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代,创新教育一定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开展进行的,所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对高校教学育人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高校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两支队伍,他们之间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是高校有效整合内部资源,响应国家协同创新战略,全面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举措和重要手段。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高校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
新时代新形势下对中国青年有了新的要求,各高校一定是在培养有责任担当、有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最终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为核心和实现服务社会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所以对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下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各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为己任的创新型时代新人。目前高校都在努力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新格局,但协同育人并没有在实际中得到真正意义的应用,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育人下创新人才的培养在体制机制、思想观念和交流沟通上都存在不协调现象。
1.1 协同育人观念不强,思想理念不同,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专业课教师只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重视创新创业技能的培养,不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部分辅导员只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和思想价值引领,认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自己无关。两者培养学生的思想理念不同,缺少协同育人热情和协同育人观念,不能深刻认识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协同育人的重要性。
1.2 规章制度不健全,组织保障和激励机制缺乏
虽然各高校不断加强协同育人的宣传力度,但由于体制 、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建立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具体实施办法和激励机制,对创新创业教育中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引导力度不够。没有组织保障和激励机制也不利于充分调动二者的积极性,不能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和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1.3 沟通和交流机制缺乏
由于部分高校对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协同育人的重视不够,缺少经常性交流的工作管理机制和交流平台,甚至有的学校存在专业教师和辅导员互相不认识情况。在学生信息协作和交流方面,没有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教务系统和辅导员学生日常管理系统的信息互通互联,难以真正实现两者的协同育人。
2 基于OBE高等教育模式,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OBE教育理念倡导人才培养的重点考虑是学生学习应该取得什么样的成果?这里的成果不仅仅是指学生通过某一阶段学习所取得的成果,也包括可能涉及的价值观或其他情感因素。当前,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经济发展形势对新工科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人工智能的发展已成为影响人类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性技术;另一方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要求我国高校培养的大学生,需要把自己的未来发展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起来,成为服务于我国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未来工作环境中,学生思政素质、道德品质和创新技能都是学生能否立足于社会和企业的重要指标,因此创新创业能力必须包含思政元素,构筑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合力育人机制迫在眉睫。
(1)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有助于弥补专业课教师创新教育中思政元素的不足。新时代新形势下对中国青年有了新的要求,基于OBE理念,我们需要在培养有责任担当、有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的服务祖国和人民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然而,目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以专业课教师为主。专业课教师虽然具备较强较高的专业水平,但是一般只侧重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创新技能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道德品质。
(2)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有助于补足辅导员的创新创业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和专业性不够强短板。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目前很多辅导员参与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指导,但是高校辅导员无法做到像专业课教师一样具有深厚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对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更多的注重理论层面,更多关注在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上,不能较大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
(3)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有助于增加实质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学生数量和调动学生热情和激情。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虽然富有活力但是受传统就业观念和家庭的影响,对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缺乏真正的兴趣和激情,部分学生虽然有创新创业的想法,但是由于缺乏自信,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明显不高。所以,目前部分高校真正跟随专业教师参与到创新创业项目和竞赛中的同学只是少部分。专业教师虽然技能强、实践和带比赛经验丰富、但是接触学生数量少,对学生了解少,对学生创新创业缺乏组织性和团队构建,也很难调动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辅导员熟悉学生的个人情况了解学生的思想特点,通过协同育人两支队伍互相取长补短,有效配合互相协作,增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数量和效果,为祖国培养更多和更优秀的人才。
(4)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可以提高专业课教师思想育人能力和提高辅导员的专业知识基础。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具備较强的思想政治素质、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等,但是专业知识薄弱。专业课教师是大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者,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等,但是思想政治素质参差不齐。通过两支队伍协同育人共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专业教师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思政理论水平,从而可以更好地进行课程思政,高校辅导员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创新技能提高,实现高校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的共同提高和合作共赢。 3 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下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机制
高校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作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最重要的两支队伍,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挥中育人作用。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协同配合的程度,会影响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效果,所以,各高校应该从政策制定、平台构建和氛围营造等,全力构筑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环境,而不是简单的口号和叠加,需要针对现状将两个资源最大化整合的模式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3.1 完善工作架构,深化协同机制,形成支持体系
当前,国家在多项文件中要求高校大力推进各岗位教师合作育人,全员协同育人理念有利于高校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实施具体的策略与机制能够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所以学校和院系应该建立了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双方交流的组织机构和制定相关的协同政策和规章制度,明确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所应承担的职责,确保协作机制建构有章可依有章必依,理顺二者协同配合工作的框架体系。
3.2 加强教育、培训和引导,提升辅导员和教师协同育人意识和能力
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辅导员或者专业课教师中某一支队伍的职责,而是大家的共同目标,所以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是基本要求,避免出现两支队伍各自为政的现象。学校和学院两级需要定期开展教育和学习培训,帮助辅导员和教师提高指导学生过程中的思想价值引领和创新能力培养等育人能力,潜移默化影响两支队伍的协同育人意识。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都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中拥有较强的能力,可以通过定期开展交流会等,分享协同育人过程中的好想法好点子,提出问题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共同讨论,帮助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共同提高协同育人能力。
3.3 构建“双课堂”融通下协同模式,覆盖全体学生
第一课堂当前主要是以专业课教师课程教学为主的方式,教师只有真正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才能提升教学水平,达成教学效果。辅导员对学生各方面情况了解更清楚,应该积极配合任课教师并深入第一课堂,协助专业课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帮助学生有针对性的做好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思想价值树立。各高校第二课堂现在主要以辅导员为主,组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系列实践活动,但是由于专业能力受限制不能为学生提供富有学理性和深层次的解答,所以在组织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时,必须依靠专业课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加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中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二者的联合,建立双课堂协同机制,让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共同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和评价管理。既让辅导员参与到第一课堂的教学活动当中,同时让专业教师参与学生的第二课堂社团等活动当中。
3.4 畅通沟通交流平台,实现学生信息共享
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侧重不同,应该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优势,畅通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和学生三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平台。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对于学生的教育也需要互联互通教师教务系统和辅导员学工系统,共同完善学生信息,使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能力培养。通过学生信息共享,教师和辅导员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有效促进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建立了学生的传帮带机制,打造了专业创新品牌。
3.5 共促科研创新和社会实践,加强创新培养效果
在科研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中,由于学生和其他学院学生缺乏交流,组队时缺乏整体布局和梯度构建,导致队伍结构平面化、续航能力差等问题。大多数专业课作为指导教师也是挂名而已,缺乏实质性深层次指导,辅导员在学术竞赛指导方面又缺乏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科研能力。加强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在科研創新和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协同机制建设,通过科学合理地梯度化组织创新团队,引导学生深入开展学习研究充分发掘学生创新能力。辅导员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国家和党的方针政策,熟悉民生和国情,培养分析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意识,从而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和价值取向,最终共同培养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4 结语
本文分析了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模式下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针对现状从学校学院层面政策的制定和氛围的营造、辅导员和教师协同育人意识和能力的提高、双课堂途径下人才的培养、线上线下交流平台的创建以及科创活动的指导五个方面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机制。
参考文献
[1]宋浩,李梦娥,赵洪牛,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1,(2).
[2]顾佩华,胡文龙,林鹏,等.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头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27-37.
[3]龚红梅.构建“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新机制——高校辅导员—专任教师研究协作[J].现代交际,2019,(01).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高校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
新时代新形势下对中国青年有了新的要求,各高校一定是在培养有责任担当、有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最终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为核心和实现服务社会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所以对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下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各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为己任的创新型时代新人。目前高校都在努力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新格局,但协同育人并没有在实际中得到真正意义的应用,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育人下创新人才的培养在体制机制、思想观念和交流沟通上都存在不协调现象。
1.1 协同育人观念不强,思想理念不同,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专业课教师只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重视创新创业技能的培养,不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部分辅导员只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和思想价值引领,认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自己无关。两者培养学生的思想理念不同,缺少协同育人热情和协同育人观念,不能深刻认识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协同育人的重要性。
1.2 规章制度不健全,组织保障和激励机制缺乏
虽然各高校不断加强协同育人的宣传力度,但由于体制 、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建立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具体实施办法和激励机制,对创新创业教育中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引导力度不够。没有组织保障和激励机制也不利于充分调动二者的积极性,不能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和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1.3 沟通和交流机制缺乏
由于部分高校对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协同育人的重视不够,缺少经常性交流的工作管理机制和交流平台,甚至有的学校存在专业教师和辅导员互相不认识情况。在学生信息协作和交流方面,没有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教务系统和辅导员学生日常管理系统的信息互通互联,难以真正实现两者的协同育人。
2 基于OBE高等教育模式,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OBE教育理念倡导人才培养的重点考虑是学生学习应该取得什么样的成果?这里的成果不仅仅是指学生通过某一阶段学习所取得的成果,也包括可能涉及的价值观或其他情感因素。当前,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经济发展形势对新工科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人工智能的发展已成为影响人类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性技术;另一方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要求我国高校培养的大学生,需要把自己的未来发展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起来,成为服务于我国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未来工作环境中,学生思政素质、道德品质和创新技能都是学生能否立足于社会和企业的重要指标,因此创新创业能力必须包含思政元素,构筑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合力育人机制迫在眉睫。
(1)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有助于弥补专业课教师创新教育中思政元素的不足。新时代新形势下对中国青年有了新的要求,基于OBE理念,我们需要在培养有责任担当、有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的服务祖国和人民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然而,目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以专业课教师为主。专业课教师虽然具备较强较高的专业水平,但是一般只侧重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创新技能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道德品质。
(2)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有助于补足辅导员的创新创业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和专业性不够强短板。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目前很多辅导员参与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指导,但是高校辅导员无法做到像专业课教师一样具有深厚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对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更多的注重理论层面,更多关注在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上,不能较大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
(3)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有助于增加实质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学生数量和调动学生热情和激情。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虽然富有活力但是受传统就业观念和家庭的影响,对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缺乏真正的兴趣和激情,部分学生虽然有创新创业的想法,但是由于缺乏自信,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明显不高。所以,目前部分高校真正跟随专业教师参与到创新创业项目和竞赛中的同学只是少部分。专业教师虽然技能强、实践和带比赛经验丰富、但是接触学生数量少,对学生了解少,对学生创新创业缺乏组织性和团队构建,也很难调动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辅导员熟悉学生的个人情况了解学生的思想特点,通过协同育人两支队伍互相取长补短,有效配合互相协作,增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数量和效果,为祖国培养更多和更优秀的人才。
(4)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可以提高专业课教师思想育人能力和提高辅导员的专业知识基础。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具備较强的思想政治素质、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等,但是专业知识薄弱。专业课教师是大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者,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等,但是思想政治素质参差不齐。通过两支队伍协同育人共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专业教师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思政理论水平,从而可以更好地进行课程思政,高校辅导员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创新技能提高,实现高校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的共同提高和合作共赢。 3 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下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机制
高校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作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最重要的两支队伍,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挥中育人作用。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协同配合的程度,会影响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效果,所以,各高校应该从政策制定、平台构建和氛围营造等,全力构筑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环境,而不是简单的口号和叠加,需要针对现状将两个资源最大化整合的模式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3.1 完善工作架构,深化协同机制,形成支持体系
当前,国家在多项文件中要求高校大力推进各岗位教师合作育人,全员协同育人理念有利于高校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实施具体的策略与机制能够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所以学校和院系应该建立了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双方交流的组织机构和制定相关的协同政策和规章制度,明确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所应承担的职责,确保协作机制建构有章可依有章必依,理顺二者协同配合工作的框架体系。
3.2 加强教育、培训和引导,提升辅导员和教师协同育人意识和能力
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辅导员或者专业课教师中某一支队伍的职责,而是大家的共同目标,所以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是基本要求,避免出现两支队伍各自为政的现象。学校和学院两级需要定期开展教育和学习培训,帮助辅导员和教师提高指导学生过程中的思想价值引领和创新能力培养等育人能力,潜移默化影响两支队伍的协同育人意识。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都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中拥有较强的能力,可以通过定期开展交流会等,分享协同育人过程中的好想法好点子,提出问题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共同讨论,帮助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共同提高协同育人能力。
3.3 构建“双课堂”融通下协同模式,覆盖全体学生
第一课堂当前主要是以专业课教师课程教学为主的方式,教师只有真正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才能提升教学水平,达成教学效果。辅导员对学生各方面情况了解更清楚,应该积极配合任课教师并深入第一课堂,协助专业课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帮助学生有针对性的做好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思想价值树立。各高校第二课堂现在主要以辅导员为主,组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系列实践活动,但是由于专业能力受限制不能为学生提供富有学理性和深层次的解答,所以在组织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时,必须依靠专业课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加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中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二者的联合,建立双课堂协同机制,让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共同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和评价管理。既让辅导员参与到第一课堂的教学活动当中,同时让专业教师参与学生的第二课堂社团等活动当中。
3.4 畅通沟通交流平台,实现学生信息共享
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侧重不同,应该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优势,畅通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和学生三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平台。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对于学生的教育也需要互联互通教师教务系统和辅导员学工系统,共同完善学生信息,使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能力培养。通过学生信息共享,教师和辅导员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有效促进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建立了学生的传帮带机制,打造了专业创新品牌。
3.5 共促科研创新和社会实践,加强创新培养效果
在科研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中,由于学生和其他学院学生缺乏交流,组队时缺乏整体布局和梯度构建,导致队伍结构平面化、续航能力差等问题。大多数专业课作为指导教师也是挂名而已,缺乏实质性深层次指导,辅导员在学术竞赛指导方面又缺乏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科研能力。加强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在科研創新和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协同机制建设,通过科学合理地梯度化组织创新团队,引导学生深入开展学习研究充分发掘学生创新能力。辅导员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国家和党的方针政策,熟悉民生和国情,培养分析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意识,从而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和价值取向,最终共同培养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4 结语
本文分析了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模式下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针对现状从学校学院层面政策的制定和氛围的营造、辅导员和教师协同育人意识和能力的提高、双课堂途径下人才的培养、线上线下交流平台的创建以及科创活动的指导五个方面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机制。
参考文献
[1]宋浩,李梦娥,赵洪牛,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1,(2).
[2]顾佩华,胡文龙,林鹏,等.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头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27-37.
[3]龚红梅.构建“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新机制——高校辅导员—专任教师研究协作[J].现代交际,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