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有人问我们,为什么成立作业效能监测中心?为什么要实施作业效能监测工作?我想说的是,这是一个直面现实的时代命题。
网上流传这样一些“古诗新说”:商女不知亡国恨,一天到晚写作业;举头望明月,低头写作业;少壮不努力,老大写作业;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作业;人生自古谁无死,来生继续写作业……这是聪明而无奈的孩子们的“杰作”,却直指当下作业环节中普遍存在的效率低下、类型单一、过分注重知识与技能训练,缺乏分层多元等问题。
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自问:什么是最好的教育?他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什么也不去做”。冰心先生也说,“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这些话揭示了成长的真谛,也告诉我们,教育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长宁教育改革的宗旨——“顺天性而教”恰恰体现了这一点:那就是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让孩子们知道,生活的一切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他们在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结论,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
实施作业效能监测的缘由
开展小学作业效能监测工作,就是力求以优化作业推动教育改革,把孩子从繁重、重复、机械的作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拥有快乐的小学生活,体验幸福人生。
1. 是区域教育改革的系统工程
当前,上海的教育进入到内涵发展阶段,重心是追求教育公平与均衡,让每位学生都获得最合适、最有利、最充分的发展。长宁区已基本实现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课程改革的目标定位在让每位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成长,在更高水平上实现终身发展。我们全面推广了“快乐拓展日”课程活动,建立了“学科发展中心”,开展了“学生身心健康”、“学习生活幸福”和“学业成就发展”三个指数测评,但就作业环节而言,超时、无效、不合理、不匹配、不科学的情况依然存在。因此,进行作业效能监测,就是要促进我们对教育问题的严肃思考和反观自省,在制度上加以完善,在观念上加以更新,从系统性、整体性的高度开展教育改革,以期真正实现教育内涵发展。
2. 是课改瓶颈问题的突破渠道
长宁教育改革立足于全球化特征初显的大数据时代。新的科技知识大约每两年就会增长一倍……这就是我们所处时代的写照。孩子们要适应世界发展,必须学习更多、思考更多。这时,减负到底有没有可能?该怎么做?这是全世界都在致力研究的教育改革的瓶颈问题。我们的理解是:理清负担的源头,减掉不必要的负担,建立合理的负担梯度,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有意义。作业是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形成能力、体验过程和掌握科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和必经途径,作业质量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我们选择了以作业为切入口,实现作业的“量的把控”和“质的提升”,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3. 是教学管理模式的优化路径
在教学的五个环节中,作业最具活力,也是课堂教与学的反馈和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作业效能监测必须扎根于科学、实效的学校教学管理,必须汇聚家校共同力量,通过作业效能监测的校本化实施,推动监测工作不断持续发展。
实现“量的把控”和“质的提升”
通过作业改革落实“减负”的道路该如何走?这是一个沉甸甸的问答题,更是一道必答题。2011年,我们成立了长宁区小学作业效能监测中心,以实现“三多三少”:多一点睡眠,多一点游戏,多一点运动;少一点近视,少一点肥胖,少一点无效作业。我们期待:作业改革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和成长。
一种好的理念,必须诉诸于一种务实的行为方式。作业是个小环节,但是对作业的改革是个系统工程。因此,我们建立了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领导、区教育学院专业支撑的机制,加强整体规划,以项目为抓手,以课程为重点,以评价为突破,分学段推进,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了单元作业指导建议网上发布制、网上作业两级备案制、常态调研制、实时咨询制四项制度建设。
日本教育界提出,交流、做家务、睡眠、运动、兴趣、体验是造就优秀儿童的重要方面。在我们看来,这六项与作业都有或多或少的关系,比如,如果对作业数量进行把控,就能让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让孩子可以在空余时间多运动;如果精心设计作业形式,可以让孩子在交流、做家务中接触世界,进而培养孩子的兴趣,丰富生活体验。在实施作业效能监测工作的这两年,我们不断地扪心自问:我们收获了什么?我们达到初衷了吗?我们努力探索并实践着的工作是不是真正提升了孩子们的生命质量和幸福指数?通过跟踪研究,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以下转变——
1. 实现了学生的幸福成长
最有价值的教育转型,是真正把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当作第一要务。我区的作业改革,真正关注了学生的学。将所有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都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而学习方式的转变正促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不断提升。从调研报告来看,作业效能监测实施以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提高,学习态度在改进,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所提升,自信心在不断增强。比如,有学习兴趣的学生比例从2011年1月的38.75%提升到2012年6月的46.96%。
2. 优化了学校的过程管理
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是长宁区教育内涵发展的追求,作业效能监测的校本化实施是此项工作不断推进、持续发展的永久动力。两年来,全区所有小学健全管理机制,明确实施规范,加强过程监控,涌现了“单元作业校本实施建议”、“课程教学双向细目表”、“主题长作业课程化”、“学校作业堂堂清、每天精练一刻钟”等彰显学校特色的校本实施经验。这些科学、有效的过程管理模式通过区域的合作共同体、学校教研组等的相互分享,正逐步将快乐学习惠及于每一位长宁学子。
3.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提升
两年的教育转型实践和探索中,长宁的作业改革始终将一线教师的专业提升作为核心指向。作业效能监测中心依托区教研室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以“工作单”为指导,开展了“核心知识点的梳理”、“单元作业指导建议的编制”、“长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等专题培训,强化教师对作业设计的“四性”认识,提升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
作业的研究促使教师重新定位教材、学生、教学之间的关系,开放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由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为主逐步转变为讲授式、讨论式教学相结合。师生共同设计学习方案,教师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开展多向合作互动。设计“导学单”和“任务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教师问题引导教学,变成以学生问题引导课堂讨论。教师正逐渐成为研究者,逐渐体现出作为课程实施者强烈的课程意识、学科意识和育人意识。
4. 加强了家校的协商互动
家庭是教育过程不可或缺的元素。在作业效能监测工作实施的过程中,家校的协商互动逐渐得到了加强。愚园路第一小学针对以往“家校间各执其词,教育观缺乏有效沟通”的现状,首创了“单元学科学习反馈建议书”网上发布制,实现了“家校教育同步化”。家长在第一时间了解孩子当前的学习状况和存在问题,并及时获得指导孩子学习的相应对策,为形成家校教育合力提供了支撑;家长通过一级备案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作业量,实现对作业“量的把控”的齐抓共管,并在不断分享孩子完成作业的喜悦中感受他们的成长。天山路第一小学的家长用这样一段话见证了长宁作业改革的阶段成效:“终于可以理解女儿对于长作业的喜爱——作业的内容无关枯燥的语法和计算、作业的形式没有传统的对错之分、作业的过程其乐无穷,而最终一个满意的作品所带给她的成就感更是无可替代的。”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它牵动着每一堂课的质量神经。作业是一扇窗,打开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业是一把尺,检验的是学生的学习成效。我们不能让作业只是负担,只见知识不见人。今天,我们进行的这场改革关乎民生,我们带着问题而来,不断地解决问题,也在不断地产生着新的问题。真诚地希望能够得到专家和领导的支持,加强与兄弟区县的交流合作,凭借科学的专业引领,深入课改实践,努力促进教育转型,真正优化学校的教学管理,完善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学生的幸福成长!
网上流传这样一些“古诗新说”:商女不知亡国恨,一天到晚写作业;举头望明月,低头写作业;少壮不努力,老大写作业;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作业;人生自古谁无死,来生继续写作业……这是聪明而无奈的孩子们的“杰作”,却直指当下作业环节中普遍存在的效率低下、类型单一、过分注重知识与技能训练,缺乏分层多元等问题。
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自问:什么是最好的教育?他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什么也不去做”。冰心先生也说,“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这些话揭示了成长的真谛,也告诉我们,教育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长宁教育改革的宗旨——“顺天性而教”恰恰体现了这一点:那就是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让孩子们知道,生活的一切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他们在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结论,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
实施作业效能监测的缘由
开展小学作业效能监测工作,就是力求以优化作业推动教育改革,把孩子从繁重、重复、机械的作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拥有快乐的小学生活,体验幸福人生。
1. 是区域教育改革的系统工程
当前,上海的教育进入到内涵发展阶段,重心是追求教育公平与均衡,让每位学生都获得最合适、最有利、最充分的发展。长宁区已基本实现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课程改革的目标定位在让每位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成长,在更高水平上实现终身发展。我们全面推广了“快乐拓展日”课程活动,建立了“学科发展中心”,开展了“学生身心健康”、“学习生活幸福”和“学业成就发展”三个指数测评,但就作业环节而言,超时、无效、不合理、不匹配、不科学的情况依然存在。因此,进行作业效能监测,就是要促进我们对教育问题的严肃思考和反观自省,在制度上加以完善,在观念上加以更新,从系统性、整体性的高度开展教育改革,以期真正实现教育内涵发展。
2. 是课改瓶颈问题的突破渠道
长宁教育改革立足于全球化特征初显的大数据时代。新的科技知识大约每两年就会增长一倍……这就是我们所处时代的写照。孩子们要适应世界发展,必须学习更多、思考更多。这时,减负到底有没有可能?该怎么做?这是全世界都在致力研究的教育改革的瓶颈问题。我们的理解是:理清负担的源头,减掉不必要的负担,建立合理的负担梯度,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有意义。作业是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形成能力、体验过程和掌握科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和必经途径,作业质量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我们选择了以作业为切入口,实现作业的“量的把控”和“质的提升”,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3. 是教学管理模式的优化路径
在教学的五个环节中,作业最具活力,也是课堂教与学的反馈和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作业效能监测必须扎根于科学、实效的学校教学管理,必须汇聚家校共同力量,通过作业效能监测的校本化实施,推动监测工作不断持续发展。
实现“量的把控”和“质的提升”
通过作业改革落实“减负”的道路该如何走?这是一个沉甸甸的问答题,更是一道必答题。2011年,我们成立了长宁区小学作业效能监测中心,以实现“三多三少”:多一点睡眠,多一点游戏,多一点运动;少一点近视,少一点肥胖,少一点无效作业。我们期待:作业改革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和成长。
一种好的理念,必须诉诸于一种务实的行为方式。作业是个小环节,但是对作业的改革是个系统工程。因此,我们建立了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领导、区教育学院专业支撑的机制,加强整体规划,以项目为抓手,以课程为重点,以评价为突破,分学段推进,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了单元作业指导建议网上发布制、网上作业两级备案制、常态调研制、实时咨询制四项制度建设。
日本教育界提出,交流、做家务、睡眠、运动、兴趣、体验是造就优秀儿童的重要方面。在我们看来,这六项与作业都有或多或少的关系,比如,如果对作业数量进行把控,就能让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让孩子可以在空余时间多运动;如果精心设计作业形式,可以让孩子在交流、做家务中接触世界,进而培养孩子的兴趣,丰富生活体验。在实施作业效能监测工作的这两年,我们不断地扪心自问:我们收获了什么?我们达到初衷了吗?我们努力探索并实践着的工作是不是真正提升了孩子们的生命质量和幸福指数?通过跟踪研究,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以下转变——
1. 实现了学生的幸福成长
最有价值的教育转型,是真正把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当作第一要务。我区的作业改革,真正关注了学生的学。将所有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都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而学习方式的转变正促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不断提升。从调研报告来看,作业效能监测实施以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提高,学习态度在改进,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所提升,自信心在不断增强。比如,有学习兴趣的学生比例从2011年1月的38.75%提升到2012年6月的46.96%。
2. 优化了学校的过程管理
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是长宁区教育内涵发展的追求,作业效能监测的校本化实施是此项工作不断推进、持续发展的永久动力。两年来,全区所有小学健全管理机制,明确实施规范,加强过程监控,涌现了“单元作业校本实施建议”、“课程教学双向细目表”、“主题长作业课程化”、“学校作业堂堂清、每天精练一刻钟”等彰显学校特色的校本实施经验。这些科学、有效的过程管理模式通过区域的合作共同体、学校教研组等的相互分享,正逐步将快乐学习惠及于每一位长宁学子。
3.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提升
两年的教育转型实践和探索中,长宁的作业改革始终将一线教师的专业提升作为核心指向。作业效能监测中心依托区教研室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以“工作单”为指导,开展了“核心知识点的梳理”、“单元作业指导建议的编制”、“长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等专题培训,强化教师对作业设计的“四性”认识,提升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
作业的研究促使教师重新定位教材、学生、教学之间的关系,开放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由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为主逐步转变为讲授式、讨论式教学相结合。师生共同设计学习方案,教师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开展多向合作互动。设计“导学单”和“任务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教师问题引导教学,变成以学生问题引导课堂讨论。教师正逐渐成为研究者,逐渐体现出作为课程实施者强烈的课程意识、学科意识和育人意识。
4. 加强了家校的协商互动
家庭是教育过程不可或缺的元素。在作业效能监测工作实施的过程中,家校的协商互动逐渐得到了加强。愚园路第一小学针对以往“家校间各执其词,教育观缺乏有效沟通”的现状,首创了“单元学科学习反馈建议书”网上发布制,实现了“家校教育同步化”。家长在第一时间了解孩子当前的学习状况和存在问题,并及时获得指导孩子学习的相应对策,为形成家校教育合力提供了支撑;家长通过一级备案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作业量,实现对作业“量的把控”的齐抓共管,并在不断分享孩子完成作业的喜悦中感受他们的成长。天山路第一小学的家长用这样一段话见证了长宁作业改革的阶段成效:“终于可以理解女儿对于长作业的喜爱——作业的内容无关枯燥的语法和计算、作业的形式没有传统的对错之分、作业的过程其乐无穷,而最终一个满意的作品所带给她的成就感更是无可替代的。”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它牵动着每一堂课的质量神经。作业是一扇窗,打开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业是一把尺,检验的是学生的学习成效。我们不能让作业只是负担,只见知识不见人。今天,我们进行的这场改革关乎民生,我们带着问题而来,不断地解决问题,也在不断地产生着新的问题。真诚地希望能够得到专家和领导的支持,加强与兄弟区县的交流合作,凭借科学的专业引领,深入课改实践,努力促进教育转型,真正优化学校的教学管理,完善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学生的幸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