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政党政治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普遍政治现象。经济的全球化和政治的多极化,使世界政党政治呈现出区域化、国际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政党的阶级基础逐渐“中间化”,在政策纲领上表现出“求同存异”的特点。这些变化给中国共产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政党政治;变化发展;中国共产党
中图分类号:D05;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6)07-0034-04
作者简介:邓晓丹(1981- ),女,四川广汉人,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党的领导与多党合作;陈业林(1980- ),男,海南琼山人,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中国道德建设。
政党政治是当今世界一种普遍的政治现象。所谓政党政治,从狭义上讲,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权通过政党来行使;从广义上理解,则是指政党掌握或参与国家政权,并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和国家事务及其体制的运行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政治现象。[1]7进入20世纪后半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世界政党政治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给各国执政党的建设提出了不少新的课题。中国共产党必须在自身建设中面对并回答这些课题,才能不断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
一、当代世界政党政治的新变化
当代世界政党政治的新变化,首先表现在各国政党数量的急剧增加,以及在此背景下政党政治的日益区域化、国际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代表着各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政党也随之建立起来。尤其是在冷战结束之后,新增的政党多种多样,诸如民族主义政党、社会民主主义政党、新自由主义政党、保守主义政党、绿党等。有的国家还出现了极端民族主义或带有很强宗教色彩的政党。据不完全统计,当今世界的5000多个政党约有35%是冷战结束以后建立的。在前苏东地区,冷战后曾一度出现了上千个政党;在非洲,20世纪80年代末时总共只有130个政党,而到了90年代中期,政党数量便急剧增长到了1800多个。[2]这些政党的产生和发展,打破了世界政党政治原有的格局,使世界政党政治变得丰富多彩。
在世界政党数量急剧增加的同时,政党政治还日益呈现出区域化和国际化的特点。虽然各国政党主要仍立足于本国国内,但任何一个有抱负的政党又决不会把自己的眼光局限在一国范围内,都会有视野广阔的对外战略考量。因此,一些意识形态相同或相近的政党,组成了区域性或国际性的跨国政党组织。从地区来看,政党的区域化趋势在各大洲都有表现,其中又以欧洲最为典型。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化,西欧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决策权正逐步向欧盟各机构转移,西欧各类政党日益感到加强内部协调、统一参与欧盟决策过程的必要性。欧洲各类政党为加强合作,先后成立了“欧共体自由党和民主党联盟”、“欧洲社会党”、“欧洲人民党”等跨国党际合作组织。在拉美、亚洲等地区,政党的地区性和国际性组织的活动也日趋活跃。目前,拉美有4个地区性政党组织和1个由相对固定的政党参加的政治性“论坛”,绝大部分政党根据自身政治倾向分别加入了不同的组织。在亚洲,各国政党也不断加强合作,进入新世纪以后召开的亚洲国家政党国际会议就是很好的证明。从整个国际范围看,目前世界性的政党组织有社会党国际、基民党国际、自由党国际、保守党国际等四大政党国际,国际化趋势十分明显。
其次,世界政党政治的格局正由原来的相对单一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有利于全球范围内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世界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也引发了许多传统政治发展中未曾遇到的问题,如全球经济安全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国界软化问题、主权让渡问题等。这些都是传统的以左右来划分的政治理论模式所无法解释的。与此同时,在原先的政党格局之外,又涌现出大量新兴的思潮、运动或政党。它们虽然规模较小,但都在试图解决这些新问题,其活动能量和影响力都相当可观。反观另外一些传统的大党、老党,在过去执政的岁月中,或是由于没有把本国经济搞好,或是由于自身腐化堕落,党内纷争不断,使人们对其治国安邦的能力失去了信心,从而对社会主流势力和传统政党政治构成了直接的冲击和挑战。其中,有些国家的传统政党被冲垮;有些则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而改变了原有的宗旨和组织结构;还有相当一部分国家的政党体制由原来的一党制或一党独大制,逐渐演变成多党制或多党合作制。这种趋势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最为明显。在非洲,上世纪60年代时有70%的国家实行一党制;在拉丁美洲,则是由代表大庄园主和大买办利益的右派政党执政,军人执政为主的寡头政治长期占支配地位,有的国家政党甚至被禁止。这种态势自70年代开始发生了变化。70年代后期起,拉丁美洲有10多个国家的军政府交权于文人,实行了多党制。90年代以来,非洲大陆有40多个国家引进了多党议会制。东欧各国在剧变后也改变了之前的政党模式和格局,实行多党制;原共产党改建而成的新社会党或社民党成为与右翼抗衡的主要政治力量。
再次,许多政党的阶级基础逐渐“中间化”,一些国家的政党呈现“全民化”趋势。执政党是实现国家与社会有机联系的中介,它通过利益调节和整合机制,把分散、异质、多元化的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整合为统一的有机整体,并通过国家政权实现社会公众的整体利益。因此,政党的存在与发展是和社会结构及其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20世纪中叶以来,一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展开,引起了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社会关系、阶级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深刻变化。在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里,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崛起,涌现出大量的“中产阶级”或“中产阶层”,而传统的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人数则大大减少,从而使各阶级、阶层和利益群体不断分化组合,使社会结构呈现多元化、复杂化和剧烈变动的特征。这种变化使政党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随之改变,许多政党为扩大党的阶级基础,赢得尽可能多的社会力量的支持,都注重向中产阶级靠拢,更加照顾中间阶层的利益、愿望和要求。有些资产阶级政党甚至把代表和体现社会中间阶层的利益,作为自己参加竞选、赢得或巩固执政地位的基本政治主张。工人阶级政党则通过在组织上扩大中间阶层出身的党员成分、提高党员素质来吸引更多的选民。在有些国家,原有的社会分层被打破后,政党广泛吸纳社会公众,趋向于“全民化”。比如,西欧社会党上世纪90年代以来所奉行的“人民党主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政党成员十分复杂,没有固定的社会分层,过去鲜明的阶级特色正逐渐消退。波兰有一个党的名称叫“波兰王国党”,其党章声称“每一个波兰人都是本党党员”,但实际成员不过区区上百人而已。[3]由此可见,政党的“全民化”趋势不过是传统政党试图迎合新时期社会多元化发展的一种表现,也是为了争取国民支持,扩大阶级基础,从而确保本党影响力的一种策略转变。
还有,世界各国的政党在政策纲领、意识形态等方面表现出“求同存异”的愿望。政策纲领和意识形态向来都是政党用来凝聚人心、整合社会的重要工具。不同的政党之所以存在,是以不同的意识形态、纲领和政策为基础的。[1]357政党利益存在差别,各政党所代表的阶级、阶层或集团也有不同的利益诉求,这些都会反映到政党的意识形态、纲领和政策上。在长期的竞选执政过程中,各党都形成了自己相对稳定的选民阵地,为了保持和不断扩大这支队伍,各党的纲领和政策也必须存在差别。比如,法国的保卫共和联盟、民主联盟同社会党等政党之间,德国的基民盟-基社盟同社会党等政党之间,英国的保守党同工党之间,美国的民主党同共和党之间,在意识形态、纲领和具体政策上都有互不相同的一面。然而,除了差异之外,现在在许多国家,主要政党的意识形态、竞选纲领和施政措施又都有明显的趋同现象,开始了在“求同存异”中的相互靠拢。这是因为,垄断资产阶级政党在根本利益和政治基础上总是一致的,比如美国的共和党与民主党。另外,为了维护政局的稳定,也需要在政策上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因此,新上台的政党往往不会完全排斥和否定上届执政党的基本政策和议案。比如,英国两党的议会团就经常讨论、采纳对方的议案。二战以后,美苏两国曾长期借意识形态斗争在世界范围内争夺霸权,这种做法让世界各国深感失望,也使人们对传统的意识形态观念产生了怀疑和批判。于是,西方的各主要政党纷纷改弦易辙,淡化自己的意识形态色彩,以求适应这种社会心理和政治气候的变化。其中,最著名的就要算英国首相布莱尔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提出的号称超越“左”与“右”的“第三条道路”了。这些“求同存异”的方式,是一种相互补充、互相防止极端化的机制,起到了稳定现实政党政治的作用。
二、政党政治的变化对中国共产党的启示
当今世界政党政治的新变化,有其产生的深刻时代背景。在全球化条件下,处于共时态环境中的中国共产党不可能不受到这些变化的冲击和影响。作为一个成熟的党,我们应该以理性的态度面对这些冲击和影响,努力从中发掘出对自身建设有益的启示来。
第一,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和党的先进性,夯实政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个政党能否成为执政党以及能否执好政,完全取决于该政党自身的先进性及其具有的与时俱进的能力。党的先进性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有很强的时代性。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只有始终保持先进性,才能夯实政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为始终保持执政地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要“把握住时代特点”,“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紧跟世界进步的潮流”。这些重要论述,不仅是对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重要指针。因此,必须不断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推进党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与时俱进中保持党的先进性。在新世纪,面对新情况、新形势和新问题,世界各国的各种类型的政党,都在进行理论探索和政策调整,革新组织机制和活动方式,加强自身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努力扩大自己的影响和社会基础,以适应全球范围内经济、政治、社会的巨大变化。中国共产党必须正确认识当今时代的特点,全面把握时代发展的大趋势,积极吸收和借鉴各国政党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革新自己的理论纲领,以因应新的社会现实。
第二,在党际交往中加强执政经验教训的交流,增强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当今世界政党政治的区域化、国际化趋势,使党际交往对各国内政外交、国际关系及政党自身建设都产生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为了适应这种新情况、新变化,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党就必须走出国门,与世界各国各种类型的政党进行广泛交流,同时,也扩大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目前,政党外交已成为执政党自身建设和发展的一条重要战线。通过党际交往,同外国政党和政治家进行广泛交流,深入了解世界各国政治体制的变迁和一些政党的兴衰成败,可以为我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还可对当代世界纷繁激荡的政治思潮进行比较分析,加深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及宣传工作。1982年,中国共产党正式确定了“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党际交往四项原则。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同一切愿意交流的各国政党开展了广泛的党际合作与交流。迄今为止,中国共产党已同世界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政党和组织建立并保持着不同形式的交往与合作,一个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深层次的党际交往格局已初步形成。今后,除了发挥政党外交的独特优势,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国家关系健康、稳定地发展之外,更要以党际交往促进经济交流与合作,积极主动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服务。尤其要注重同那些未建交国家的政党的党际交往与联系,发挥党际交往对政府外交的重要补充作用,以增进我们同有关国家的相互了解,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逐步实现我国与这些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第三,必须不断扩大党的社会基础和包容性,提高党的政治整合能力。阶级性是政党的基本属性,它决定着党的性质、宗旨和使命,是党与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但当一个政党执政以后,它的着眼点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原先的几个阶级或阶层。因为,执政党掌握的是属于全社会各个阶级、阶层、群体和个人所共有的公共权力,它要求执政党在坚持其阶级性的同时,把在社会的不断分化中产生的新的社会阶层和群体纳入自己的政治体系,不断包容和整合新的社会力量,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政党为适应本国阶级、阶层结构和利益群体的分化、组合而做出的重大调整,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江泽民指出:“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和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又带来我国社会阶层的新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对推动科技进步、活跃城乡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扩大就业门路、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作出了贡献。允许他们中符合党员条件的先进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时代和现实的需要。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党必须有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能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同时,党还要不断提高政治整合能力,有效地协调各阶级、阶层的利益关系,将它们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合力。
第四,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由于各国的国情千差万别,在经济发展水平、传统政治文化、宗教信仰和社会结构等方面也各不相同,世界政党制度从来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我国现阶段实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既适合中国国情,又与世界各国政党政治发展的趋势存在着某种契合。作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总体架构中关系全局,具有长远的战略地位,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既能集中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的智慧,促进执政党和各级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实现广泛的民主参与,又能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利益诉求,实现集中统一;既能避免一党专政缺乏监督的弊端,又可避免多党纷争、互相倾轧造成的政治混乱和社会动荡。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特别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同时,我国社会的发展又正处于社会阶层加快分化、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大量涌现、人们的政治参与意识迅速提高的阶段。这就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巩固、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各界人士有序的政治参与提供畅通渠道,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构建和谐社会。2005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审定通过。这一文件在总结多年来实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历史经验和成功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加强这一制度建设的原则、内容、方式、程序等,为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指明了方向。一方面,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要进一步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另一方面,作为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也要根据自身传统和特点,建设高素质的参政党,充分发挥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作用。这中间,也包含着要从当代世界政党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中,借鉴那些对我们有益的东西。
参考文献:
[1]梁琴,钟德涛.中外政党制度比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梁守德.面向21世纪的中国国际战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398.
[3]郭增麟.十年变迁话波兰[J].东欧中亚研究,1999(6):72.
[4]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1.
责任编辑:王清明
关键词:政党政治;变化发展;中国共产党
中图分类号:D05;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6)07-0034-04
作者简介:邓晓丹(1981- ),女,四川广汉人,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党的领导与多党合作;陈业林(1980- ),男,海南琼山人,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中国道德建设。
政党政治是当今世界一种普遍的政治现象。所谓政党政治,从狭义上讲,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权通过政党来行使;从广义上理解,则是指政党掌握或参与国家政权,并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和国家事务及其体制的运行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政治现象。[1]7进入20世纪后半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世界政党政治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给各国执政党的建设提出了不少新的课题。中国共产党必须在自身建设中面对并回答这些课题,才能不断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
一、当代世界政党政治的新变化
当代世界政党政治的新变化,首先表现在各国政党数量的急剧增加,以及在此背景下政党政治的日益区域化、国际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代表着各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政党也随之建立起来。尤其是在冷战结束之后,新增的政党多种多样,诸如民族主义政党、社会民主主义政党、新自由主义政党、保守主义政党、绿党等。有的国家还出现了极端民族主义或带有很强宗教色彩的政党。据不完全统计,当今世界的5000多个政党约有35%是冷战结束以后建立的。在前苏东地区,冷战后曾一度出现了上千个政党;在非洲,20世纪80年代末时总共只有130个政党,而到了90年代中期,政党数量便急剧增长到了1800多个。[2]这些政党的产生和发展,打破了世界政党政治原有的格局,使世界政党政治变得丰富多彩。
在世界政党数量急剧增加的同时,政党政治还日益呈现出区域化和国际化的特点。虽然各国政党主要仍立足于本国国内,但任何一个有抱负的政党又决不会把自己的眼光局限在一国范围内,都会有视野广阔的对外战略考量。因此,一些意识形态相同或相近的政党,组成了区域性或国际性的跨国政党组织。从地区来看,政党的区域化趋势在各大洲都有表现,其中又以欧洲最为典型。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化,西欧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决策权正逐步向欧盟各机构转移,西欧各类政党日益感到加强内部协调、统一参与欧盟决策过程的必要性。欧洲各类政党为加强合作,先后成立了“欧共体自由党和民主党联盟”、“欧洲社会党”、“欧洲人民党”等跨国党际合作组织。在拉美、亚洲等地区,政党的地区性和国际性组织的活动也日趋活跃。目前,拉美有4个地区性政党组织和1个由相对固定的政党参加的政治性“论坛”,绝大部分政党根据自身政治倾向分别加入了不同的组织。在亚洲,各国政党也不断加强合作,进入新世纪以后召开的亚洲国家政党国际会议就是很好的证明。从整个国际范围看,目前世界性的政党组织有社会党国际、基民党国际、自由党国际、保守党国际等四大政党国际,国际化趋势十分明显。
其次,世界政党政治的格局正由原来的相对单一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有利于全球范围内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世界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也引发了许多传统政治发展中未曾遇到的问题,如全球经济安全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国界软化问题、主权让渡问题等。这些都是传统的以左右来划分的政治理论模式所无法解释的。与此同时,在原先的政党格局之外,又涌现出大量新兴的思潮、运动或政党。它们虽然规模较小,但都在试图解决这些新问题,其活动能量和影响力都相当可观。反观另外一些传统的大党、老党,在过去执政的岁月中,或是由于没有把本国经济搞好,或是由于自身腐化堕落,党内纷争不断,使人们对其治国安邦的能力失去了信心,从而对社会主流势力和传统政党政治构成了直接的冲击和挑战。其中,有些国家的传统政党被冲垮;有些则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而改变了原有的宗旨和组织结构;还有相当一部分国家的政党体制由原来的一党制或一党独大制,逐渐演变成多党制或多党合作制。这种趋势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最为明显。在非洲,上世纪60年代时有70%的国家实行一党制;在拉丁美洲,则是由代表大庄园主和大买办利益的右派政党执政,军人执政为主的寡头政治长期占支配地位,有的国家政党甚至被禁止。这种态势自70年代开始发生了变化。70年代后期起,拉丁美洲有10多个国家的军政府交权于文人,实行了多党制。90年代以来,非洲大陆有40多个国家引进了多党议会制。东欧各国在剧变后也改变了之前的政党模式和格局,实行多党制;原共产党改建而成的新社会党或社民党成为与右翼抗衡的主要政治力量。
再次,许多政党的阶级基础逐渐“中间化”,一些国家的政党呈现“全民化”趋势。执政党是实现国家与社会有机联系的中介,它通过利益调节和整合机制,把分散、异质、多元化的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整合为统一的有机整体,并通过国家政权实现社会公众的整体利益。因此,政党的存在与发展是和社会结构及其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20世纪中叶以来,一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展开,引起了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社会关系、阶级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深刻变化。在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里,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崛起,涌现出大量的“中产阶级”或“中产阶层”,而传统的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人数则大大减少,从而使各阶级、阶层和利益群体不断分化组合,使社会结构呈现多元化、复杂化和剧烈变动的特征。这种变化使政党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随之改变,许多政党为扩大党的阶级基础,赢得尽可能多的社会力量的支持,都注重向中产阶级靠拢,更加照顾中间阶层的利益、愿望和要求。有些资产阶级政党甚至把代表和体现社会中间阶层的利益,作为自己参加竞选、赢得或巩固执政地位的基本政治主张。工人阶级政党则通过在组织上扩大中间阶层出身的党员成分、提高党员素质来吸引更多的选民。在有些国家,原有的社会分层被打破后,政党广泛吸纳社会公众,趋向于“全民化”。比如,西欧社会党上世纪90年代以来所奉行的“人民党主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政党成员十分复杂,没有固定的社会分层,过去鲜明的阶级特色正逐渐消退。波兰有一个党的名称叫“波兰王国党”,其党章声称“每一个波兰人都是本党党员”,但实际成员不过区区上百人而已。[3]由此可见,政党的“全民化”趋势不过是传统政党试图迎合新时期社会多元化发展的一种表现,也是为了争取国民支持,扩大阶级基础,从而确保本党影响力的一种策略转变。
还有,世界各国的政党在政策纲领、意识形态等方面表现出“求同存异”的愿望。政策纲领和意识形态向来都是政党用来凝聚人心、整合社会的重要工具。不同的政党之所以存在,是以不同的意识形态、纲领和政策为基础的。[1]357政党利益存在差别,各政党所代表的阶级、阶层或集团也有不同的利益诉求,这些都会反映到政党的意识形态、纲领和政策上。在长期的竞选执政过程中,各党都形成了自己相对稳定的选民阵地,为了保持和不断扩大这支队伍,各党的纲领和政策也必须存在差别。比如,法国的保卫共和联盟、民主联盟同社会党等政党之间,德国的基民盟-基社盟同社会党等政党之间,英国的保守党同工党之间,美国的民主党同共和党之间,在意识形态、纲领和具体政策上都有互不相同的一面。然而,除了差异之外,现在在许多国家,主要政党的意识形态、竞选纲领和施政措施又都有明显的趋同现象,开始了在“求同存异”中的相互靠拢。这是因为,垄断资产阶级政党在根本利益和政治基础上总是一致的,比如美国的共和党与民主党。另外,为了维护政局的稳定,也需要在政策上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因此,新上台的政党往往不会完全排斥和否定上届执政党的基本政策和议案。比如,英国两党的议会团就经常讨论、采纳对方的议案。二战以后,美苏两国曾长期借意识形态斗争在世界范围内争夺霸权,这种做法让世界各国深感失望,也使人们对传统的意识形态观念产生了怀疑和批判。于是,西方的各主要政党纷纷改弦易辙,淡化自己的意识形态色彩,以求适应这种社会心理和政治气候的变化。其中,最著名的就要算英国首相布莱尔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提出的号称超越“左”与“右”的“第三条道路”了。这些“求同存异”的方式,是一种相互补充、互相防止极端化的机制,起到了稳定现实政党政治的作用。
二、政党政治的变化对中国共产党的启示
当今世界政党政治的新变化,有其产生的深刻时代背景。在全球化条件下,处于共时态环境中的中国共产党不可能不受到这些变化的冲击和影响。作为一个成熟的党,我们应该以理性的态度面对这些冲击和影响,努力从中发掘出对自身建设有益的启示来。
第一,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和党的先进性,夯实政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个政党能否成为执政党以及能否执好政,完全取决于该政党自身的先进性及其具有的与时俱进的能力。党的先进性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有很强的时代性。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只有始终保持先进性,才能夯实政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为始终保持执政地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要“把握住时代特点”,“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紧跟世界进步的潮流”。这些重要论述,不仅是对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重要指针。因此,必须不断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推进党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与时俱进中保持党的先进性。在新世纪,面对新情况、新形势和新问题,世界各国的各种类型的政党,都在进行理论探索和政策调整,革新组织机制和活动方式,加强自身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努力扩大自己的影响和社会基础,以适应全球范围内经济、政治、社会的巨大变化。中国共产党必须正确认识当今时代的特点,全面把握时代发展的大趋势,积极吸收和借鉴各国政党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革新自己的理论纲领,以因应新的社会现实。
第二,在党际交往中加强执政经验教训的交流,增强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当今世界政党政治的区域化、国际化趋势,使党际交往对各国内政外交、国际关系及政党自身建设都产生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为了适应这种新情况、新变化,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党就必须走出国门,与世界各国各种类型的政党进行广泛交流,同时,也扩大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目前,政党外交已成为执政党自身建设和发展的一条重要战线。通过党际交往,同外国政党和政治家进行广泛交流,深入了解世界各国政治体制的变迁和一些政党的兴衰成败,可以为我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还可对当代世界纷繁激荡的政治思潮进行比较分析,加深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及宣传工作。1982年,中国共产党正式确定了“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党际交往四项原则。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同一切愿意交流的各国政党开展了广泛的党际合作与交流。迄今为止,中国共产党已同世界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政党和组织建立并保持着不同形式的交往与合作,一个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深层次的党际交往格局已初步形成。今后,除了发挥政党外交的独特优势,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国家关系健康、稳定地发展之外,更要以党际交往促进经济交流与合作,积极主动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服务。尤其要注重同那些未建交国家的政党的党际交往与联系,发挥党际交往对政府外交的重要补充作用,以增进我们同有关国家的相互了解,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逐步实现我国与这些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第三,必须不断扩大党的社会基础和包容性,提高党的政治整合能力。阶级性是政党的基本属性,它决定着党的性质、宗旨和使命,是党与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但当一个政党执政以后,它的着眼点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原先的几个阶级或阶层。因为,执政党掌握的是属于全社会各个阶级、阶层、群体和个人所共有的公共权力,它要求执政党在坚持其阶级性的同时,把在社会的不断分化中产生的新的社会阶层和群体纳入自己的政治体系,不断包容和整合新的社会力量,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政党为适应本国阶级、阶层结构和利益群体的分化、组合而做出的重大调整,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江泽民指出:“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和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又带来我国社会阶层的新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对推动科技进步、活跃城乡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扩大就业门路、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作出了贡献。允许他们中符合党员条件的先进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时代和现实的需要。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党必须有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能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同时,党还要不断提高政治整合能力,有效地协调各阶级、阶层的利益关系,将它们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合力。
第四,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由于各国的国情千差万别,在经济发展水平、传统政治文化、宗教信仰和社会结构等方面也各不相同,世界政党制度从来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我国现阶段实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既适合中国国情,又与世界各国政党政治发展的趋势存在着某种契合。作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总体架构中关系全局,具有长远的战略地位,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既能集中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的智慧,促进执政党和各级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实现广泛的民主参与,又能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利益诉求,实现集中统一;既能避免一党专政缺乏监督的弊端,又可避免多党纷争、互相倾轧造成的政治混乱和社会动荡。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特别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同时,我国社会的发展又正处于社会阶层加快分化、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大量涌现、人们的政治参与意识迅速提高的阶段。这就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巩固、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各界人士有序的政治参与提供畅通渠道,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构建和谐社会。2005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审定通过。这一文件在总结多年来实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历史经验和成功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加强这一制度建设的原则、内容、方式、程序等,为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指明了方向。一方面,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要进一步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另一方面,作为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也要根据自身传统和特点,建设高素质的参政党,充分发挥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作用。这中间,也包含着要从当代世界政党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中,借鉴那些对我们有益的东西。
参考文献:
[1]梁琴,钟德涛.中外政党制度比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梁守德.面向21世纪的中国国际战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398.
[3]郭增麟.十年变迁话波兰[J].东欧中亚研究,1999(6):72.
[4]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1.
责任编辑:王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