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卡托普利、硝苯地平与阿替洛尔治疗高血压效果已被普遍认可。尽管其机理不同,但抗高血压与改善心功能的作用相似,联合用药有协同作用,降压效力增高,起效快,持续时间长。硝苯地平(NIF)是近15年来临床上治疗高血压最广泛的钙离子(Ca2+)拮抗剂,其改善心肌供血、增加心脏运动耐力等方面的作用,在临床研究中得到肯定[1]。
关键词 卡托普利 硝苯地平 阿替洛尔 高血压
硝苯地平(NIF)、卡托普利(CAP)、阿替洛尔(ATE)治疗高血压,尽管机理不同,但抗高血压与改善心功能作用相似。我们采用此三类药物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其降压效果。
对象与方法
病例选择:按照1978年WHO高血压诊断标准及分期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和住院高血压患者230例,随机分组。NIF组88例,ATE组76例,CAP组66例。三组病人的年龄、高血压程度及治疗前的基础血压均无显著差异(P>0.05),大多数为1、2期高血压,少数为3期高血压(见表1),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基本正常。
资料收集:230例高血压患者均为本院2005年8月~2007年4月门诊和住院病人,年龄48~80岁(平均58±10.85岁);其中男153例,女87例。
治疗方法与剂量:确诊后即让患者同时舌下含服CAP25mg,NIF10mg,ATE10mg,15~20分钟无效可重复1次,若无效即改为其他给药方法。
指标测定:治疗前停用其他抗高血压药物2周以上,每天测血压2次,取平均值为基础血压。同时测心率和心律,采用随机单盲组间平行对照方法进行治疗观察。
治疗方法:NIF组口服剂量为10mg 3次/日,ATE组口服量为50mg 3次/日,CAP组初始量为6.25mg 3次/日。根据血压情况,若舒张压>90mmHg,测血压每3天增加6.25mg/次,最大剂量25mg 3次/日。每天测血压1次,疗程2周,其间不服其他降压药。治疗前后测血尿常规、空腹血糖、血脂、尿素氮和心电图。
疗效评定:根据卫生部颁发的《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心血管系统研究指导原则,将疗效分为以下等项:①显著:舒张压下降>10mmHg,并达到正常范围(<90mmHg),收缩压虽降至正常,但降低>20mmHg。②有效:舒张压下降<10mmH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10~20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或收缩压下降>30mmHg。③无效:血压下降未达到以上标准。三组R检验,各指标间t检验P>0.05。
结 果
三组治疗结果比较,见表2。

讨 论
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按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2、3级。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即使血压<140/90mmHg,亦应该诊断为高血压。
卡托普利(CAP)为第一代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可使外周阻力降低,减少缓激肽酶Ⅱ水解并能使动脉持久而均衡扩张。使血中醛固酮的浓度降低,减少水钠潴留,兴奋前列腺素;使前列激素原a生成增加,降低血中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并扩张静脉,降低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及增加副交感神经的张力。
硝苯地平(NIF)拮抗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并阻止钙离子由肌浆网进入肌浆。减少血管平滑肌张力,促使全身动脉扩张致外周阻力降低。作用于突触后膜α受体,使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扩张,减弱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且拮抗收缩反射而扩张肾小管动脉,增加肾血流量,提高肾小球滤过率,有一定排钠利水和排尿酸作用,可能对血压感受器也有一定影响,从而降低血压。
阿替洛尔(ATE),为β受体阻滞剂,是治疗高血压病的常用药物,并且已证明降压效果好,能使高血压的并发症和血管损害率下降[2,3]。
治疗结果表明,三类药物对高血压病人的总有效率相似。CAP组总有效率较高,ATE组显效率略差,而NIF组出现不良反应较多。CAP组不仅在减少不良反应优于其他两组,而且对缓解高血压症状、减轻心脏负荷及糖脂代谢等试验指标较差。本组在降压同时,扩张心、脑、肾等脏器的血管,有利于功能改善,且有利尿、排钠、排酸等作用。此组药抗高血压比较理想,其降压幅度与基础血压值呈正相关,但不影响维持血压在正常水平范围和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故未发生低血压现象。CAP、NIF、ATE治疗高血压,尽管它们的机理不同,但抗高血压与改善心功能作用相似,联合用药具有协同作用,降压效力增加,起效快,持续时间长。本组应用CAP、NIF、ATE无效者改为三者含服,获得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1 唐国庆.加强对高血压临床研究.中华心血管杂志,1995,23:323.
2 陈达光.钙离子拮抗剂降压治疗远期效果争议.中华心血管杂志,1996,24:167.
3 唐细兰.实用临床新药手册.华南理工大学出版,1999,6.
关键词 卡托普利 硝苯地平 阿替洛尔 高血压
硝苯地平(NIF)、卡托普利(CAP)、阿替洛尔(ATE)治疗高血压,尽管机理不同,但抗高血压与改善心功能作用相似。我们采用此三类药物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其降压效果。
对象与方法
病例选择:按照1978年WHO高血压诊断标准及分期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和住院高血压患者230例,随机分组。NIF组88例,ATE组76例,CAP组66例。三组病人的年龄、高血压程度及治疗前的基础血压均无显著差异(P>0.05),大多数为1、2期高血压,少数为3期高血压(见表1),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基本正常。
资料收集:230例高血压患者均为本院2005年8月~2007年4月门诊和住院病人,年龄48~80岁(平均58±10.85岁);其中男153例,女87例。
治疗方法与剂量:确诊后即让患者同时舌下含服CAP25mg,NIF10mg,ATE10mg,15~20分钟无效可重复1次,若无效即改为其他给药方法。
指标测定:治疗前停用其他抗高血压药物2周以上,每天测血压2次,取平均值为基础血压。同时测心率和心律,采用随机单盲组间平行对照方法进行治疗观察。
治疗方法:NIF组口服剂量为10mg 3次/日,ATE组口服量为50mg 3次/日,CAP组初始量为6.25mg 3次/日。根据血压情况,若舒张压>90mmHg,测血压每3天增加6.25mg/次,最大剂量25mg 3次/日。每天测血压1次,疗程2周,其间不服其他降压药。治疗前后测血尿常规、空腹血糖、血脂、尿素氮和心电图。
疗效评定:根据卫生部颁发的《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心血管系统研究指导原则,将疗效分为以下等项:①显著:舒张压下降>10mmHg,并达到正常范围(<90mmHg),收缩压虽降至正常,但降低>20mmHg。②有效:舒张压下降<10mmH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10~20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或收缩压下降>30mmHg。③无效:血压下降未达到以上标准。三组R检验,各指标间t检验P>0.05。
结 果
三组治疗结果比较,见表2。

讨 论
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按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2、3级。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即使血压<140/90mmHg,亦应该诊断为高血压。
卡托普利(CAP)为第一代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可使外周阻力降低,减少缓激肽酶Ⅱ水解并能使动脉持久而均衡扩张。使血中醛固酮的浓度降低,减少水钠潴留,兴奋前列腺素;使前列激素原a生成增加,降低血中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并扩张静脉,降低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及增加副交感神经的张力。
硝苯地平(NIF)拮抗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并阻止钙离子由肌浆网进入肌浆。减少血管平滑肌张力,促使全身动脉扩张致外周阻力降低。作用于突触后膜α受体,使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扩张,减弱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且拮抗收缩反射而扩张肾小管动脉,增加肾血流量,提高肾小球滤过率,有一定排钠利水和排尿酸作用,可能对血压感受器也有一定影响,从而降低血压。
阿替洛尔(ATE),为β受体阻滞剂,是治疗高血压病的常用药物,并且已证明降压效果好,能使高血压的并发症和血管损害率下降[2,3]。
治疗结果表明,三类药物对高血压病人的总有效率相似。CAP组总有效率较高,ATE组显效率略差,而NIF组出现不良反应较多。CAP组不仅在减少不良反应优于其他两组,而且对缓解高血压症状、减轻心脏负荷及糖脂代谢等试验指标较差。本组在降压同时,扩张心、脑、肾等脏器的血管,有利于功能改善,且有利尿、排钠、排酸等作用。此组药抗高血压比较理想,其降压幅度与基础血压值呈正相关,但不影响维持血压在正常水平范围和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故未发生低血压现象。CAP、NIF、ATE治疗高血压,尽管它们的机理不同,但抗高血压与改善心功能作用相似,联合用药具有协同作用,降压效力增加,起效快,持续时间长。本组应用CAP、NIF、ATE无效者改为三者含服,获得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1 唐国庆.加强对高血压临床研究.中华心血管杂志,1995,23:323.
2 陈达光.钙离子拮抗剂降压治疗远期效果争议.中华心血管杂志,1996,24:167.
3 唐细兰.实用临床新药手册.华南理工大学出版,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