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
7月24日,“双减”政策正式落地,严格紧缩课后辅导、教育机构等一系列措施,在一些学生家长中掀起不小风浪。
北京、上海、沈阳、广州、成都等9座城市被列为全国试点城市。家长们如何看待“双减”政策,对政策落地有哪些期许?《民生周刊》记者采访了几位家长。
深得“佛系”妈妈的心
北京朝阳区的李燃,看到“双减”政策出台后高呼:简直深得“佛系”妈妈的心。
李燃用“在剧场看戏”向记者举例:一个剧场,大家都在看戏。每个人都有座位,大家都能看到演员的演出。忽然,一个观众站起来,后面的人为了看到演出,也被迫站起来。最后,所有人都成了站着看戏,所有人都更累了。但得到的,却是和原来一样甚至更差的观剧效果。最可悲的是,虽然大家都累,但很少有人主动选择坐下来。因为,谁选择坐下来,谁就啥也看不到。
“这次国家发话了,都坐下看!虽然还是挡不住个别人,但如果大部分人能自觉遵守秩序,总归没有之前那么累了,也没有那么焦虑了。”李燃说。
很多家庭或主动、或被迫地选择了课外补习,“家长和孩子付出了太多金钱、时间和精力。”在李燃看来,如今教育焦虑愈发严重,离不开培训机构的“推波助澜”。为了源源不断地抢招生源,一些培训机构利用家长攀比、不甘落后的心理,大肆贩卖教育焦虑。
“您来,我们培养您孩子;您不来,我们培养您孩子的竞争对手。”在李燃看来,这类赤裸裸的营销口号以及到处传播的“鸡娃”故事,时刻轰炸着家长们的意志。在如此高压环境下,不只是父母,孩子更是成为被“压榨”的对象。
找出路
广州的张蒙,女儿今年刚刚小升初,顺利进入南沙区一所重点中学。
她告诉记者,通常她们母女俩的周末时间,不是在上补习班,就是在上补习班的路上,“我是陪着女儿从小学一路补习到这所重点初中的。”
“双减”政策出台,张蒙已经为女儿想好了“出路”—一对一补课。
张蒙觉得,很多家庭还是会有补课需求,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落在后头。
在北京海淀黄庄地铁站,以其为圆心一公里范围内,集合了上百家大大小小的补习机构,由此也诞生了一个特殊群体—海淀黄庄妈妈。
每到周末,来自北京各个区的家长们,从四面八方汇集于此,将孩子送进密集的补习班:奥数、英语、作文……妈妈们熟悉孩子每一项知识的进度,帮助孩子记笔记、刷题,寄希望于补习班提高孩子的成绩,只为摆脱小升初随机派位的命运,考上一所高升学率的中学。
“过去是学习差的上补习班,现在是学习好的上补习班。”有人总结。为什么学习好也上补习班?“因为要竞争名额,连好学生都在补习,你不努力就会落后。”
“有限的名额”,让妈妈和孩子们都不敢停,只求在激烈的竞争中,把孩子再往上托举一米。
相比之下,作为海淀家长的徐靖则冷静许多。她认为,补学科课程,应该是查漏补缺,而非刚需。
“我给孩子报了课外辅导班,初衷是给孩子补短板,对偏科课程培养起兴趣,分数不至于拉开太多,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徐靖告诉记者。
徐靖坦言,没有家长真正愿意内卷,家长和孩子都累,跟风式“鸡娃”的背后,无非还是“唯分数论”的指挥棒。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从严监管校外培训机构,会一定程度遏制“全民培训”,缓解家长的培训焦虑。但是,如果不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全社会存在唯分数论、唯升学论、唯名校论,就很难把学生从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
讓孩子成为孩子
有着近10年教育从业经历的杭州妈妈刘璐,对“双减”政策有一套自己的观点。
“首先,我很支持‘双减’。至少和我目前工作相比,我更希望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没那么多焦虑裹挟我。”
刘璐认为,真正的教育,不在于校外培训机构,而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双结合。好的教育不是靠刷题刷出来的,更不是靠课外培训“鸡娃”鸡出来的。
“双减”政策出台,传达了明确的信号:让教育回归校内、回归课堂。
“作为家长,比起奋力‘鸡娃’,不如从小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训练自我驱动力,帮助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刘璐认为,好的教育应该是“让家长做回家长,让孩子成为孩子”。
对于此次由“双减”政策引发的风暴,刘璐说,风暴背后,更需要冷静思考。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学校教育能否更高效精准?能否满足家长多样化服务需求?新高考改革能否突破“剧场效应”?这些问题才是家长真正关心的。
“与其焦虑于未知的东西,不如拥抱变化,我会密切关注‘双减’政策落地后带来的变化。”刘璐说。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