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梦想就有激情,有创新就有超越。维吾尔族优秀青年企业家阿不都肉苏力·如孜的故事讲述了昆仑山下一个美味品牌的创富传奇。
走在和田县英阿瓦提乡的核桃种植基地,阿不都肉苏力·如孜总是心潮澎湃,浮想联翩。这里一边是静静流淌的墨玉河,一边是新老国道,特色农业的发展壮景在他脑海里不断向未来延伸……
粮站站长也下岗
阿不都肉苏力·如孜,新疆和田伊山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今年刚刚三十而立的他,却已经有六年下岗创业的艰苦历程。
说起苦,阿不都肉苏力·如孜没有觉得。他在出生43天时父亲去世,母亲是一位教师,几十年来含辛茹苦将他带大。特殊的身世没有摧垮他的意志,反而造就了他拼搏创业,敢于创新的精神。创业将他引入一个变幻莫测的商战迷局,也为他的生活注入飞跃的激情、成功的渴望和创业的责任与快乐。
谈到自己的下岗经历,阿不都肉苏力·如孜仿佛在谈一件趣事。
从小好学的阿不都肉苏力·如孜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很早就中专毕业,挣钱养家了。但是对知识的渴求一直没有停止,并促使他继续自学,用七年的时间完成了大专和本科的学业,所学专业也从财会转向经济管理。
2001年,由于工作表现突出,阿不都肉苏力·如孜被任命为墨玉县粮食系统一家粮站站长。然而,粮食局“民以食为天”的优越感很快被打破。2002年,和田地区粮食系统改制,各粮站开始实行下岗分流,要求粮站站长对下属职工进行思想动员。
粮站15名职工,动员了库尔班又动员古丽,谁也不愿主动下岗分流。被逼急了,员工们反驳他:“如果你厉害,不要做工作,你先下岗给我们看看?”
一句话,顶得阿不都肉苏力·如孜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年轻气盛的他当即表态:“行!我决定主动下岗。”
没有趟不过去的河,没有爬不过去的山。年轻的阿不都肉苏力·如孜为自己的人生选择了另一条崭新的起跑线。
伊山油坊忘不掉
2002年,下岗后的阿不都肉苏力·如孜组织了粮站的四名下岗人员筹集资金20万元,利用在粮食局工作的经验,在墨玉县成立了一家小型的食用油生产企业,注册为“伊山”商标。
粮站站长的经历让阿不都肉苏力·如孜对粮油市场有所把握,然而,刚刚诞生的企业就像幼苗需要雨露,资金的匮乏常常让他的企业举步维艰。
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下,为了使“伊山”品牌打响市场,阿不都肉苏力·如孜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措,投入18万进行品牌形象广告宣传。这对于初涉商海的他无疑是一笔巨资。
如何让广告以小博大,产生轰动的广告效应,并迅速转变为大幅激增的购买诉求呢?广告的创意让阿不都肉苏力·如孜煞费苦心。
他决定抓住两个广告诉求点,一是民族传统,一是醇香。
曾是地区美术家协会成员的他,展开了想象,一个古老的民族传统油坊的温馨画面里,一位美丽的维吾尔族姑娘被每天早晨醇香的榨油味所吸引,当她不知不觉走近油坊,看到了自己的心上人,一位健壮的小伙正在辛勤劳作,姑娘开始每天闻香起早,为心爱的小伙端茶送水。浓浓的醇香与浓浓的爱意在画面中和谐共鸣,融为一体,画外音传来——永远忘不掉,伊山油坊。
广告在全疆播出后,获得了丰厚的回报,阿不都肉苏力·如孜也掘得“伊山”品牌的第一桶金。
中亚三国走市场
经过两年的努力,企业初显成效。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多次吸纳了下岗失业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
2004年6月,阿不都肉苏力·如孜成立了伊山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把两年前注册资金只有20万元的小型企业,发展到注册资金近400万元的中型企业,并投资100万引进了油脂精炼设备及技术来提高和改善产品质量,日产色拉油达到了三吨,企业年生产能力达到2000吨以上,拥有固定资产600万元。
2006年,“伊山”再上新台阶,年生产总值达3400万元,销售收入3200万元,利润256万余元,产品产销率为100%。
“伊山”品牌从创业伊始就确定了质量取胜的发展战略。
阿不都肉苏力·如孜不仅积极向疆内知名民族企业取经学习,还放眼全国,在上海、山东等地食用油知名企业考察学习,了解粮油市场动态,以超前的思维对企业品牌进行定位。
说到成功的秘诀,阿不都肉苏力·如孜只用两个字概括——诚信,而诚信的背后,不仅仅是广告形象的美誉度,更是伊山人对产品质量的荣誉感,对绿色食品的准确诉求,和精工细作、实实在在的品牌打造历程。
2003年,企业首次制定了扎洪油产品质量标准,2004年到2006年连续三年获得质量监督系统“生产合格产品”、“现场管理达标先进企业”称号,2005年获得国家市场指导委员会“中国市场放心健康食品”称号。2006年企业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同时伊山牌玉米油和胡麻油获得“中国绿色食品”认证。
2006年,“伊山”亮相“喀交会”,立刻以天然纯正的品质吸引了众多中亚粮油客商,当场签下76万美金的出口订单。“伊山”品牌不仅香飘国内,而且走出国门,闯入中亚市场。此后,“伊山”油品经常在口岸进行现货现款交易,订单应接不暇。
核桃玉米都疯狂
“伊山”的玉米油、胡麻油走俏市场,走向中亚,可阿不都肉苏力·如孜并没有停止脚步。
和田是“核桃之乡”,每当他看到电视中铺天盖地的核桃粉、核桃奶广告,他就不明白为什么我们和田没有一个优秀的核桃粉品牌。他决心让“伊山”完成这个使命。
经多方筹措资金,一个计划投资1.5亿的核桃基地已经酝酿成功,先期5000万资金已投入运转。
和田核桃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再加上先进的工艺和标准化的管理,一定能打响品牌。阿不都肉苏力·如孜有这个自信。
首先,核桃粉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
经过国际标准的空气、土壤和水分的环境测试,核桃粉获得了生产工艺标准苛刻的“有机食品”认证。
30万亩核桃基地枝繁叶茂,孕育着特色农业的崭新生机。
经过与无锡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签订技术合作协议,“伊山”核桃粉在卫生标准、质量标准、生产配方、生产工艺等方面大幅提高,通过严格的质量认证,获得了欧盟出口权。
墨玉河静静流淌,哺育周边万物。企业发展了,也带动当地农户增收致富,加入到科技农业的发展大军当中。
“成功的目的不仅仅是挣钱,”阿不都肉苏力·如孜说,“创业的快乐就在于责任,我要用行动回报社会,回报祖国。”
走在和田县英阿瓦提乡的核桃种植基地,阿不都肉苏力·如孜总是心潮澎湃,浮想联翩。这里一边是静静流淌的墨玉河,一边是新老国道,特色农业的发展壮景在他脑海里不断向未来延伸……
粮站站长也下岗
阿不都肉苏力·如孜,新疆和田伊山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今年刚刚三十而立的他,却已经有六年下岗创业的艰苦历程。
说起苦,阿不都肉苏力·如孜没有觉得。他在出生43天时父亲去世,母亲是一位教师,几十年来含辛茹苦将他带大。特殊的身世没有摧垮他的意志,反而造就了他拼搏创业,敢于创新的精神。创业将他引入一个变幻莫测的商战迷局,也为他的生活注入飞跃的激情、成功的渴望和创业的责任与快乐。
谈到自己的下岗经历,阿不都肉苏力·如孜仿佛在谈一件趣事。
从小好学的阿不都肉苏力·如孜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很早就中专毕业,挣钱养家了。但是对知识的渴求一直没有停止,并促使他继续自学,用七年的时间完成了大专和本科的学业,所学专业也从财会转向经济管理。
2001年,由于工作表现突出,阿不都肉苏力·如孜被任命为墨玉县粮食系统一家粮站站长。然而,粮食局“民以食为天”的优越感很快被打破。2002年,和田地区粮食系统改制,各粮站开始实行下岗分流,要求粮站站长对下属职工进行思想动员。
粮站15名职工,动员了库尔班又动员古丽,谁也不愿主动下岗分流。被逼急了,员工们反驳他:“如果你厉害,不要做工作,你先下岗给我们看看?”
一句话,顶得阿不都肉苏力·如孜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年轻气盛的他当即表态:“行!我决定主动下岗。”
没有趟不过去的河,没有爬不过去的山。年轻的阿不都肉苏力·如孜为自己的人生选择了另一条崭新的起跑线。
伊山油坊忘不掉
2002年,下岗后的阿不都肉苏力·如孜组织了粮站的四名下岗人员筹集资金20万元,利用在粮食局工作的经验,在墨玉县成立了一家小型的食用油生产企业,注册为“伊山”商标。
粮站站长的经历让阿不都肉苏力·如孜对粮油市场有所把握,然而,刚刚诞生的企业就像幼苗需要雨露,资金的匮乏常常让他的企业举步维艰。
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下,为了使“伊山”品牌打响市场,阿不都肉苏力·如孜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措,投入18万进行品牌形象广告宣传。这对于初涉商海的他无疑是一笔巨资。
如何让广告以小博大,产生轰动的广告效应,并迅速转变为大幅激增的购买诉求呢?广告的创意让阿不都肉苏力·如孜煞费苦心。
他决定抓住两个广告诉求点,一是民族传统,一是醇香。
曾是地区美术家协会成员的他,展开了想象,一个古老的民族传统油坊的温馨画面里,一位美丽的维吾尔族姑娘被每天早晨醇香的榨油味所吸引,当她不知不觉走近油坊,看到了自己的心上人,一位健壮的小伙正在辛勤劳作,姑娘开始每天闻香起早,为心爱的小伙端茶送水。浓浓的醇香与浓浓的爱意在画面中和谐共鸣,融为一体,画外音传来——永远忘不掉,伊山油坊。
广告在全疆播出后,获得了丰厚的回报,阿不都肉苏力·如孜也掘得“伊山”品牌的第一桶金。
中亚三国走市场
经过两年的努力,企业初显成效。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多次吸纳了下岗失业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
2004年6月,阿不都肉苏力·如孜成立了伊山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把两年前注册资金只有20万元的小型企业,发展到注册资金近400万元的中型企业,并投资100万引进了油脂精炼设备及技术来提高和改善产品质量,日产色拉油达到了三吨,企业年生产能力达到2000吨以上,拥有固定资产600万元。
2006年,“伊山”再上新台阶,年生产总值达3400万元,销售收入3200万元,利润256万余元,产品产销率为100%。
“伊山”品牌从创业伊始就确定了质量取胜的发展战略。
阿不都肉苏力·如孜不仅积极向疆内知名民族企业取经学习,还放眼全国,在上海、山东等地食用油知名企业考察学习,了解粮油市场动态,以超前的思维对企业品牌进行定位。
说到成功的秘诀,阿不都肉苏力·如孜只用两个字概括——诚信,而诚信的背后,不仅仅是广告形象的美誉度,更是伊山人对产品质量的荣誉感,对绿色食品的准确诉求,和精工细作、实实在在的品牌打造历程。
2003年,企业首次制定了扎洪油产品质量标准,2004年到2006年连续三年获得质量监督系统“生产合格产品”、“现场管理达标先进企业”称号,2005年获得国家市场指导委员会“中国市场放心健康食品”称号。2006年企业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同时伊山牌玉米油和胡麻油获得“中国绿色食品”认证。
2006年,“伊山”亮相“喀交会”,立刻以天然纯正的品质吸引了众多中亚粮油客商,当场签下76万美金的出口订单。“伊山”品牌不仅香飘国内,而且走出国门,闯入中亚市场。此后,“伊山”油品经常在口岸进行现货现款交易,订单应接不暇。
核桃玉米都疯狂
“伊山”的玉米油、胡麻油走俏市场,走向中亚,可阿不都肉苏力·如孜并没有停止脚步。
和田是“核桃之乡”,每当他看到电视中铺天盖地的核桃粉、核桃奶广告,他就不明白为什么我们和田没有一个优秀的核桃粉品牌。他决心让“伊山”完成这个使命。
经多方筹措资金,一个计划投资1.5亿的核桃基地已经酝酿成功,先期5000万资金已投入运转。
和田核桃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再加上先进的工艺和标准化的管理,一定能打响品牌。阿不都肉苏力·如孜有这个自信。
首先,核桃粉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
经过国际标准的空气、土壤和水分的环境测试,核桃粉获得了生产工艺标准苛刻的“有机食品”认证。
30万亩核桃基地枝繁叶茂,孕育着特色农业的崭新生机。
经过与无锡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签订技术合作协议,“伊山”核桃粉在卫生标准、质量标准、生产配方、生产工艺等方面大幅提高,通过严格的质量认证,获得了欧盟出口权。
墨玉河静静流淌,哺育周边万物。企业发展了,也带动当地农户增收致富,加入到科技农业的发展大军当中。
“成功的目的不仅仅是挣钱,”阿不都肉苏力·如孜说,“创业的快乐就在于责任,我要用行动回报社会,回报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