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从教十多年的特教教师, 在教学中,我发现聋生由于先天的听力障碍,使得他们必须依靠视觉感知世界,先天的残疾让他们的理解能力明显低于正常孩子,对语文文本的理解停留在表层,不能深刻地体会文章的思想。聋童心理学研究表明,把思维过程融于情境中,聋生就会对教学活动产生直接的、强烈的兴趣。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下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情境教学在聋校语文教学中一些运用。
一、情境教学的特点
所谓情境教学,即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场景和活动境地,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达到情境(景)交融的教学效果。它应符合以下三点:(1)激趣。在课堂中激起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使教学过程波澜起伏,学生很快便能够快速、有效地投入到语文课堂中来,让他们从中找到乐趣,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意愿。(2)蕴伏。教师的情境创设不能简单因激发学生的兴趣而设置,应让学生在情境中有思考、有回味,要有语文思维的空间,更要为后面的新知学习中的难点作好铺垫、蕴伏。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不知不觉地解决问题,从而实现认知层面上的“会学”。(3)连贯。教师的情境创设应该是连贯的,整节课有一个总的情境线索。让学生畅游在创设的情境中,发现、探究、合作、解决,让教学活动成为学生有效的学习活动。
二、情境教学的意义
1.能激发兴趣
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只有当儿童对某一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在这种环境下的教学才有效。但是,兴趣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引起的。多媒体以其形象、生动、直观新颖的特殊功能,得到了聋生最大的喜爱和认可,网络视频、动画,教学软件的开发,给多媒体应用于课堂提供了更大的平台,创设情境也达到了最优化。例如,在教学《天安门前看升旗》、《小蝌蚪找妈妈》、《骆驼和羊》等课文时,直接播放动画或视频,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一目了然,视觉也能受到强烈的冲击,内心的情感油然而生。
2.能丰富感受
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这样不仅能把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还能很快地进行理解。扮演角色体会情境,有四种做法:(1)进入角色。让学生带着强烈地感情阅读课文,体会课文中各种人物的思想感情。(2)分角色朗读。这样的阅读,可以让学生听到教材中各种人物的不同声音,虽未见其人,却已闻其声,增进对课文的理解。(3)直接表演。课文中选编的故事、童话,可组织学生装扮成剧中人,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进行表演,如《小公鸡和小鸭子》、《小蝌蚪找妈妈》等,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4)改编课本剧。根据课文编写剧本,然后让学生进行表演,同样不失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方法。
3.能陶冶情感
情境教学是一种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这里所说的情感活动体现在多个方面:(1)教师与学生之间。情境教学主张教师对儿童倾注真情,以敏锐的洞察力去触及儿童的情感领域,从而建立起亲和的师生关系,渲染一种温暖和谐的、可以信赖的、充满自信的、无拘无束的情境。教师首先必须通过一种移请作用,设身处地地感觉体验,回归到儿童的情感状态,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这样才能产生“以情动情”的移请效应。(2)学生与教材之间。教材对学生的吸引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学生与教材之间建立起美妙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在语文情境教学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李吉林老师曾总结出这样的情感推进的发展模式:在初读课文,激发动机中——入情;在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中——动情;在领悟课文语言的神韵中——移情;在表情朗读、语言训练中——抒情。(3)学生与学生之间。由于情境的优化,学生与学生之间,友爱亲密。他们在亲、助、乐等人际关系中相互切磋、合作互助、取长补短,培养了团队意识、合作精神、交往能力,这就为学习语文提供了良好的情感氛围。
三、在聋校语文情境教学的做法
通过理论的学习和实际的教学操作,发现在聋校语文教学中最适用的方法有:
1.多媒体再现情境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设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若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了兴趣,我们就得到了教学成功的第一把钥匙。但是,兴趣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引起的。多媒体以其形象、生动、直观新颖的特殊功能,得到了聋生最大的喜爱和认可,网络视频、动画,教学软件的开发,给多媒体应用于课堂提供了更大的平台,创设情境也达到了最优化。例如,在教学《天安门前看升旗》、《小蝌蚪找妈妈》、《骆驼和羊》等课文时,直接播放动画或视频,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一目了然,视觉也能受到强烈的冲击,内心的情感油然而生。
2.运用实物演示情境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正是从这一认识规律出发的。一般知识性课文中涉及的物体,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实物一出示,学生便豁然领悟。实物演示既可以由教师展示,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展示。如教学完《游览动物园》一文后,可让学生把自己以前参观动物园拍下的照片或自己搜集到的图片带进课堂,一边展示自己的照片,一边向大家介绍自己游览时的情况。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借助图画感知情境
文与画是相通的,因此借助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在图画面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从画的颜色、明暗中不仅能迅速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易于接受和理解,涵养美感,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把图画变成语言文字的高明以及依文绘图的创造性。在运用图画再现情境时,教师要加以指点和启发,以引导学生认识的方向性;同时还要有感情地讲述,便于学生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
4.借助手语描绘情境
对普通人来说,口语是人们的第一语言,而对于聋生来说,手语却是他们的第一语言。手语最初的创编就是要形象,让聋人通过形象的手语来认识世界,所以手语的形象性为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提供了先天的条件。如“好”就是竖起大拇指;“飞”就是小鸟展翅飞翔的动作……从这一点来看,教师也必须重视手语的作用。教师的本领归根结底就在手语的运用上,教学艺术最后也体现在教学语言(手语)中。运用手语,从内容方面看,要做到准确美、形象美;从形式方面看,要做到修饰美、态势美。
总之,在聋校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是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的愉快教学。但新课程背景下的情境教学,不是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而是站在人的发展和环境和谐统一的哲学高度来审视情境,创设情境。教师应该熟悉情境教育的教学模式,熟练而恰当地运用各种情境创设方法,使优化的情境与学生的情感、心理、语言和思维发生共鸣,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促使他们在现实环境和主体活动的交互作用的统一和谐中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从而使整个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
(责编陈剑平)
一、情境教学的特点
所谓情境教学,即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场景和活动境地,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达到情境(景)交融的教学效果。它应符合以下三点:(1)激趣。在课堂中激起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使教学过程波澜起伏,学生很快便能够快速、有效地投入到语文课堂中来,让他们从中找到乐趣,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意愿。(2)蕴伏。教师的情境创设不能简单因激发学生的兴趣而设置,应让学生在情境中有思考、有回味,要有语文思维的空间,更要为后面的新知学习中的难点作好铺垫、蕴伏。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不知不觉地解决问题,从而实现认知层面上的“会学”。(3)连贯。教师的情境创设应该是连贯的,整节课有一个总的情境线索。让学生畅游在创设的情境中,发现、探究、合作、解决,让教学活动成为学生有效的学习活动。
二、情境教学的意义
1.能激发兴趣
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只有当儿童对某一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在这种环境下的教学才有效。但是,兴趣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引起的。多媒体以其形象、生动、直观新颖的特殊功能,得到了聋生最大的喜爱和认可,网络视频、动画,教学软件的开发,给多媒体应用于课堂提供了更大的平台,创设情境也达到了最优化。例如,在教学《天安门前看升旗》、《小蝌蚪找妈妈》、《骆驼和羊》等课文时,直接播放动画或视频,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一目了然,视觉也能受到强烈的冲击,内心的情感油然而生。
2.能丰富感受
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这样不仅能把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还能很快地进行理解。扮演角色体会情境,有四种做法:(1)进入角色。让学生带着强烈地感情阅读课文,体会课文中各种人物的思想感情。(2)分角色朗读。这样的阅读,可以让学生听到教材中各种人物的不同声音,虽未见其人,却已闻其声,增进对课文的理解。(3)直接表演。课文中选编的故事、童话,可组织学生装扮成剧中人,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进行表演,如《小公鸡和小鸭子》、《小蝌蚪找妈妈》等,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4)改编课本剧。根据课文编写剧本,然后让学生进行表演,同样不失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方法。
3.能陶冶情感
情境教学是一种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这里所说的情感活动体现在多个方面:(1)教师与学生之间。情境教学主张教师对儿童倾注真情,以敏锐的洞察力去触及儿童的情感领域,从而建立起亲和的师生关系,渲染一种温暖和谐的、可以信赖的、充满自信的、无拘无束的情境。教师首先必须通过一种移请作用,设身处地地感觉体验,回归到儿童的情感状态,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这样才能产生“以情动情”的移请效应。(2)学生与教材之间。教材对学生的吸引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学生与教材之间建立起美妙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在语文情境教学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李吉林老师曾总结出这样的情感推进的发展模式:在初读课文,激发动机中——入情;在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中——动情;在领悟课文语言的神韵中——移情;在表情朗读、语言训练中——抒情。(3)学生与学生之间。由于情境的优化,学生与学生之间,友爱亲密。他们在亲、助、乐等人际关系中相互切磋、合作互助、取长补短,培养了团队意识、合作精神、交往能力,这就为学习语文提供了良好的情感氛围。
三、在聋校语文情境教学的做法
通过理论的学习和实际的教学操作,发现在聋校语文教学中最适用的方法有:
1.多媒体再现情境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设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若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了兴趣,我们就得到了教学成功的第一把钥匙。但是,兴趣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引起的。多媒体以其形象、生动、直观新颖的特殊功能,得到了聋生最大的喜爱和认可,网络视频、动画,教学软件的开发,给多媒体应用于课堂提供了更大的平台,创设情境也达到了最优化。例如,在教学《天安门前看升旗》、《小蝌蚪找妈妈》、《骆驼和羊》等课文时,直接播放动画或视频,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一目了然,视觉也能受到强烈的冲击,内心的情感油然而生。
2.运用实物演示情境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正是从这一认识规律出发的。一般知识性课文中涉及的物体,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实物一出示,学生便豁然领悟。实物演示既可以由教师展示,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展示。如教学完《游览动物园》一文后,可让学生把自己以前参观动物园拍下的照片或自己搜集到的图片带进课堂,一边展示自己的照片,一边向大家介绍自己游览时的情况。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借助图画感知情境
文与画是相通的,因此借助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在图画面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从画的颜色、明暗中不仅能迅速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易于接受和理解,涵养美感,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把图画变成语言文字的高明以及依文绘图的创造性。在运用图画再现情境时,教师要加以指点和启发,以引导学生认识的方向性;同时还要有感情地讲述,便于学生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
4.借助手语描绘情境
对普通人来说,口语是人们的第一语言,而对于聋生来说,手语却是他们的第一语言。手语最初的创编就是要形象,让聋人通过形象的手语来认识世界,所以手语的形象性为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提供了先天的条件。如“好”就是竖起大拇指;“飞”就是小鸟展翅飞翔的动作……从这一点来看,教师也必须重视手语的作用。教师的本领归根结底就在手语的运用上,教学艺术最后也体现在教学语言(手语)中。运用手语,从内容方面看,要做到准确美、形象美;从形式方面看,要做到修饰美、态势美。
总之,在聋校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是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的愉快教学。但新课程背景下的情境教学,不是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而是站在人的发展和环境和谐统一的哲学高度来审视情境,创设情境。教师应该熟悉情境教育的教学模式,熟练而恰当地运用各种情境创设方法,使优化的情境与学生的情感、心理、语言和思维发生共鸣,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促使他们在现实环境和主体活动的交互作用的统一和谐中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从而使整个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
(责编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