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在糖尿病角膜病变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来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fje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糖尿病角膜病变逐渐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糖尿病角膜病变主要表现为角膜上皮愈合延迟、角膜水肿、角膜敏感性下降、神经营养性角膜溃疡等。糖尿病角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很多,包括异常代谢产物蓄积、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神经营养因子的缺乏、角膜缘干细胞异常等。目前国内外大部分关于糖尿病角膜病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上皮损伤修复和神经功能的改变,病理机制主要是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核因子-κB(NF-κB)是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参与调控炎性因子、趋化因子、凋亡相关基因、生长因子等靶基因的表达。已有大量研究报道,NF-κB信号通路参与糖尿病角膜上皮的慢性炎症和上皮细胞凋亡的调控,同时也参与调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而糖尿病角膜神经病变属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NF-κB信号通路与糖尿病角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就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北京市护理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意愿,了解护理本科生对科研的态度及参与科研时的困难。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19年4—5月,选取北京市4所医学院校护理专业三、四年级的319名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调查护理本科生科研意愿、态度及困难。结果319名护理本科生中有275名(86.21%)护理本科生希望在本科阶段参与科研项目,有270名(84.64%)护理本科生认为有必要在本科阶段做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经阴道分娩产妇在第二产程中实施侧卧位并配合自主用力的分娩方式,对乙肝母婴传播率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经阴道分娩的200例慢性乙型肝炎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在第二产程中选择侧卧位并自主用力,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膀胱截石位,比较两组分娩结局和HBV母婴传播率。结果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41.9
目的探讨科学的人员岗位层级管理与绩效二次考核分配办法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9年1月开始,对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全部工作人员(67名)的岗位类别、岗位劳动强度、技术风险级别、本专业人员层级划分、专科带教培训、岗位说明书修订、岗位能力等方面进行设置管理,应用竞聘机制,在护理部按消毒供应中心总人数发放绩效总金额的基础上,按照岗位工作量、工作质量、技术科研、服务满意度等对岗
目的探讨风险防范在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月在北京同仁医院接受CAG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风险防范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防范护理可以有效降
针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多元化需求和自我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文综述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需求的内容、测评工具,以期为我国开展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自我管理需求实践提供指引。
久坐行为是慢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它能够增加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肥胖、癌症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及慢性病患者的死亡风险。精神障碍患者的久坐现象普遍。本文综述了精神障碍患者久坐行为的概念、流行病学研究、影响因素、评估工具、干预方法及未来研究趋势,为制订国内精神障碍患者的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疲劳是COPD患者的第二大常见的症状,发生率高,干扰了患者正常的工作生活。本文综述了疲劳的概念和发病机制,以及COPD患者疲劳症状的诱因和治疗方法,为医务人员加深对疲劳的了解,以采取有效的措施,缓解患者疲劳,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干眼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趋于一种多因素共同参与的恶性循环机制。泪液分泌受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系统共同调控,神经纤维末梢分泌神经递质、神经肽,参与维系眼表稳态。因此神经调节异常可致泪液分泌异常、眼表稳态失衡,进而引起干眼。同时,干眼患者泪膜持续异常可损伤眼表正常修复机制,使眼表和泪腺处于一种慢性炎症状态。干眼患者角膜对温度变化和机械刺激敏感,眼痛症状可能与慢性炎症影响角膜疼痛传导通路有关。目前,活体激
近年来,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系统研究的越来越深入。除了其经典的调节细胞增生和分化、增强代谢活性、抗细胞凋亡、促细胞生存的作用外,IGF系统在肿瘤生长、细胞自噬、长寿与衰老、氧化应激方面的作用更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针对IGF信号通路中相应靶点的药物也逐渐进入试验阶段。本文简要概括了IGFs及其主要信号通路在生长发育和疾病发生中的重要作用,对该系统成分与角膜疾病关系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探讨其存
难治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发现,感染病灶的真菌病原体常以生物膜的形式存在。生物膜是一种由菌体产生的细胞外基质包裹着有特定功能和复杂结构的菌细胞群体所形成的结构。生物膜的形成可帮助真菌躲避宿主细胞免疫系统清除和药物的攻击,从而造成持续性感染,威胁人类健康。近年来,已发现生物膜可以在人工晶状体、角膜接触镜、巩膜扣带等眼内植入物表面形成。同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真菌生物膜在眼内炎、角膜炎等眼部感染性疾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