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孝道行至今日,已不拘泥于形式。然而,近日,上海某学校举行了千人祭祖大典,几百名中小学生当众向父母下跪,行“三跪九叩”大礼。仅是“三跪九叩”恐怕教不出“孝子贤孙”。孝顺,不只是供养,更不只是“三跪九叩”。被礼仪束缚的孝,实际上脱离了当下的时代环境。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将传统文化与时代要求相结合,用心去尽孝。
学校办孝敬节,几百学生下跪叩谢
800多名学生齐刷刷在父母面前下跪磕头,在父母的头上拔下一根白头发,永远留念。这是上海某学校举办的“孝敬文化节”上的景象。学生和家长泪流满面,场面感人。此外,活动还有一项主要内容:在庄严肃穆的乐曲声中祭奠华夏万姓先祖。在“祭祖典礼”之后,学校还举行了跪拜父母的仪式。数百名学生集中在大厅里,站成四排,父母坐在跟前。全体学生在《孝亲敬老歌》和《跪羊图》的背景音乐中,向自己的父母长辈行三跪九叩之礼,然后膝行至父母面前聆听父母教诲,亲子促膝互动交流。
该学校相关人士表明,此举是为了继承传统文化。而网上却是一片嘲笑声,有教育学家认为,这种做法既非弘扬传统孝道,也与现代家庭伦理不接轨。甚至有专家直言,所谓磕头、膝行这样非人性的礼教是封建文化的糟粕,非常可怕,真的要弘扬传统文化,未必要全盘复古。而另一派专家则认为,所谓“孝敬文化节”,属于学校的“自选动作”,学校完全可以啥也不做。如果多做就要被指责,谁还愿意主动作为?部分家长则认为这种做法新奇、庄严、神圣,对孩子有教育意义。孩子内心深处是爱父母的,这种尝试无副作用。
国学热、传统文化热兴起,从传统中寻求优秀文化,无可厚非。中华文明几千年形成的优良基因,无论对当下还是今后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应看到,一些人认为只有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才是最好的,因而全盘复古这种做法,不但脱离时代潮流,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所以,我们既要尊重和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内涵,又要不断把时代特质充实进去,使其具有新鲜的生命力。因为再好的传统,如果不能接地气,也就谈不上传承。
仅靠“三跪九叩”恐怕教不出“孝子贤孙”
孝道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章节,近年来,类似给父母下跪、洗脚等孝道形式,时常见诸报端。此举就整体而言,还是起到了引导教化之效。从社会角度来看,转型时期带来的价值多元,独生子女政策引发“独孩为宝”的溺爱现实,致使很多孩子养成自私、蛮横等性格缺陷,孝道这一传统伦理,也经受着严峻考验。作为坚守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第一阵地——学校,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向学生灌输孝道文化,也是职责所在。
有句歌词写得好,男儿膝下有黄金,只跪苍天和娘亲。为人子女者,无论何时何地,何情何境,给养育自己的父母下跪,天经地义,并不丢人。母亲十月怀胎之苦,父亲养家糊口之辛,孩子跪下给父母磕个头,就是不人道?就没有人性光辉?就属于传统文化的糟粕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长辈,这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亲尝汤药”、“百里负米” 等古代尽孝故事至今仍被人广为流传,感人泪下,让人们从中去学习揣摩如何关心、侍奉和感恩父母,而不是单纯地跪拜。
因此,有人认为,学校的“三跪九叩”太流于形式,有“作秀”之嫌。一方面,在叩拜现场,几百人穿着古代的服装行叩拜大礼,场面之大有如古装电视剧拍摄现场,给人以戏剧性的感觉,得到的只有“眼球效应”。另一方面,从拍摄的照片来看,有的父母并不专注于孩子的跪拜,俨然是在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此种被“作秀”绑架的孝道不是真孝。尽管形式能够服务内容,但是也可阻碍内容,不讲究实际效果的形式,充其量就是一场形式主义的“秀”,追求的是“眼球效应”,都是做给别人看的,反倒玷污了传统美德。
懂得敬孝父母是一种态度,是一种美德,应该是每个人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修养,也是人之常情。一般来讲,真正的敬孝必须以孩子理性地主动参与为前提,让孩子从心底明白什么是敬孝、为什么要敬孝、如何去敬孝。以此观之,类似跪拜父母之类的活动,与敬孝是两码事,其效果可能适得其反。跪拜之礼,是古代社会的传统礼仪,在现代生活中已非常少见,除了一些传统祭祀活动中作为仪式才会保留。现在有教育机构采用集体跪拜的仪式来呼唤孝道,遭遇非议也在所难免。孝道任何时候都存在,如果一定要说文化认同,那是对孝道的精神的继承,而不是对形式的继承。
孝敬父母并非三跪九叩那样简单
孝道,始终是贯穿于中华民族伦理和美德的精髓。孝作为一种道德,必须在一定的社会人际关系中才能产生,而且离不开道德主体的主观需要和社会需要。孔子提倡“孝”,强调“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孔子认为孝敬父母要真心实意,如单纯在物质上满足父母,尚不足以为孝,更重要的是要“敬”,是父母得到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慰籍。把行孝与守礼结合在一起。如果说孝道的精神本质是“敬”,那么如何表达出这种“敬”呢?这就是:行为要符合礼,而孔子则直接将此看作是孝,把“孝”与“悌”结合起来。孔子为传统孝道的合理性找到了人性的根基,解决了孝道存在的哲学前提——仁。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人,仁不仅是孝的人性根源,而且是孝要努力实现的终极目标。
不错,行孝道确实需要一个适当的载体,以便充分表达个人的孝心,让父母长辈开心。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游问老师什么是“孝”。孔子说:“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孝仅仅是能够赡养父母罢了。但是像猫狗这样的宠物尚且被人们饲养和喜爱。如果对待父母没有顺从恭敬的心态,那么用什么来区分孝顺与饲养呢?”孔子的话虽然说得有些逆耳,不过我们不得不称道圣人的教训实在是金玉良言。如果子女不尊重父母的意愿,用心去做使他们开心的事情,又怎么满足他们的精神享受呢?
孝敬父母虽然始于古人,但它总是在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中生生不息。我们今天孝敬父母,表达感恩之情,大可不必拘泥于古人的做法,更没有必要去效仿古人身着传统汉服,向父母行“三跪九叩”古礼。 “三跪九叩”式的形式主义行孝,这种事的发生是不是就如有些专家所言的是传统文化的糟粕对现代文明产生了威胁,恐怕也不尽然。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人性的解放、权利意识的觉醒早已让国人的精神内核超越了“三纲五常”的年代。封建礼教生存的土壤已经没了,但孝道还会一直在这片土地流传下去,以新的方式将人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学校办孝敬节,几百学生下跪叩谢
800多名学生齐刷刷在父母面前下跪磕头,在父母的头上拔下一根白头发,永远留念。这是上海某学校举办的“孝敬文化节”上的景象。学生和家长泪流满面,场面感人。此外,活动还有一项主要内容:在庄严肃穆的乐曲声中祭奠华夏万姓先祖。在“祭祖典礼”之后,学校还举行了跪拜父母的仪式。数百名学生集中在大厅里,站成四排,父母坐在跟前。全体学生在《孝亲敬老歌》和《跪羊图》的背景音乐中,向自己的父母长辈行三跪九叩之礼,然后膝行至父母面前聆听父母教诲,亲子促膝互动交流。
该学校相关人士表明,此举是为了继承传统文化。而网上却是一片嘲笑声,有教育学家认为,这种做法既非弘扬传统孝道,也与现代家庭伦理不接轨。甚至有专家直言,所谓磕头、膝行这样非人性的礼教是封建文化的糟粕,非常可怕,真的要弘扬传统文化,未必要全盘复古。而另一派专家则认为,所谓“孝敬文化节”,属于学校的“自选动作”,学校完全可以啥也不做。如果多做就要被指责,谁还愿意主动作为?部分家长则认为这种做法新奇、庄严、神圣,对孩子有教育意义。孩子内心深处是爱父母的,这种尝试无副作用。
国学热、传统文化热兴起,从传统中寻求优秀文化,无可厚非。中华文明几千年形成的优良基因,无论对当下还是今后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应看到,一些人认为只有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才是最好的,因而全盘复古这种做法,不但脱离时代潮流,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所以,我们既要尊重和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内涵,又要不断把时代特质充实进去,使其具有新鲜的生命力。因为再好的传统,如果不能接地气,也就谈不上传承。
仅靠“三跪九叩”恐怕教不出“孝子贤孙”
孝道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章节,近年来,类似给父母下跪、洗脚等孝道形式,时常见诸报端。此举就整体而言,还是起到了引导教化之效。从社会角度来看,转型时期带来的价值多元,独生子女政策引发“独孩为宝”的溺爱现实,致使很多孩子养成自私、蛮横等性格缺陷,孝道这一传统伦理,也经受着严峻考验。作为坚守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第一阵地——学校,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向学生灌输孝道文化,也是职责所在。
有句歌词写得好,男儿膝下有黄金,只跪苍天和娘亲。为人子女者,无论何时何地,何情何境,给养育自己的父母下跪,天经地义,并不丢人。母亲十月怀胎之苦,父亲养家糊口之辛,孩子跪下给父母磕个头,就是不人道?就没有人性光辉?就属于传统文化的糟粕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长辈,这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亲尝汤药”、“百里负米” 等古代尽孝故事至今仍被人广为流传,感人泪下,让人们从中去学习揣摩如何关心、侍奉和感恩父母,而不是单纯地跪拜。
因此,有人认为,学校的“三跪九叩”太流于形式,有“作秀”之嫌。一方面,在叩拜现场,几百人穿着古代的服装行叩拜大礼,场面之大有如古装电视剧拍摄现场,给人以戏剧性的感觉,得到的只有“眼球效应”。另一方面,从拍摄的照片来看,有的父母并不专注于孩子的跪拜,俨然是在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此种被“作秀”绑架的孝道不是真孝。尽管形式能够服务内容,但是也可阻碍内容,不讲究实际效果的形式,充其量就是一场形式主义的“秀”,追求的是“眼球效应”,都是做给别人看的,反倒玷污了传统美德。
懂得敬孝父母是一种态度,是一种美德,应该是每个人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修养,也是人之常情。一般来讲,真正的敬孝必须以孩子理性地主动参与为前提,让孩子从心底明白什么是敬孝、为什么要敬孝、如何去敬孝。以此观之,类似跪拜父母之类的活动,与敬孝是两码事,其效果可能适得其反。跪拜之礼,是古代社会的传统礼仪,在现代生活中已非常少见,除了一些传统祭祀活动中作为仪式才会保留。现在有教育机构采用集体跪拜的仪式来呼唤孝道,遭遇非议也在所难免。孝道任何时候都存在,如果一定要说文化认同,那是对孝道的精神的继承,而不是对形式的继承。
孝敬父母并非三跪九叩那样简单
孝道,始终是贯穿于中华民族伦理和美德的精髓。孝作为一种道德,必须在一定的社会人际关系中才能产生,而且离不开道德主体的主观需要和社会需要。孔子提倡“孝”,强调“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孔子认为孝敬父母要真心实意,如单纯在物质上满足父母,尚不足以为孝,更重要的是要“敬”,是父母得到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慰籍。把行孝与守礼结合在一起。如果说孝道的精神本质是“敬”,那么如何表达出这种“敬”呢?这就是:行为要符合礼,而孔子则直接将此看作是孝,把“孝”与“悌”结合起来。孔子为传统孝道的合理性找到了人性的根基,解决了孝道存在的哲学前提——仁。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人,仁不仅是孝的人性根源,而且是孝要努力实现的终极目标。
不错,行孝道确实需要一个适当的载体,以便充分表达个人的孝心,让父母长辈开心。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游问老师什么是“孝”。孔子说:“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孝仅仅是能够赡养父母罢了。但是像猫狗这样的宠物尚且被人们饲养和喜爱。如果对待父母没有顺从恭敬的心态,那么用什么来区分孝顺与饲养呢?”孔子的话虽然说得有些逆耳,不过我们不得不称道圣人的教训实在是金玉良言。如果子女不尊重父母的意愿,用心去做使他们开心的事情,又怎么满足他们的精神享受呢?
孝敬父母虽然始于古人,但它总是在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中生生不息。我们今天孝敬父母,表达感恩之情,大可不必拘泥于古人的做法,更没有必要去效仿古人身着传统汉服,向父母行“三跪九叩”古礼。 “三跪九叩”式的形式主义行孝,这种事的发生是不是就如有些专家所言的是传统文化的糟粕对现代文明产生了威胁,恐怕也不尽然。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人性的解放、权利意识的觉醒早已让国人的精神内核超越了“三纲五常”的年代。封建礼教生存的土壤已经没了,但孝道还会一直在这片土地流传下去,以新的方式将人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