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有了自己的“太空家园”

来源 :神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11月17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无人交会对接任务刚刚结束,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研人员就马不停蹄地投入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准备工作,留给他们的时间仅仅只有7个多月。
  载人交会对接是一项高风险、高难度的复杂系统工程,在世界航天史上,其成功率仅仅是65%。特别是对载人航天工程的“神经中枢”——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来说,其难度不亚于在九天之上穿针引线,控制要求之准、精度要求之高前所未有。
  飞行控制精度是交会对接任务成败的关键,也是北京飞控中心首先要解决的核心技术难题。重任落在了轨道室主任谢剑锋的身上。尽管有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无人交会对接成功的经验,但谢剑锋深知载人航天人命关天,这次任务对精度要求更高,不允许出现丝毫误差。
  “准确控制两个以每秒7.8公里速度高速飞行的飞行器,就好比在太空中打两个‘移动靶’。但我们的目标是10环,9.9环都不行!”谢剑锋给自己的团队定下了目标。
  攻坚战悄无声息地打响了。机房当战场,计算机和演算纸就是决胜的武器。他们从对远距离导引段控制策略进行反复推演开始,在浩如烟海的数据丛里和成百上千次的仿真演算中寻找可能改进控制精度的一丝线索。
  临近2012年春节的一个深夜,刚刚回到家中躺下的谢剑锋,脑子里仍塞满了数据和模型。辗转反侧中,他脑海里突然闪现一个名字“空间环境参数”。
  “对!可以通过改进空间环境参数建立新的轨控推力模型,从而大大提高轨控精度!”
  这个想法像一道闪电击中了他,谢剑锋猛地从床上跃起,不顾妻子的劝阻,一路向机房奔跑而去。随后,他的团队成员一个个从家里先后赶回到机房。凌晨3点多,机房的窗外寒风呼啸,滴水成冰,机房内荧屏闪烁,键盘声响,谢剑锋和同事们毫无倦意,讨论得热火朝天。
  经过连续多日的艰苦奋战,凭借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多年的实战经验,谢剑锋带领团队研究出在不同控制目标模式下的状态规划和优化设计算法,利用测轨数据对空间环境参数进行辨识,建立起全新的轨控推力模型,突破了远距离导引最优控制策略及轨道重构技术。这一技术实现了轨道控制精度由百米量级到十米量级的飞跃,确保了在较高太阳辐射流量和地磁扰动情况下,远距离导引控制精度高出指标1个量级。任务中,他们利用这项技术将原计划实施的5次变轨减为4次,在简化飞行控制操作的同时,也提高了航天员和飞行控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1秒,神舟九号飞船按照“零窗口”要求顺利发射升空。6月18日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顺利实施自动交会对接。
  “嘀嘀嘀……”2012年6月24日上午8时,正在紧张执行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飞控大厅突然响起一阵刺耳的报警声。
  报警声发自大厅遥测岗位的故障自动诊断系统。正在值班的遥测总体工程师汪广宏立刻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飞船陀螺风机转速出现异常下降。陀螺是关系飞船姿态的重要器件,风机速度下降会带来器件温度升高,导致陀螺工作异常,如果不立即采取措施,将直接影响即将进行的手控交会对接。
  此刻,距手控交会对接只剩下最后几个小时了,情况万分紧急!飞控大厅陷入了一种极度的紧张氛围,每个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11号,请组织故障定位排查!”
  “13号,请按照故障预案拟定处置流程!”
  ……
  飞控大厅内,任务总调度声音异常冷静,有条不紊地组织各岗位进行故障处置。
  接到指令后,总体室主任陈险峰迅速组织成立故障处置小组,按照预案对陀螺进行了重新关机、开机。飞控大厅里,上百双眼睛同时盯着电脑屏幕上的陀螺参数。
  “风机转速恢复!”
  “温度下降5度、10度、20度……”随着风机转速恢复,陀螺温度逐渐恢复正常。
  半个小时后,故障顺利排除。4个小时后,刘旺驾驶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进行手控交会对接。
  对中心来说,这样的故障虽然致命,但算不了什么,因为他们早有预案。虽然手控对接只有短短8分钟,但他们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了30多个监视页面,20多种预案。这些预案就像一张随时待命的大网,时刻准备着化解每一个环节可能出现的危险,为飞船和航天员构筑了平安通道。
  2012年6月29日,神舟九号载有3名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已经在太空中飞行了13天,离预定北京时间10时还有不到3个小時就要着陆。就在这时,通过北斗终端接收的主场各个搜救载体数据接收信号断断续续。科技人员立即重启搜救室北斗终端,重新插拔天线馈线,更换备用电池等,数据接收依旧时有时无。
  20分钟后的08时14分,数据彻底中断!
  此时,大厅内屏气慑息!
  千钧一发,负责搜救指挥信息的指控室科技人员前往天台打开机盖检查设备,经反复检查,确认电路板及线缆插接良好,最终分析判断室外天线存在故障。
  此时,室外风雨交加,问题变得更加棘手。紧急协调待用的2只备用北斗天线,由于其馈线接口与现有馈线接口不一致,尝试安装后都无法使用,怎么办?没有天线接收信息,就无法定位搜救,靠电话和调度进行工作,后果将难以预料!这时,科技人员提出从中继控管中心时统机房借用一根接口转接线连接,连接后,重启北斗用户机,主场态势接收数据立刻恢复正常!现场人员终于长舒一口气。
  可是,新的问题来了。临时代通使用的北斗天线与原天线外形结构不同,无法固定在现有支架上,会大幅影响数据信息的接收稳定。关键时刻,一直跟着科技人员排查原因、检修天线的勤务站士官赵志斌主动请缨,请求自己站在天台上用手持天线来担负接收任务。
  距搜救态势指挥显示系统正式承担显示保障任务仅剩下2分钟了,赵志斌在风雨中冲向天台,在调整天线位置后,他担心像蘑菇头大小的天线信号接触不良,手持代通天线面向北斗星的方位。任凭雨水打湿全身,手臂酸胀麻木,从09时41分至10时30分,赵志斌愣是擎举天线伫立了50分钟,圆满保证了神九返回搜救态势指挥显示保障任务。
  2012年6月29日上午10时许,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里群情雀跃,掌声如潮。透过大厅正中央的巨幅液晶屏,人们看到刚从太空顺利返航的神舟九号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正手持鲜花,向大家挥手致意。
  这是中华民族飞天梦圆的时刻。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成功跨入空间建站时代的大门,中国人有了自己建设的“太空家园”。
其他文献
2016年10月到2017年2月,我国10余省份连续报告H7N9禽流感病例,疫情上升早,波及范围广,病例数多,三项指标都创了这几年的新高。  当然,这曾经来势汹汹的H7N9,我们早就能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现在这些散发病例,小菜一碟。  不过,来了去,去了来,恰逢鸡年,还来得又多了些,就值得琢磨一番。话说这H7N9病人不是无缘无故就染病了,个个都病出有因。一句话,就是有些人,硬是把金玉良言当耳旁
期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人们为家庭操劳了大半生,晚年了终于能闲下来享受生活,他们有很多共同的愿望就是到外面看看,带父母去旅游,这就是一种孝敬老人的方法。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几个常用的旅游网站和旅游攻略网站。  常用的旅游网站:携程旅游网、淘宝旅游(飞猪旅游)、途牛网、去哪儿网、同程旅游、驴妈妈旅游。  常用的旅游攻略网:马蜂窝和百度旅游。  携程旅游网  打开网站直接搜索“携程”点击进入就可直接跳到
期刊
一个肉眼看不到的受精卵,经过280天的孕育,就变成了一个有鼻子有眼的小宝宝,家里每一个人尤其是爷爷奶奶,都盼着早一点看看小家伙到底长什么样?可是临近分娩,又会遇到一个令人纠结的问题,自己生还是剖腹产?  世界卫生组织对剖宫产的警戒线为15%,而我国的剖宫产率为46.5%,大大超过警戒线。我们身边很多选择剖腹产的准妈妈是被“吓”着了,因为听说自己生特别疼,而且风险大。那么真想又是如何呢?事实远不像传
期刊
第二届全国老人才艺大赛,由《神州·养老》杂志主办并负责承办的一项面向全国老年人的群众文化活动。大赛的目的是丰富广大老年朋友的精神文化生活,引领老年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风尚。大赛集中展示老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成果和经验;充分发挥老人学知优势和智力优势,为更多老年人确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榜样,同时让他们有事可做、精神愉悦,积极有效地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
期刊
智能养老是指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可穿戴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面向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的物联网系统与信息平台,整合政府、社会及社区家庭的资源,为养老提供更便捷、高效、灵活的服务模式。简单地说,就是借助物联网全面感知、传送、及时处理等核心能力,为老年人提供生活帮助、康复护理、精神慰藉及社会支持服务等功能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智能养老的关键点在于及时不间断地感知老人的状况,准确地分析了
期刊
人们经常说: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是1,而财富、感情、事业,家庭……都是1后面的0,只有依附于这个1,0的存在才会有意义,如果没了这个1,那么一切都将不存在。身体健康对于每个人来说非常的重要,只有身体健康了,才会有真正的幸福和长久的快乐。这是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善基金管委会副主任、乐学院院长张霄一直坚守的信条和积极宣传的主张。  张霄,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是一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曾先后主持过合肥电视台《证券
期刊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当人们陶醉于胜利的喜悦之时,27岁的李济生异乎寻常的冷静。庆功大会上,他端着当时测控部为每一名科技人员准备的饺子,但感觉难以下咽,一位老专家的问话萦绕耳际:“咱们的卫星虽然上天了,轨道也计算出来了,但你知道轨道精度是多少吗?”  当时,限于技术和装备水平,只是要求测控系统计算出卫星运行轨道,对轨道精度没有提出要求。  李济生把目光投向
期刊
1964年2月,春节刚过,一辆军用专列从古城洛阳出发,沿陇海铁路一路向西。车上是200多名工程兵。1963年,工程兵工程技术总队接到上级绝密指示:拟在新疆罗布泊腹地修建原子彈试验塔。  此时,车上的官兵还不知道他们的任务究竟是什么。带队的是老红军赵云龙,此人作风硬朗,也是工程技术总队第一任总队长。  “同志们,这次任务十分特殊,都把嘴巴闭严,不该问的不能问,不该说的不能说,连爹娘和老婆孩子也不行。
期刊
威震九霄的零突破  1998年,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走进了第6个年头。这年7月,飞船参加了整流罩横向解锁分离试验,获得成功;10月,飞船系统完成了4艘初样无人飞船结构生产和总装,火箭系统零高度逃逸救生试验获得成功,航天战线的人们都很兴奋。但直到这时,工程仍处于秘密状态,十几万、几十万建设者所做的一切无人知晓。有人向航天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刘纪原提了一个建议,把工程的进展情况给中央写份《简报》,让中央领导
期刊
我曾经在北京的一个家具城,读到过一家生产沙发的厂家最为经典的广告:  “我们的目的,就是为屁股服务。我们的风格,就是让你过目不忘。我们的追求是让沙发对男人像女人一样,对女人像男人一样。对老人像青春一样,对孩子像乐园一样。”  关于风格,关于追求,再也没有谁的语言比这段广告更为直白、明了、准确了。也正是这样,在谈论小说写作的风格时,我谈论了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沙发。  再说木匠。今天,所有的家具,都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