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局部预缺血对脑梗塞大鼠的影响及HSP70的表达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tianai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局灶性可重复性大鼠脑缺血动物模型,研究短暂性局部脑缺血后再灌注不同时间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的影响.方法应用改进的Longas法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建立阻断左侧大脑中动脉的局部脑缺血预处理模型.各组大鼠均经两次处理,预处理(PC)组大鼠经15min短暂预缺血,分别在再灌注6、12、24、72、168h后(n=15~16),造成MCAO;脑梗塞组大鼠只在第二次处理造成大脑中动脉闭塞;短暂缺血组只在第一次处理时缺血15min.各组大鼠均在第二次处理后24h,检测以下指标:神经功能缺失评分;TTC染色测量梗塞范围;HE染色,观察组织结构变化;干湿法测量脑水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HSP70 的表达.结果 PC 24h、PC 72h和PC 168h组与脑梗塞组相比较,脑梗塞范围、脑水肿的严重程度、梗塞周边区脑组织的缺血性损伤明显减轻了;短暂缺血引起了轻微的神经细胞结构的改变并使缺血区HSP70表达增加,MCAO后24hHSP70蛋白在缺血周边区出现广泛表达.结论短暂局部缺血预处理可以诱导脑梗塞后脑组织产生缺血耐受性,其保护作用出现在再灌注后1~7d;缺血预处理引起HSP70蛋白表达的改变与缺血耐受的产生有一定联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多巴胺β羟化酶(dopamine beta hydroxylase, DBH)基因内含子5 TaqⅠ多态性与帕金森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长度片段多态性技术检测了144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和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188名健康人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内含子5 TaqⅠ多态性.结果与健康人比较,帕金森病患者DBH 基因内含子5 TaqⅠ基因型(A1/A2, A2/A2)或等位基因
公元502年,大司马、梁王萧衍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出禅让大戏,从14岁的齐和帝手中夺去皇位,改国号为梁,是为梁武帝。  和之前篡位自立的曹魏、晋、宋、齐皇帝一样,依靠兵权夺取政权的梁武帝对身边的重臣也是一百个不放心,处处担心提防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其中就包括对自己的六弟临川王萧宏。  说起这个萧宏,还是个美男子,史称其“长八尺,美须眉,容止可观”,可惜这个美男子却是个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