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公署:香港廉能的精神寄托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boy5493213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新鸿基地产和特区长官曾荫权让廉政公署成为媒体的焦点所在。
  廉政公署是香港政府的防护墙,也是社会的良心。其本来是香港行政长官的特派机构,直接向特区长官负责,但这一次,这把反腐败的利刃却刺向了顶头上司。
  曾经的香港,很腐败
  廉政公署的早期全称是“总督特派廉政专员公署”,顾名思义,这是一个最高行政长官的派出机构,它直接隶属于最高长官,独立于复杂的官僚机构,是手握反腐败尚方宝剑的“钦差御史”。香港是世界上最廉能的城市之一,一直位居亚洲三甲,而这一切都拜廉政公署所赐,99%的香港人信任廉政公署。它已经不仅是反腐败的机构,更成为香港人的精神寄托。
  谁也不会想到,半个世纪前的香港是世界上最腐败的地区之一,英国媒体关于香港的报道中有70%以上的新闻与贪污有关,换言之,贪污腐败已经成了当时香港的标志,也是香港的耻辱。
  彼时的香港和现在很多地方一样陷入了一种腐败的陷阱之中,就像那位贪污了500万港币的警司韩德所说的:“贪污在香港警察队伍中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就像晚上睡觉、白天起床刷牙一样自然。”
  在腐败陷阱中挣扎的国家和社会,会出现这样一个奇怪的景象:腐败已经不再是一种现象,而是一种思维方式。贪污和行贿是连体儿,没有行贿,贪污不会泛滥成灾,无权无势之人对贪污深恶痛绝,但是遇到麻烦,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找关系”。腐败的陷阱就像黑洞一样蚕食着人们对正义的信念。
  对于一个现代社会而言,法治及其法治信念是社会秩序的黏合剂。可悲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香港,警察成为腐败的重灾区。警察本来是秩序的化身,是社会正义的守护者,但彼时却成为贪污腐败的“领头羊”。据保守估计,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警察队伍从黄、赌、毒中获得赃款高达10亿港币。
  警察的腐败已经不是现象,而是一种“制度”。2009年拍摄的《金钱帝国》就是反映当时香港警察的腐败,虽然历史情节是压缩在一部电影之中,但基本把当时的腐败“套路”讲出来了。
  毒品交易是暴利行业,从“金三角”运来的毒品从香港中转,而且香港本地就有8万吸毒者。香港的毒品交易由几个重要的帮派垄断经营,背后则是警察势力做靠山。警察当局给这些贩毒者发放“特许证”,得到警察当局首肯的贩毒者自然可以日进斗金,当然,他们的利润要与警察“分成”。一个叫“阿福”的刑事犯获得警察的许可,每天“上贡”1万港币。
  得到警察当局许可的贩毒集团可以“自由经营”,警察会对他们的行为视而不见,如果遇到缉毒行动会提前知会他们。缉毒行动成为警察维持贩毒秩序的行动,不得警察当局欢心的贩毒者就要被清理出局。除了毒品之外,赌场也是暴利的渊薮,当然也少不了警察的介入。大的赌场要将三分之一到一半的利润“孝敬”给警察。如果一个赌场赌资有60万元,利润差不多有2.5万元,至少要给警察1万元以上。
  警察腐败成为一种制度的重要表现就是,警察不会亲自收钱,而是会通过“中间人”。“中间人”是警察的收租人,帮助警察从贩毒集团、赌场和妓院收取保护费并分赃。更绝的是,为了分配数目庞大的赃钱,竟然需要雇佣会计。贩毒集团“孝敬”的钱很多都是从外国银行支付的。由此可见,贪污腐败已经成为香港经济社会的“润滑剂”,没有这些黑钱,黄、赌、毒就无法运转下去。
  腐败,几乎是任何制度都难以避免的痼疾,尤其是缺乏独立司法机构的社会更是如此。香港的腐败已经严重影响到其国际形象,反腐败的立法不断地推出,机构也在不断革新,但是效果却令人气馁。
  1948年香港有了防止贪污的法令,司法机关可以对嫌疑人的账户、消费情况进行调查。到了1959年调查的权限扩大到官员的私人账目,如果一个官员的消费水平已经远远超过其合法收入的话,就可以调查、开除这位官员。
  法规是一回事儿,法治是另外一回事。即便有了严峻的法令,香港的腐败还是如野草一般滋生。为什么呢?因为反腐败的机构就在腐败队伍之中,警察局内部有一个反贪腐的科室,换句话说,警察要自我检查、自我监督。公众对这样的反腐败机构缺乏信任,如果实名举报,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受到报复。
  此外,反贪腐的机构没有独立性,与警察是“一家人”,他们之间存在着人员流动,今天在反对警察腐败,明天可能就成了警察腐败队伍的一员。这样的反腐败只能陷入越反越腐败的怪圈之中。
  1971年香港试图使反贪腐机构独立于警察队伍,但是遭到警察当局的抵制,只是通过了新的反腐败的法律,扩大了对官员的审查的范围,如果官员无法对自己的财产来源进行充分说明,那么就要面临免职、罚款10万元的惩处。反贪机构的行政等级有所提升,人员编制也在扩大,一些没有污点的新人被招聘进来。新的机构有所进步,一些警察涉嫌贪腐而被免职或者判刑,但是这对于扭转香港的吏治败坏也只是扬汤止沸而已。
  在警察队伍中要保持洁身自好也并非易事,因为这是一个大酱缸,行贿集团会在每个警员的抽屉中塞钱,如果欣然接受了,那就自动“转正”了,也就是香港行话里说的“上车”。如果不上车也可以,那只能“跟车跑”,你不贪污也别多管闲事,“永远别在车前挡路”,否则涉贪集团就会把你撞死。十之八九的警察都有过贪污的行为,如何在警察内部反腐败呢?
  警察的腐败只是当时公权力堕落的冰山一角,有特权而无监督的地方必然腐败泛滥。香港是个移民城市,1960年代以后,香港当局建设公屋,提高居民居住条件。“僧多粥少”,在分配过程中出现了各种腐败,为了尽快分得公屋,必须花钱打点关系,负责房屋分配的机构就获得了寻租的资本,于是出现了“地老虎”、“房老虎”这样的贪官。每个行业的公职人员都会找到生财之道,哪怕是消防队员也不例外,在灭火之前也要勒索一番“开喉费”。
  腐败,已经成为香港的定时炸弹,要么继续沉沦,要么洗心革面。机会来了,“葛柏案”引发警局震荡。
  廉署成立,打虎立威
  1973年的世界是动荡不安的,中东爆发了战争,油价开始飙升,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之中。香港也面临着股市泡沫带来的冲击,人心躁动。经济出现危机,财富缩水,人们更加看重资源的分配,对贪腐更难以容忍。   香港警察当局的三号人物、时任香港总警司的葛柏提出于1973年7月退休。这份提前退休的申请引发了香港社会的震荡,因为在此之前香港的反腐机构已经盯上葛柏了,只是一直没有找到有力的证据,将其绳之以法。如果葛柏安然退休离开香港,那就意味着警察当局中的巨贪将逃之夭夭。
  1974年4月,香港警方的最高长官警务处处长收到情报,葛柏将向海外转移大量现款。反腐机构在香港480多家持牌银行中展开了调查。短短一个月之中,他们发现葛柏在香港及海外的储蓄高达62.4万港币。这是什么概念呢?当时2.5万港币能买个100平方米的房子!
  葛柏的这些款项分别存在加拿大、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地,而他从1952年任职于香港开始,20年间的薪酬也不超过这些存款,难不成葛大人这20多年没吃没喝?显然,葛柏任职期间有严重的贪污行为。警务处处长命令葛柏停职接受调查,并且引用当时的《防止贿赂条例》,要求葛柏在一个星期内说明其财产来源。
  1973年6月4日,葛柏收到了一张传票。他意识到大事不好,三十六计走为上。葛柏利用“7天内”的条款,在第4天时使用一张警卫人员的通行证登上了飞往英国的飞机,溜之大吉。
  消息一出,香港舆论沸腾。因为在此之前,警方清查的葛柏的账面财富已经437万港币!如果让这只贪腐的老虎溜走,港英当局如何向市民交代呢?打死几只苍蝇,却放走了一只老虎。当时香港社会打出了“反贪污,捉葛柏”的旗号,游行示威的人不断增多,新任总督麦理浩爵士不得不做出彻查葛柏及香港警察腐败的决定。
  麦理浩爵士任命高级按察司百里渠对葛柏“跑路”事件进行调查,三个月之后,百里渠拿出了一份调查报告,所描述的景象令人触目惊心。其中写道:“最坏的一种贪污形式就是反贪污办公室所说的‘集体’贪污,就是说整个团体的警员都参与了收取和分配赃款的活动。”集团化、制度化的贪污是香港警察的特色,要根除这一痼疾需要大刀阔斧。
  烫手的山芋又传到了麦理浩爵士手上,是小修小补还是釜底抽薪?1973年10月17日,麦理浩爵士在香港立法局宣布建立一个新的、独立的反贪机构——廉政公署。为什么要另起炉灶呢?既有的反贪机构近乎摆设,已经失去民心,这是麦理浩爵士设立廉政公署的重要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作为新任的总督总要做出一些政绩才好。
  廉政公署成立之后,继续对已经开溜的葛柏进行调查。葛柏贪污已经是明摆着的,但是他已经逃回英国,也就是香港当时的“祖家”,要将其引渡回来受审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如果就此放过葛柏,廉政公署在港人眼中不过是个傀儡而已。
  随着调查的深入,廉署获得了一位外籍前警司的支持,他愿意做污点证人,指证葛柏曾经收受一位华籍警司2.5万港币的贿赂。1974年4月29日,伦敦警方将葛柏拘押,经过几个月的调查、审讯,伦敦法庭判葛柏押回香港受审。
  1975年1月7日,葛柏在潜逃1年半之后重新回到香港,不过这次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审判。葛柏回港受审的消息成为香港各个媒体关注的头等新闻,可以想象,一旦葛柏落地,记者们的“长枪短炮”也会将其“击毙”。为了避免秩序失控,廉署采取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策,在机场摆上几辆汽车表示接机,记者们本以为可以在此守株待兔。没想到,廉署官员在飞机上已经给葛柏办理了入境手续,飞机降落之后,葛柏被带上了一架直升机。
  看到直升机起航,记者们意识到受骗了,于是驾车紧追。葛柏下了直升机之后,押解他的汽车左右都是记者的摩托车,场面煞是壮观。葛柏回港受审,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廉署的一个胜利,在香港社会引起的反响也超过预期。葛柏出逃之后,有媒体说,这件事情打破了香港政治精英的优越感。而葛柏受审则昭示着政治精英低下了高贵的头颅。
  审理葛柏,从轻还是从重呢?当时香港人群情激奋,从重判处葛柏是符合民意要求的。但是,当时的法律规定,葛柏所犯之罪最多判处7年监禁。后来葛柏被判4年监禁,如果加上他被拘留的一年多时间,基本达到最高的惩罚了。
  法治,意味着每个公民在法律面前的平等,无论曾经是高官显宦还是贩夫走卒,都应该按照法律的程序进行审判。汹涌的民意不能作为法律审判的依据,否则就会造成多数人的暴政。葛柏案不仅让廉政公署首战告捷,树立权威,而且让香港人重拾法治的信心。就像麦理浩爵士所言,“廉政公署的成立扭转了香港的贪污情况,和社会福利的增加一样提升了香港的国际形象。”
  既然连葛柏这样的老虎都难以逃脱法律的制裁,那些索贿成瘾的小喽啰还能逍遥法外吗?就像《金钱帝国》里面的陈细九说的那样,“祖家”动真格的了,我们还是投降吧。“祖家”是香港人对英国的称呼,连总督都震怒了,廉署就有了靠山。到1976年,200多名警察被调查、审讯与判刑,不断有人被廉署请去“喝咖啡”。只要被请喝咖啡了,那说明被廉署盯上了,离着落网也就不远了。
  香港警察开始人人自危,如果这样下去,几乎每个人都要成为廉署的阶下囚。1977年10月,警察开始示威游行,抗议廉署的权力过大。数千警察包围并入侵了廉政公署大楼,不少廉署职员遭到警察的殴打。两个执法机构之间的“火并”确实引人关注,但是这却反映了香港警察在贪污的路上走得太远了,以至于“纠错”的成本已经高到无法承受的地步。
  面对这样的困境,麦理浩爵士也很头疼。香港要正义还是秩序呢?如果要求正义,就应该把那些犯事儿的警察都关到监狱里面去,警察的抗议乃至暴动已经表明此路不通。如果息事宁人,廉署的权威何在?麦理浩采取了折中的方案:赎买与和解。港英政府宣布,1977年1月1日之前的贪污行为既往不咎,这是对那些贪污警察的“和平赎买”,而已经落网或者情节十分恶劣的案件要继续审理,这是给廉署足够的颜面和权威。通过这样的中庸之策,麦理浩实现了廉署与警察之间的和解,在维持秩序稳定的前提下支持廉署追求法治与正义。
  廉署,已成一种信仰
  葛柏案之后,廉署成为打虎英雄。贪污,并不仅仅是在公权力领域,也存在于经济尤其是金融领域。香港是世界上著名的自由港,是开放度最高的金融中心之一。任何金融活动都可能存在欺诈行为,而法治则是金融自由化的“铁布衫”。
  廉政公署侦破的一宗经济案件使之华丽转身,也为香港金融市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佳宁案”历时17年,诉讼成本超过2亿港币,涉案金额达到66亿港币。这是上个世纪80年代震撼香港的金融诈骗案,主谋陈松青创建了名叫佳宁的公司,并使其上市,通过一系列的运作,佳宁股价如火箭一般飙升,包括中小股民在内的投资者陷入一种狂热,并制造了一种幻象:佳宁的股价只涨不跌。任何泡沫都会有破灭的一天,1983年10月这个财富的神话破产了。佳宁的股票成了人们的糊墙纸,无数股民陷入破产之中。佳宁泡沫的背后充满了行贿、受贿、欺诈,廉署历经十数年终于把这件经济诈骗案件调查清楚。
  佳宁泡沫让香港的股民们很受伤,很多人在此后对股市有深深的不信任,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小股民眼中的股市更像一个赌局,无法窥探其中的会计与财务规则。廉署侦破佳宁案耗费颇多,但是其中的价值已经不局限于案件真相大白,而是对经济秩序的守护。
  葛柏案和佳宁案让廉政公署成为香港社会秩序的守护者,无论在公权力领域还是金融领域,都有廉政公署的眼睛在盯着那些作奸犯科的人。在过去30多年中,被廉署调查的70%以上的案件被起诉,而100%的卧底案件被侦破。
  2012年廉政公署介入了新鸿基地产集团的调查,而将于6月30日卸任的特首曾荫权也被立案。可以相信,这将是香港社会的又一次地震,地产大佬对香港经济的统治或许将告一段落。这也是民意所归。
  特首曾荫权虽然数度落泪,表示自己本着良心做事,但是公众或者廉署并不轻易相信任何人的眼泪。廉政公署之所以在30多年中治好香港积重难返的腐败痼疾,依靠的是制度,而非人情。过去30多年的作为已经形成一种传统,一种为香港人所信赖的传统。任何人,无论多高的权位,无论接受过什么贿赂,都会在廉政公署公正的调查中大白于天下。
  在香港这样一个充满金钱气息的社会中,廉政公署成为法治、正义的化身,成为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寄托。
其他文献
1937年10月,应该是杨文翰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短短一年多,在红军主力北上长征、留守游击队纷纷被打散时,他率领的红军赣东北游击大队,却从最低潮时期的30多人,发展到了500人,还拥有轻机枪1挺,步枪200多支。  杨文翰最初是一名宣传干部,并无军事经验,是红军留守游击队一败再败的覆亡危局,将其推上了一线。  1935年1月,作为先头部队出发“长征”的方志敏红十军团损失殆尽,在江西弋阳磨盘山等候其
期刊
桃花坞位于苏州,它最大的名气大概来自唐伯虎在此修建的私人别墅——桃花庵。唐伯虎写下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 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 又摘桃花换酒钱。”更是让桃花坞充满了浪漫的人文色彩。  如今的桃花坞,桃花庵已踪迹难寻,但可以见到一个名为朴园的古色古香的院落,这里也是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与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博物馆的所在地。  桃花坞年画:  因太平天国战火而得名
期刊
“我们能像迅速消除旧有的差异那样迅速创造出不同之处吗?”  忘不了初读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时的感受。原本是一部亲切新颖的书,我却以生硬敷衍的心情面对它。  过了两年,翻开1216页,注意到那句追问:“我们能像迅速消除旧有的差异那样迅速创造出不同之处吗?”蓦然,意识到,初读时先入为主的阅读期待,让我错失了什么。  幸好是一本自藏书,只需再次翻开。彼此的涵容,让书与它的读者都能跟着机缘走。  菲
期刊
1988年,正在柏林攻读博士学位的朱维毅,对公园中的德国老人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只要当时80岁左右的德国老头,差不多都是参加过“二战”的老兵——朱维毅想知道,对那段历史,这些老人会不会对一个中国人坦诚相告?  “二战”后期,德国曾经出现过一支震惊世界的党卫军少年师,其作战之勇猛,伤亡之惨重,结局之凄凉,在“孩子兵”参与战争的历史上绝无仅有。  然而这支部队在战后却很少被人提及,何故?德国朋友告诉朱
期刊
路易十四讨厌三种人:不听他话的人,比他有钱和在战场上不让他赢的人,在他戴假发、穿高跟鞋之前看到他的人。  姓名  路易十四的全名是路易·迪厄多内·波旁,因在其之前已有十三位国王的名字叫路易,所以他就被尊称为“路易十四”。  外号  路易十四以“太阳王”的称号流传后世,但其实在他之前,历任法国国王都以“太阳王”自居,只是路易十四更投入于这个角色而已。  星座  追求完美的处女座,不放过任何细节,所以
期刊
劳斯莱斯最新幻影敞篷版Coupe车型在伦敦亮相  在伦敦精品展(Masterpiece London)上,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精美古董珠宝亮相。从诞生于1928年的卡地亚彩色宝石手镯,到已经有近200年的历史、头部隐藏着巧妙香料盒设计的蛇形项链,这些古董珠宝在经过时间的洗礼后,依然熠熠生辉、充满吸引力。  与这些珠宝不同的是,世界顶级奢华轿车劳斯莱斯(Rolls-Royce)也同时亮相该展。这辆在
期刊
接着人字,今天谈仁。  古人常将二者互注互释。仁字生出来得晚,商周未见,始于战国。今儿个“汉字门”里的仁字,是《说文》中的古文,从千心。新出土的战国仁字,不从千心,也不从二人,而是从壬心。当然这是我的解释,文字学界大都释为从身心。也不能说错,只是不精粹、不究竟。  仁,在中国文化史中,居核心位置。孔子发扬了仁之精神,代代不绝,但多从二人关系的“相人偶”立意。如此,就很容易进入以家为原型的伦理家国模
期刊
一千年前的长安和罗马,为何成了东方和西方所有大城市的母版以及小城市的梦想?城市的疼痛在何处?
期刊
长安和罗马,已经成为东西方两大文明的代名词,成为后来城市不断仿效的母版。奈良、京都,就是对长安倍加崇敬的仿效;而伦敦、巴黎、柏林,这些耳熟能详的西方都市,则不断地步追罗马帝国的影子,试图继承它的伟大。  当一天快要结束的时候,提图斯,罗马帝国的皇帝端起酒杯,望着酒杯中倒映的罗马城,对着同坐的挚友道出了那句流传后世的感叹:“朋友,我又少了一天啊!”正在此时,长安城未央宫中的汉昭帝刘弗陵,正在宫人的服
期刊
姓名  在1951年前,她的名字叫玛格丽特·罗伯茨,1951年与她心爱的丹尼斯结婚后,她的名字就变成了玛格丽特·撒切尔了,对大多数知道她的人来说,她叫撒切尔夫人,但是对她亲近的人来说,她的昵称是“麦姬”。有时撒切尔的铁杆粉丝也会用“麦姬”来称呼她,比如在她1990年输掉大选宣布下野时,她的两名铁杆粉丝便在她的政敌赫塞尔廷的住宅外举着“麦姬使我们伟大,你将使我们毁灭”的标语牌。  外号  铁娘子,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