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oodle 是在我们过去熟悉的课件、积件、资源库、博客等软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针对课程教学活动的管理来设计的,覆盖了整个教学活动的管理,是支持教学活动的信息化学习环境。”[1]它能让教师想起什么就做什么,自由地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本文以高三历史小论文的撰写和评价为例,探讨在 Moodle 环境与非 Moodle 环境下诊断性评价的效果,以期抛砖引玉。
一、诊断性评价与 Moodle 平台
评价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而诊断性评价 “是指在教学目标设定之后,在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之前,为了弄清楚学生在此前的学习状况,有效地开展所计划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一种‘事前评价’”[2]。 Moodle 是澳大利亚教师 Martin Dougiamas 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而开发的课程管理系统,是一个免费的开放源代码的软件,目前在各国已广泛应用。Moodle 是 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模块化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的首字缩写。是一个用来建设基于 Internet 的课程和网站的软件包。Moodle 平台依据社会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即教育者(老师)和学习者(学生)都是平等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他们相互协作,共同思考,合作解决问题,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共同建构知识。
二、利用 Moodle 学习平台的历史科诊断性评价
1. 用 Moodle 网络学习社区平台实施因材施教
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多数教师采用讲授一些历史小论文的写作要求和注意事项,然后给出一些素材,让学生去搜集资料,整理出论文,最后给出分数,或者只选择目标生的论文来修改。 可见,在传统的历史小论文撰写和评价过程中,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地位,自主性、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佐藤学说:“教学是多种思考相互呼应的活动,同时也是对应每个学生的活动。教师和学生在同一视线上相互交换目光的关系是教育的基本。”[3] 那如何才能实现教与学的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呢?我利用学校 Moodle 网络学习社区平台互动评价模块,这个模块“是一个专为评价而设计的活动模块,此模块允许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其中学生评价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支持各种可用的评分级别,教师可以提供示例文档供学生练习打分,有很多非常灵活的选项。”[4]先请学生在平台上完成课前任务。因为改变了以前的上课方式,学生们表现得异常活跃,非常配合,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老师布置的课前任务:把各具特色的小论文上传到Moodle平台,分好带有历史色彩的小组(激进派、洋务派、维新派等),酝酿如何评价他人的论文……在课堂上,不同层次的学生因为互联网的存在(不因成绩)而表现得异常出色,聚精会神地听课,完成每一项任务,专注地评价作品,没有一位同学开小差,真正打造了“高效课堂”。
Moodle 网络学习社区平台的存在,为学生发挥主人翁精神和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供了平台,老师成了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引路人。其互动评价模块中的教师评价既具有传统教学评价的作用,也是其它评价的标准;学生对教师样例的评价是为学会客观地评价打基础,为他们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之间互评做准备。通过自我评价活动,让学生增强自信,强化自我意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通过相互添加评论,提高自己的交流能力。在交流和互动中要突显自己,获得良好的人格魅力,首先要推销自己,表现自己。 同伴互评让学生增进彼此的了解,也为老师了解学生,实施因材施教提供了素材。在整个评价活动过程中,每一位学生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发挥,学习热情异常高涨, 课堂气氛活跃,为紧张、沉闷的高三生活注入了一股春天的气息,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中的“以生为本”的教学。
2. 用 Moodle 平台实施素质教育
首先是作业模块。这个模块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交作业,老师进行打分和写评语,也为同学之间的作业互评提供依据。学生可以通过这个模块,将自己的作业以各种格式(Word、PPT、图片等)上传,让喜欢标新立异的学生有了发挥的平台。同时可以直接从网上下载或了解写历史小论文的写作方法和需要的素材,操作起来更方便,思路也更清晰。学生根据历史小论文写作要求和评分标准,将小论文上传到平台的学生论文提交区。教师可以清晰地看到学生上交作业的情况。同时,教师也可以随时打开电脑批改学生提交的作业。这一模块的存在,为学生利用校园网络学习平台独立学习、开拓视野创造了机会,让学生相信“我能学”,也使他们相信阿基米德说的: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地球。
其次是 Moodle 环境下的讨论区。讨论区是 Moodle 中一个强大的交流工具。新课改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成为学生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中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 Moodle 中的讨论区正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施展才能和张扬风格的平台,在这里,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师生或学生之间的交流打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讨论区允许教师和学生随时随地在互联网的条件下进行交流。这种具有共时性和实时交流的网上讨论,可以减少面对面交际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感,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讨论区允许用户评价其他人发的帖子,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习态度。在讲授历史小论文写作时,我充分运用了这一模块,先让学生分好带有历史特色的学习小组,然后让各小组在讨论区通过学习、批改他人的论文,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根据老师给的评分标准,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的作品。
另外,Moodle 平台还提供了聊天、选项、资源、问卷调查等主要教学活动模块,这为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改进教学方法, 适应新一轮教改的需要提供了条件。
三、使用Moodle网络学习社区教学平台的思考
英特尔公司的 CEO 贝瑞特博士说过:计算机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5]而 Moodle 就是教师魔术师手中的“魔灯”。 Moodle 下的师生或学生彼此间共同思考,合作解决问题,共同创造出一个可论述的世界,通过沟通,最终实现“集体智慧”和“集体认知”。这非常符合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运用它进行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如探究活动课等还处于嘗试阶段。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平台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精力与时间进行课前准备,同时也要求教师的计算机技术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很好地控制整个教学环境; 这种学习方式对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还是有一定要求的。
另外,并不一定所有的课程都适合这种基于网络的建构性合作的学习,所以教师应对课程的类型、学习者的特征以及学习目标等进行综合分析,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城乡结合的学校,如何更好地利用和挖掘现代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推动山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是今后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
【注释】
[1] 茅卫东:《点燃千百万教师手中的魔灯——访上海师范 大学教育技术系主任黎加厚》[EB/OL].http://www.chinateacher. com.cn/news/2006/1227/2823.asp,2006-12-27。
[2] [ 美 ]B.S.布卢姆等著,邱渊等译:《教育评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92 页。
[3][ 日 ] 佐藤学著,李季湄译 ,《静悄悄的革命》,长春: 长春出版社, 2009 年,第142 页。
[4] 黎加厚,胡丽萍:《 Moodle 之互动评价:信息化的评价活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 年第 C1 期,第73 页。
[5]严君,兰青:《魔灯:照亮博客前进的道路——Blog和Moodle的比较研究》,《信息技术教育》2007年第2期,第38页。
一、诊断性评价与 Moodle 平台
评价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而诊断性评价 “是指在教学目标设定之后,在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之前,为了弄清楚学生在此前的学习状况,有效地开展所计划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一种‘事前评价’”[2]。 Moodle 是澳大利亚教师 Martin Dougiamas 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而开发的课程管理系统,是一个免费的开放源代码的软件,目前在各国已广泛应用。Moodle 是 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模块化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的首字缩写。是一个用来建设基于 Internet 的课程和网站的软件包。Moodle 平台依据社会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即教育者(老师)和学习者(学生)都是平等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他们相互协作,共同思考,合作解决问题,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共同建构知识。
二、利用 Moodle 学习平台的历史科诊断性评价
1. 用 Moodle 网络学习社区平台实施因材施教
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多数教师采用讲授一些历史小论文的写作要求和注意事项,然后给出一些素材,让学生去搜集资料,整理出论文,最后给出分数,或者只选择目标生的论文来修改。 可见,在传统的历史小论文撰写和评价过程中,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地位,自主性、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佐藤学说:“教学是多种思考相互呼应的活动,同时也是对应每个学生的活动。教师和学生在同一视线上相互交换目光的关系是教育的基本。”[3] 那如何才能实现教与学的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呢?我利用学校 Moodle 网络学习社区平台互动评价模块,这个模块“是一个专为评价而设计的活动模块,此模块允许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其中学生评价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支持各种可用的评分级别,教师可以提供示例文档供学生练习打分,有很多非常灵活的选项。”[4]先请学生在平台上完成课前任务。因为改变了以前的上课方式,学生们表现得异常活跃,非常配合,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老师布置的课前任务:把各具特色的小论文上传到Moodle平台,分好带有历史色彩的小组(激进派、洋务派、维新派等),酝酿如何评价他人的论文……在课堂上,不同层次的学生因为互联网的存在(不因成绩)而表现得异常出色,聚精会神地听课,完成每一项任务,专注地评价作品,没有一位同学开小差,真正打造了“高效课堂”。
Moodle 网络学习社区平台的存在,为学生发挥主人翁精神和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供了平台,老师成了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引路人。其互动评价模块中的教师评价既具有传统教学评价的作用,也是其它评价的标准;学生对教师样例的评价是为学会客观地评价打基础,为他们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之间互评做准备。通过自我评价活动,让学生增强自信,强化自我意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通过相互添加评论,提高自己的交流能力。在交流和互动中要突显自己,获得良好的人格魅力,首先要推销自己,表现自己。 同伴互评让学生增进彼此的了解,也为老师了解学生,实施因材施教提供了素材。在整个评价活动过程中,每一位学生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发挥,学习热情异常高涨, 课堂气氛活跃,为紧张、沉闷的高三生活注入了一股春天的气息,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中的“以生为本”的教学。
2. 用 Moodle 平台实施素质教育
首先是作业模块。这个模块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交作业,老师进行打分和写评语,也为同学之间的作业互评提供依据。学生可以通过这个模块,将自己的作业以各种格式(Word、PPT、图片等)上传,让喜欢标新立异的学生有了发挥的平台。同时可以直接从网上下载或了解写历史小论文的写作方法和需要的素材,操作起来更方便,思路也更清晰。学生根据历史小论文写作要求和评分标准,将小论文上传到平台的学生论文提交区。教师可以清晰地看到学生上交作业的情况。同时,教师也可以随时打开电脑批改学生提交的作业。这一模块的存在,为学生利用校园网络学习平台独立学习、开拓视野创造了机会,让学生相信“我能学”,也使他们相信阿基米德说的: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地球。
其次是 Moodle 环境下的讨论区。讨论区是 Moodle 中一个强大的交流工具。新课改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成为学生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中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 Moodle 中的讨论区正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施展才能和张扬风格的平台,在这里,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师生或学生之间的交流打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讨论区允许教师和学生随时随地在互联网的条件下进行交流。这种具有共时性和实时交流的网上讨论,可以减少面对面交际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感,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讨论区允许用户评价其他人发的帖子,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习态度。在讲授历史小论文写作时,我充分运用了这一模块,先让学生分好带有历史特色的学习小组,然后让各小组在讨论区通过学习、批改他人的论文,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根据老师给的评分标准,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的作品。
另外,Moodle 平台还提供了聊天、选项、资源、问卷调查等主要教学活动模块,这为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改进教学方法, 适应新一轮教改的需要提供了条件。
三、使用Moodle网络学习社区教学平台的思考
英特尔公司的 CEO 贝瑞特博士说过:计算机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5]而 Moodle 就是教师魔术师手中的“魔灯”。 Moodle 下的师生或学生彼此间共同思考,合作解决问题,共同创造出一个可论述的世界,通过沟通,最终实现“集体智慧”和“集体认知”。这非常符合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运用它进行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如探究活动课等还处于嘗试阶段。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平台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精力与时间进行课前准备,同时也要求教师的计算机技术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很好地控制整个教学环境; 这种学习方式对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还是有一定要求的。
另外,并不一定所有的课程都适合这种基于网络的建构性合作的学习,所以教师应对课程的类型、学习者的特征以及学习目标等进行综合分析,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城乡结合的学校,如何更好地利用和挖掘现代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推动山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是今后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
【注释】
[1] 茅卫东:《点燃千百万教师手中的魔灯——访上海师范 大学教育技术系主任黎加厚》[EB/OL].http://www.chinateacher. com.cn/news/2006/1227/2823.asp,2006-12-27。
[2] [ 美 ]B.S.布卢姆等著,邱渊等译:《教育评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92 页。
[3][ 日 ] 佐藤学著,李季湄译 ,《静悄悄的革命》,长春: 长春出版社, 2009 年,第142 页。
[4] 黎加厚,胡丽萍:《 Moodle 之互动评价:信息化的评价活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 年第 C1 期,第73 页。
[5]严君,兰青:《魔灯:照亮博客前进的道路——Blog和Moodle的比较研究》,《信息技术教育》2007年第2期,第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