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官话通泰片声调类型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lin1314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江淮官话通泰片的13个方言点的声调系统,对其进行声学和听感描写,并对其调型进行类型学定位。通泰方言原来应以七声系统为主,但现在大多已减为六声系统了,少数还进一步衰减为五声、甚至四声系统。从类值对应来看,六声系统较为一致,阴平都是中降调,阳平是高调,阴去大多为平调,上声是纯低调。阴阳入都是短调,一般阳高而阴低。而七声五声系统的类值对应并不一致。不过,从调型模式来看,通泰方言和其他方言一样,长调以常四、常三为主。即使是五长调系统,仍大多是‘常四加一’模式。
其他文献
乾隆“钦定”了《四库全书》,“敕修”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还“御定”了《续文献通考》。《四库提要》和《续文献通考》正式判定明末出自井中的宋郑思肖《心史》为伪书。但
唐圭璋先生的词体传习思想包括传习指导思想与传习方法理论两方面的内容。在“上不类诗,下不类曲”的总则之下,他提出习词的读词、作词、改词三步骤及相对应的方法,同时,他以实际
本文探讨了创造有中国特色新诗体的创作与理论,说明新诗体的创建完全可能。
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文艺界大规模的思想改造和批判运动中,一些作家文艺家通过“检讨书”的方式完成了对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核心的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接受和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