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与艾青、朱自清诗文的比较研究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ngzone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柳宗元与艾青、朱自清由于各自生活时代的不同,文章也本该风马牛不相及,但也许是文人心灵深处的感应,通过比较赏读,不难发现他们的诗文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它们如同双峰对峙,各有特色也独领风骚。对于三位大家所作诗文的说法虽各有不同,也少有将他们作为比较的对象,但他们对文学史的贡献的认可是具有一致性的。通过细读该三人的诗文感受其中的文学修养,剖析作家的性格,找出三位作家的在写作方面的异同之处,并从现代文学的角度体悟并分析其在精神及艺术上的一些异曲同工之妙。
  关键词:时代背景;艺术特色;情感;精神
  作者简介:顾瑜君(1995-),女,江苏苏州人,常熟理工学院学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02
  通过大量阅读和查阅资料,深入了解柳宗元、朱自清与艾青各自的为文特色并从中归纳出相同点与不同点。从现代文学的角度来看他们的对当今文坛的影响并完成相应的结论性论文,研究并比较该三位作家的诗文所经历的时代背景以及映射出的精神品质的相似性。今天我们读这三位作家的作品,想见他们的为人,不能不更加引起对黑暗的政治社会背景的控诉。并为祖国历史上诞生过这样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而倍感自豪。
  一、关于诗文时代背景的研究
  (一)作家生平简介
  柳宗元(773—819),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因“二王八司马”事件被贬作永州司马。在此期间写下著名的《永州八记》。何书置在《柳宗元研究》(岳麓书社,1994年2月第1版第1页)中从柳宗元身世经历和挫折遭遇与他的作品所反映的内容有机结合,进一步剖析了柳宗元的思想及品质。
  朱自清(1898-1948)由于生活的时代不同,文章也本该与柳宗元风马牛不相及。他生活于民国时期,在北伐战争失败的大背景下蛰居北京,由于亲眼目睹了国民党新军阀逐渐取代北洋军阀统治的现状,他陷入了极大的痛苦、惶惑和颓唐之中。再加上家境衰败,这一切给予他太多的压力与磨难,造成了更多的痛苦与烦恼。于是夜晚独自走向荷塘寻求片刻的自由。在此期间写下了中国散文史上不可多得的名篇佳作《荷塘月色》。
  艾青(1910-1996)是现当代诗人。在1928年进入了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学习绘画。次年赴法国留学。1932年初回国后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开展活动,不久后被捕入狱。在狱中最困难的那段时期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佳作。谢应光在《艾青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第4页)写到:“他的一生,映现着新诗发展的全部历史轨迹。是20世纪的中国新诗塑造了艾青,是艾青丰富和拓展了20世纪中国新诗的历史进程。”而艾青的二十多首狱中诗,主要是在上海看守所和监狱中写成。
  (二)所处时代背景
  柳宗元所处的时代,正处于封建王朝衰落时期,中央集权统一制渐渐解体,并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统治阶级昏庸腐朽、土地兼并愈演愈剧,赋税繁重导致民不聊生。在冤遭贬谪、一废不复的恶劣政治环境中,经过徘徊苦闷忧恐之后,他利用自己手中的笔,抒发内心的愤怒,批判社会的弊端,去控诉世间的黑暗,阐明自我的思想与主张。坚持斗争、百折不挠地将矛头指向一切黑暗势力与腐朽思想,而且对准了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将悲愤化为力量进行战斗。
  艾青跨越了三个历史阶段,看尽了世间百态和各种政治局面,从深沉到忧患再到呼吁,他情系民众,早已看淡自我。对于艾青来说,写诗则是一种“苦役”,甚至是一种“苦难”。四十年代初,他就说过,自己正在为写诗这个事业“受着苦难”,“而且将继续受着苦难”。这不仅是由于诗人崇高的责任感,诗文创作是一种艰辛的劳动而使然,而且也是由艾青的正直不屈不挠的品性所决定的。
  二、关于诗文艺术特色的研究
  (一)沉郁凝练的柳宗元诗文
  柳宗元的散文具有别样的艺术特色,它们沉郁凝练、冷峻峭拔,具有一种凄幽之美。这种艺术风格既概括了柳宗元长期被贬谪的境遇、又关联着他愤世嫉俗的思想和强硬批判的锋芒,更与其作品的愤激冷峻,诗中充满的讽喻性、象征性,以及作者屈曲峻峭的笔法相关。苏轼评价道:“所贵乎枯谈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把柳宗元同陶渊明并列。现存的柳诗题材广泛,体裁多样。而柳宗元的游记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是被赋予特殊地位的。它蕴藏着主人公浓烈的思想意蕴,具有强烈的倾向性,并不是在一味地描摹自然景观。他的山水游记有三大特色:集绘画与抒情美于一体,将理趣美为之衬托。他的散文或正话反说,或借形似之物来抨击现实。在最为人称道的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中,作者用他简洁凝练的文笔描景状物,以静写动地描绘了一幅水石草木、光影游鱼的美景,给人以“清新俊秀”之感。该文笔触清新,描绘幽深奇崛的永州山水,最显著的特点是情景交融,富有韵味和情趣。将自己对生活的愤恨融于山水中,使山水被赋予了人格与个性。另一方面,作者观察细致,精于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对永州山水的描写时而大笔挥洒,气象万千;时而工笔勾勒,栩栩如生。
  在此类作品中,柳宗元不着痕迹地将自己的身世和遭遇融入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之中,形成了柳氏山水游记独特的“凄神寒骨”之风格。柳诗能于清丽中蕴藏幽怨,实与他身处苦难而寄情山水,难以控诉心中抑郁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他一改旧人陈规,将他最深挚的情感融入到散文中,尽情地显示出他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二)朴素优美的朱自清散文
  朱自清的散文所用的语言是具有朴素而优美的,他的诗文切忌 “藻饰过甚,真意转晦”。他的作品清新俊秀,读之,仿佛清冽的泉水拂面而来、清澈见底,然而它所包含的思想内容极深。朱自清写人记事文章多采用白描的手法,散文则读起来像诗,不光有诗的语言更有诗的意境。写景状物的文章能做到虚实相同,情景交融。作为白话文典范的《荷塘月色》,用了三分之一的笔墨描绘自己观荷的内心活动。其构思缜密精巧,以景之“静”反衬心情之不静,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淡淡的月色,田田的荷叶,雾霭,蓊蓊郁郁的树,蝉声蛙声……”构成一幅幽美的工笔画。加之长短句的巧妙搭配,使文章读来朗朗上口,张弛有度。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林洁敏(1991-),女,汉族,温州人,杭州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0-01  我从来都以为真和美是难以统一的,真实的事物都不那么美,美丽的又掺着点虚幻,这本书打破了我的这一观念。  一、细细碎碎说葡萄  我看过多少千回百转的男女故事,都不像王葡萄的故事能让人念念不忘。我见过
高铁在雪中奔驰,我们仿佛闯进了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漫天雪花飞舞,纷纷扬扬,惹人遐想。“哐”一声,高铁车厢终于吻牢铁轨。徐、文、王三位老师和我一起迅速走出车厢。一阵清新干冷的风迎面吹来,我们不由往后一缩,拉紧衣领,惊呼道:“呀,好冷!”  郴州还没见雪的影子,山东却已接连下了好几场雪。走在淄博街头,随处可见被踩得硬邦邦的积雪。马路上车来人往,公交车和小汽车窗玻璃关得严严实实;电动摩托车主则穿着胖嘟嘟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ARIRI)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选用12~14周雄性SHR75只,随机分为三组(n=25),以无创动脉夹夹闭双侧肾蒂60分钟制备
摘 要:林徽因小说既体现了京派小说的风格,又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作为出身名门,又留学西洋的她,不仅写自己身边的人与事,也关注窗子以外的生活。大家闺秀林徽因在她的小说中体现出人道主义、唯美主义、崇尚自由、悲剧意识的文化内涵,这些建构了她的“淑女风范”。她的真善美,她的浪漫与理性,以及她对人生的思考无不蕴涵着淑女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林徽因;小说;淑女风范;京派  作者简介:刘时琳(19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