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之初,性本善”是中国传统的人性论学说。孟子也主张人性本善,通过对人“心”得论述,把仁义礼智作为四端落实到内心之中,再通过“凡同类者,举相似也”得出了“人皆可以为尧舜”,每个人都有善性,所以“人之道也”,无他,“思诚”便可。继而完成了他的性善论的论证。但是在新的历史形式下我们本着“任何一种文化都要有自我批判精神才能进步”[1]的原则,全面的自我审视,发现这种善是一种不具真理性,普遍性的伪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