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钞入门可选“苏军票”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xuanshi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集钞过程中,1945年发行的苏联红军司令部钞票是经常能遇到的,也是集钞的入门品种之一。
  苏联红军司令部钞票实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使用的军用钞票,票面上印的发行方为“苏联红军司令部”,实际上它是由前苏联红军随军远东银行发行。
  作为典型的军用钞票,苏联红军司令部钞票也称为苏军票、红军票。我们抛开其他一切因素,单纯从收藏的角度来研究苏联红军票可以发现,其版式还是比较丰富的。
  从文字来看,苏联红军司令部钞票虽为前苏联红军随军远东银行发行,但在钞票上没有任何苏联文字,说明此票纯粹为占领土使用,目的相当明确。该票曾经在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流通。
  苏联红军司令部钞票有两种文字:一种是中文版,一种是朝鲜文版(当时朝鲜为汉字与彦文夹用,所以钞票上有汉字也有彦文)。两套钞票的设计印刷风格基本相同,发行时间也差不多,但颜色有差异。
  1945年8月22日到1949年12月10日为苏军票的流通期间,但这只是中文版苏联红军司令部钞票的流通时间,朝鲜文版的钞票没有详细资料,笔者估计中文版的流通时间应该与此差不多。
  中文版苏联红军司令部钞票的发行量是97.25亿元,这对于东北地区来说,也是一个天文数字;朝鲜文版的发行量不明,应该少于中文版,所以在收藏的时候,朝鲜文版的收集难度要大一些。
  从面值来看,中文和朝鲜文两套苏联红军票都有1元、5元、10元、100元四种面值,全部都是传统的苏联菱形水印纸印刷。
  1元券,规格为12.8厘米×7厘米,主色调为浅蓝,朝文版主色调为绿。5元券,规格为13.6厘米×7.6厘米,主色调为土黄色,朝文版主色调为棕。10元券,15.4厘米×8.2厘米,主色调为红色,朝文版主色调为紫。100元券,16.8厘米×9.5厘米,主色调为蓝色,朝文版主色调为粉红。
  上述尺寸为书中记录的标准尺寸。但是在收集过程当中,笔者发现实际尺寸出入很大,有大有小,色差也有深有浅。这说明当时在发行苏联红军票时比较匆忙,并不是很严格地执行标准。
  另外,笔者还发现十元券和百元券要多于1元券、5元券,最多的是100元券,最少的是5元券。可见,此票在计划发行时,就倾向多印大额钞票。换个角度来讲,此票的发行带有十分明确的经济掠夺目的,不为流通,只为购买物资,所以100元钞票才印刷得更多一些。
  5元券有大号码和小号码两种形式。10元券也有大号码和小号码两种号码,10元券色彩鲜艳,非常漂亮。1元为无号码,未发现有其他版式,100元券也未发现其他版式。
  在流通过程中,中文版的红军票有假票出现,发现有10元券和100元券的假票,100元版的假票有几种,皆印刷粗糙,稍加注意就可发现:无水印,为手工刻制,石印。1元、5元面值太低,在当时被认为是辅币,所以暂未发现假票。
  旅大地区流通的苏联红军票有加帖票,此票加帖后作为关东银行早期流通券在旅大地区流通。
  1946年5月1日,除旅大地区外,苏军撤离东北地区,苏联红军司令部钞票继续在东北流通。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撕毁国共两党停战协定,向东北解放区大举进攻。1946年8月1日,国民党政府东北行营经济委员会发布第四号布告,下令“凡苏联红军司令部在撤出东北境内以前所发的百元券,即日起停止流通,限期登记兑换。”企图将苏军票挤向解放区。
  对此,解放区的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于1946年8月7日起停用苏军票100元券,10元券以下照常流通。此期间,大连苏军军管区为防止区外被禁止流通的废钞流入,采取了在伪满币和苏军票10元、100元券上用手工加帖相应的百值小帖。
  小帖在苏联国内负责印制,由关东银行和苏联远东银行大连支行负责帖帖兑换。按苏方制定的兑换办法,在1947年5月23日至27日,军管区内每一成人可兑换帖帖券3000元,每一12岁以下儿童可兑换1000元,剩余部分登记存入公署,尔后按月限额支付;未帖帖的10元以上券一律作废,5元以下券仍照常流通,这种帖帖券共兑85亿元,如按伪满票和苏军票各半计算,帖帖苏军票约45.5亿元。
  但实际帖帖的数量要应低于此数。这就是苏联红军票加帖券的来由,实际为关东银行的早期流通券。加帖数量是10元券少,100元券多,这在实际收集过程中也体现得非常明显,100元帖子在当时有假帖出现。
  据资料显示,苏联红军票的收兑分别由国民党政府、苏军和人民政府三方分三次收兑。在收集实物的过程当中,发现有加盖“长春中央银行登记”的苏联红军票100元券。可见,当时的兑换也是以兑换百元券为主。但在实际操作当中,还是未兑换的多。所以如今收集苏联红军司令部钞票系列票,还是比较容易集齐的。集苏联红军司令部钞票系列票,还是比较容易集齐的。
其他文献
“咬得菜根,万事可成。”在文人画家的心目中,白菜或许是生活化的食材,但更是一种象征性的文化符号。那里,记载着他们关于高洁的记忆,承载着他们对于高洁的故事,更显示着他们之于高洁的追寻。无论古今,尽管白菜未必有多么贵重,但其中的气质与意蕴则不曾或缺,这种浓厚的生活气息,与高洁意趣的勾连,在绘画史上,也算得上是一枝独秀了。  凡身  谈及高洁,想起的总是梅兰竹菊,苍天松柏,其中的高洁不假,但因为它们大多
期刊
备受关注的“第三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日前在台北落幕,这是该项活动首次从上海“移师”异地。为期3天的大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收藏家、艺术家以及专家、学者等600多名,各路行家里手云集一堂,交流、切磋、研讨、展示……让这个两年才举办一届的收藏文化盛会成了全球华人藏家不容错过的一次大聚会。  本届大会以“收藏,回归人文的精神家园”为主题,据了解,近年越来越升温的收藏,也渐渐呈现出收藏与投资相结合的
期刊
画了千年的白菜依然在被画,只是画中出现了白菜从未有过的身姿;雕刻了几世的白菜依然被雕刻,但却换上了全新的材质。有些人买了一百斤的白菜,在一个冬天把它们吃完,也有人买了一棵白菜,用绳子拴起来,牵着当宠物。  从古至今,有关白菜的传说从未中断。今天,当物质生活前所未有的丰富,白菜依然是大众餐桌上喜闻乐见的食物;当艺术家的生活与创作极尽可能,白菜却依旧以各种身份与造型出现在文化艺术生活之中。这份亘古不变
期刊
竹称“岁寒三友”之一,以其傲然翠色覆霜于三冬而不凋零,被文人们视为高洁、正直的象征,是上乘的雅物,是文人士大夫阶层吟谈风雅对月酌觞时不可缺少之陈设,而以竹雕刻文雅风物,更成了文人们竞相追逐的玩好。其中,竹与白菜的结合更是达到了一种洁净刚直、无可比拟的精神追求状态。  白菜这一题材在竹雕中多有所见,封锡禄、邓渭、王梅邻、沈全林等竹雕大家皆有此类题材的笔筒、臂搁传世。其中,故宫藏封锡禄所制圆雕白菜笔筒
期刊
大自然的所有颜色似乎都幻化成了美石,白色的和田玉、绿色的翡翠、黄色的田黄、紫色的水晶、蓝色的青金石、黑色的煤精石……而玛瑙,不仅秀出了最炫目的红色,更将斑斓五色交织于一身,诠释着世界的美。  较早关于玛瑙的记载出自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的《玛瑙勒赋》,其序中说:“玛瑙,玉属也。出自西域,文理交错,有似马脑,故其方人因以名之。或以系颈,或以饰勒。余有斯勒,美而赋之。”  1994年版的电视剧《三国演义》
期刊
“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798艺术区的租金大幅上涨,是原来的2.5倍。”“9年前我刚入驻宋庄的时候,一个大院子一年也就1000多块钱,现在平均要2万元,贵了20倍。”近来画廊界频频发出这样的怨声,各地画廊面对“涨租潮”似乎显得很无奈,一时间艺术区房租问题再度被推上风口浪尖上。  哪里都在涨价  11月中旬,位于北京798艺术园区(以下简称798)核心区域的时态空间少了往日的喧哗,迎客的大门紧闭着。作
期刊
自宋以降,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审美标准深刻地影响着未来中国瓷器的走向。文人们乐于将瓷器赋予一种他们所认同的美学标准、拟人的审美情趣以及高尚的精神品格。无论是颜色还是质地,都被要求达到充满思想灵性和人文情怀。白菜纹瓷器的应运而生也就再恰如其分不过了。中国文人历来对白菜这种蔬菜极具好感,除了与其质朴不娇柔的特性有关,更大的原因还是来源于白菜青叶白茎,符合文人们清白无瑕、磊落坦白的精神寄托。古人常将
期刊
明代中期,在苏州地区活跃着一批画家,他们在“浙派”风靡一时之后,继承元末江南地区文人画的传统,创立具有时代气息的文人画新潮流,后世称之为“吴门画派”,沈周即是这一画派的创始人。  沈周画艺精博,擅长山水、花鸟、人物各科,尤以山水画成就最著。他在继承宋元文人画传统的同时,建立起明代文人画的美学理念,新的审美类型反映出他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气质、理想和感情。  苏州为吴门画派的发祥地,此次苏州博物馆汇聚
期刊
拙著《日本蓬莱纹铜镜研究》于2008年10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清华大学藏日本和镜》于2011年4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拙文《唐镜与唐诗中的蓬莱仙镜》(下称前文)于《中国收藏》的2009年第1期刊载。几年过去,在新资料与新发现的“催促”下,笔者深感有必要对中日铜镜蓬莱纹研究作出若干补遗。  唐镜蓬莱仙境纹  前文图1(即本文图1)问世于盛唐(现为日本正仓院南仓1号镜),这是盛唐至今惟一一面作
期刊
白菜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菜品之一,如此朴素无华的平民家常菜在中国先贤圣哲鬲甑匏革的俗世生活中演绎出丰富多姿的文化内涵,这是中国文化的常态,也是历代文人骚客的专利之一。  物质的极大丰富和时令蔬果界限的模糊与消失,使得白菜在当下的生活中毕显清淡之本态,但在古代先民生活中,其境遇当与今日大不相同,无论是餐桌还是雅颂中都有着较高的待遇。苏轼说“白菘类羔豚,冒土出熊蟠”;范成大也有诗曰:“拨雪挑来踏地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