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思维方式正受到根本影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也将顺势产生诸多良性的变革。信息通讯技术的日渐普及和成熟,一个规模空前的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革命性时代正在开启。“大数据”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的影响显然绝不限于技术层面,已悄然延伸到教育领域,信息化教学变革的趋势渐趋形成,翻转课堂、慕课和微课程正是“大数据”变革教育的第一波浪潮。资源观、教学观和教师发展观的变化也已是暗流涌动。而单就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来说,“大数据”的应用自然也将催生一系列激荡人心的变革。笔者结合教學实践,试从教学目标、内容、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
教学目标转变:由窄变丰富
按新课程标准,语文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大体包括积累性阅读的感知力、理解性阅读的理解力、鉴赏性阅读的审美力、探究性阅读的评价力以及创意性阅读的创新力等。然而,在高考所带来的应试化、功利化、实用化和程式化影响下,这些目标在教学实践中终被窄化成培养学生按部就班模式化解读文本的能力。可以说,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就是完成任务型阅读,与对人的发展要求完全相悖。而大数据的应用,则将使阅读教学告别这种尴尬,使教与学的目标真正丰富起来。
从某个角度来说,学习语文的方式就可看作是“大数据”。我们始终生活在与语文密切相关的情境之中,而非像中国人学习英语那样。所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像教英语那样去肢解文本,打磨所谓的应试能力。学生只要占有足量的“文本数据”,再加上老师的点拨引导,自然便能提升自己全方位的阅读能力,对付考试应绰绰有余。而且,对于与文本相关的“为什么”的解读,网上俯拾皆是,根本用不着老师代劳。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学生辨别取舍信息真伪优劣粗精的洞察力、领悟力和探究力,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能力。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认为:“大数据是人们获得新的认知、创造新的价值的源泉。”大数据时代海量的数据信息,为阅读教学从单一走向丰富提供了可能。
比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中,第三、第四版块分别选录了李白和杜甫的诗。学习完这两组诗之后,学生很容易形成对“李杜”诗风的固化认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再加上这两个版块的主题“豪放飘逸的李白诗”和“沉郁顿挫的杜甫诗”,李杜的诗风便被文本暗示和窄化为这两个概念。而在大数据时代的语文课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关键词搜索、搜索引擎的选择等),尽可能全面而完整地搜集与“李杜”相关的信息。“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人们评价其壮丽宏伟;“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们欣赏其豪迈悲壮。而研究杜甫的大量文献表明,“沉郁”是杜甫诗风的主要方面,但并不能涵盖他诗歌的全部。我们不能在还没有收集数据之前,就把我们对“李杜”作品的理解建立在早已设立的少量假设的基础之上,而应该让相关的数据“发声”,注意到许多以前从来没有意识到的联系的存在。这便是培养学生的洞察力和领悟力,形成对“李杜”诗歌的个性化解读。
教学内容转变:由精确到全面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单方面追求“标准答案”的“一元解读”。教参上提供的说法是教师解读课文的“唯一标准”,学生根据教师预设的问题来“记忆”所谓的课文“结论”。这种僵化的阅读教学,不仅禁锢了学生的阅读思维,而且泯灭了学生的活泼个性。近年来,对文本的“细读”(即所谓深度阐释)和“多读”(即所谓多元解读)成为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潮流。但文本的相对单一和结论的相对精确依然是主流。
如今我们已生活在信息时代,掌握的文字信息越来越全面,我们不再受限于教材的选择,我们拥有的不再只是手头的单一文本,而是包含了与这一文本相关的大量甚至全部的数据。我们所教学的内容就不必再局限在样本这一个点上,而是能不能无限扩大至所有的相关面;我们所教学的内容也不必再一味追求过度单一的纵向精深度,而应走向更为丰富的横向广泛度。全体数据终将代替随机样本,包容混杂终将替代高度精确,而人们关注和研究世界的重点,将从追寻“为什么”的因果关系转变为关注“是什么”的相关关系。这样,就可以为多元解读与个性化学习提供更广的空间。
比如,《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点会是对文本如“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实在无话可说”“说不出话”等语句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把握。而在大数据时代,对文本允许有不精确的理解已经成为一个新的亮点,而非缺点。教学内容可转为:首先让学生寻找与《记念刘和珍君》相关(“相关”亦是教学内容之一)的大数据,比如本文的写作背景,对本文重点语句的不同解读,与本文类似的鲁迅写作的其他文本如《为了忘却的记念》《忆韦素园君》,甚至可以引入2011年模仿《记念刘和珍君》的网络红文《记念江苏高考语文》等。其次是引导学生通过大数据得到一个关于鲁迅作品的更完整的理解,而非更精确的理解。最后可以引导学生交流心得,提出困惑。著名老教师王震一在《走出旧教育阴影融入大数据浪潮》指出:“这将是一种没有教科书、课堂教学和考试的全新的教育。在新的教育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个性化地学习自己的爱好,实现自己的愿望。”
大数据时代,如果仅仅关注标准答案或精确解读,则可能与许多重要信息失之交臂。李煜《浪淘沙》词中“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一句,教材上对“天上人间”的解释是:这里有迷茫邈远,难以寻觅的意思。但如果到网络上搜索相关文献,现代文学家俞平伯先生早年曾就此提出多种可能性。第一种可能性,这是一般的疑问之辞:“流水落花春去也”,春去到哪里?天上还是人间?第二种可能性,这是一个对比:“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昔日是天上,今日是人间了。第三种可能性,这是一个呼天之辞:“流水落花春去也”,天哪!人哪!就是一种感叹,根本不需要解释。第四种可能性,这是承应、注解上句的“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是“别时容易”,“天上人间”是“见时难”。俞先生并不追求哪一种理解最精准,而是对每一种理解都作出了合理的解读,几乎每一种理解都可以。这种认识上的模糊和不确定不仅不会影响,反而会加强我们对全诗的整体认识。 在海量的网络信息面前,教师应与学生更多地进行分享和讨论,建立相关链接,指导学生快速阅读,学会多角度、多层次看待问题,在全面认识问题的基础上创生出属于自己的观点。
教学方式转变:由平面到立体
首先,在传统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环境中,教与学的方式相对稳定和封闭。比如,传统课堂中有个五段模式:“预习——讨论——交流——评估——反思”,这五个环节在实际的课堂操作中难免繁冗。但在大数据时代,资源可以海量定存,甚至可以云储存,可以随时更新。只要有移动设备,信息还可以随身携带。海量的存储技术,灵活的调动方式,使大数据时代的教与学更为灵活和开放。
其次,教与学的方式将更加立体而多面。电视主持人柴静说过:“每一项技术的背后都是生命。”呈现性、陈述性的教学活动退居其次,对于每一具体阅读教学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与加工,将成为主要的教学活动;教学方式将由单向閱读文本以重证已有的结论,变为开放阅读全部与文本相关的信息并作出自主研判,然后带着多重文本所包蕴的或新生成的问题走向老师寻求解惑。如此翻转课堂,引导学生通过互助合作等形式处理海量数据信息,用各自的已知碰撞出新的未知,并利用已知解决新发现的未知,能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提升他们的主动探究能力。当然,教学的前移也对老师的事先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再需要去演绎教案,重要的是精心预设好“自主学习任务单”,准备好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设计好主体为学生的课堂创新学习形式,准备好在课堂上指导学有困惑的学生以及拓展学习深度。在这种形势下,课程整合将成为必然,而师生也要有跨界思维,利用自己的学习优势,达到师生的自我进化、共同成长。
例如,在学习《高祖本纪》和《项羽本纪》时,课前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对比阅读,再利用网络比照历代对项羽和刘邦的不同评价,进而形成自己的看法,并整理出自己的阅读困惑;课堂上,老师再引导学生互助解答,并进行观点的论辩交锋。当然,教师也可在此基础之上抛出新的问题:“和平年代,你认为评定英雄的标准是什么?怎样的人物是英雄?”在这种学习方式下,我们不再过多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而是学生的创生能力。即综合网络上搜寻到的各类信息,结合自己的认知,创结出个性化结论。
再如,笔者在每天的语文课堂上设置了一个5分钟演讲环节,要求学生就最近一周社会热点制作一个PPT,内容应包含以下几方面:事件或热点概述、各方评论、本人看法。学生必须学会从海量数据中撷取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综合各方意见包括专家、网友、事件相关方的态度,进而得出属于自己的结论。而每天的演讲,事实上也为全班同学积累作文素材建立了一个“大数据库”。
结束语
大数据将重塑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也必将影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未来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将是更多的交往与更少的讲授,更多的互动与更少的灌输,更个性化的阅读和更灵活的方式,这将是未来语文教学得益于互联网教育得到新生的机会。但大数据时代的语文教学,不是将海量的信息交给学生,让海量信息淹没学生;而是教给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最终将大数据化为“小数据”,即带有浓郁个人色彩的“量化的自我”;从而决策教学行为,预测教育未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中学)
教学目标转变:由窄变丰富
按新课程标准,语文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大体包括积累性阅读的感知力、理解性阅读的理解力、鉴赏性阅读的审美力、探究性阅读的评价力以及创意性阅读的创新力等。然而,在高考所带来的应试化、功利化、实用化和程式化影响下,这些目标在教学实践中终被窄化成培养学生按部就班模式化解读文本的能力。可以说,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就是完成任务型阅读,与对人的发展要求完全相悖。而大数据的应用,则将使阅读教学告别这种尴尬,使教与学的目标真正丰富起来。
从某个角度来说,学习语文的方式就可看作是“大数据”。我们始终生活在与语文密切相关的情境之中,而非像中国人学习英语那样。所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像教英语那样去肢解文本,打磨所谓的应试能力。学生只要占有足量的“文本数据”,再加上老师的点拨引导,自然便能提升自己全方位的阅读能力,对付考试应绰绰有余。而且,对于与文本相关的“为什么”的解读,网上俯拾皆是,根本用不着老师代劳。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学生辨别取舍信息真伪优劣粗精的洞察力、领悟力和探究力,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能力。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认为:“大数据是人们获得新的认知、创造新的价值的源泉。”大数据时代海量的数据信息,为阅读教学从单一走向丰富提供了可能。
比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中,第三、第四版块分别选录了李白和杜甫的诗。学习完这两组诗之后,学生很容易形成对“李杜”诗风的固化认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再加上这两个版块的主题“豪放飘逸的李白诗”和“沉郁顿挫的杜甫诗”,李杜的诗风便被文本暗示和窄化为这两个概念。而在大数据时代的语文课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关键词搜索、搜索引擎的选择等),尽可能全面而完整地搜集与“李杜”相关的信息。“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人们评价其壮丽宏伟;“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们欣赏其豪迈悲壮。而研究杜甫的大量文献表明,“沉郁”是杜甫诗风的主要方面,但并不能涵盖他诗歌的全部。我们不能在还没有收集数据之前,就把我们对“李杜”作品的理解建立在早已设立的少量假设的基础之上,而应该让相关的数据“发声”,注意到许多以前从来没有意识到的联系的存在。这便是培养学生的洞察力和领悟力,形成对“李杜”诗歌的个性化解读。
教学内容转变:由精确到全面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单方面追求“标准答案”的“一元解读”。教参上提供的说法是教师解读课文的“唯一标准”,学生根据教师预设的问题来“记忆”所谓的课文“结论”。这种僵化的阅读教学,不仅禁锢了学生的阅读思维,而且泯灭了学生的活泼个性。近年来,对文本的“细读”(即所谓深度阐释)和“多读”(即所谓多元解读)成为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潮流。但文本的相对单一和结论的相对精确依然是主流。
如今我们已生活在信息时代,掌握的文字信息越来越全面,我们不再受限于教材的选择,我们拥有的不再只是手头的单一文本,而是包含了与这一文本相关的大量甚至全部的数据。我们所教学的内容就不必再局限在样本这一个点上,而是能不能无限扩大至所有的相关面;我们所教学的内容也不必再一味追求过度单一的纵向精深度,而应走向更为丰富的横向广泛度。全体数据终将代替随机样本,包容混杂终将替代高度精确,而人们关注和研究世界的重点,将从追寻“为什么”的因果关系转变为关注“是什么”的相关关系。这样,就可以为多元解读与个性化学习提供更广的空间。
比如,《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点会是对文本如“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实在无话可说”“说不出话”等语句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把握。而在大数据时代,对文本允许有不精确的理解已经成为一个新的亮点,而非缺点。教学内容可转为:首先让学生寻找与《记念刘和珍君》相关(“相关”亦是教学内容之一)的大数据,比如本文的写作背景,对本文重点语句的不同解读,与本文类似的鲁迅写作的其他文本如《为了忘却的记念》《忆韦素园君》,甚至可以引入2011年模仿《记念刘和珍君》的网络红文《记念江苏高考语文》等。其次是引导学生通过大数据得到一个关于鲁迅作品的更完整的理解,而非更精确的理解。最后可以引导学生交流心得,提出困惑。著名老教师王震一在《走出旧教育阴影融入大数据浪潮》指出:“这将是一种没有教科书、课堂教学和考试的全新的教育。在新的教育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个性化地学习自己的爱好,实现自己的愿望。”
大数据时代,如果仅仅关注标准答案或精确解读,则可能与许多重要信息失之交臂。李煜《浪淘沙》词中“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一句,教材上对“天上人间”的解释是:这里有迷茫邈远,难以寻觅的意思。但如果到网络上搜索相关文献,现代文学家俞平伯先生早年曾就此提出多种可能性。第一种可能性,这是一般的疑问之辞:“流水落花春去也”,春去到哪里?天上还是人间?第二种可能性,这是一个对比:“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昔日是天上,今日是人间了。第三种可能性,这是一个呼天之辞:“流水落花春去也”,天哪!人哪!就是一种感叹,根本不需要解释。第四种可能性,这是承应、注解上句的“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是“别时容易”,“天上人间”是“见时难”。俞先生并不追求哪一种理解最精准,而是对每一种理解都作出了合理的解读,几乎每一种理解都可以。这种认识上的模糊和不确定不仅不会影响,反而会加强我们对全诗的整体认识。 在海量的网络信息面前,教师应与学生更多地进行分享和讨论,建立相关链接,指导学生快速阅读,学会多角度、多层次看待问题,在全面认识问题的基础上创生出属于自己的观点。
教学方式转变:由平面到立体
首先,在传统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环境中,教与学的方式相对稳定和封闭。比如,传统课堂中有个五段模式:“预习——讨论——交流——评估——反思”,这五个环节在实际的课堂操作中难免繁冗。但在大数据时代,资源可以海量定存,甚至可以云储存,可以随时更新。只要有移动设备,信息还可以随身携带。海量的存储技术,灵活的调动方式,使大数据时代的教与学更为灵活和开放。
其次,教与学的方式将更加立体而多面。电视主持人柴静说过:“每一项技术的背后都是生命。”呈现性、陈述性的教学活动退居其次,对于每一具体阅读教学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与加工,将成为主要的教学活动;教学方式将由单向閱读文本以重证已有的结论,变为开放阅读全部与文本相关的信息并作出自主研判,然后带着多重文本所包蕴的或新生成的问题走向老师寻求解惑。如此翻转课堂,引导学生通过互助合作等形式处理海量数据信息,用各自的已知碰撞出新的未知,并利用已知解决新发现的未知,能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提升他们的主动探究能力。当然,教学的前移也对老师的事先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再需要去演绎教案,重要的是精心预设好“自主学习任务单”,准备好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设计好主体为学生的课堂创新学习形式,准备好在课堂上指导学有困惑的学生以及拓展学习深度。在这种形势下,课程整合将成为必然,而师生也要有跨界思维,利用自己的学习优势,达到师生的自我进化、共同成长。
例如,在学习《高祖本纪》和《项羽本纪》时,课前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对比阅读,再利用网络比照历代对项羽和刘邦的不同评价,进而形成自己的看法,并整理出自己的阅读困惑;课堂上,老师再引导学生互助解答,并进行观点的论辩交锋。当然,教师也可在此基础之上抛出新的问题:“和平年代,你认为评定英雄的标准是什么?怎样的人物是英雄?”在这种学习方式下,我们不再过多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而是学生的创生能力。即综合网络上搜寻到的各类信息,结合自己的认知,创结出个性化结论。
再如,笔者在每天的语文课堂上设置了一个5分钟演讲环节,要求学生就最近一周社会热点制作一个PPT,内容应包含以下几方面:事件或热点概述、各方评论、本人看法。学生必须学会从海量数据中撷取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综合各方意见包括专家、网友、事件相关方的态度,进而得出属于自己的结论。而每天的演讲,事实上也为全班同学积累作文素材建立了一个“大数据库”。
结束语
大数据将重塑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也必将影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未来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将是更多的交往与更少的讲授,更多的互动与更少的灌输,更个性化的阅读和更灵活的方式,这将是未来语文教学得益于互联网教育得到新生的机会。但大数据时代的语文教学,不是将海量的信息交给学生,让海量信息淹没学生;而是教给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最终将大数据化为“小数据”,即带有浓郁个人色彩的“量化的自我”;从而决策教学行为,预测教育未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