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九九六年的春天,敏敏第一次见到她。她穿一件蓝色对襟夹衫,梳一丝不苟的发髻,个人不高,微胖,但表情看起来很严肃。志华介绍说,这是我妈。然后说,妈,这位就是敏敏。她赶紧上前亲热地叫了一声阿姨,但她的反应好像淡淡的,只微笑了一下说你坐,就走进厨房去忙了。
那一天,她坐在客厅里显得很局促,电视上演了一些什么她完全不知道。她在厨房里叫志华帮忙,然后母子俩忙活得有说有笑的样子,剩下她独自坐着,感觉有一丝尴尬。其实她不知道,那是她“考察”她的一种方式:儿子的这个女朋友,懂不懂察言观色,是不是勤快讨巧呢?
是的,她如何能知道呢?一九九六年,她二十二岁,刚从护理学校毕业,参加工作也不过半年。她在家中是独女,父母宠着,由着她天真散漫地过着日子,琐碎的家事,一概没让她料理过。她还是那个在学校里不曾长大的女孩子。敏敏不是她眼中传统标准的好媳妇,她通身时尚的穿着和手足无措的表情,都让作为长辈的她颇有微词:她不够大方得体,不够勤快伶俐,衣衫太单薄,裙子太短,这样的女孩儿,配儿子当然不好。
那一次,三人在饭桌上说话,她审视的目光令女孩儿坐立不安,一顿饭吃得匆匆忙忙。于是她又以为她吃得太少是挑食,是嫌弃她的手艺,心里又把对她的印象分压了压。
反身在厨房里洗碗,她进来说要帮阿姨的忙,结果笨手笨脚,不知怎么回事居然打碎了一只汤勺。志华在一旁开玩笑,说她是有名的“碎教教主”,母亲脸上跟着笑,心里却疼着那一副上好的青瓷套碗弄碎了。其实说到底,也不是真心疼一只勺,是心疼儿子,以后几十年,难道就要跟这么一个笨丫头过吗?
在她嫁入苏家以前,婆婆和志华已经有过争执。当然她并不知道,婆婆还曾三番五次地介绍中意的姑娘给志华认识,不止一次地对志华说,你要真心疼我这个妈,就别再跟敏敏交往了。
婆婆对自己到底有多少不满呢?她不知道。后来她也抱怨丈夫,如果早知道婆婆的态度,我绝不会踏进你们苏家。
彼此心怀怨言,却要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无波无澜地过了半年,她渐渐学会了做一些家务,节日里也懂得买东西讨婆婆欢心,婆媳之间的关系融洽了许多,这时候志华的工作却有了变动,公司外派他到长沙。
矛盾从志华走以后,开始慢慢地显现出来。其实,并不是婆婆对她不好,相反,因为志华的离开,婆婆一颗心完全都放到她身上来。从早上睁眼开始,会问她想吃什么早点,三鲜豆皮不爱吃了,又换火腿煎蛋;熬烂的小米粥刚刚下肚,又叫住她说晚上下班想不想喝莲藕排骨汤,要买的菜列好单子,还要让她过目一下;她上班的医院离家不近,午餐就在住院部食堂里随便解决,婆婆却不放心,有时候炖了鸡煨了骨头汤,会坐着公交车来医院,用保温桶提上满满一桶汤,催她喝,又分给科室的同事,惹得周围的人都说她是掉进了蜜罐里。
她不是不知道婆婆对她好,但这份好,让她接受不了。她是在不久以后明白的,与其说婆婆担心她,不如说是担心志华,志华不在家的时候,婆婆要替志华“看着她”。
那一天是周末,他们科室的小廖过生日,几个同事约好了出去吃饭K歌。那段日子,志华正好赶一个工程进度,周末并没有计划回家。下班之前,她给婆婆打电话,说会晚点回去,钥匙带着,让婆婆不用等她。
结果那天玩得比较疯,一帮人喝得不少,趁着酒兴要打麻将,于是又去了小廖家。打了几圈已经十点,她说要回去,大家都笑她,怎么还跟个中学生一样,有门禁吗?大家都挽留她,说,两桌牌,缺一个都不行。
其实,她心里还记挂着在家的婆婆,于是要再打电话回家。掏出手机才发现已经没电,就借了小廖的手机打回去,婆婆果然还在等她。大伙又在叫她,她犹豫了一下,还是说走不开,让婆婆先睡,电话那边哦了一声,嘱咐她别熬夜,就挂断了。
她心里有点歉疚,觉得周末丢下婆婆一个人在家不太好,但同事一起哄,她又释然了。她却想不到,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婆婆打了两次电话到小廖的手机上,开始是借口问她有没有带钥匙,后来又问需要在锅里给她煨点汤吗?再后来,干脆就只是问她,到底要不要回来,预备几点回来,要回来的话就叫出租车去接她。
直到小廖第三次看到手机屏上婆婆的来电,很尴尬地把电话再一次递给她,她匆匆忙忙站起身说,很困了,还是散了回家吧。
那一天,她是整个科室里最扫兴的人,平日里大家的艳羡成了不动声色的嘲笑,小廖的女朋友开玩笑说,你这个婆婆啊,是侦察员出身的吧,以后出门,记得要在你身上装个雷达。
她恼火透了,不知是不是太激动,只觉酒的后劲慢悠悠地上来了。同事们都不放心,小廖干脆打车送她回去,到了楼下她有点过意不去,站着和小廖说了几句话。等到告别小廖上了楼,她才发现,婆婆正站在阳台上,双手抱胸盯着那辆出租车离开。
那是她婚后和婆婆第一次正面冲突,在婆婆拐弯抹角地问她为什么是用小廖的电话,以及怎么会醉醺醺由小廖送她回家以后,她伤心、委屈,她怎么也想不到,婆婆会这样怀疑她。她在深夜等着自己,坐在电话机旁不断拨她的电话,但她的初衷并不是关心她这个人,而是在怀疑她,是不是背着志华与别的男人牵扯不清。
她的不满一下子爆发了,大声和她争吵,摔房门,在房间里呜呜哭着收拾东西。婆婆也在外面闹,骂她心眼多,骂她不识好歹。已经是凌晨,她拎着皮箱要走,婆婆哭肿了眼睛,也不拦她,一把拉开大门说,你走,你走,你这样的媳妇,我们苏家要不起。
那一夜风好冷,她拖着皮箱无处可去。不敢回父母家,怕他们为她担惊受怕,又害怕自己一个单身女人不安全,连车也不敢打,只在小区附近转了转,后来找到一个宾馆住进去,脸也没洗,趴在床上继续哭,哭累了,就睡着了。
第二天,她把行李放在宾馆,若无其事地回父母家。志华已经在她父母家里等着,是从长沙连夜赶回来的,满脸憔悴,胡子拉碴。父母劈头就是一顿骂,骂她太不懂事,如今气得婆婆住院,婆婆本来就有高血压,要再严重一点就中风偏瘫了。
她执意不去医院看婆婆,一直拖到一个星期以后,志华与她大吵,这个大男人哭了,说过不了就离,这个世界上,他只有这么一个疼他爱他的妈。
她听着,觉得心里都是寒的,就连志华也不帮她。最后还是买了点水果,打算去一趟医院把话说清楚,该离就离,这样的日子,她也不要再过了。
是在推门进去的前一刻,她忽然深深地体会到一个做母亲的心。隔着病房门的玻璃,她看到往日里微胖的婆婆已经瘦掉了一身肉,整个脸颊凹下去,嘴角还有点轻微抽搐,吐一口痰都很艰难。
她病成这样,却还是有力气骂志华。那一刻好安静,她站在门外听得清清楚楚,婆婆说,你要是敢跟媳妇离了,你就别再叫我这个妈。
她说,敏敏跟我怄气,你不能跟她怄,她心眼实,容易当真,要是把她真气走了,你就是不要我活。志华说,妈,你以为我想闹啊,那天晚上你既然跟了敏敏半夜,怎么不当时就劝她回家呢?她也是,瞎使性子,那天要不是你提前给我打了电话,你晕在楼下都没人知道,你说敏敏这样任性,我怎么能不气她?
婆婆说,那天其实怨我,敏敏加班回来累得很,我还怪她把衣服泡在洗衣机里没有动。志华挺无奈,他说,敏敏是不太能干,家务活上,妈你太辛苦了。她却听婆婆又说,最叫我辛苦的是你,养你这么大,娶了好媳妇还成天不着家,我要是敏敏,法院都去熟了。
她站在门外,很错愕。曾经满腹对这个老人的怨恨,一瞬间似乎都消失了。她推门进去,婆婆却又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她给婆婆擦身子,婆婆却不领情地一直叫志华。婆婆在她的低姿态面前好像有点赧然。倒水回来的时候,她看见婆婆在悄悄擦眼泪。
不久,她怀孕了,志华也从长沙调回来,那段时间,婆婆把她伺候得像个公主。
生产的那天很危险,她骨架小,顺产很困难,本身又贫血,剖腹也不是很顺利。医生后来跟她说,没见过你婆婆这样夸张的,在产房外面又跳又叫,哭着喊着说保大人,保大人最重要。护士们都笑,说,敏敏,你婆婆看电视剧看多了,老担心你出事,把妇产科彭医生的袍子都快揪烂了,你生个孩子,院长都惊动了。
她笑,却忽然想哭。
孩子满月的时候,志华说办九,婆婆不同意,怕闹到她,她那时候,还会时不时地惯性眩晕。婆婆说,生孩子遭大罪了,人家要用一个月养,我们家敏敏身体差,静心养上半年一年的,也不为过。她还是成天挖空心思给她安排食谱,下午没事就戴着老花镜坐在太阳底下剪报纸。厚厚的一沓剪报都是健康常识,如何补血,如何调胃,如何治疗偏头痛,如何健康增肥。女儿一岁以前,她从来没有在半夜里被哭声吵醒过,有一点响动婆婆就起来,忙着给宝贝对牛奶,忙着哄女儿小声点哭,不要吵到容易失眠的妈妈。
后来女儿好带了,婆婆却要搬到老干部局的宿舍去住。她说两居室的房子太小了,宝贝自己得有一个房间,以后等志华换套大房子,她再搬回来住。
她后来执意要求志华接婆婆回来一起住,但很快婆婆的冠心病复发了。最后的那段日子里,她第一次像一个女儿一样,与她再无间隙地睡在一起,喂她吃饭,替她擦澡,洗她换下来的床单和衣服。婆婆已经很瘦了,她躺在床上常常拉着她的手,一声一声叫她的名字,敏敏,敏敏。
婆婆走的时候,宝贝哭得很厉害,她也是。后来宝贝念书识字了,在生日的时候给她送一张卡片。宝贝写道:妈妈,谢谢你带我来到这个世界上!谢谢你这么爱我。奶奶走的时候告诉我,以后一定要对你好,如果爸爸和妈妈吵架,要站在妈妈这一边,因为生我的时候,妈妈受了很多苦。奶奶交代我以后要代她照顾你,奶奶还说,全世界有一个人是拿一生来爱我都觉得不够的,这个人就是妈妈……
她坐在五月的阳光下,读着宝贝的卡片,却从来没有哪一次像此刻一样,那么想念她。
编辑 / 雨 雪
那一天,她坐在客厅里显得很局促,电视上演了一些什么她完全不知道。她在厨房里叫志华帮忙,然后母子俩忙活得有说有笑的样子,剩下她独自坐着,感觉有一丝尴尬。其实她不知道,那是她“考察”她的一种方式:儿子的这个女朋友,懂不懂察言观色,是不是勤快讨巧呢?
是的,她如何能知道呢?一九九六年,她二十二岁,刚从护理学校毕业,参加工作也不过半年。她在家中是独女,父母宠着,由着她天真散漫地过着日子,琐碎的家事,一概没让她料理过。她还是那个在学校里不曾长大的女孩子。敏敏不是她眼中传统标准的好媳妇,她通身时尚的穿着和手足无措的表情,都让作为长辈的她颇有微词:她不够大方得体,不够勤快伶俐,衣衫太单薄,裙子太短,这样的女孩儿,配儿子当然不好。
那一次,三人在饭桌上说话,她审视的目光令女孩儿坐立不安,一顿饭吃得匆匆忙忙。于是她又以为她吃得太少是挑食,是嫌弃她的手艺,心里又把对她的印象分压了压。
反身在厨房里洗碗,她进来说要帮阿姨的忙,结果笨手笨脚,不知怎么回事居然打碎了一只汤勺。志华在一旁开玩笑,说她是有名的“碎教教主”,母亲脸上跟着笑,心里却疼着那一副上好的青瓷套碗弄碎了。其实说到底,也不是真心疼一只勺,是心疼儿子,以后几十年,难道就要跟这么一个笨丫头过吗?
在她嫁入苏家以前,婆婆和志华已经有过争执。当然她并不知道,婆婆还曾三番五次地介绍中意的姑娘给志华认识,不止一次地对志华说,你要真心疼我这个妈,就别再跟敏敏交往了。
婆婆对自己到底有多少不满呢?她不知道。后来她也抱怨丈夫,如果早知道婆婆的态度,我绝不会踏进你们苏家。
彼此心怀怨言,却要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无波无澜地过了半年,她渐渐学会了做一些家务,节日里也懂得买东西讨婆婆欢心,婆媳之间的关系融洽了许多,这时候志华的工作却有了变动,公司外派他到长沙。
矛盾从志华走以后,开始慢慢地显现出来。其实,并不是婆婆对她不好,相反,因为志华的离开,婆婆一颗心完全都放到她身上来。从早上睁眼开始,会问她想吃什么早点,三鲜豆皮不爱吃了,又换火腿煎蛋;熬烂的小米粥刚刚下肚,又叫住她说晚上下班想不想喝莲藕排骨汤,要买的菜列好单子,还要让她过目一下;她上班的医院离家不近,午餐就在住院部食堂里随便解决,婆婆却不放心,有时候炖了鸡煨了骨头汤,会坐着公交车来医院,用保温桶提上满满一桶汤,催她喝,又分给科室的同事,惹得周围的人都说她是掉进了蜜罐里。
她不是不知道婆婆对她好,但这份好,让她接受不了。她是在不久以后明白的,与其说婆婆担心她,不如说是担心志华,志华不在家的时候,婆婆要替志华“看着她”。
那一天是周末,他们科室的小廖过生日,几个同事约好了出去吃饭K歌。那段日子,志华正好赶一个工程进度,周末并没有计划回家。下班之前,她给婆婆打电话,说会晚点回去,钥匙带着,让婆婆不用等她。
结果那天玩得比较疯,一帮人喝得不少,趁着酒兴要打麻将,于是又去了小廖家。打了几圈已经十点,她说要回去,大家都笑她,怎么还跟个中学生一样,有门禁吗?大家都挽留她,说,两桌牌,缺一个都不行。
其实,她心里还记挂着在家的婆婆,于是要再打电话回家。掏出手机才发现已经没电,就借了小廖的手机打回去,婆婆果然还在等她。大伙又在叫她,她犹豫了一下,还是说走不开,让婆婆先睡,电话那边哦了一声,嘱咐她别熬夜,就挂断了。
她心里有点歉疚,觉得周末丢下婆婆一个人在家不太好,但同事一起哄,她又释然了。她却想不到,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婆婆打了两次电话到小廖的手机上,开始是借口问她有没有带钥匙,后来又问需要在锅里给她煨点汤吗?再后来,干脆就只是问她,到底要不要回来,预备几点回来,要回来的话就叫出租车去接她。
直到小廖第三次看到手机屏上婆婆的来电,很尴尬地把电话再一次递给她,她匆匆忙忙站起身说,很困了,还是散了回家吧。
那一天,她是整个科室里最扫兴的人,平日里大家的艳羡成了不动声色的嘲笑,小廖的女朋友开玩笑说,你这个婆婆啊,是侦察员出身的吧,以后出门,记得要在你身上装个雷达。
她恼火透了,不知是不是太激动,只觉酒的后劲慢悠悠地上来了。同事们都不放心,小廖干脆打车送她回去,到了楼下她有点过意不去,站着和小廖说了几句话。等到告别小廖上了楼,她才发现,婆婆正站在阳台上,双手抱胸盯着那辆出租车离开。
那是她婚后和婆婆第一次正面冲突,在婆婆拐弯抹角地问她为什么是用小廖的电话,以及怎么会醉醺醺由小廖送她回家以后,她伤心、委屈,她怎么也想不到,婆婆会这样怀疑她。她在深夜等着自己,坐在电话机旁不断拨她的电话,但她的初衷并不是关心她这个人,而是在怀疑她,是不是背着志华与别的男人牵扯不清。
她的不满一下子爆发了,大声和她争吵,摔房门,在房间里呜呜哭着收拾东西。婆婆也在外面闹,骂她心眼多,骂她不识好歹。已经是凌晨,她拎着皮箱要走,婆婆哭肿了眼睛,也不拦她,一把拉开大门说,你走,你走,你这样的媳妇,我们苏家要不起。
那一夜风好冷,她拖着皮箱无处可去。不敢回父母家,怕他们为她担惊受怕,又害怕自己一个单身女人不安全,连车也不敢打,只在小区附近转了转,后来找到一个宾馆住进去,脸也没洗,趴在床上继续哭,哭累了,就睡着了。
第二天,她把行李放在宾馆,若无其事地回父母家。志华已经在她父母家里等着,是从长沙连夜赶回来的,满脸憔悴,胡子拉碴。父母劈头就是一顿骂,骂她太不懂事,如今气得婆婆住院,婆婆本来就有高血压,要再严重一点就中风偏瘫了。
她执意不去医院看婆婆,一直拖到一个星期以后,志华与她大吵,这个大男人哭了,说过不了就离,这个世界上,他只有这么一个疼他爱他的妈。
她听着,觉得心里都是寒的,就连志华也不帮她。最后还是买了点水果,打算去一趟医院把话说清楚,该离就离,这样的日子,她也不要再过了。
是在推门进去的前一刻,她忽然深深地体会到一个做母亲的心。隔着病房门的玻璃,她看到往日里微胖的婆婆已经瘦掉了一身肉,整个脸颊凹下去,嘴角还有点轻微抽搐,吐一口痰都很艰难。
她病成这样,却还是有力气骂志华。那一刻好安静,她站在门外听得清清楚楚,婆婆说,你要是敢跟媳妇离了,你就别再叫我这个妈。
她说,敏敏跟我怄气,你不能跟她怄,她心眼实,容易当真,要是把她真气走了,你就是不要我活。志华说,妈,你以为我想闹啊,那天晚上你既然跟了敏敏半夜,怎么不当时就劝她回家呢?她也是,瞎使性子,那天要不是你提前给我打了电话,你晕在楼下都没人知道,你说敏敏这样任性,我怎么能不气她?
婆婆说,那天其实怨我,敏敏加班回来累得很,我还怪她把衣服泡在洗衣机里没有动。志华挺无奈,他说,敏敏是不太能干,家务活上,妈你太辛苦了。她却听婆婆又说,最叫我辛苦的是你,养你这么大,娶了好媳妇还成天不着家,我要是敏敏,法院都去熟了。
她站在门外,很错愕。曾经满腹对这个老人的怨恨,一瞬间似乎都消失了。她推门进去,婆婆却又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她给婆婆擦身子,婆婆却不领情地一直叫志华。婆婆在她的低姿态面前好像有点赧然。倒水回来的时候,她看见婆婆在悄悄擦眼泪。
不久,她怀孕了,志华也从长沙调回来,那段时间,婆婆把她伺候得像个公主。
生产的那天很危险,她骨架小,顺产很困难,本身又贫血,剖腹也不是很顺利。医生后来跟她说,没见过你婆婆这样夸张的,在产房外面又跳又叫,哭着喊着说保大人,保大人最重要。护士们都笑,说,敏敏,你婆婆看电视剧看多了,老担心你出事,把妇产科彭医生的袍子都快揪烂了,你生个孩子,院长都惊动了。
她笑,却忽然想哭。
孩子满月的时候,志华说办九,婆婆不同意,怕闹到她,她那时候,还会时不时地惯性眩晕。婆婆说,生孩子遭大罪了,人家要用一个月养,我们家敏敏身体差,静心养上半年一年的,也不为过。她还是成天挖空心思给她安排食谱,下午没事就戴着老花镜坐在太阳底下剪报纸。厚厚的一沓剪报都是健康常识,如何补血,如何调胃,如何治疗偏头痛,如何健康增肥。女儿一岁以前,她从来没有在半夜里被哭声吵醒过,有一点响动婆婆就起来,忙着给宝贝对牛奶,忙着哄女儿小声点哭,不要吵到容易失眠的妈妈。
后来女儿好带了,婆婆却要搬到老干部局的宿舍去住。她说两居室的房子太小了,宝贝自己得有一个房间,以后等志华换套大房子,她再搬回来住。
她后来执意要求志华接婆婆回来一起住,但很快婆婆的冠心病复发了。最后的那段日子里,她第一次像一个女儿一样,与她再无间隙地睡在一起,喂她吃饭,替她擦澡,洗她换下来的床单和衣服。婆婆已经很瘦了,她躺在床上常常拉着她的手,一声一声叫她的名字,敏敏,敏敏。
婆婆走的时候,宝贝哭得很厉害,她也是。后来宝贝念书识字了,在生日的时候给她送一张卡片。宝贝写道:妈妈,谢谢你带我来到这个世界上!谢谢你这么爱我。奶奶走的时候告诉我,以后一定要对你好,如果爸爸和妈妈吵架,要站在妈妈这一边,因为生我的时候,妈妈受了很多苦。奶奶交代我以后要代她照顾你,奶奶还说,全世界有一个人是拿一生来爱我都觉得不够的,这个人就是妈妈……
她坐在五月的阳光下,读着宝贝的卡片,却从来没有哪一次像此刻一样,那么想念她。
编辑 / 雨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