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蒋维(1985-)女,汉族,四川广元人,讲师,地理教育思想与方法、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摘 要:自2008年以来,四川职业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期,职教规模的不断壮大带来职业院校的成长和发展,也带来了挑战。对于由中专、中职升格而来的高职高专院校来说,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快速提升学校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问题。本文立足“中升高”职业院校的转型发展,拟从专业教研室建设视角,探索具有普适性的教研水平提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专业教研室;教研水平;升格;高职高专;转型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1-0207-01
自2008年以来到2014年,四川省职业院校已达650所,在校生人数超过180万,职教规模位居全国第四[1]。这段时期,四川省新增8所高职高专院校,百余个职教专业,覆盖师范教育、卫生、技术职业教育等各个方面。在这些新增院校中,有的基于大学的部分教学资源立校,有的是利用公司的产业基础立校,但大部分是在原有中专、中职的办学基础上升格而来。
一、升格高职高专类院校转型的常见问题
“中升高”的高职高专院校与一般职业院校相比,存在管理体制、办学模式、学生来源等方面存在不同[2]。为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这类院校的转型过程通常有以下问题:
一是教学理念和方式。这类院校往往因沿袭中专、中职阶段的课堂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内容和形式相对陈旧、刻板,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显,学生学习、应用能力普遍较弱,与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相距较远。
二是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是教学工作有条不紊进行的前提[3]。升格院校百废待兴,既要应对学生层次变化带来的各项教学和管理措施的调整和改革,又需综合自身优势和社会需求,重新确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制订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以通过清晰的专业认知,帮助学生规划未来,从而服务于社会。
三是,师资队伍素质。根据中专办学要求,中专学校的教师多以本科学历层次人员为主,基本没有研究生层次的师资[4]。学校升格以后,引进大批高学历的青年教师。通常,新教师的成长和成熟需要一定的时间以及培训,但实际情况可能要求其不得不直接上岗。
四是,教研矛盾出现。无论新、老教师既要倾注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改良提升教学方式、方法,又要同时面对学校科研任务数量和质量要求的骤然提高。如何在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开展科研,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成为各个专业教师乃至这类学校共同面对的问题。
二、以教研室的建设助推教研水平的提升
专业教研室是高职、高专院校的基层教学组织和研究组织,直接关系到教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关系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5]。笔者建议采取以教研室的建设来带动和加速“中升高”院校教研水平的提升。
1.转变理念,突出专业教研室的重要性
专业教研室作为基层的教学管理组织,责任大,任务重。但事实情况是,受中专建校思路的影响,部分学校缺乏对其基础性教研地位的认识,如教研室主任权责不明确,缺乏对应的专业教师考核、考评体系,相关教研活动难以组织和开展,这既不利于教学工作的有效运行,又阻碍了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的提高,转变思想理念,势在必行。
2.以专业教研室为单位,整合学科教学,对师资进行优化安排配置
整合学科教学,是为结合学科需要以及教师的专业层次进行师资优化配置,即把最适宜讲授某学科课程的教师安排到一线,专门负责该课程的改革攻坚,力求“吃透”、“做精”,快速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学科教学资源的整合也伴随着教学经验的归纳传授,短期内可大幅提高学科教学水平。再有,专业教研室进行自主调整,能高效组织同专业的教师分工合作。例如,让某些教师恰到好处的完成少量教学任务,在需要时外出学习或完成科研任务。
3.积极创新,多元化教研活动内容和形式
教研室自身的教研活动的创新及其他形式的交流和合作,对专业教师的成长都非常重要。笔者结合我校实践给出以下建议,供相关院校参考:(1)以专业教研室为单位,新老教师的“传帮带”,即按照相关专业老、新教师搭配,以传授教学经验和指导为目的,通过说课、听课、经验交流、教材研讨等形式帮助新教师快速成长;(2)按照专业发展和学科需要送培学习。对于一般性中专类院校来说,因为缺乏学习反映现代社会、现代企业发展乃至国际前沿的专科、职业教育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思维的机会,教研发展相对滞后。定期的教师培训,如新教师岗前培训教育、青年教师的发展规划教育、各专业教师的科研、实践指导等,按照学科专业的发展所需,通过各教研室进行配置,能使全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意识大大提高;(3)开设公共选修课和专题讲座。让专业教研室牵头组织部分公选课程,一方面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文化水平,另一方面鼓励实践,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素质。或者突破单一的课堂教授方式,定期举办相关专业的专题及科研讲座,提升学生专业文化素养的深度和广度,促进教师教研能力的发展。
(作者单位: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课题项目:2014年广元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科研课题“职业院校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项目编号:2014y12)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华西都市报.全省职业院校在校生超180万[OL].2014-06-26,http://www.wccdaily.com.cn/shtml/hxdsb/20140626/221586.shtml.
[2]袁爱宁.如何实现中专学校向高职学院的顺利过渡[J].高教研究(卫生职业教育版),2005,(17):27-28.
[3]徐晓飒.高职高专教学改革对策探索[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38-139.
[4]姜德照,闫平.普通中专“大学化”转型的三种基本模式及问题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4,(3):85-86.
[5]徐向明.关于高职院校专业教研室建设的思考[J].中国职业教育,2009,(1):60-62.
摘 要:自2008年以来,四川职业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期,职教规模的不断壮大带来职业院校的成长和发展,也带来了挑战。对于由中专、中职升格而来的高职高专院校来说,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快速提升学校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问题。本文立足“中升高”职业院校的转型发展,拟从专业教研室建设视角,探索具有普适性的教研水平提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专业教研室;教研水平;升格;高职高专;转型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1-0207-01
自2008年以来到2014年,四川省职业院校已达650所,在校生人数超过180万,职教规模位居全国第四[1]。这段时期,四川省新增8所高职高专院校,百余个职教专业,覆盖师范教育、卫生、技术职业教育等各个方面。在这些新增院校中,有的基于大学的部分教学资源立校,有的是利用公司的产业基础立校,但大部分是在原有中专、中职的办学基础上升格而来。
一、升格高职高专类院校转型的常见问题
“中升高”的高职高专院校与一般职业院校相比,存在管理体制、办学模式、学生来源等方面存在不同[2]。为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这类院校的转型过程通常有以下问题:
一是教学理念和方式。这类院校往往因沿袭中专、中职阶段的课堂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内容和形式相对陈旧、刻板,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显,学生学习、应用能力普遍较弱,与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相距较远。
二是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是教学工作有条不紊进行的前提[3]。升格院校百废待兴,既要应对学生层次变化带来的各项教学和管理措施的调整和改革,又需综合自身优势和社会需求,重新确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制订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以通过清晰的专业认知,帮助学生规划未来,从而服务于社会。
三是,师资队伍素质。根据中专办学要求,中专学校的教师多以本科学历层次人员为主,基本没有研究生层次的师资[4]。学校升格以后,引进大批高学历的青年教师。通常,新教师的成长和成熟需要一定的时间以及培训,但实际情况可能要求其不得不直接上岗。
四是,教研矛盾出现。无论新、老教师既要倾注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改良提升教学方式、方法,又要同时面对学校科研任务数量和质量要求的骤然提高。如何在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开展科研,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成为各个专业教师乃至这类学校共同面对的问题。
二、以教研室的建设助推教研水平的提升
专业教研室是高职、高专院校的基层教学组织和研究组织,直接关系到教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关系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5]。笔者建议采取以教研室的建设来带动和加速“中升高”院校教研水平的提升。
1.转变理念,突出专业教研室的重要性
专业教研室作为基层的教学管理组织,责任大,任务重。但事实情况是,受中专建校思路的影响,部分学校缺乏对其基础性教研地位的认识,如教研室主任权责不明确,缺乏对应的专业教师考核、考评体系,相关教研活动难以组织和开展,这既不利于教学工作的有效运行,又阻碍了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的提高,转变思想理念,势在必行。
2.以专业教研室为单位,整合学科教学,对师资进行优化安排配置
整合学科教学,是为结合学科需要以及教师的专业层次进行师资优化配置,即把最适宜讲授某学科课程的教师安排到一线,专门负责该课程的改革攻坚,力求“吃透”、“做精”,快速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学科教学资源的整合也伴随着教学经验的归纳传授,短期内可大幅提高学科教学水平。再有,专业教研室进行自主调整,能高效组织同专业的教师分工合作。例如,让某些教师恰到好处的完成少量教学任务,在需要时外出学习或完成科研任务。
3.积极创新,多元化教研活动内容和形式
教研室自身的教研活动的创新及其他形式的交流和合作,对专业教师的成长都非常重要。笔者结合我校实践给出以下建议,供相关院校参考:(1)以专业教研室为单位,新老教师的“传帮带”,即按照相关专业老、新教师搭配,以传授教学经验和指导为目的,通过说课、听课、经验交流、教材研讨等形式帮助新教师快速成长;(2)按照专业发展和学科需要送培学习。对于一般性中专类院校来说,因为缺乏学习反映现代社会、现代企业发展乃至国际前沿的专科、职业教育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思维的机会,教研发展相对滞后。定期的教师培训,如新教师岗前培训教育、青年教师的发展规划教育、各专业教师的科研、实践指导等,按照学科专业的发展所需,通过各教研室进行配置,能使全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意识大大提高;(3)开设公共选修课和专题讲座。让专业教研室牵头组织部分公选课程,一方面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文化水平,另一方面鼓励实践,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素质。或者突破单一的课堂教授方式,定期举办相关专业的专题及科研讲座,提升学生专业文化素养的深度和广度,促进教师教研能力的发展。
(作者单位: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课题项目:2014年广元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科研课题“职业院校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项目编号:2014y12)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华西都市报.全省职业院校在校生超180万[OL].2014-06-26,http://www.wccdaily.com.cn/shtml/hxdsb/20140626/221586.shtml.
[2]袁爱宁.如何实现中专学校向高职学院的顺利过渡[J].高教研究(卫生职业教育版),2005,(17):27-28.
[3]徐晓飒.高职高专教学改革对策探索[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38-139.
[4]姜德照,闫平.普通中专“大学化”转型的三种基本模式及问题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4,(3):85-86.
[5]徐向明.关于高职院校专业教研室建设的思考[J].中国职业教育,2009,(1):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