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rele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创新也越发的重视,并且通过文化自信为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中也将文化自信的魅力体现得淋漓尽致。但是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所以为了能够有效的对政治教育体系进行创新,笔者将为其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思路。
  【关键词】文化自信  思想政治教育  话语体系  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067-02
  在以往的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的提出:文化自信主要是指具有一定的基础,同时涉及范围较为广泛,并且有更加深厚的自信。如果想要有效的加速国家的发展,那么必须要以坚持文化为基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行相应的呈现。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目前特色社会主义内容中也占有着主要地位,因此笔者将针对文化自信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进行创新研究。
  一、提升话语的主体能力
  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是话语主体。在整个过程中,主体主要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想要有效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能力必须从理论知识和丰富其主体着手。作为教育者必须要具备的能力是学会通过不同的路径或者方式有效提高自身能力,像是不定时的和其他工作者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同时将自身的感受以及体会进行反馈,这时候作为教育者必须能够全方位考虑到满足受教育者的实际需求所在,同时选择适合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 [1]。
  其实想要有效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主体能力,那么必须要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其实践能力。而且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想要提高其实效性,那么仅靠课上的讲授时间是完全不够的,必须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特别是在目前这种文化自信领域形势下,作为教育者积极参与文化事业是其主要任务,与此同时还要求教育者必须具备一定判断和选择能力。另外教育者还要可以做到将各种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并且再采取一系列的实践方式,将理论内容进行体验,并且与此同时要不断的加强主体实践能力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在整个过程中的重要性[2]。
  二、融入优秀中华文化
  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得太过形态化,并且具有一定的单调性以及抽象性,因此这时候也就要求了必须对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进行一定的创新,其主要表现如下:其一,有效的将话语进行转换,由刚性转化为柔性;其二,不断的将一些新事物融入到如今的社会发展中。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和以往是有着明显的不同的,它被赋予了一定的文化特色,同时也通过不断的创新,将话语进行了有效的转换,满足了如今话语创新的实际需求,同时也为之后体系的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除此以外,值得注意的就是如果想要将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弘扬,那必须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作为基础。传统文化的根源来自文化自信,同时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着主要地位。所以必须要高度重视优秀文化资源的挖掘,同时还要明确中国优秀传统美德有哪些。另外教师为了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可以在校内开设相应的传统文化公开课,或者是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三、加大话语的实践力度
  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实践话语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且在一般情况下,所呈现的状况就是教育者采用一味灌输的模式对受教育者进行传授。在目前的文化自信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明显的扩展,并且使其生活性和文化性也有所凸显,并且在相應的基础上使主体加强了参与性,促进了活动的积极开展,同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话语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另外,有效的增强实践话语的主体性以及互动性是提升话语实践力度的前提。而且在文化自信的影响下,实践话语更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实践话语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当中还提升了自身的主体性。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文化实践活动,利用新时代的文化内容感染教育者,达到最终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文化自信视域下对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进行了创新,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并且通过笔者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明显看出文化自信在目前新时代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田佳佳.文化自信视阈下的高校思政话语体系新创建[J].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7(7):52-54.
  [2]杨飏.大学生价值观变迁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 2017(12):70-73.
  作者简介:
  刘媛(1980年2月-),女,江苏徐州人,汉族,2005年毕业于扬州大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电工基础》是中职机电专业的一门基础性课程,针对目前中职学生的现状,本文笔者根据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本文对中职教学中机电专业《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进行了简单的浅析。  【关键词】中职 机电专业 《电工基础》 实用实训  【中图分类号】TM1-4;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8-0182-02  一、根据专业需求,制定教学计划  教师在教学实施之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快速提升,网络之上舆情传播速度日益加快,这样会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会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诸多挑战,本文主要是关于网络舆情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进行全面以及细致分析,同时结合现实情况提出了解决措施,以供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网络舆情 引导 高职思想政治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对于小學数学教学来说,应用题教学既是难点也是重点,而且对于小学生未来学习数学更具有基础性作用,因而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更加重视应用题教学创新,努力使小学生在应用题学习、分析、应用等诸多方面取得实效。本文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难点,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质量、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旨在为促进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科学化提供一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076-01  《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语文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文中生动、丰富的德育材料,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使之“入于耳,根于心,导于行。”下面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中职课堂教学中,数学作为中职教学课程中的公共文化基础课,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中职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充分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助力于中职数学课堂走向深度教学。  【关键词】信息化 中职 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
期刊
【摘要】游戏是孩子认识世界的方式。幼儿教育中,用游戏的方式,通过创设情境能调动幼儿的情感,发展幼儿认知,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性,用游戏的方式展示孩子的经验和才能,满足孩子心理需求,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本文主要研究丛林探险主题活动下的幼儿户外游戏活动实践,介绍活动对幼儿学习发展的价值,反思活动的适切或不足,分析可能生成的教育契机以及进一步的支持策略。  【关键词】主题活动 幼儿 户外游戏 实践研究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现代化改革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要求,本文首先阐明了《个人理财规划》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分析了该课程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化 个人理财规划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830.5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0
期刊
【摘要】慧谷特色教学“任务单”驱动下的先学后教教学方式对学生思维成长助力是显而易见的,但作为一线教师,很多教师在小学入门阶段学生课堂的应用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操作层面的难题与困惑。目前,尚无此方面的研究,而本文将以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为例阐述任务单驱动下“先学后教”课堂使用的思考。  【关键词】先学后教 任务单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
期刊
【摘要】理论教学中一味的理论知识不仅枯燥且乏味,而高校的政治理论课更是让很多人谈虎色变,理论似乎已经成了思政课的标签。而思政课的设立不仅没有起到设立的作用,反而成了施教者与被施教者的一种“双重磨难”,在此之际推行的教学改革,既是新探索也是旧的理论教学的加强。  【关键词】实践教学 新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  【基金项目】本文系郑州师范学院2017年第二批校级教学基本建设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高校
期刊
【中圖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8-0116-03  1.Introduction  When I worked as a primary English teacher in a private English cram institution, there were very common phenomena that many stude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