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集钞过程中,1945年发行的苏联红军司令部钞票是经常能遇到的,也是集钞的入门品种之一。
苏联红军司令部钞票实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使用的军用钞票,票面上印的发行方为“苏联红军司令部”,实际上它是由前苏联红军随军远东银行发行。
作为典型的军用钞票,苏联红军司令部钞票也称为苏军票、红军票。我们抛开其他一切因素,单纯从收藏的角度来研究苏联红军票可以发现,其版式还是比较丰富的。
从文字来看,苏联红军司令部钞票虽为前苏联红军随军远东银行发行,但在钞票上没有任何苏联文字,说明此票纯粹为占领土使用,目的相当明确。该票曾经在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流通。
苏联红军司令部钞票有两种文字:一种是中文版,一种是朝鲜文版(当时朝鲜为汉字与彦文夹用,所以钞票上有汉字也有彦文)。两套钞票的设计印刷风格基本相同,发行时间也差不多,但颜色有差异。
1945年8月22日到1949年12月10日为苏军票的流通期间,但这只是中文版苏联红军司令部钞票的流通时间,朝鲜文版的钞票没有详细资料,笔者估计中文版的流通时间应该与此差不多。
中文版苏联红军司令部钞票的发行量是97.25亿元,这对于东北地区来说,也是一个天文数字;朝鲜文版的发行量不明,应该少于中文版,所以在收藏的时候,朝鲜文版的收集难度要大一些。
从面值来看,中文和朝鲜文两套苏联红军票都有1元、5元、10元、100元四种面值,全部都是传统的苏联菱形水印纸印刷。
1元券,规格为12.8厘米×7厘米,主色调为浅蓝,朝文版主色调为绿。5元券,规格为13.6厘米×7.6厘米,主色调为土黄色,朝文版主色调为棕。10元券,15.4厘米×8.2厘米,主色调为红色,朝文版主色调为紫。100元券,16.8厘米×9.5厘米,主色调为蓝色,朝文版主色调为粉红。
上述尺寸为书中记录的标准尺寸。但是在收集过程当中,笔者发现实际尺寸出入很大,有大有小,色差也有深有浅。这说明当时在发行苏联红军票时比较匆忙,并不是很严格地执行标准。
另外,笔者还发现十元券和百元券要多于1元券、5元券,最多的是100元券,最少的是5元券。可见,此票在计划发行时,就倾向多印大额钞票。换个角度来讲,此票的发行带有十分明确的经济掠夺目的,不为流通,只为购买物资,所以100元钞票才印刷得更多一些。
5元券有大号码和小号码两种形式。10元券也有大号码和小号码两种号码,10元券色彩鲜艳,非常漂亮。1元为无号码,未发现有其他版式,100元券也未发现其他版式。
在流通过程中,中文版的红军票有假票出现,发现有10元券和100元券的假票,100元版的假票有几种,皆印刷粗糙,稍加注意就可发现:无水印,为手工刻制,石印。1元、5元面值太低,在当时被认为是辅币,所以暂未发现假票。
旅大地区流通的苏联红军票有加帖票,此票加帖后作为关东银行早期流通券在旅大地区流通。
1946年5月1日,除旅大地区外,苏军撤离东北地区,苏联红军司令部钞票继续在东北流通。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撕毁国共两党停战协定,向东北解放区大举进攻。1946年8月1日,国民党政府东北行营经济委员会发布第四号布告,下令“凡苏联红军司令部在撤出东北境内以前所发的百元券,即日起停止流通,限期登记兑换。”企图将苏军票挤向解放区。
对此,解放区的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于1946年8月7日起停用苏军票100元券,10元券以下照常流通。此期间,大连苏军军管区为防止区外被禁止流通的废钞流入,采取了在伪满币和苏军票10元、100元券上用手工加帖相应的百值小帖。
小帖在苏联国内负责印制,由关东银行和苏联远东银行大连支行负责帖帖兑换。按苏方制定的兑换办法,在1947年5月23日至27日,军管区内每一成人可兑换帖帖券3000元,每一12岁以下儿童可兑换1000元,剩余部分登记存入公署,尔后按月限额支付;未帖帖的10元以上券一律作废,5元以下券仍照常流通,这种帖帖券共兑85亿元,如按伪满票和苏军票各半计算,帖帖苏军票约45.5亿元。
但实际帖帖的数量要应低于此数。这就是苏联红军票加帖券的来由,实际为关东银行的早期流通券。加帖数量是10元券少,100元券多,这在实际收集过程中也体现得非常明显,100元帖子在当时有假帖出现。
据资料显示,苏联红军票的收兑分别由国民党政府、苏军和人民政府三方分三次收兑。在收集实物的过程当中,发现有加盖“长春中央银行登记”的苏联红军票100元券。可见,当时的兑换也是以兑换百元券为主。但在实际操作当中,还是未兑换的多。所以如今收集苏联红军司令部钞票系列票,还是比较容易集齐的。集苏联红军司令部钞票系列票,还是比较容易集齐的。
苏联红军司令部钞票实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使用的军用钞票,票面上印的发行方为“苏联红军司令部”,实际上它是由前苏联红军随军远东银行发行。
作为典型的军用钞票,苏联红军司令部钞票也称为苏军票、红军票。我们抛开其他一切因素,单纯从收藏的角度来研究苏联红军票可以发现,其版式还是比较丰富的。
从文字来看,苏联红军司令部钞票虽为前苏联红军随军远东银行发行,但在钞票上没有任何苏联文字,说明此票纯粹为占领土使用,目的相当明确。该票曾经在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流通。
苏联红军司令部钞票有两种文字:一种是中文版,一种是朝鲜文版(当时朝鲜为汉字与彦文夹用,所以钞票上有汉字也有彦文)。两套钞票的设计印刷风格基本相同,发行时间也差不多,但颜色有差异。
1945年8月22日到1949年12月10日为苏军票的流通期间,但这只是中文版苏联红军司令部钞票的流通时间,朝鲜文版的钞票没有详细资料,笔者估计中文版的流通时间应该与此差不多。
中文版苏联红军司令部钞票的发行量是97.25亿元,这对于东北地区来说,也是一个天文数字;朝鲜文版的发行量不明,应该少于中文版,所以在收藏的时候,朝鲜文版的收集难度要大一些。
从面值来看,中文和朝鲜文两套苏联红军票都有1元、5元、10元、100元四种面值,全部都是传统的苏联菱形水印纸印刷。
1元券,规格为12.8厘米×7厘米,主色调为浅蓝,朝文版主色调为绿。5元券,规格为13.6厘米×7.6厘米,主色调为土黄色,朝文版主色调为棕。10元券,15.4厘米×8.2厘米,主色调为红色,朝文版主色调为紫。100元券,16.8厘米×9.5厘米,主色调为蓝色,朝文版主色调为粉红。
上述尺寸为书中记录的标准尺寸。但是在收集过程当中,笔者发现实际尺寸出入很大,有大有小,色差也有深有浅。这说明当时在发行苏联红军票时比较匆忙,并不是很严格地执行标准。
另外,笔者还发现十元券和百元券要多于1元券、5元券,最多的是100元券,最少的是5元券。可见,此票在计划发行时,就倾向多印大额钞票。换个角度来讲,此票的发行带有十分明确的经济掠夺目的,不为流通,只为购买物资,所以100元钞票才印刷得更多一些。
5元券有大号码和小号码两种形式。10元券也有大号码和小号码两种号码,10元券色彩鲜艳,非常漂亮。1元为无号码,未发现有其他版式,100元券也未发现其他版式。
在流通过程中,中文版的红军票有假票出现,发现有10元券和100元券的假票,100元版的假票有几种,皆印刷粗糙,稍加注意就可发现:无水印,为手工刻制,石印。1元、5元面值太低,在当时被认为是辅币,所以暂未发现假票。
旅大地区流通的苏联红军票有加帖票,此票加帖后作为关东银行早期流通券在旅大地区流通。
1946年5月1日,除旅大地区外,苏军撤离东北地区,苏联红军司令部钞票继续在东北流通。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撕毁国共两党停战协定,向东北解放区大举进攻。1946年8月1日,国民党政府东北行营经济委员会发布第四号布告,下令“凡苏联红军司令部在撤出东北境内以前所发的百元券,即日起停止流通,限期登记兑换。”企图将苏军票挤向解放区。
对此,解放区的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于1946年8月7日起停用苏军票100元券,10元券以下照常流通。此期间,大连苏军军管区为防止区外被禁止流通的废钞流入,采取了在伪满币和苏军票10元、100元券上用手工加帖相应的百值小帖。
小帖在苏联国内负责印制,由关东银行和苏联远东银行大连支行负责帖帖兑换。按苏方制定的兑换办法,在1947年5月23日至27日,军管区内每一成人可兑换帖帖券3000元,每一12岁以下儿童可兑换1000元,剩余部分登记存入公署,尔后按月限额支付;未帖帖的10元以上券一律作废,5元以下券仍照常流通,这种帖帖券共兑85亿元,如按伪满票和苏军票各半计算,帖帖苏军票约45.5亿元。
但实际帖帖的数量要应低于此数。这就是苏联红军票加帖券的来由,实际为关东银行的早期流通券。加帖数量是10元券少,100元券多,这在实际收集过程中也体现得非常明显,100元帖子在当时有假帖出现。
据资料显示,苏联红军票的收兑分别由国民党政府、苏军和人民政府三方分三次收兑。在收集实物的过程当中,发现有加盖“长春中央银行登记”的苏联红军票100元券。可见,当时的兑换也是以兑换百元券为主。但在实际操作当中,还是未兑换的多。所以如今收集苏联红军司令部钞票系列票,还是比较容易集齐的。集苏联红军司令部钞票系列票,还是比较容易集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