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無论是情商,还是智商,都是一个人对社会环境进行适应的基本条件。与智商不同的是,情商更偏向于非理性方面的因素,对于人的毅力、兴趣以及对于客观事物的好奇心有着一定的影响。情商的高低决定了不同人之间情感品质的差别,对于智商的发挥也同样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情商发展与正常儿童之间有着一定的差距,影响着其正常的成长和发展。所以,对民族地区留守儿童进行情商塑造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情商塑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情商概念阐述
情商也可以称为情绪智力,其概念与智商的概念相对应,主要指的是人所拥有的意志力、情绪控制力及抗挫折能力等品质。民族地区的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亲情的缺失,使得他们的情商普遍较低,主要表现为粗暴易冲动、抗挫折能力差、缺乏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差、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等。一些美国专家们认为,情商包含对于自身情绪的认知、对于自身情绪的管理和对于自身情绪的激励以及了解他人的情绪。认知自身情绪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对于情绪的管理能够对自身的情绪进行调节,对于自身情绪的激励能够帮助自身走出人生低谷,了解他人的情绪则能够帮助自身和他人进行正确的交往,实现更好的沟通和交流。情商并不像智商那样可以利用分数来进行展现,只能通过一个人的表现来进行判断。心理学家认为,情商越高的人,社交能力就越强,且不容易陷入到恐慌当中。这类人情感生活更加丰富,无论是和他人在一起还是独处都能够感到快乐。一个人是否具有较高的情商,与他的童年阶段所接受的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所以,对于民族地区留守儿童进行情商塑造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情商对于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影响探究
民族地区的留守儿童是指在我们国家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这些儿童的父母无法留在孩子身边,从而使得这些儿童只能跟随其他亲人生活在一起。这些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他们身边,使得他们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同时也缺乏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所以这些儿童经常会利用一些叛逆的行为引起他们父母的关注。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对于事物的对错认识不清,且容易学习和模仿一些不良行为,加之青少年特有的好奇心和叛逆特征,使得很多学生想尽办法脱离家庭和学校的管理和教育。如果这些儿童的叛逆行为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正确的引导,就会造成民族地区的儿童道德问题发生,其主要表现为缺乏责任感、缺乏尊重、缺乏同情心等。
近年来,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逐步受到更多方面的关注,民族地区的留守儿童由于其环境、年龄及家庭情况等因素,造成了他们情商无法得到良好的发展,且容易出现负面、消极以及自卑的情绪,不容易受到控制。所以,对于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已经成为当地学校方面的重要工作内容。通过对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情商进行合理塑造,帮助他们正确了解自己以及管理和激励自己,从而得到更好的成长。
在一部分民族地区中,会有一半以上的儿童父母为了生存到城市中打工,使得近些年来民族地区的留守儿童人数逐步增多。通常来看,民族地区的留守儿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包括单亲教育型、隔代教育型以及寄养教育型。单亲教育型指的是父母一方外出打工,另一方留下教育孩子,一般来说留下来的都是孩子的母亲;隔代教育型指的是父母双方都选择外出打工,孩子和爷爷、奶奶或者姥姥、老爷生活在一起;寄养教育型则是把孩子寄养在亲属或者朋友家中。处于这个成长时期的孩子,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缺少父母的教育和引导,极容易产生情绪发展的异常,具体表现为自卑、孤僻、焦虑、忧郁、懒散、厌学、敏感、逆反等。
一些民族地区的留守儿童常常因为得不到父母的保护而变得内向和懦弱,且对任何人都会保持戒备。同时,这些留守儿童由于长期见不到父母,会产生焦虑心态。另外一方面,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需要父母从小进行培养,而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在这方面是非常欠缺的,且每一个留守儿童都会多多少少存在一些行为障碍,如不写作业、痴迷网络等。
对于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情商进行塑造,首先要从引导留守儿童自控和自我激励等方面进行入手,帮助他们在离开父母的情况下能够正常学习和生活;其次,逐步通过多种方式消除沟通障碍,帮助留守儿童能够和其他学生和谐相处。
三、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情商塑造途径分析
(一)课堂渗透
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教育和养成,利用一切机会对于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和渗透。通过对课堂内容的设计,把生活常识渗透到对孩子们的教育过程中。例如,在每次完成教学内容后,都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我们学习到了什么?我们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我们该如何去解决?在这种讨论过程中,不但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参与意识,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们学会思考和为人处世。通过讨论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慢慢学会和其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学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从而逐渐学会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去多思考和多分析,不再粗暴简单地处理问题,有利于学生们更好地去认清真相,不再像以往一样妄下结论。另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也会逐渐学会尊重他人,这同样也是和其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条件。长此以往,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判断能力、思维能力都会得到有效的提升,最终促进情商的塑造和培养。
(二)活动磨砺
在班级当中组织的活动,是学生进行自我展示的平台。班级活动同样也是进行班务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织形式,能够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在开展班级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且要多采用合作式的活动方式进行。这样一来,对于培养留守儿童活泼开朗的性格有着重要的作用。做好班级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工作,需要班主任结合学生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制定活动方案,从而使得所设计的班级活动能够真正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另外,要注意活动目标的明确,留守儿童的特点是不善于交流并且较为内向,一些留守儿童特别胆小,发言的时候甚至会语无伦次。所以,班主任在开展班级活动时,要针对留守儿童的这些特点,开展有利于对他们进行情商塑造的活动,才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例如讲故事、唱歌跳舞、演小品等方式,让留守儿童们参与进来,并且愿意精心进行准备。通过展示自我的过程,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达到情商的塑造,留守儿童会逐渐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快乐,从而更加热爱学习,进而学会热爱生活。
(三)家教升华
学生在家里的时间比在学校的时间要长,所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会受到家庭环境的重要影响。如果家庭环境糟糕,整天吵闹,那么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会受到严重影响,最终形成孤僻和叛逆的性格。对于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学校方面应该定期开设家长会和家庭教育培训会议等,教会孩子的爷爷、奶奶和姥姥、老爷以及亲戚朋友如何去教育孩子,充分解决隔代教育和寄养教育的难题。低年级的学生要和家长一起读三字经和弟子规,并且要求家长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帮助家长学会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的方式和方法,从而能够更好地尽到监护人的职责。学校方面可以建立各个年龄段留守儿童的家长微信群或者QQ群,和家长保持沟通和交流,并且组织在线研讨,分享对孩子进行教育的经验,得到更好的教育提升。同时 ,也可以在儿童节、母亲节等一些节日组织学生们通过绘画或者写作等方式向他们的父母表达情感,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状态。
四、结束语
情商,实际上就是人们的灵魂,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在于对学生进行情商的塑造。帮助学生进行情商塑造,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于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情商的塑造,能够帮助他们建立健全的人格,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使得每一个民族地区的留守儿童都能够在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本文首先对情商的概念进行阐述;然后就情商对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影响进行探究;最后对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情商塑造途径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情商塑造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邵崇祖.关注情商因素,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J].学周刊,2016(31):215-216.
[2]郭金峰,宁锦歌.家庭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2(1):42-43.
[3] 留守儿童的定义检讨与规模估算[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49-55.
[4]白雪.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桂林:桂林理工大学,2014.
[5]张秀芳.浅谈农村小学的情商教育[J].科学咨询,2017(11):前插1.
【关键词】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情商塑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情商概念阐述
情商也可以称为情绪智力,其概念与智商的概念相对应,主要指的是人所拥有的意志力、情绪控制力及抗挫折能力等品质。民族地区的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亲情的缺失,使得他们的情商普遍较低,主要表现为粗暴易冲动、抗挫折能力差、缺乏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差、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等。一些美国专家们认为,情商包含对于自身情绪的认知、对于自身情绪的管理和对于自身情绪的激励以及了解他人的情绪。认知自身情绪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对于情绪的管理能够对自身的情绪进行调节,对于自身情绪的激励能够帮助自身走出人生低谷,了解他人的情绪则能够帮助自身和他人进行正确的交往,实现更好的沟通和交流。情商并不像智商那样可以利用分数来进行展现,只能通过一个人的表现来进行判断。心理学家认为,情商越高的人,社交能力就越强,且不容易陷入到恐慌当中。这类人情感生活更加丰富,无论是和他人在一起还是独处都能够感到快乐。一个人是否具有较高的情商,与他的童年阶段所接受的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所以,对于民族地区留守儿童进行情商塑造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情商对于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影响探究
民族地区的留守儿童是指在我们国家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这些儿童的父母无法留在孩子身边,从而使得这些儿童只能跟随其他亲人生活在一起。这些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他们身边,使得他们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同时也缺乏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所以这些儿童经常会利用一些叛逆的行为引起他们父母的关注。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对于事物的对错认识不清,且容易学习和模仿一些不良行为,加之青少年特有的好奇心和叛逆特征,使得很多学生想尽办法脱离家庭和学校的管理和教育。如果这些儿童的叛逆行为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正确的引导,就会造成民族地区的儿童道德问题发生,其主要表现为缺乏责任感、缺乏尊重、缺乏同情心等。
近年来,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逐步受到更多方面的关注,民族地区的留守儿童由于其环境、年龄及家庭情况等因素,造成了他们情商无法得到良好的发展,且容易出现负面、消极以及自卑的情绪,不容易受到控制。所以,对于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已经成为当地学校方面的重要工作内容。通过对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情商进行合理塑造,帮助他们正确了解自己以及管理和激励自己,从而得到更好的成长。
在一部分民族地区中,会有一半以上的儿童父母为了生存到城市中打工,使得近些年来民族地区的留守儿童人数逐步增多。通常来看,民族地区的留守儿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包括单亲教育型、隔代教育型以及寄养教育型。单亲教育型指的是父母一方外出打工,另一方留下教育孩子,一般来说留下来的都是孩子的母亲;隔代教育型指的是父母双方都选择外出打工,孩子和爷爷、奶奶或者姥姥、老爷生活在一起;寄养教育型则是把孩子寄养在亲属或者朋友家中。处于这个成长时期的孩子,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缺少父母的教育和引导,极容易产生情绪发展的异常,具体表现为自卑、孤僻、焦虑、忧郁、懒散、厌学、敏感、逆反等。
一些民族地区的留守儿童常常因为得不到父母的保护而变得内向和懦弱,且对任何人都会保持戒备。同时,这些留守儿童由于长期见不到父母,会产生焦虑心态。另外一方面,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需要父母从小进行培养,而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在这方面是非常欠缺的,且每一个留守儿童都会多多少少存在一些行为障碍,如不写作业、痴迷网络等。
对于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情商进行塑造,首先要从引导留守儿童自控和自我激励等方面进行入手,帮助他们在离开父母的情况下能够正常学习和生活;其次,逐步通过多种方式消除沟通障碍,帮助留守儿童能够和其他学生和谐相处。
三、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情商塑造途径分析
(一)课堂渗透
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教育和养成,利用一切机会对于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和渗透。通过对课堂内容的设计,把生活常识渗透到对孩子们的教育过程中。例如,在每次完成教学内容后,都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我们学习到了什么?我们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我们该如何去解决?在这种讨论过程中,不但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参与意识,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们学会思考和为人处世。通过讨论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慢慢学会和其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学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从而逐渐学会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去多思考和多分析,不再粗暴简单地处理问题,有利于学生们更好地去认清真相,不再像以往一样妄下结论。另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也会逐渐学会尊重他人,这同样也是和其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条件。长此以往,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判断能力、思维能力都会得到有效的提升,最终促进情商的塑造和培养。
(二)活动磨砺
在班级当中组织的活动,是学生进行自我展示的平台。班级活动同样也是进行班务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织形式,能够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在开展班级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且要多采用合作式的活动方式进行。这样一来,对于培养留守儿童活泼开朗的性格有着重要的作用。做好班级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工作,需要班主任结合学生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制定活动方案,从而使得所设计的班级活动能够真正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另外,要注意活动目标的明确,留守儿童的特点是不善于交流并且较为内向,一些留守儿童特别胆小,发言的时候甚至会语无伦次。所以,班主任在开展班级活动时,要针对留守儿童的这些特点,开展有利于对他们进行情商塑造的活动,才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例如讲故事、唱歌跳舞、演小品等方式,让留守儿童们参与进来,并且愿意精心进行准备。通过展示自我的过程,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达到情商的塑造,留守儿童会逐渐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快乐,从而更加热爱学习,进而学会热爱生活。
(三)家教升华
学生在家里的时间比在学校的时间要长,所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会受到家庭环境的重要影响。如果家庭环境糟糕,整天吵闹,那么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会受到严重影响,最终形成孤僻和叛逆的性格。对于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学校方面应该定期开设家长会和家庭教育培训会议等,教会孩子的爷爷、奶奶和姥姥、老爷以及亲戚朋友如何去教育孩子,充分解决隔代教育和寄养教育的难题。低年级的学生要和家长一起读三字经和弟子规,并且要求家长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帮助家长学会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的方式和方法,从而能够更好地尽到监护人的职责。学校方面可以建立各个年龄段留守儿童的家长微信群或者QQ群,和家长保持沟通和交流,并且组织在线研讨,分享对孩子进行教育的经验,得到更好的教育提升。同时 ,也可以在儿童节、母亲节等一些节日组织学生们通过绘画或者写作等方式向他们的父母表达情感,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状态。
四、结束语
情商,实际上就是人们的灵魂,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在于对学生进行情商的塑造。帮助学生进行情商塑造,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于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情商的塑造,能够帮助他们建立健全的人格,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使得每一个民族地区的留守儿童都能够在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本文首先对情商的概念进行阐述;然后就情商对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影响进行探究;最后对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情商塑造途径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情商塑造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邵崇祖.关注情商因素,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J].学周刊,2016(31):215-216.
[2]郭金峰,宁锦歌.家庭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2(1):42-43.
[3] 留守儿童的定义检讨与规模估算[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49-55.
[4]白雪.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桂林:桂林理工大学,2014.
[5]张秀芳.浅谈农村小学的情商教育[J].科学咨询,2017(11):前插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