦!这是世界上第一把用活树做成的椅子,这位老人就是它的设计师。是不是很牛?从种下树苗到长成椅子雏型,一共花费了7年的時间,到今年,这把椅子已经12岁了。  环球杂志 :【旧上海广告“双妹”竟是男儿身】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双妹(上海家化前身)广告上的“双妹”,竟然是两个男人!那个年代,找女模特很困难,品牌广告商只
期刊
在青春的世界里挥洒智慧的种子,因为创意,一切便皆有可能。    便利贴能够做什么?提醒?记事?如果仅仅是用来做这个,那你可就太OUT了。  2009年,24岁的刘邦耀尝试着把便利贴糊在了墙上,搭配真人演出,简单构图,快速重复贴构图形,做出连续动作,无需语言,拍了一支不到两分钟的动画短片。就是这支短片刚“po”到youtube网上,两周就迎来了百万次的点击。刘邦耀和他的便利贴顿时火了,不但有好莱坞影
期刊
幸福的捷径是找出你的优势并发挥它。     我的老师杰恩斯在他的实验室中养了一只稀有的亚马逊蜥蜴当宠物。头几个星期,蜥蜴不肯吃东西,不论杰恩斯教授如何费心,它就是不肯吃。老师给它吃生菜、坚果、超市买回来的肉馅,甚至捕苍蝇、捉昆虫,还把水果打成汁……这些都没用,蜥蜴一天天消瘦下去,眼看就要饿死。   有一天,杰恩斯教授带了一个火腿三明治做午餐,他分了一些给蜥蜴。一如既往,它没有兴趣。
期刊
①   战乱与灾难电影、死里逃生的纪录片等,都是演练、应变意外的最好范本。    一、把自己当主角,思索该怎么办、怎么逃、怎么活,旁边有什么资源、什么出口,怎么面对危机,而不是去等答案。    二、把自己当成主角的对手,怎样破解输赢已定的局面?    三、把自己当摄影师,该怎样取镜来吸引人?    四、把自己当导演,如何掌控所有的人力资源与全局?    五、把自己当编剧,有没有能力写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