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作者针对“计算机地质制图”课程实践性强、专业软件多的特点,在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法,设计了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并分析了需注意的问题,授课实践表明: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法能够很好地克服传统教授法重视课堂理论而忽视软件应用技巧的现状,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高。
关键词:翻转课堂;“计算机地质制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7-12-03
近年来,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 Model)的概念风靡全球,受到了国内外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其核心思想是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中将传统“课堂传授知识,课后完成作业”的教学过程翻转,学生按照学习进度自主完成知识的学习,然后利用课堂时间集中解决学生自学过程中所产生的困惑和疑问,实现知识内化的一种教学形态。翻转课堂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理念,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二是翻转了传统的教学流程,从“课前预习—课上讲述—课后复习”转变为“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课中师生互动学习”;三是体现了非线性学习的教学形态,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借助信息化环境可以促进多主体知识体系的形成。
“计算机地质制图”是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基础必修课,该课程主要讲授如何利用计算机绘制常用的地质图件。在实际授课过程中,笔者发现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效果较差,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课时少,只有32节课时,由于该课程侧重于软件操作技巧的掌握,实践性强,传统教学模式很难在有限的上课时间内将各个软件的应用领域、绘制方法与技巧都传授给学生;二是绘制地质图件的软件众多,除常见的AutoCAD、Mapgis、CorelDRAW等,针对不同地质图类型的专业软件层出不穷(如GeoMap、Surfer、MapInfo和RESFORM等),这些专业软件对不同类型的地质图的绘制往往有独到的优势,但在教授过程中却很难全部涉及。因此,翻转课堂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很好地克服上述难点。
教学设计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如下图):
1.课前准备阶段
“计算机地质制图”作为软件类课程的突出特点是知识模块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完整性,顺序性并不突出。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前设计时教师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解,通过自行录制的微视频(15分钟为宜)使学生明确教学目标与知识要点,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计算机操作熟练程度进行分组,每组4~6人为宜,为保障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质量,教师应有针对性的下达课外作业,要求学生自行完成。由于地质图件类型众多,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绘制符合一定要求的地质图件,借此锻炼学生熟练使用软件进行绘图的能力。
2.课外学习阶段
学生分好组并明确学习目标与内容后,主要任务为自定学习目标、查阅教学资料(包括教师指定的网络资料及课程PPT)、互相交流协作完成作业等。这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主要通过小组学习记录及教师观察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化环境(QQ群、微信群及微博平台)来与学生进行互动,一方面可以监督学生自学的情况,另一方面可以随时解决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疑问与困难问题。
3.课内学习阶段
该阶段学生任务为展示小组的作业、讲述软件应用心得和分组讨论并分享经验等。教师则贯穿学生的整个过程,并以随机提问、参与讨论和解答疑难问题的方式全程参与。这个阶段最大的特点是将原来课堂由教师的“灌输式”讲授变为师生互动性学习。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展示的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通过随机提出软件操作的问题由学生回答来判断学生对软件的掌握情况,明确存在的共性或难点问题并加以解答。其次,由于不同小组采用的绘制软件不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每个小组介绍自己采用软件的特点与技巧,在课堂上先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进行全班大辩论。最后,教师的评价与总结必不可少,评价可根据同学们课前学习、课堂讨论效果、作业展示等进行综合评价,要求教师对整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在此基礎上指导学生课后对软件选择和操作进行进一步的验证与运用。
一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表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符合“计算机地质制图”的教学特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自己收集资料和利用软件实际绘图操作,再结合课堂集体讨论与教师总结,使学生运用不同软件绘制不同类型地质图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这种教学方式打破了原有教学模式“单一面对”的弊端,形成了“双向交流”,既增强了师生间的感情,又可以使教师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随时调整教学计划。但是,对任课教师而言,如何利用“翻转课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是一个不断积累探索的过程,只有不断尝试并反思,这一教学模式才能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严文法,包 雷,李彦花.国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6(11):120-128.
[2]赵俊芳,崔 莹.翻转课堂的内在意蕴及高校教学改革的未来走向[J].中国高教研究,2016(6):105-110.
[3]自 强,康 琳,张丽敏.南京大学: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翻转课堂[J].中国教育网络,2015(5):58-59.
[4]方 旭,高若宇.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应用——以“绩效技术导论”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6(9):86-92.
[5]齐 军.美国“翻转课堂”的兴起、发展、模块设计及对我国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5(1):21-27.
[6]郭文良,和学新.翻转课堂:背景、理念与特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11):3-6.
[7]张金磊,王 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关键词:翻转课堂;“计算机地质制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7-12-03
一、引言
近年来,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 Model)的概念风靡全球,受到了国内外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其核心思想是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中将传统“课堂传授知识,课后完成作业”的教学过程翻转,学生按照学习进度自主完成知识的学习,然后利用课堂时间集中解决学生自学过程中所产生的困惑和疑问,实现知识内化的一种教学形态。翻转课堂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理念,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二是翻转了传统的教学流程,从“课前预习—课上讲述—课后复习”转变为“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课中师生互动学习”;三是体现了非线性学习的教学形态,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借助信息化环境可以促进多主体知识体系的形成。
二、翻转课堂教学法在“计算机地质制图”中的必要性
“计算机地质制图”是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基础必修课,该课程主要讲授如何利用计算机绘制常用的地质图件。在实际授课过程中,笔者发现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效果较差,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课时少,只有32节课时,由于该课程侧重于软件操作技巧的掌握,实践性强,传统教学模式很难在有限的上课时间内将各个软件的应用领域、绘制方法与技巧都传授给学生;二是绘制地质图件的软件众多,除常见的AutoCAD、Mapgis、CorelDRAW等,针对不同地质图类型的专业软件层出不穷(如GeoMap、Surfer、MapInfo和RESFORM等),这些专业软件对不同类型的地质图的绘制往往有独到的优势,但在教授过程中却很难全部涉及。因此,翻转课堂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很好地克服上述难点。
三、 翻转课堂教学法的设计与实现
教学设计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如下图):
1.课前准备阶段
“计算机地质制图”作为软件类课程的突出特点是知识模块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完整性,顺序性并不突出。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前设计时教师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解,通过自行录制的微视频(15分钟为宜)使学生明确教学目标与知识要点,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计算机操作熟练程度进行分组,每组4~6人为宜,为保障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质量,教师应有针对性的下达课外作业,要求学生自行完成。由于地质图件类型众多,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绘制符合一定要求的地质图件,借此锻炼学生熟练使用软件进行绘图的能力。
2.课外学习阶段
学生分好组并明确学习目标与内容后,主要任务为自定学习目标、查阅教学资料(包括教师指定的网络资料及课程PPT)、互相交流协作完成作业等。这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主要通过小组学习记录及教师观察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化环境(QQ群、微信群及微博平台)来与学生进行互动,一方面可以监督学生自学的情况,另一方面可以随时解决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疑问与困难问题。
3.课内学习阶段
该阶段学生任务为展示小组的作业、讲述软件应用心得和分组讨论并分享经验等。教师则贯穿学生的整个过程,并以随机提问、参与讨论和解答疑难问题的方式全程参与。这个阶段最大的特点是将原来课堂由教师的“灌输式”讲授变为师生互动性学习。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展示的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通过随机提出软件操作的问题由学生回答来判断学生对软件的掌握情况,明确存在的共性或难点问题并加以解答。其次,由于不同小组采用的绘制软件不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每个小组介绍自己采用软件的特点与技巧,在课堂上先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进行全班大辩论。最后,教师的评价与总结必不可少,评价可根据同学们课前学习、课堂讨论效果、作业展示等进行综合评价,要求教师对整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在此基礎上指导学生课后对软件选择和操作进行进一步的验证与运用。
四、 结语
一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表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符合“计算机地质制图”的教学特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自己收集资料和利用软件实际绘图操作,再结合课堂集体讨论与教师总结,使学生运用不同软件绘制不同类型地质图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这种教学方式打破了原有教学模式“单一面对”的弊端,形成了“双向交流”,既增强了师生间的感情,又可以使教师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随时调整教学计划。但是,对任课教师而言,如何利用“翻转课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是一个不断积累探索的过程,只有不断尝试并反思,这一教学模式才能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严文法,包 雷,李彦花.国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6(11):120-128.
[2]赵俊芳,崔 莹.翻转课堂的内在意蕴及高校教学改革的未来走向[J].中国高教研究,2016(6):105-110.
[3]自 强,康 琳,张丽敏.南京大学: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翻转课堂[J].中国教育网络,2015(5):58-59.
[4]方 旭,高若宇.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应用——以“绩效技术导论”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6(9):86-92.
[5]齐 军.美国“翻转课堂”的兴起、发展、模块设计及对我国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5(1):21-27.
[6]郭文良,和学新.翻转课堂:背景、理念与特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11):3-6.
[7]张金磊,王 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