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微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n442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引领教学手段的变革,给学生带来图文并茂的教学效果。但多媒体的使用也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忽略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课件的内容与文本内容不相符合,易对他们产生误导。教师要优化多媒体的使用,提升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一、创设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集声音、图像、文字等于一体,具有强大的展示、交互等功能,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着很大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借助于多媒體技术创设情境,能吸引学生融入文本,调动他们参与阅读求知的兴趣,能促进他们自主、合作学习意识的培养。如在学习统编版八下《安塞腰鼓》一课内容时,教师播放一段《安塞腰鼓》的表演视频,并导入如下:不同的水土孕育着不同的文化,“安塞腰鼓”以磅礴的气势、惊人的震撼力成为黄土高原的美丽风景,被誉为“天下第一鼓”,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教师以多媒体视频导入,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期待,让他们去体会热烈豪放的情感。又如在学习统编版八上《春望》一课内容时,为增进学生对古诗的感悟,产生代入感,教师以多媒体向学生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让学生感受“安史之乱”后由盛转衰的过程,让他们体会到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沉重苦难。诗人晚年颠沛流离,感怀时事,写下了这首诗。“安史之乱”背景知识的介绍,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增进他们对语言内涵的理解。
   二、增加容量,丰富教学内容
   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能大大拓展课堂容量,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教师要调用网络资源,运用多媒体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学生补充课外知识,让他们了解国内外的大事。网络上的资源良莠不齐,教师要提升甄别的能力,要为学生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素材,能促进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
   多媒体的使用也为教师节省了大量的板书时间,让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放在语言与结合分析之上,能促进他们对语言的体会,促进他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及重难点内容的把握。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也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能丰富学生的写作积累。让他们觉得有内容可写。在语文复习课教学中,多媒体可以大大提升课堂容量,教师借助于多媒体梳理知识,引学生回忆内容。能促进他们对语言知识的理解。教师要准确地把握好“度”,要易于让学生所接受,能促进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多媒体技术能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从书本中汲取知识的营养,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共享资源,促进素养提升
   教师可以借助于互联网平台搜集语文教育资源,并合理运用于教学实践中,能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教师要汲取优质的教育资源,丰富语文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学习助力。教师要关注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名家名作的资源,并在名家范读的指引下帮助学生矫正字音,体会文本的情感,同时也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升。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朗读者》的视频,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朗读所带来的快乐,也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教师要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带来富有节奏感的朗读,让学生能融入文本的意境。学生通过媒体的范读能促进自身朗诵水平的提升,从而爱上语文阅读。
   语文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能增进学生的审美体验,促进学生人格的塑造。教师要借助于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文本的意境,引领学生反复品读、吟诵,或向学生展现人物形象,促进他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或为学生呈现视听材料,让学生体会文本之美。教师要“以文化人”,以优秀的作品教会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让学生受到精神的洗礼。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借助于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
其他文献
尊重每一个生命,让孩子的学校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让孩子的生命在教室中绽放,让教室充满浓浓的书韵,充满朗朗的笑声。   一、走入词之境   1.诵词作,听故事   “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国的唐诗宋词文化可谓是内蕴丰富、博大精深。宋词的意境让人陶醉,那些美好的句子,引人遐想。“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的诗句婉约伤感,了解了李清照和
期刊
人生像一朵花,它的种子决定了这是一树飘扬的繁樱还是一朵墙角暗芳的夜来香;然而若没有阳光的哺育,春雨的润泽,它一辈子或许都不会生根发芽。如果幸运得多,遇见春阳与甘露,那么它会绽放得更加灿烂。的确,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处于怎样的环境,便不可避免地带有所处环境的影子。可见环境对个人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孟母三迁择优邻而居,也正是因为环境对人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
期刊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我们踏着先辈的脚步,一步步向前,生命是让我们思考的永恒话题。如何珍惜这宝贵的生命?我的答案是:让生命站立成树。   让生命站立成树,要勇于打破常规。诚然,“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学习規矩固然重要,但在艺术作品中,个性更是不可或缺的灵魂。正如林语堂所说,“在艺术作品中最富有意义的部分即是除了技巧以外的个性”。学习规矩,却又不为规矩所困惑;学习传
期刊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也将“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包括“必要的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策略解决理由的意识和能力等方面”。科学老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应仅仅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科学素养,重要的还是要
期刊
有的人,一辈子平庸,却每天都在抱怨,世界怎么不公平;有的人却因为把握住了一闪即逝的机遇,创造了自己的人生,书写了自己的辉煌。其实,世界都是公平的,机遇摆在每个人面前,但与之相伴的,还有其他无用之物。有些人用火眼金睛辨别出机遇并把握它,有些人只是将面前的“废品”收拾起扔掉。所以为了展现自己的价值,铸就不同的人生,我们必须把握机遇。  把握机遇,必须具备火眼金睛。假如一个人没有辨别力,那么垃圾也可能会
期刊
昔有曹操、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如今也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英雄,不是只有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才是真英雄。我们应该赋予英雄更多的定义。   勇于奉献,舍己为人的人是英雄。   在疫情蔓延的时刻,许多医护人员都战斗在抗“疫”第一线。穆桂珍带领她的团队研发出了“灭活新冠疫苗”,随后她将自己作为实验的“小白鼠”,打了第一针疫苗。她这种勇于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同时她也是值得我们尊敬和敬佩的英雄。 
期刊
“江烟淡淡雨疏疏,老翁破浪行捕鱼。”这幅描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温馨画面,触动心弦,同时也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共存之道——敬畏自然,才能更深刻地认识自然,从而求得和谐发展,持久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话语至今仍在耳畔回响。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也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指明了方向。过去十几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恶化,长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电
期刊
社会的飞速发展加快了知识体系变革速度,在此背景下,社会各方愈发重视核心素养培养。2017年,新版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核心素养培养的发展方向。基于此,对围绕核心素养下构建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策略进行探究有着重要意义。   一、拓展阅读教学内容   现阶段,有些地区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阅读体量不足等问题。通过采取拓展阅读教学内容,能够大幅增加小学生的阅读量,确保阅读教学能够与社会发展紧密融合,更好地衔接社
期刊
一、小学数学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一般来说,在小学数学学科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并未形成科学且有效的学习方法,第二个方面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由于数学是一門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所以该学科不仅要让学生们对于数学基础理论知识进行有效掌握,而且还要能够形成科学和有效的学习方法,懂得灵活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来提高数学学习成绩。但是实
期刊
教师要引领学生细读文本,并融入文本细细品味,揭示文本的奥秘,体悟文字的言外之意,体验文章独特的情感。学生细读文本,能实现“心”与“文”的交融,能发现文本之美。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多重感官去接触文本,并融入自身的情感体验,对文本进行准确的、细致的语义分析,从而实现精辟的解读。   一、品味语言,披文人情   作家在写作的过程中为表达自己的情感,会精心的锤炼、推敲语言,学生通过阅读能准确地把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