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不道”结构探析

来源 :文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131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知不道”和“不知道”在使用者语感上几乎等同,但实际上“知不道”和“不知道”结构不同,在演变源流中的路线也不同。本文分别分析了二者的结构并提出了“知不道”有词汇化和语法化趋势的可能。
   关键词:知不道 不知道 知不到 语法化 词汇化
   “知不道”在北方方言区使用人数众多,地域分布范围广。从意义上说,大致与普通话中的“不知道”一致,但在形式上却多有不同。刘忠华(2003)指出了陕西方言中的“知不道”实际的书写形式应为“知不到”,与普通话“不知道”在语音和语法上不同,“知不道”是动补结构的否定形式,表可能、结果义;接着,沈怀兴(2005)提出,“知不道”最初应是“智不到”,沈文结合“智”和“知”、“到”和“道”的字源关系,得出了“智不到—知不到—知不道”的发展链条,语法结构上由最初的主谓结构演变为动补结构,而普通话“不知道”则为偏正结构,得出了二者来历、结构、本义和引申义不同的结论。这两种观点一提出,对于“知不道”的研究似乎沉寂下来,直到庄会彬(2013)虽赞同刘忠华的观点,但他从其他研究角度对“知不道”记作“知不到”提出了辅助的例证。
   即使是“知不道”研究较为全面的情况下,笔者家乡县志却依旧将“知不道”与“不知道”二者的不同看作是某些副词语序的不同,如:邹平话说“知不道”与普通话“不知道”等同,“挺手冷”与“手很冷”等同。[1]
   这说明,对于二者的结构问题依然存疑,虽有学者珠玉在前,但我们再次考察“知不道”及相关结构(“知不到”)等的发展源流过程;其次,对“知不道”与“不知道”进行了结构分析;最后讨论了“知不道”结构一定语法化和词汇化的倾向。
   一.“知不道”考察
   关于“知不道”的源流,前人讨论焦点主要有:一是“知不道”最初形式?二是“知不道”是什么结构,发展过程中是否发生了变化?沈怀兴曾提出,“知不道”初作“智不到”,但所举例多为宋代文献,如: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宗智全曰:‘智不到处作么生’”。且他认为出现“智不到”与禅宗语录“智不到处切忌道着”有关。的确,笔者也发现了许多佛经语录中都出现了“智不到处……”如,《抚州曹山本寂禅师语录》记:“智不到处。不得说著。”这里“智”意指知识,学识,显然是主谓结构。接着,沈文又引:“智”是“知”的分化字(王筠《说文释例》谓“分别文”),自然在不同的作者那里也可能写作“知不到”。
   对这一点,我们表示怀疑,因为从逻辑上分析,“智”由“知”孳乳而来,在《释名》中也曾出现:“智,知也”,那么首先是先出现“知不到”,再写做“智不到”,就笔者前文所举例来说,虽《语录》由明时人郭凝之编,但所据材料也有可能为唐,不应骤然划在宋;就顺序问题来看,后秦·鸠摩罗什译有《成实论》:“而实有之。故知不到。”那么,“知不到”的时间要早于“智不到”,则“智不到”并不是“知不道”的初始形式。
   接着,“知不道”是否由“知不到”演化而来。刘忠华虽持这样的观点,但并没有给出具体论证,或者说他根据洋县话中“知道”的“道”调值与普通话“知道”中读轻声的“道”调值不同,提出了二者实际不同。但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道”的读音为去声。我们虽然也倾向于“知不道”由“知不到”演化而来,但我们认为可以从“到”的虚化入手。《说文·至部》:“到,至也。从至,刀声。”本义为实义动词,抵达某一处,其间包含了位移的过程。如:
   (1)蹶父孔武,靡国不到。(《诗经·大雅》)
   (2)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宪问》)
   后来,由完全的实义动词变为了次要动词,出现了“归到,传到,去到……”之类的用法,再接着进一步虛化,到了唐宋更是有了新的变化,据刘芳(2009)研究得出:1.“到”与“得”连用的情况显著增加。2.“到”与“想”、“思量”、“看”之类的表示主客观感觉的动词连用表达一种主客观的结果。如:
   (3)事事都有个极至之理,便要知得到。若知不到,便都没分明;若知得到,便着定恁地做……(《朱子语类》)
   (4)曾子父子之学自相反,一是从下做到,一是从上见得。(《朱子语类》)
   这时“到”就逐渐虚化为表程度,类似我们所说“多了去了”的用法,与我们现今使用的“道”无实义也有联系。综上,我们认为“知不道”源于“知不到”,其间有书写形式的变化“智不到”。在结构上“知不到”由主谓结构演化为如今的动补结构。
   二.“知不道”和“不知道”对比分析
   (一)“知不道”与“不知道”异同
   “知不道”与“不知道”同属否定形式,但前者为动补结构,后者为偏正结构,在意义上也有差别。
   1.“知道”与“不知道”
   “知”是动词,表“知道,了解”义,前可有修饰语,后可接宾语,也可接“者”或“所”,构成名词性结构。如:
   (5)公曰:“非子之所知也。(《国语》)
   (6)日归,见知弑也。(《榖梁传》)
   “知”也可以加上“道”构成动宾结构,如庄会彬(2013)提出“知”与“道”最早连用可追溯到东周时期,“人不学,不知道”,这里的“道”取的不是本义“道路”,而是经过引申后的抽象意义,“知道”为短语结构。如:
   (7)名实相保,之谓知道。(《吕氏春秋》)
   (8)愚者為一物一偏,而自以為知道,無知也。(《荀子》)
   那“知道”偏向于“知”并逐渐并用为一词是在什么时候呢?庄会彬(2013)认为“到了六朝,‘知道’开始偏向于‘知’,出现了类似今天‘知道’的用法”,所引出自《世说新语》:“方知人情,固知道迫隘之地,无得保其怡粹”,但我们认为在东汉就已出现了蛛丝马迹:“文王,圣人也,知道事之实。(《论衡》)”只不过这时的用法较少,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逐渐增多,隋唐五代时期才大量使用: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在王家卫的电影中,追寻是永恒的命题。影片中的人物往往内心孤独封闭,又一刻不停地追寻温暖。王家卫通过视听密码、对物倾诉等手法映射出孤独追寻的港人群像,展现出工业时代港人的生存状态,并给港人指出了一条发泄情绪和纾解思想的出路。   关键词:王家卫 追寻 孤独群体 工业时代   纵观王家卫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王家卫一直在围绕“追寻”这一主题进行创作。影片中的人物渴望温暖又拒绝接近,向往亲密又不
内容摘要:含蓄是中国文学的基本特征,含蓄美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传统。本文结合诗歌含蓄产生的美感效应和诗歌创作达到含蓄境界的经验方法,讨论鉴赏古典诗歌时对含蓄美的把握。   关键词:含蓄 朦胧 鉴赏   朦胧美,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种具有特殊表现力的美感效应。其主要特征是:某种深邃的丰富的内容通过某种朦胧的美的形式含蓄的表现出来,成为一种暗示,一种象征,使欣赏者凭借联想和想象获得强烈的审美愉悦。  
内容摘要: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诗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先秦时期到清朝末年,诗歌以其源远流长的特点在历史的长河中更新换代,不同朝代具有不同的诗歌。如唐诗、宋词、元曲,同时古代诗歌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对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该篇文章则是对统编版小学教材的古诗选编进行分析及进行教学对学生具有的意义。   关键词:部编本 古诗词 教材分
内容摘要:当下影视作品呈现出回归个人的时代特征。贾樟柯电影聚焦中国社会底层现实人物,以部分底层人物的人生为缩影,为生活在大时代下的普通人树碑立传,表现中国社会变革中个人的生存现状。贾樟柯用影像记录社会历史发展,纪实性地呈现社会发展的历史现场,冷静而深刻地对整个时代进行在场式的整体表达,折射出中国人精神思想的转变。贾樟柯将电影回归到电影艺术本身,通过好的作品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成为真实的时代讲述者。
内容摘要:本文以格莱斯提出的合作原则和利奇提出的礼貌原则为理论框架,分析作品《红楼梦》中的人物对话,以此来揭示对话中人物违背合作准则和礼貌准则背后的会话含义。从而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合作原则 会话含义 《红楼梦》 礼貌准则   在交往过程中,人们受语境因素和谈话目的的影响会刻意地违反“合作”和“礼貌”原则。格莱斯表示在交际的过程中,人们常常发现对方会故意违反会话原则,这个时候他
内容摘要:近年来以《盘龙》为代表的网络小说“走红”欧美,进而涌现出上百家海外网站翻译中国网络文学,这种民间自发译介方式的成功给了中国文化“走出去”很大的启发。本文从市场、传播者、传播内容、受众、媒介几个方面分析《盘龙》类网络文学“走红”海外的原因,以期对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有所裨益。通过译介较传统经典较浅显易读、更贴合数字阅读时代受众需求的网络小说,由浅入深地培育海外受众市场不失为现阶段可行的中国文
内容摘要:长沙方言话中有大量的特色宗教词汇,这些词对于指导人类生产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和长沙特色文化的传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长沙方言词典》中归纳的89个宗教词汇进行认知语义方面的研究,探究其在隐喻上所具有的特点,同时归纳出长沙话中宗教词的概念整合,从这两个层面对其进行研究。   关键词:长沙话 宗教词 认知语义 隐喻   作為一个历史悠久的名城,长沙市内寺庙林立,宗教色彩比较浓厚。而其
内容摘要:明清小说私塾书写具有双重显著倾向:一重表现上层社会私塾生活荒唐逸乐、子弟顽劣放纵;一重表现下层社会私塾生活压抑冷清、学生勤勉清苦。塾师教学态度与学生求学态度呈现出三种断裂的情况:一是塾师认真细致、学生贪玩放纵;二是塾师平庸狡诈、学生聪慧勤奋;三是塾师落魄贪财、学生难遇良师。私塾与鬼怪的联系主要表现为塾师与鬼怪身份的融合:鬼怪学问化、塾师化,塾师成为鬼怪知识的掌握者。   关键词:明清小说
内容摘要:新写实小说的突破,不能纠结于文字上的创新,但也不是意境上的深入,有时候甚至会觉得有些曲折,失去了原来的不少色彩,但它始终是突破了,尽管这样的突破点并不明确,甚至有着些许尴尬。新旧写实小说的对比,其实差别不算大,那么为什么带着“新”呢?本质原因在于对于现象的彰显有了另外的方式,不再固执一词,或许从全新的角度看待事物便是新写实小说的创作色彩吧。本文主要对新写实小说的突破展开了研究,并提出了一
内容摘要:“人文生态”的理念重视人与生态的关系,将自然与人紧密结合。这种“人文生态”系统的视野为电视剧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使之注重将人物与自然相融合,从而呈现出人物更加丰富、主题更加深刻、意蕴更加绵长的艺术价值。本文将从电视剧《德雷尔一家》的解读、审美移情的视听体现、对国产剧的启示三方面,试析电视剧《德雷尔一家》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人文生态 电视剧《德雷尔一家》 审美移情 视听体现 对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