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船舶柴油机》课程为航海类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后期的职业晋升,本论文针对《船舶柴油机》课程中的难点“传动学”部分,坚持“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方式,结合“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将知识点重新梳理、设计、编排,并根据教学主线探究设计一套教学器具,让学生在安装教学器具的过程中,高质量的完成学习任务。
【关键词】 船舶柴油机 “传动学” 教具 改革
引 言
《船舶柴油机》课程对学生的素质、能力、知识要求较高,而现行的教学模式存在多种多样的问题,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同时,作为航海类学生,在毕业离校之前需要参加中国海事局组织的“海船船员适任证书考试”,能否通过考试直接决定了学生的职业准入资格,而《船舶柴油机》作为必考科目,一次性通过率并不高。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在本领域的研究现状,接着介绍了具体的设计方案,最后提出了教具应用的意义。
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古今中外的学者和专家对课题中涉及的课前预习和课堂教学设计的探讨和研究早已有之。纵观国内外本研究领域现状,虽然许多专家学者从多方面阐述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而针对《船舶柴油机》“传动学”部分的改革并不是很深入,已经有的成果也仅仅是对知识点的重新罗列,缺乏系统性和渐进性,并且采用的教学设备大而空洞,学生们动手操作时浪费时间比较严重,不利于现场教学。故可以这样说,《船舶柴油机》课程中“传动学”部分教学器具的设计与研发尚不多见。
2.教具研发的思路
2.1 皮带传动机构教学设计
首先让学生设计一条简易传送带,课前完成机构的组装,课中教师对机构设置故障,例如增加负载、长时间运转等,解决弹性滑动、打滑等知识点。提供的DIY件包括:小电机若干、电机固定底座、电池盒若干、电池若干、传动轮若干、吸盘基座若干、橡胶材质的平带两根、橡胶材质的三角带6根、橡胶材质的多锲型带2根、电源线若干。
2.2 链传动机构教学设计
对设计的简易传送带进行升级,增加传动带的宽度,增加负载,为了避免打滑现象,需要在平带的两边增加链传动。课前学生在安装链条的过程中,需要搞明白滚子链的基本结构。课中教师带领学生对比带传动与链传动的优缺点。提供的DIY件包括:滚子链条、齿轮若干。
2.3 间歇运动机构教学设计
提出新思路,带传动过程中需要实现间歇运动,在停止运动间期,对传送带上的物品进行打包作业,引入间歇运动机构,将小电机输出的连续回转运动转换为传动带主动轮的间歇运动。课前学生完成组装,课中教师带领学生分析间歇运动机构的优缺点,以及其他形式的间歇运动机构。提供的DIY件包括:槽轮若干、销轮若干。
2.4 凸轮传动机构教学设计
对机构进行升级,产品的包装袋需要裁剪,设计一套自动裁剪机构,引入凸轮传动机构,将小电机的连续回转运动转化为切刀的往复运动。课前学生完成组装,课中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凸轮传动的优缺点,凸轮机构的其他演变形式。提供的DIY件包括:槽轮若干、销轮若干。
2.5 平面连杆机构教学设计
为了节省人工费用,尽可能的提高机构的自动性,设计自动进料机构,将小电机的连续回转运动转化为摇杆的来回摆动,引入曲柄摇杆机构。为了完成物品在相交方向的两条传送带之间传送,引入曲柄滑块机构,将小电机的回转运动转化为小推手的往复移动。课前学生完成组装,课中教师对平面连杆机构的知识点进行讲解。提供的DIY件包括:曲柄、摇杆、滑块、导杆等。
3.教具研发的意义
3.1 课程内容有序整合
首先通过对教学内容有序整合,打破以往的按章节进行教学,将所有传动机构按照运动状态的不同进行分类,再以机器的安装研发过程为主线,按照由外到里、由简到繁、由单一到组合的原则,在组装的过程中逐渐的将所有知识点融合进去。采用“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让教学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边学边用,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3.2 教学模式不断创新
按照设计好的教学主线,每堂课都要求学生对教具进行改进,实现更多的功能,这就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安装教学器具的过程中,不断去探索、失败、求知、成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器具最终设计、安装完成之后,学生基本完成大部分的学习目标。同时结合“现代学徒制”的改革试点要求,理实一体,工学结合。从而实现教师由经验型、传统型向科研型、学者型转变;实现教师单纯的知识传授转为以课堂为主阵地向课外辐射的网络状情感交流体系,实现教师向“综合素质+特色”的转变。
3.3 学习效果不断提高
基于学生分析,学生动手能力强,喜欢DIY,对于自己设计、安装的产品,都想做到最好,这就要求他们将所有传动机构的知识点融会贯通,不断改进,用最少的成本,实现最强大的功能。通过这种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4 万众创新、大众创业
教学器具的设计贴合生活实际,学生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后,鼓励他们进行相应的发明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尝试精神和合作能力,响应国家提出的“中国智造”,万众创新。依托学生的发明创新,鼓励学生申报专利,结合他们开设的计算机课程,可以在淘宝网上开店进行出售,培养他们的创业技能,灌输互联网+意识,实现大众创业。
结束语
教学器具研究的最根本目的是改变传统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首先通过对教学内容有序整合,让教学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其次是教学器具设计完成之后,要符合教学主线,学生在安装教学器具的同时,可以自主完成大部分的教学任务,从而实现教师由经验型、传统型向科研型、学者型转变;最终教学器具的设计贴合生活实际,学生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后,鼓励他们进行相应的发明创造,申报专利,培养他们的创业技能,灌输互联网+意识,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关键词】 船舶柴油机 “传动学” 教具 改革
引 言
《船舶柴油机》课程对学生的素质、能力、知识要求较高,而现行的教学模式存在多种多样的问题,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同时,作为航海类学生,在毕业离校之前需要参加中国海事局组织的“海船船员适任证书考试”,能否通过考试直接决定了学生的职业准入资格,而《船舶柴油机》作为必考科目,一次性通过率并不高。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在本领域的研究现状,接着介绍了具体的设计方案,最后提出了教具应用的意义。
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古今中外的学者和专家对课题中涉及的课前预习和课堂教学设计的探讨和研究早已有之。纵观国内外本研究领域现状,虽然许多专家学者从多方面阐述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而针对《船舶柴油机》“传动学”部分的改革并不是很深入,已经有的成果也仅仅是对知识点的重新罗列,缺乏系统性和渐进性,并且采用的教学设备大而空洞,学生们动手操作时浪费时间比较严重,不利于现场教学。故可以这样说,《船舶柴油机》课程中“传动学”部分教学器具的设计与研发尚不多见。
2.教具研发的思路
2.1 皮带传动机构教学设计
首先让学生设计一条简易传送带,课前完成机构的组装,课中教师对机构设置故障,例如增加负载、长时间运转等,解决弹性滑动、打滑等知识点。提供的DIY件包括:小电机若干、电机固定底座、电池盒若干、电池若干、传动轮若干、吸盘基座若干、橡胶材质的平带两根、橡胶材质的三角带6根、橡胶材质的多锲型带2根、电源线若干。
2.2 链传动机构教学设计
对设计的简易传送带进行升级,增加传动带的宽度,增加负载,为了避免打滑现象,需要在平带的两边增加链传动。课前学生在安装链条的过程中,需要搞明白滚子链的基本结构。课中教师带领学生对比带传动与链传动的优缺点。提供的DIY件包括:滚子链条、齿轮若干。
2.3 间歇运动机构教学设计
提出新思路,带传动过程中需要实现间歇运动,在停止运动间期,对传送带上的物品进行打包作业,引入间歇运动机构,将小电机输出的连续回转运动转换为传动带主动轮的间歇运动。课前学生完成组装,课中教师带领学生分析间歇运动机构的优缺点,以及其他形式的间歇运动机构。提供的DIY件包括:槽轮若干、销轮若干。
2.4 凸轮传动机构教学设计
对机构进行升级,产品的包装袋需要裁剪,设计一套自动裁剪机构,引入凸轮传动机构,将小电机的连续回转运动转化为切刀的往复运动。课前学生完成组装,课中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凸轮传动的优缺点,凸轮机构的其他演变形式。提供的DIY件包括:槽轮若干、销轮若干。
2.5 平面连杆机构教学设计
为了节省人工费用,尽可能的提高机构的自动性,设计自动进料机构,将小电机的连续回转运动转化为摇杆的来回摆动,引入曲柄摇杆机构。为了完成物品在相交方向的两条传送带之间传送,引入曲柄滑块机构,将小电机的回转运动转化为小推手的往复移动。课前学生完成组装,课中教师对平面连杆机构的知识点进行讲解。提供的DIY件包括:曲柄、摇杆、滑块、导杆等。
3.教具研发的意义
3.1 课程内容有序整合
首先通过对教学内容有序整合,打破以往的按章节进行教学,将所有传动机构按照运动状态的不同进行分类,再以机器的安装研发过程为主线,按照由外到里、由简到繁、由单一到组合的原则,在组装的过程中逐渐的将所有知识点融合进去。采用“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让教学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边学边用,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3.2 教学模式不断创新
按照设计好的教学主线,每堂课都要求学生对教具进行改进,实现更多的功能,这就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安装教学器具的过程中,不断去探索、失败、求知、成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器具最终设计、安装完成之后,学生基本完成大部分的学习目标。同时结合“现代学徒制”的改革试点要求,理实一体,工学结合。从而实现教师由经验型、传统型向科研型、学者型转变;实现教师单纯的知识传授转为以课堂为主阵地向课外辐射的网络状情感交流体系,实现教师向“综合素质+特色”的转变。
3.3 学习效果不断提高
基于学生分析,学生动手能力强,喜欢DIY,对于自己设计、安装的产品,都想做到最好,这就要求他们将所有传动机构的知识点融会贯通,不断改进,用最少的成本,实现最强大的功能。通过这种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4 万众创新、大众创业
教学器具的设计贴合生活实际,学生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后,鼓励他们进行相应的发明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尝试精神和合作能力,响应国家提出的“中国智造”,万众创新。依托学生的发明创新,鼓励学生申报专利,结合他们开设的计算机课程,可以在淘宝网上开店进行出售,培养他们的创业技能,灌输互联网+意识,实现大众创业。
结束语
教学器具研究的最根本目的是改变传统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首先通过对教学内容有序整合,让教学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其次是教学器具设计完成之后,要符合教学主线,学生在安装教学器具的同时,可以自主完成大部分的教学任务,从而实现教师由经验型、传统型向科研型、学者型转变;最终教学器具的设计贴合生活实际,学生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后,鼓励他们进行相应的发明创造,申报专利,培养他们的创业技能,灌输互联网+意识,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