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连,有位被市民津津乐道的女谈判专家。她用出色的表现打破了国内权威人士“漂亮女警察不适合做谈判专家”的论调。她虽为女性,却一身是胆,屡屡冲在出警最前沿,凭着对谈判对象心理的准确把握,制止了多次轻生事件;她善解心结,让击毙劫匪后患上忧郁症的民警解脱心魔,重拾自信;她攻心为上,让欲跳崖了结生命的大学生重回人间;她进行危机干预多次,成功率百分之百。
煲“心灵鸡汤”,
为执行任务的战友减压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被媒体誉为“谈判专家”,在公安局具体从事哪方面工作?
郑向阳(以下简称郑):我这个“谈判专家”是老百姓“推举”的。除了在突发事件中扮演“谈判专家”的角色,我在局里做的更多的是为同事提供心理咨询。警察这一特殊职业遇到的心理问题来自于“四高”:即高风险、高负荷、高强度、高投诉。警察最容易受损的几种权利是:生命权、人格权、名誉权、休息权、报酬权,其中以休息权被侵害最为普遍。一个生活在“五权”受损、随时可能发生各种突发事件下的警察,很难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解决好他们的心理问题,也是提升战斗力的一种措施。我的任务就是及时为同事消除心理障碍,为他们送去“心灵鸡汤”。
记:这项工作需要丰富的心理学知识,你是科班出身还是“半路出家”?
郑:我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写毕业论文时,我曾到几家少年管教所深入调研,晚上就住在女生宿舍,深入了解她们犯罪的心理,以及诱使她们犯罪的主客观原因。大学毕业后,我到大连市人民警察学校当了10年教师,然后被调到市中山分局当了一名预审员,一干就是10年。现在社会形势复杂,犯罪活动猖獗,一线民警经常超负荷工作,很多民警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2004年,分局成立心理咨询中心,把我抽调过来,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方面的咨询工作。
记:警察最容易出现哪些心理问题?
郑:民警因为处在维护治安的最前线,遇到突发事件或面临的危险较多,精神方面容易出现焦虑、强迫症等心理问题。我到心理咨询室不久,就有一位分管治安的同事咨询这样一个问题。在前不久的一次出警中,这位同事遇到了一个要跳楼自杀的人。这位同事在楼顶近距离和那个人谈了近一个小时。当他觉得那个自杀者要回心转意的时候,突然见那个人朝他双手抱拳道了谢,又向离他稍远的亲人挥了挥手,然后飞身一跃,从十多层的高楼跳了下去,一个鲜活的生命转眼间魂归天国。目睹眼前发生的一幕,那位同事心里充满了自责和内疚。那段时间,他工作时心神不宁,眼前老是浮现出自杀者飞身跳楼的情景。时间一长,他变得郁郁寡欢。我很清楚,如果不对他的心理进行干预,帮他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这位同事很可能陷入抑郁之中。随后,我对他进行定期心理疏导,并使用音乐疗法、心理暗示等手段,逐步使他摆脱了抑郁状态。
记:能否讲一个你遇到的最具挑战性的个案?
郑:2008年6月,我接到一个为战友进行心理干预的任务。战友大李在处置一起劫持事件时,为了保护受害人的生命安全,果断开枪击毙了歹徒。这是大李平生第一次在执行任务时开枪。我国对警用枪支的使用管理非常严格,有的民警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在执行任务中开过枪,一旦开了枪,就会给他的心理造成极大压力。开枪事件发生后,大李出现了情绪低落、坐立不安、胸闷、手心出汗、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不能控制地想发脾气,每次睡前或突然惊醒后均会出现心悸现象。同时,他也承受着自己及家人会遭受报复的强大心理压力。接受任务后,我先和大李进行了沟通,肯定了他开枪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不受侵害的正确举动,以消除他内心的紧张及惊惧感。然后,我从外显症状入手,通过心理状况评估,采取认知疗法、系统脱敏疗法等措施,对大李进行心理干预和放松训练。经过近两个月的疏导、干预,大李释放了其不良情绪和压力,缓解了焦虑,心情舒畅了,变得刚强自信起来。
记:你如何看待警方谈判专家在处理暴力、劫持事件中的作用?
郑:我平时爱看报纸,而且也有一个习惯,只要看到有关警察反劫持一类的报道,就会剪下来收藏。我最受不了的是看到同行、战友流血牺牲。两年前,我看到东北某地发生劫持人质案,当地公安接警后在处置过程中,一位民警与手持匕首的歹徒搏斗壮烈牺牲,另有两人被刺伤。我当时就觉得在劫持人质案件处置中,民警不能单靠勇敢和体能硬拼,而应当运用谈判技术解救人质,既可以安全解救出人质,又可以减少或避免流血牺牲。这种情况下,心理谈判专家往往会起到重要作用。后来,我把这个想法写成论文,很快在公安部的内参上发表了。
悬崖边、楼顶上,
女谈判专家成了“心战奇兵”
记:作为警方的心理谈判专家,第一次出警是什么样的情形?
郑:那是2007年2月15日下午3点左右,我接到通知,说是在大连市老虎滩鸟语林蹦极塔处有个大学生欲跳崖自杀,让我过去和轻生者谈判。我赶到后,逐步向那个欲轻生的小伙子靠近,而他冲着我歇斯底里地大喊:“你别过来,再前进一步我就跳下去!”我清楚,这种精神已到崩溃边缘的人千万不能刺激。我马上冲他喊:“你放心,我不会向前走的,我就站在这里和你聊聊。可是风太大,我又怕你听不见。”他仍激动地喊叫着:“我不需要和任何人聊,不需要你来劝我,你走吧!”我假装顺从地说:“我不会对你说教,也不会劝你,你一定想知道我要对你说的是什么。现在风很大,说话不方便,咱俩电话里聊好吗?”经过我的委婉劝说,对方接受了我手机里聊聊的建议。我俩聊了一会儿,他提了一个要求,让其他警察撤离现场,让我一个人过去和他好好谈谈。
记:他情绪激动,你走过去和他在悬崖边谈话很危险啊。
郑:当时,我把那个小伙子的要求和局长说了,局长也担心他一激动抱着我跳下悬崖。我笑着对局长说:“你放心,通过交流,对方的极端情绪已经缓解,他只是情感上需要宣泄,应该不会做出过激的举动。”局长再三叮嘱我注意安全,然后带人下山了。就这样,我和那个小伙子坐在悬崖边谈了近两个小时。原来,这个读大二的小伙子和同学、舍友人际关系紧张,被孤立了。而他的女友一开始对他不错,后来觉得他人比较闷,和他在一起不快乐,就提出了分手。他受了打击之后,对人生感到绝望,就跑到这里寻短见。小伙子倾诉的时候,我一直认真地听着,顺着他的话题,我也讲了自己刚进大学时,由于相互不了解、生活习惯不一样,和同学关系紧张的情况。然后,我把和别人沟通的技巧和经验都说给他听……两个小时后,我和他牵手一同走下了山崖。几天后,那个小伙子给我发来了短信:“郑警官,我很感激你,是你用真情挽救了我的生命,让我重新回到了人间,我一定要好好生活。”
记:你曾在楼顶挽救过一个轻生的外地男孩,他对你的三次评价挺有意思的,能讲讲吗?
郑:2008年7月22日下午1点10分左右,110指挥中心接到报警,说一名少年爬上一幢16层高楼,试图跳楼自杀。局长通知我赶往现场,实施危机心理干预。我和现场民警简单沟通后,得知少年因与女网友发生感情问题想不开要轻生。随后,我在两个男同事的陪同下,乘电梯登上了16层外阳台的西门。哪知我刚亮明身份,那个少年马上警觉起来,嘴里冒出一串粗话:“看你一点也不专业,劝不了我,我今天死定了!你叫她马上来见我!马上!”通过这几句话,我看出这是一个任性、冲动、固执、自以为是的孩子,又有着同龄人少有的狂妄、狡黠和蛮横。我知道对这种过早辍学的孩子不能简单说教,得采取“领悟法”。从谈话中,我得知这个男孩是从湖北来到大连,约会两个月内在网上建立恋爱关系的女网友。哪知见面后女网友对他很失望,便躲着不见他,他就想跳楼死给她看,想让她感到内疚。为了让这个少年明白为感情轻生的行为是荒谬、愚蠢的,我问他:“你跳楼的目的就是给她看、让她内疚,可是你能确定对方像你一样想吗?”这句话击中了少年的要害,他低头沉思起来。稍顷,他说出的一句话让我乐了:“其实你挺专业的。”
记:从不专业到挺专业,你的攻心战逐步奏效了。
郑:至少他的态度松动了许多。其实每一个自杀的人在决定了结生命之前,都会拼命地寻找继续活下来的理由,这时谈判专家就是要给他们心理暗示,帮助他们找出活下来的理由。最终能否成功,要看轻生者当时的眼神。如果他们的目光能从大海、从楼外收回,就有希望。我观察到这个少年伸向楼外的一条腿不自觉地缩了回来,就借机说:“天这么热,我俩又说了这么长时间,你一定口渴了。”然后,我将一瓶矿泉水扔到他的脚下。少年确实渴了,便身体下倾用一条腿去够那瓶水。等他弯腰取水的时候,站在我身后的两个民警马上扑过去,紧紧抱住了他,将他解救下来。当晚,我继续为少年做心理疏导,让他意识到两个月的网恋抵不过无情的现实。随后,那个少年和母亲通了长途电话。他在电话里哭着对母亲说:“妈,我想您,晚上我就回家。”临上火车前,那个少年说了一句话:“阿姨,您太专业了,简直就是香港电视剧《谈判专家》中的那个女主角,谢谢您!”听了这话,我无比欣慰。
记:谈判专家称得上是“心战奇兵”,你眼中的谈判专家怎样才算合格?
郑:一个合格的心理谈判专家应该是眼中只有生命,心中没有否定,表情永远没有冷漠,肢体永远没有威胁。谈判是一门综合艺术,理想的谈判专家应具有特殊的素质品格。比如,有心理学背景、丰富的生活阅历和足够的知识,思想的平静表露,在压力下的合理变通性和讨价还价的技巧,言语技能及成熟的外表等,这都是成功谈判的关键。
心病还须用“心”医,
老爸也是她的心理救助对象
记:几年前,北京一位权威专家曾下过“英俊漂亮的警察不适合从事心理谈判”的结论,你认同这种说法吗?
郑:我认识这位老前辈,他姓高,是北京民警学院的教授,被媒体誉为国内第一谈判专家。他认为谈判专家长得英俊漂亮,会让谈判对象自惭形秽,有自卑感。我认为英俊漂亮不应该是沟通的障碍。异性相吸,每一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愿望。我每次面对一些男性自杀者,都能看到对方眼神中有一种光芒,这表明对方在心理上会更快、更容易接受我。所以一番谈话,对方都会被我说服,放弃轻生的念头。相貌一般的谈判专家,会让对方耗上很长时间去接纳,这就是所谓的日久生情。但在那种危急时刻,时间耽误不起。我也救过一些女性自杀者,看不出她们会妒忌我的容貌。有意思的是,我后来还见到了姓高的那位前辈,他听了我的观点后,坦言自己的观点过时了,还要与我合作呢!
记:做了这么多年的心理咨询工作,你在家肯定是位出色的“政委”吧?
郑:做这项工作在外面说了很多,在家里反倒不愿说了。在家做“政委”可是讨人嫌的角色。我爱人是做学问的,性情温和,我俩感情很好,平时所有的矛盾都集中在对女儿的教育方面。女儿阳阳现在在新加坡读书。为了她的成长,我和爱人费了很多心血。现在的孩子接触外界信息太多,比较早熟,尤其是青春期阶段,如果家长不能正确引导,就会出现成长危机。
记:这正好可以发挥你的特长了。
郑:女儿放假从新加坡回来,在家里没待上半天就坐不住了,非要到原来的学校去看看,说是想过去听听课。我想,女儿有这种主动学习的精神,值得表扬。但看到女儿脸上闪过一抹红云,我突然想起来,女儿去新加坡读书前,曾透露过她班里有位姓王的男孩学习很好,篮球也打得很棒,个子高,长得阳光帅气。是不是女儿还牵挂着人家呀?于是,我开玩笑说:“你是不是想过去看看XXX啊?”哪知女儿坦然地说:“是的,我想看看他现在怎么样。”当时我心里也很紧张,但经过仔细分析,我认为女儿正值青春期,认识水平、思维方式都处在半成熟状态,对情感方面的问题宜疏不宜堵。随后,我骑车把女儿送到学校门口,就直接上班了。女儿去了几次学校后,同那个男孩自然地聊天、谈心,相处得非常好。现在,他们也只是保持着纯洁的同学情谊。
记:生活中,亲朋好友有了心理障碍,也会向你求助吧?
郑:连我的老爸老妈也是我的心理救助对象呢!有段时间,妈妈向我诉苦,说我爸脾气很大,动不动就和她吵架,还经常叹气发呆,情绪非常低落。听了这些,我自责看爸妈的次数太少了,对老人缺少关心。经过观察,我意识到父亲退休后生活圈子骤然缩小,昔日的朋友也很难见到,生活一下子变得空虚寂寞起来,因而会莫名地烦躁,这是典型的离退休综合征。找到父亲暴躁易怒的原因后,我采取了三项措施:家庭治疗,扩大人际交往圈,增加业余活动,还给父亲报了老年大学,让他学习书画、练太极拳等。很快,父亲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记:做了这么多年的心理咨询工作,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郑: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出现心理问题的比率直线上升。像近来发生的多起校园凶杀事件,以及各种暴力、极端事件,这些事件的当事人无一不是心理出现了问题。这也就意味着从事心理疏导及危机干预的工作任重而道远。现在,我的手机号码已列入110指挥中心,24小时处在开机状态。我希望人们都有一个纯净的心灵,能自由快乐地生活,但这种愿望却是不现实的。所以,只要人们需要我,我随时都会提供帮助,义不容辞!
〔编辑:刘波〕
煲“心灵鸡汤”,
为执行任务的战友减压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被媒体誉为“谈判专家”,在公安局具体从事哪方面工作?
郑向阳(以下简称郑):我这个“谈判专家”是老百姓“推举”的。除了在突发事件中扮演“谈判专家”的角色,我在局里做的更多的是为同事提供心理咨询。警察这一特殊职业遇到的心理问题来自于“四高”:即高风险、高负荷、高强度、高投诉。警察最容易受损的几种权利是:生命权、人格权、名誉权、休息权、报酬权,其中以休息权被侵害最为普遍。一个生活在“五权”受损、随时可能发生各种突发事件下的警察,很难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解决好他们的心理问题,也是提升战斗力的一种措施。我的任务就是及时为同事消除心理障碍,为他们送去“心灵鸡汤”。
记:这项工作需要丰富的心理学知识,你是科班出身还是“半路出家”?
郑:我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写毕业论文时,我曾到几家少年管教所深入调研,晚上就住在女生宿舍,深入了解她们犯罪的心理,以及诱使她们犯罪的主客观原因。大学毕业后,我到大连市人民警察学校当了10年教师,然后被调到市中山分局当了一名预审员,一干就是10年。现在社会形势复杂,犯罪活动猖獗,一线民警经常超负荷工作,很多民警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2004年,分局成立心理咨询中心,把我抽调过来,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方面的咨询工作。
记:警察最容易出现哪些心理问题?
郑:民警因为处在维护治安的最前线,遇到突发事件或面临的危险较多,精神方面容易出现焦虑、强迫症等心理问题。我到心理咨询室不久,就有一位分管治安的同事咨询这样一个问题。在前不久的一次出警中,这位同事遇到了一个要跳楼自杀的人。这位同事在楼顶近距离和那个人谈了近一个小时。当他觉得那个自杀者要回心转意的时候,突然见那个人朝他双手抱拳道了谢,又向离他稍远的亲人挥了挥手,然后飞身一跃,从十多层的高楼跳了下去,一个鲜活的生命转眼间魂归天国。目睹眼前发生的一幕,那位同事心里充满了自责和内疚。那段时间,他工作时心神不宁,眼前老是浮现出自杀者飞身跳楼的情景。时间一长,他变得郁郁寡欢。我很清楚,如果不对他的心理进行干预,帮他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这位同事很可能陷入抑郁之中。随后,我对他进行定期心理疏导,并使用音乐疗法、心理暗示等手段,逐步使他摆脱了抑郁状态。
记:能否讲一个你遇到的最具挑战性的个案?
郑:2008年6月,我接到一个为战友进行心理干预的任务。战友大李在处置一起劫持事件时,为了保护受害人的生命安全,果断开枪击毙了歹徒。这是大李平生第一次在执行任务时开枪。我国对警用枪支的使用管理非常严格,有的民警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在执行任务中开过枪,一旦开了枪,就会给他的心理造成极大压力。开枪事件发生后,大李出现了情绪低落、坐立不安、胸闷、手心出汗、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不能控制地想发脾气,每次睡前或突然惊醒后均会出现心悸现象。同时,他也承受着自己及家人会遭受报复的强大心理压力。接受任务后,我先和大李进行了沟通,肯定了他开枪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不受侵害的正确举动,以消除他内心的紧张及惊惧感。然后,我从外显症状入手,通过心理状况评估,采取认知疗法、系统脱敏疗法等措施,对大李进行心理干预和放松训练。经过近两个月的疏导、干预,大李释放了其不良情绪和压力,缓解了焦虑,心情舒畅了,变得刚强自信起来。
记:你如何看待警方谈判专家在处理暴力、劫持事件中的作用?
郑:我平时爱看报纸,而且也有一个习惯,只要看到有关警察反劫持一类的报道,就会剪下来收藏。我最受不了的是看到同行、战友流血牺牲。两年前,我看到东北某地发生劫持人质案,当地公安接警后在处置过程中,一位民警与手持匕首的歹徒搏斗壮烈牺牲,另有两人被刺伤。我当时就觉得在劫持人质案件处置中,民警不能单靠勇敢和体能硬拼,而应当运用谈判技术解救人质,既可以安全解救出人质,又可以减少或避免流血牺牲。这种情况下,心理谈判专家往往会起到重要作用。后来,我把这个想法写成论文,很快在公安部的内参上发表了。
悬崖边、楼顶上,
女谈判专家成了“心战奇兵”
记:作为警方的心理谈判专家,第一次出警是什么样的情形?
郑:那是2007年2月15日下午3点左右,我接到通知,说是在大连市老虎滩鸟语林蹦极塔处有个大学生欲跳崖自杀,让我过去和轻生者谈判。我赶到后,逐步向那个欲轻生的小伙子靠近,而他冲着我歇斯底里地大喊:“你别过来,再前进一步我就跳下去!”我清楚,这种精神已到崩溃边缘的人千万不能刺激。我马上冲他喊:“你放心,我不会向前走的,我就站在这里和你聊聊。可是风太大,我又怕你听不见。”他仍激动地喊叫着:“我不需要和任何人聊,不需要你来劝我,你走吧!”我假装顺从地说:“我不会对你说教,也不会劝你,你一定想知道我要对你说的是什么。现在风很大,说话不方便,咱俩电话里聊好吗?”经过我的委婉劝说,对方接受了我手机里聊聊的建议。我俩聊了一会儿,他提了一个要求,让其他警察撤离现场,让我一个人过去和他好好谈谈。
记:他情绪激动,你走过去和他在悬崖边谈话很危险啊。
郑:当时,我把那个小伙子的要求和局长说了,局长也担心他一激动抱着我跳下悬崖。我笑着对局长说:“你放心,通过交流,对方的极端情绪已经缓解,他只是情感上需要宣泄,应该不会做出过激的举动。”局长再三叮嘱我注意安全,然后带人下山了。就这样,我和那个小伙子坐在悬崖边谈了近两个小时。原来,这个读大二的小伙子和同学、舍友人际关系紧张,被孤立了。而他的女友一开始对他不错,后来觉得他人比较闷,和他在一起不快乐,就提出了分手。他受了打击之后,对人生感到绝望,就跑到这里寻短见。小伙子倾诉的时候,我一直认真地听着,顺着他的话题,我也讲了自己刚进大学时,由于相互不了解、生活习惯不一样,和同学关系紧张的情况。然后,我把和别人沟通的技巧和经验都说给他听……两个小时后,我和他牵手一同走下了山崖。几天后,那个小伙子给我发来了短信:“郑警官,我很感激你,是你用真情挽救了我的生命,让我重新回到了人间,我一定要好好生活。”
记:你曾在楼顶挽救过一个轻生的外地男孩,他对你的三次评价挺有意思的,能讲讲吗?
郑:2008年7月22日下午1点10分左右,110指挥中心接到报警,说一名少年爬上一幢16层高楼,试图跳楼自杀。局长通知我赶往现场,实施危机心理干预。我和现场民警简单沟通后,得知少年因与女网友发生感情问题想不开要轻生。随后,我在两个男同事的陪同下,乘电梯登上了16层外阳台的西门。哪知我刚亮明身份,那个少年马上警觉起来,嘴里冒出一串粗话:“看你一点也不专业,劝不了我,我今天死定了!你叫她马上来见我!马上!”通过这几句话,我看出这是一个任性、冲动、固执、自以为是的孩子,又有着同龄人少有的狂妄、狡黠和蛮横。我知道对这种过早辍学的孩子不能简单说教,得采取“领悟法”。从谈话中,我得知这个男孩是从湖北来到大连,约会两个月内在网上建立恋爱关系的女网友。哪知见面后女网友对他很失望,便躲着不见他,他就想跳楼死给她看,想让她感到内疚。为了让这个少年明白为感情轻生的行为是荒谬、愚蠢的,我问他:“你跳楼的目的就是给她看、让她内疚,可是你能确定对方像你一样想吗?”这句话击中了少年的要害,他低头沉思起来。稍顷,他说出的一句话让我乐了:“其实你挺专业的。”
记:从不专业到挺专业,你的攻心战逐步奏效了。
郑:至少他的态度松动了许多。其实每一个自杀的人在决定了结生命之前,都会拼命地寻找继续活下来的理由,这时谈判专家就是要给他们心理暗示,帮助他们找出活下来的理由。最终能否成功,要看轻生者当时的眼神。如果他们的目光能从大海、从楼外收回,就有希望。我观察到这个少年伸向楼外的一条腿不自觉地缩了回来,就借机说:“天这么热,我俩又说了这么长时间,你一定口渴了。”然后,我将一瓶矿泉水扔到他的脚下。少年确实渴了,便身体下倾用一条腿去够那瓶水。等他弯腰取水的时候,站在我身后的两个民警马上扑过去,紧紧抱住了他,将他解救下来。当晚,我继续为少年做心理疏导,让他意识到两个月的网恋抵不过无情的现实。随后,那个少年和母亲通了长途电话。他在电话里哭着对母亲说:“妈,我想您,晚上我就回家。”临上火车前,那个少年说了一句话:“阿姨,您太专业了,简直就是香港电视剧《谈判专家》中的那个女主角,谢谢您!”听了这话,我无比欣慰。
记:谈判专家称得上是“心战奇兵”,你眼中的谈判专家怎样才算合格?
郑:一个合格的心理谈判专家应该是眼中只有生命,心中没有否定,表情永远没有冷漠,肢体永远没有威胁。谈判是一门综合艺术,理想的谈判专家应具有特殊的素质品格。比如,有心理学背景、丰富的生活阅历和足够的知识,思想的平静表露,在压力下的合理变通性和讨价还价的技巧,言语技能及成熟的外表等,这都是成功谈判的关键。
心病还须用“心”医,
老爸也是她的心理救助对象
记:几年前,北京一位权威专家曾下过“英俊漂亮的警察不适合从事心理谈判”的结论,你认同这种说法吗?
郑:我认识这位老前辈,他姓高,是北京民警学院的教授,被媒体誉为国内第一谈判专家。他认为谈判专家长得英俊漂亮,会让谈判对象自惭形秽,有自卑感。我认为英俊漂亮不应该是沟通的障碍。异性相吸,每一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愿望。我每次面对一些男性自杀者,都能看到对方眼神中有一种光芒,这表明对方在心理上会更快、更容易接受我。所以一番谈话,对方都会被我说服,放弃轻生的念头。相貌一般的谈判专家,会让对方耗上很长时间去接纳,这就是所谓的日久生情。但在那种危急时刻,时间耽误不起。我也救过一些女性自杀者,看不出她们会妒忌我的容貌。有意思的是,我后来还见到了姓高的那位前辈,他听了我的观点后,坦言自己的观点过时了,还要与我合作呢!
记:做了这么多年的心理咨询工作,你在家肯定是位出色的“政委”吧?
郑:做这项工作在外面说了很多,在家里反倒不愿说了。在家做“政委”可是讨人嫌的角色。我爱人是做学问的,性情温和,我俩感情很好,平时所有的矛盾都集中在对女儿的教育方面。女儿阳阳现在在新加坡读书。为了她的成长,我和爱人费了很多心血。现在的孩子接触外界信息太多,比较早熟,尤其是青春期阶段,如果家长不能正确引导,就会出现成长危机。
记:这正好可以发挥你的特长了。
郑:女儿放假从新加坡回来,在家里没待上半天就坐不住了,非要到原来的学校去看看,说是想过去听听课。我想,女儿有这种主动学习的精神,值得表扬。但看到女儿脸上闪过一抹红云,我突然想起来,女儿去新加坡读书前,曾透露过她班里有位姓王的男孩学习很好,篮球也打得很棒,个子高,长得阳光帅气。是不是女儿还牵挂着人家呀?于是,我开玩笑说:“你是不是想过去看看XXX啊?”哪知女儿坦然地说:“是的,我想看看他现在怎么样。”当时我心里也很紧张,但经过仔细分析,我认为女儿正值青春期,认识水平、思维方式都处在半成熟状态,对情感方面的问题宜疏不宜堵。随后,我骑车把女儿送到学校门口,就直接上班了。女儿去了几次学校后,同那个男孩自然地聊天、谈心,相处得非常好。现在,他们也只是保持着纯洁的同学情谊。
记:生活中,亲朋好友有了心理障碍,也会向你求助吧?
郑:连我的老爸老妈也是我的心理救助对象呢!有段时间,妈妈向我诉苦,说我爸脾气很大,动不动就和她吵架,还经常叹气发呆,情绪非常低落。听了这些,我自责看爸妈的次数太少了,对老人缺少关心。经过观察,我意识到父亲退休后生活圈子骤然缩小,昔日的朋友也很难见到,生活一下子变得空虚寂寞起来,因而会莫名地烦躁,这是典型的离退休综合征。找到父亲暴躁易怒的原因后,我采取了三项措施:家庭治疗,扩大人际交往圈,增加业余活动,还给父亲报了老年大学,让他学习书画、练太极拳等。很快,父亲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记:做了这么多年的心理咨询工作,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郑: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出现心理问题的比率直线上升。像近来发生的多起校园凶杀事件,以及各种暴力、极端事件,这些事件的当事人无一不是心理出现了问题。这也就意味着从事心理疏导及危机干预的工作任重而道远。现在,我的手机号码已列入110指挥中心,24小时处在开机状态。我希望人们都有一个纯净的心灵,能自由快乐地生活,但这种愿望却是不现实的。所以,只要人们需要我,我随时都会提供帮助,义不容辞!
〔编辑: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