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知不道”和“不知道”在使用者语感上几乎等同,但实际上“知不道”和“不知道”结构不同,在演变源流中的路线也不同。本文分别分析了二者的结构并提出了“知不道”有词汇化和语法化趋势的可能。
关键词:知不道 不知道 知不到 语法化 词汇化
“知不道”在北方方言区使用人数众多,地域分布范围广。从意义上说,大致与普通话中的“不知道”一致,但在形式上却多有不同。刘忠华(2003)指出了陕西方言中的“知不道”实际的书写形式应为“知不到”,与普通话“不知道”在语音和语法上不同,“知不道”是动补结构的否定形式,表可能、结果义;接着,沈怀兴(2005)提出,“知不道”最初应是“智不到”,沈文结合“智”和“知”、“到”和“道”的字源关系,得出了“智不到—知不到—知不道”的发展链条,语法结构上由最初的主谓结构演变为动补结构,而普通话“不知道”则为偏正结构,得出了二者来历、结构、本义和引申义不同的结论。这两种观点一提出,对于“知不道”的研究似乎沉寂下来,直到庄会彬(2013)虽赞同刘忠华的观点,但他从其他研究角度对“知不道”记作“知不到”提出了辅助的例证。
即使是“知不道”研究较为全面的情况下,笔者家乡县志却依旧将“知不道”与“不知道”二者的不同看作是某些副词语序的不同,如:邹平话说“知不道”与普通话“不知道”等同,“挺手冷”与“手很冷”等同。[1]
这说明,对于二者的结构问题依然存疑,虽有学者珠玉在前,但我们再次考察“知不道”及相关结构(“知不到”)等的发展源流过程;其次,对“知不道”与“不知道”进行了结构分析;最后讨论了“知不道”结构一定语法化和词汇化的倾向。
一.“知不道”考察
关于“知不道”的源流,前人讨论焦点主要有:一是“知不道”最初形式?二是“知不道”是什么结构,发展过程中是否发生了变化?沈怀兴曾提出,“知不道”初作“智不到”,但所举例多为宋代文献,如: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宗智全曰:‘智不到处作么生’”。且他认为出现“智不到”与禅宗语录“智不到处切忌道着”有关。的确,笔者也发现了许多佛经语录中都出现了“智不到处……”如,《抚州曹山本寂禅师语录》记:“智不到处。不得说著。”这里“智”意指知识,学识,显然是主谓结构。接着,沈文又引:“智”是“知”的分化字(王筠《说文释例》谓“分别文”),自然在不同的作者那里也可能写作“知不到”。
对这一点,我们表示怀疑,因为从逻辑上分析,“智”由“知”孳乳而来,在《释名》中也曾出现:“智,知也”,那么首先是先出现“知不到”,再写做“智不到”,就笔者前文所举例来说,虽《语录》由明时人郭凝之编,但所据材料也有可能为唐,不应骤然划在宋;就顺序问题来看,后秦·鸠摩罗什译有《成实论》:“而实有之。故知不到。”那么,“知不到”的时间要早于“智不到”,则“智不到”并不是“知不道”的初始形式。
接着,“知不道”是否由“知不到”演化而来。刘忠华虽持这样的观点,但并没有给出具体论证,或者说他根据洋县话中“知道”的“道”调值与普通话“知道”中读轻声的“道”调值不同,提出了二者实际不同。但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道”的读音为去声。我们虽然也倾向于“知不道”由“知不到”演化而来,但我们认为可以从“到”的虚化入手。《说文·至部》:“到,至也。从至,刀声。”本义为实义动词,抵达某一处,其间包含了位移的过程。如:
(1)蹶父孔武,靡国不到。(《诗经·大雅》)
(2)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宪问》)
后来,由完全的实义动词变为了次要动词,出现了“归到,传到,去到……”之类的用法,再接着进一步虛化,到了唐宋更是有了新的变化,据刘芳(2009)研究得出:1.“到”与“得”连用的情况显著增加。2.“到”与“想”、“思量”、“看”之类的表示主客观感觉的动词连用表达一种主客观的结果。如:
(3)事事都有个极至之理,便要知得到。若知不到,便都没分明;若知得到,便着定恁地做……(《朱子语类》)
(4)曾子父子之学自相反,一是从下做到,一是从上见得。(《朱子语类》)
这时“到”就逐渐虚化为表程度,类似我们所说“多了去了”的用法,与我们现今使用的“道”无实义也有联系。综上,我们认为“知不道”源于“知不到”,其间有书写形式的变化“智不到”。在结构上“知不到”由主谓结构演化为如今的动补结构。
二.“知不道”和“不知道”对比分析
(一)“知不道”与“不知道”异同
“知不道”与“不知道”同属否定形式,但前者为动补结构,后者为偏正结构,在意义上也有差别。
1.“知道”与“不知道”
“知”是动词,表“知道,了解”义,前可有修饰语,后可接宾语,也可接“者”或“所”,构成名词性结构。如:
(5)公曰:“非子之所知也。(《国语》)
(6)日归,见知弑也。(《榖梁传》)
“知”也可以加上“道”构成动宾结构,如庄会彬(2013)提出“知”与“道”最早连用可追溯到东周时期,“人不学,不知道”,这里的“道”取的不是本义“道路”,而是经过引申后的抽象意义,“知道”为短语结构。如:
(7)名实相保,之谓知道。(《吕氏春秋》)
(8)愚者為一物一偏,而自以為知道,無知也。(《荀子》)
那“知道”偏向于“知”并逐渐并用为一词是在什么时候呢?庄会彬(2013)认为“到了六朝,‘知道’开始偏向于‘知’,出现了类似今天‘知道’的用法”,所引出自《世说新语》:“方知人情,固知道迫隘之地,无得保其怡粹”,但我们认为在东汉就已出现了蛛丝马迹:“文王,圣人也,知道事之实。(《论衡》)”只不过这时的用法较少,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逐渐增多,隋唐五代时期才大量使用:
关键词:知不道 不知道 知不到 语法化 词汇化
“知不道”在北方方言区使用人数众多,地域分布范围广。从意义上说,大致与普通话中的“不知道”一致,但在形式上却多有不同。刘忠华(2003)指出了陕西方言中的“知不道”实际的书写形式应为“知不到”,与普通话“不知道”在语音和语法上不同,“知不道”是动补结构的否定形式,表可能、结果义;接着,沈怀兴(2005)提出,“知不道”最初应是“智不到”,沈文结合“智”和“知”、“到”和“道”的字源关系,得出了“智不到—知不到—知不道”的发展链条,语法结构上由最初的主谓结构演变为动补结构,而普通话“不知道”则为偏正结构,得出了二者来历、结构、本义和引申义不同的结论。这两种观点一提出,对于“知不道”的研究似乎沉寂下来,直到庄会彬(2013)虽赞同刘忠华的观点,但他从其他研究角度对“知不道”记作“知不到”提出了辅助的例证。
即使是“知不道”研究较为全面的情况下,笔者家乡县志却依旧将“知不道”与“不知道”二者的不同看作是某些副词语序的不同,如:邹平话说“知不道”与普通话“不知道”等同,“挺手冷”与“手很冷”等同。[1]
这说明,对于二者的结构问题依然存疑,虽有学者珠玉在前,但我们再次考察“知不道”及相关结构(“知不到”)等的发展源流过程;其次,对“知不道”与“不知道”进行了结构分析;最后讨论了“知不道”结构一定语法化和词汇化的倾向。
一.“知不道”考察
关于“知不道”的源流,前人讨论焦点主要有:一是“知不道”最初形式?二是“知不道”是什么结构,发展过程中是否发生了变化?沈怀兴曾提出,“知不道”初作“智不到”,但所举例多为宋代文献,如: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宗智全曰:‘智不到处作么生’”。且他认为出现“智不到”与禅宗语录“智不到处切忌道着”有关。的确,笔者也发现了许多佛经语录中都出现了“智不到处……”如,《抚州曹山本寂禅师语录》记:“智不到处。不得说著。”这里“智”意指知识,学识,显然是主谓结构。接着,沈文又引:“智”是“知”的分化字(王筠《说文释例》谓“分别文”),自然在不同的作者那里也可能写作“知不到”。
对这一点,我们表示怀疑,因为从逻辑上分析,“智”由“知”孳乳而来,在《释名》中也曾出现:“智,知也”,那么首先是先出现“知不到”,再写做“智不到”,就笔者前文所举例来说,虽《语录》由明时人郭凝之编,但所据材料也有可能为唐,不应骤然划在宋;就顺序问题来看,后秦·鸠摩罗什译有《成实论》:“而实有之。故知不到。”那么,“知不到”的时间要早于“智不到”,则“智不到”并不是“知不道”的初始形式。
接着,“知不道”是否由“知不到”演化而来。刘忠华虽持这样的观点,但并没有给出具体论证,或者说他根据洋县话中“知道”的“道”调值与普通话“知道”中读轻声的“道”调值不同,提出了二者实际不同。但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道”的读音为去声。我们虽然也倾向于“知不道”由“知不到”演化而来,但我们认为可以从“到”的虚化入手。《说文·至部》:“到,至也。从至,刀声。”本义为实义动词,抵达某一处,其间包含了位移的过程。如:
(1)蹶父孔武,靡国不到。(《诗经·大雅》)
(2)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宪问》)
后来,由完全的实义动词变为了次要动词,出现了“归到,传到,去到……”之类的用法,再接着进一步虛化,到了唐宋更是有了新的变化,据刘芳(2009)研究得出:1.“到”与“得”连用的情况显著增加。2.“到”与“想”、“思量”、“看”之类的表示主客观感觉的动词连用表达一种主客观的结果。如:
(3)事事都有个极至之理,便要知得到。若知不到,便都没分明;若知得到,便着定恁地做……(《朱子语类》)
(4)曾子父子之学自相反,一是从下做到,一是从上见得。(《朱子语类》)
这时“到”就逐渐虚化为表程度,类似我们所说“多了去了”的用法,与我们现今使用的“道”无实义也有联系。综上,我们认为“知不道”源于“知不到”,其间有书写形式的变化“智不到”。在结构上“知不到”由主谓结构演化为如今的动补结构。
二.“知不道”和“不知道”对比分析
(一)“知不道”与“不知道”异同
“知不道”与“不知道”同属否定形式,但前者为动补结构,后者为偏正结构,在意义上也有差别。
1.“知道”与“不知道”
“知”是动词,表“知道,了解”义,前可有修饰语,后可接宾语,也可接“者”或“所”,构成名词性结构。如:
(5)公曰:“非子之所知也。(《国语》)
(6)日归,见知弑也。(《榖梁传》)
“知”也可以加上“道”构成动宾结构,如庄会彬(2013)提出“知”与“道”最早连用可追溯到东周时期,“人不学,不知道”,这里的“道”取的不是本义“道路”,而是经过引申后的抽象意义,“知道”为短语结构。如:
(7)名实相保,之谓知道。(《吕氏春秋》)
(8)愚者為一物一偏,而自以為知道,無知也。(《荀子》)
那“知道”偏向于“知”并逐渐并用为一词是在什么时候呢?庄会彬(2013)认为“到了六朝,‘知道’开始偏向于‘知’,出现了类似今天‘知道’的用法”,所引出自《世说新语》:“方知人情,固知道迫隘之地,无得保其怡粹”,但我们认为在东汉就已出现了蛛丝马迹:“文王,圣人也,知道事之实。(《论衡》)”只不过这时的用法较少,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逐渐增多,隋唐五代时期才大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