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腹直肌前后鞘乙状结肠异位造口术在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来源 :山东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o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60例低位直肠癌行Miles联合乙状结肠造口术。60例随机分为A、B组,各30例。A组行传统乙状结肠造口术,B组经腹直肌前后鞘行乙状结肠异位造口术。A组术后造口旁疝、造口脱垂和回缩发生率均高于B组(P〈0.05)。认为乙状结肠经腹直肌前后鞘异位造口术是一种简便、效果好、便于基层医院推广的较好方法。
其他文献
阐述了转杯纺针织纱的优点,着重介绍了原料的选配、工艺配置的原则及技术关键.
2003年~2008年,我们共收治粘连性肠梗阻1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63例,女87例;年龄15~80岁,平均40.5岁。阑尾炎术后39例,盆腔手术后32例,粘连性肠梗阻术后21例,胃肠道
家蚕浓核病毒是一种使蚕发生软化病的病原,主要感染家蚕的中肠圆筒型细胞。家蚕浓核病毒可作为基因转移、表达的载体和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同时也是家蚕的四大病毒性疾病之一
将同期收治的14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发脑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60例,分别行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和CT定位血肿穿刺术,观察两组病死率、再出血率及日常生活能力(A
对15例经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15例患者中,10例表现为阴道流血或阴道排液,7例表现为腹胀、腹痛或腹部不适,6例发现下腹部包块,6例合并腹
患者男,54岁,农民。因右上腹部疼痛1个月,加重1h伴突然晕倒于2007年6月8日入院。追问病史,入院前1个月因重物撞击右胸腹部而感疼痛,未就诊。查体:T36.5℃,R26次/min,P115次,BP86/54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