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反恐参与的现实样态与路径选择r——基于社会参与理论的分析范式

来源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asen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恐怖袭击常态化的背景下,公众作为政府反恐的辅助者,由“被动参与者”向“主动参与者”转变,既是实现个人反恐参与权的需要,也是履行反恐义务的必然要求.基于社会参与理论的分析框架,从兴趣、能力和网络三个维度分析,我国公众反恐参与还存在着参与意识不强、参与能力不足、参与网络不畅等问题.基于此,促进我国公众反恐参与的路径应从提升公众反恐参与意识、加大公众反恐能力培育政策供给与制度安排、打造系统化的反恐社会网络等几个方面着手.
其他文献
一、受害人注意事项  1.记录肇事车辆信息。发生事故后,受害人应保持冷静并立即采取自救措施,确认交通肇事者及肇事车辆,并记录肇事车辆号牌、车型,颜色等,防止肇事车辆逃逸。为了防止出现套牌事件,最好让当事人能够留在事发现场,  2.保存好相关证据。无论是人身伤害还是财产损失,在要求赔偿时都必须提供确实、充分的证据。  3.造成严重伤情的,应该要求交警部门做伤残评定。在交警调解不成功时应及时到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