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伙计”外婆

来源 :金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s004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7年底,日本人从上海入侵南京,镇江东乡兵荒马乱,人心惶惶,年仅16岁的外婆从姚桥来华家荡,做了朱家的童养媳。
  华家荡村有着勤俭敦厚的传统。当地流行俗谚:买田置地华家荡,卖田卖地罗汉荡,捞鱼摸虾吕家荡,打架跌扑上社上,大烟鬼子出在华山上。勤勞忠厚的外婆也许生来就注定是华家荡的人。
  外公家人少田多,生活富足。外公读过书,写得一手好字,但身体弱,只能写写算算。外婆从小没有裹脚,身板结实,里里外外,重活轻活,一手包揽。
  1951年,外公家被划为富农,没收了土地。后成立农业互助合作社,外公做会计,外婆是甲字劳力。上世纪五十年代他们响应国家多生光荣的号召,生下了五女一男。全家八口人,日子虽然清贫,但同舟共济,人多有力量,生活有希望。
  天有不测风云。1966年,49岁的外公因病去世,撇下六个儿女。那时大女儿刚出嫁,余下最大的20岁,最小的才7岁。45岁的外婆擦干眼泪,毅然决然地担起家庭的重担。她没有改嫁,也没有续招。春去秋来,寒来暑往,殚精竭虑,娶媳嫁女,一个个都风风光光。村上老人见她为朱家辛劳一生,就叫她“老伙计”“老伙计”在当地特指客住他乡,听人使唤的长工。
  外婆善于持家,在村里也是能人。她春耕秋收不误农时,邻里坊间排忧解难,说话做事雷厉风行。生产队里,“老伙计”的外号更加响亮。小时候我不知其名,只知我的外婆叫“老伙计”。
  我三岁时因无人照看曾不小心跌入荷花塘,幸好遇救。外婆心疼外孙,就将我接到她家。儿时的记忆都在外婆家。有年前蒸出各种点心的竹笼床,有夏天能采菱冬天杀猪的大木盆,有既能取暖又能爆出玉米花的小脚炉,有天天在窝里下蛋的灰鸭,还有屏门角生了四只小狗的阿黄……直到上小学,我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外婆回家住。
  初一时,我很调皮。一天下午,北风呼啸,天气突然转凉。自习课上我正在大闹天宫,教室里突然鸦雀无声,我以为老师来了,慌忙上位。回过头,发现是外婆站在后门口,原来她从五里之外给我送来了秋衣。
  记得一天中午,我端饭菜冲向教室,不小心跌了一跤,磕碎门牙。父亲心急火燎地带我到江滨医院做手术,因没有返程的汽车当晚就住在医院。当时没有电话联系,家里也不知道什么情况。第二天一大早,父亲和我走在解放路上,我居然看到外婆和母亲两人头上冒着热气迎面走来。现在回想,她们没有出过远门,得打听了多少人才摸到这里。
  少年时,我身体单薄,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篮,父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那时我喜爱面食,尤其是馄饨,一顿能吃四碗。有一次,外婆家包了馄饨,叫我过去。外婆一个人围着锅台转,她先挥舞刷把三下五除二洗去浮尘,用瓢直接舀到天井;加水封盖,下灶添薪;水开后,灶铁压火,下入馄饨。她曾安慰母亲说:“男子汉过了二十,就打得上劈得下。不要担心小孩,能吃就能长!”
  外婆住村西,我家在村东。小时候,每年春节父亲都会带我给外婆拜年。后来,每年春节我也会带孩子给老婆婆拜年。拆迁住到平昌后,外婆常坐在一张太师椅上,脸朝门外张望。外婆年高耳背,眼睛却格外好使,我每次来,她老远地就喊:“腊子,到这里来吃茶!”
  村上跟外婆年纪一般的老人陆续离世,她乐观开朗,不忌后事,为防不测,在老家时就自己动手做好了寿衣、孝带、白帽、红帽。
  去年2月27日外婆溘然长逝,享年98岁。
  外婆八十多岁时,拍过一张照片,绛黄色绒帽,红光满面,慈眉善目,深情地注视着她的满堂子孙。如今,这张照片成了遗像,门口那把椅子也已人去位空。大殓之日,祭拜时灵堂人满满的。平常外婆大多一个人待在家,要是还活着,见到这么多人该有多高兴啊!现在,遗像就在眼前,太师椅就在身边,外婆的骨灰却在供桌之上,禁不住泪涌。
  外婆名叫王桂娣。从做童养媳起,当了82年“老伙计”的外婆,您安息吧。
其他文献
2014年9月,省政府正式下发了《关于支持抚州深化区域合作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这是为抚州量身打造的省级区域发展战略。作为抚州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
广东电白蜡石,以其温润如玉,色彩如锦,形神兼备,手感甚佳而成为奇石王国里的新贵,深受玩石家青睐,东南亚、港澳台的华人玩石家对它更是情有独钟。不少人不惜时间、金钱,专程
陈丹青的新作似乎印证了法国诗人马拉美(Mallarme)的说法:“世界归存于书本”.他的油画的主题并非气势磅礴的中国山水,而是一本本展示着山水与书法的书画册,仿佛山水与书法成
路口西边靠近早市有个修鞋摊,不仅修鞋,还修皮包、拉锁,配钥匙。摊主是个四十多岁的东北人,姓吉,双腿残疾,坐在一张凳面上做活。他瘦瘦小小的,脸上的皮似乎要挪移到嘴上才能包住他外凸的门牙,因而看上去他总是一脸严肃。他不爱与人拉话,却有着表达心思的独特方式。  要说人们从来没见过他笑也不是事实,他只对一个人笑,就是中午来给他送饭的那个女人。那女人跟他年龄相仿,你跟她对视时总感觉她的右眼在看着你而左眼在看
期刊
2019年12月7日上午8时许,我作为镇江市闻捷研究会秘书长,与会长沈晓昆去西津渡雅狮度假酒店,看望闻捷的大女儿、小女儿夫妇,并一起去丹徒区高资街道水台村参观闻捷诗歌馆.两
期刊
年三十夜,风卷着雪花在茅屋外打着唿哨。  梅娘坐在桌子旁,在等丈夫回家。破旧的桌子上,两双筷子,两只饭碗。丈夫是在天黑前出去的。丈夫出门时对梅娘说:“在家等我,我尽量早点回来。”丈夫是郎中。治病救人,乐济广施,日子过得很清贫。  年夜饭,梅娘煮了半锅干红薯丝稀饭,两眼望着紧掩的房门,心里想着不久前被狼叨去的孩子,暗暗垂泪。  屋里,黑灯瞎火的,外面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梅娘精神高度紧张。她突然听到什
期刊
期刊
欣然小时候给妈妈养得娇贵,只管看书、学习,其它的事一律不用动手,不用操心。酱油瓶倒了,妈妈也会跑过来拦着她:“哎呀!不用你扶,你看书去吧!”  妈妈包办了欣然的一切生活。  每天清晨,妈妈拿着梳子,两只手仿佛在舞蹈,挥几下,一个小辫就扎上了。  其实,欣然的感觉并不太好,妈妈梳得太认真,太用力,似乎不允许一丝乱发存在,尤其是扎皮筋那几下,头皮疼得像是上了重刑,欣然叽叽歪歪地喊着要逃,妈妈手里紧紧抓
期刊
<正> “未解张颠与素狂,遑论甲骨到锺王。无端书谱传名姓,春蚓秋蛇转自伤。”这是著名书法家,香港《书谱》出版社社长梁披云先生在《书谱》杂志创刊5周年之际所作的《酬书自
凡来到山西太原的人,几乎没有不想去晋祠的,因为晋祠拥有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彩塑艺术。 自太原出发,向西南行二十五公里,便来到悬瓮山麓,晋水的源头。这里古木参天,山水环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