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 坊

来源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lia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话:粉坊豆腐坊,各管另一行。
  是说有些人和事没有啥瓜葛,也不必要让它们之间有瓜葛。各自操各自的心,各干好各的事就行了。豆腐坊磨豆腐用的是豆子,做出来的是清香的豆腐。粉坊磨粉子,用的是豆子或土豆,做出来的是清香的青粉或山药粉,除此之外再没有啥交集。
  我们村子里一直就没有过豆腐房,记忆中只吃过段村人磨的豆腐,后八里和北六里的豆腐。本村有过一处粉坊,以磨豆粉为主。磨山药粉相对简单,量小的话,自己家里磨擦打澄也行。豆粉是自家磨不了的。
  粉坊就在村西头,我家也在村西头,粉坊在我家的北面,相隔不足五十步的样子。粉坊只有一间房,紧挨着粉坊的是生产队的饲养员房,房里一口巨大的铁锅,焖煮着的东西是喂牛马骡子的。蒸汽弥漫,散发的味道又香又有点苦,还夹杂着麻糁饼的味道,这个味道是特别好闻的。
  做粉坊的那一间房不算太大,里面一盘火炕,地面中间置一方石磨,石磨用来磨豆子。石磨有上下两个磨盘,上边磨盘的上方悬挂着一个水箱子,水箱下方开一小口,引出一细管儿,往磨眼里滴着水。水滴均匀流下不紧不慢。磨盘靠一只体型极小的画眉驴拉着,磨不大,所以拉磨的驴也小,设的拉杆儿绳线也很细,足够使用了。再说那么小的空间弄一头大驴拉磨,也转不过身转不开圈子!
  粉坊并不是天天磨新粉,得有个加工晾干的周期。在开磨的这一天,一大早石磨就开始不停地转动,上边不停地滴水,不停地往磨里加豆黄。豆黄就是豆子剥去了豆皮后,留下的金黄色豆粒。磨槽里乳白的豆浆泡沫丰富,持续地翻着、漾着,从磨嘴儿流进了放好的大木桶,豆浆散发出浓郁的豆香新鲜味道。粉坊做青粉最上佳的原料应该是扁豆,做出扁豆青粉口感最好,圆豌豆次之,三棱子豌豆最差。所以那时候极少使用后两种豆子。
  所有的豆浆水倒入一排摆放的大瓮里,等待逐渐沉淀。大瓮的底部是沉淀的粉子,等待舀出上面的浆水后,挖出粉子去晾干。而瓮中的那些半浑浊的浆水依然是好东西,在粮食不太充裕的日子里,人们会在开磨这一天排队在粉坊前等候。等候舀了豆浆水回去,加入谷米熬成粉浆饭。酸爽开胃又顶饱,夏日炎炎时还可消暑,比北京专门做的酸豆汁好。
  粉子挖出来,用白布兜好,一包一包悬挂在房梁垂下的铁钩子上,等待初步干燥。然后置热炕上摊开,用小木钯子细心反复地摊、耧到更细腻,直至彻底烘干,便是豆粉,也叫青粉。现在超市卖的做好的青粉卷儿,材料用的就是这东西。只是由于几十年来人们只把经济效益置于一切之上,便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有的做青粉会在里边掺入大量土豆粉,如此便失去了纯正,降低了成本降低了品质也降低了彼此之间的信任。
  打理粉坊的人,人们都叫“粉倌儿”,类似于马倌儿、牛倌儿、羊倌儿、车倌儿吧,只不过干的活儿不一样。村里粉坊的粉倌儿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光光而突出的额头,胖胖的脸蛋子,凸起的肚腩。老人的脸似乎好久都不洗,衣服脏又旧的样子,走路的模样很悠闲不慌不忙,从不着急,脸上老挂着笑容。也不知谁给他加了个名不副实的号“猛”,大人们都管老人叫猛倌儿或者叫猛倌儿老汉,连姓啥也不提。于是我至今不知道老人姓什么,叫什么名字,只知道老人住在村东头,只是见了唤他粉倌儿爷或猛倌儿爷,却不明白这个猛字儿是代表啥?老人笑容可掬地接受了,用二拇指在我头顶轻轻弹个小蹦儿。


  一直认为粉倌儿爷别的啥也不会做,就会在那间酸馊味儿的粉坊里磨青粉,直到有一年春节前的某一个中午。粉倌儿爷带了一小卷儿红纸到了我家,是来找我父亲给写对联的。父亲给粉倌儿爷倒了一盅烧酒,老人黑黑的手端起小酒盅,吱儿地喝下去,父亲又倒一杯,老人又喝下,粉倌儿爷乌色的嘴唇嚅动着,憨憨地笑,说自己这样子是不有点太不像话。
  父亲拿起毛笔,打开红纸正准备下笔,忽然转过头冲着粉倌儿爷呵呵笑。“猛倌儿叔,您今儿写它哇,听人们说道过您写的字儿。”
  这时候粉倌儿爷脸似乎有点微红,话也多起来,可能与喝一点酒有关系,也可能想起了些什么,便说要不试试看哇,呵呵,然后颤巍巍拎起毛笔缓缓写下。一副联写完,提起来看,我的天哪!端正拙劲的正楷字,“杏花春雨江南画,飞雪松涛塞北图”!其中的画字、飞字、涛字、图字还是繁体字。
  我在一旁惊叹不已,大呼小叫夸赞个不停。父亲不多说,一个劲儿仔细端详着对联,不停地點着头。粉倌儿爷轻声说了一句:只是家里老没有笔墨。粉倌儿爷背后还有多少文气的故事,我不得而知了。不过我的直觉告诉我应该会不少。
  时世变迁,我已中年。粉倌儿爷老早下世了,粉坊也不记得哪一年拆倒了。后来就在这片地上建起两三排新砖瓦房,而如今我回村路过这里时,好几家大门紧闭着,门上挂着的大铁锁沾满尘土,锁环锁芯已经发了锈。老的人们老去了,年轻的人们好像也出去了,再不回来了。
  如今倒是还有极少的人开粉坊,只是电动机器磨取代了传统的石磨,原料也是有啥豆子就用啥豆子,二合一三合一也都说不清楚了,那质量也就不一定能保证了。
  许多的人与事已成回忆,那间古老的粉坊也早已成为记忆。时代越向前,发展的速度就越快,有的是好事,有的也未必。应该抛弃的当然要抛弃,应该遗留下的历史文化传承却不一定能完美珍藏。但愿我们那些古朴的村庄不会也这样吧!

其他文献
我是一只蝙蝠,一只惊惶的蝙蝠。  在我刚出生不久时,我的母亲就告诉我,如果可以,无论如何也不要出洞。我不解,但照做了。除了在迫不得已觅食时,我从不离开我的洞穴。尽管穴中的生活有些单调,但这个洞里,有我的家人和朋友,在我们隐秘而温馨的洞里,我很幸福地活着。  可不久,发生了奇怪的事:有些外出觅食的同类,出去了就再没回来;有些觅食归来,拖着血肉模糊的身体;还有蝙蝠的腿上被挂上了奇怪的东西,一闪一闪地发
期刊
我的梦境中,总会出现一卷温情画面:深邃的夜空中星星几点,一棵老槐树下,一位70多岁的老人,抱着他的小孙女,摇着蒲扇,用他深至骨子里的温柔,一边摇着蒲扇,一边讲故事给女孩听……  那位古稀老人是我的爷爷,我最爱的爷爷。爷爷是农民,皮肤黝黑,灵动的双眸闪烁着难有的清澈,黝黑的脸上镶着高挺的鼻子。他嵌着扎扎的胡须,短短的、硬硬的,他总喜欢用扎扎的胡须蹭我柔嫩的面颊,痒痒的、甜甜的--那是我幼时的欢乐。 
期刊
山西大同,地处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生存发展条件恶劣。按照党中央战略部署,2020年要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直到2019年年初,大同尚有2.7万贫困人口未脱贫、3个贫困县未摘帽、 101个贫困村未退出目标任务。并且贫困地区全面脱贫后,返贫的风险依然存在。大同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如期脱贫?面对返贫风险,采取何种措施预防返贫?两个月来,记者沿着太行山脉,就大同脱贫问题展开实地调研。  专家“把脉
期刊
2019年的母亲节刚刚过去,这些日子,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母亲的许多往事,不时在我心头萦绕。她老人家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十七年了。随着岁月的流逝,我更加思念我的母亲,  母亲生前不仅含辛茹苦地抚育了我们兄弟姐妹五人,而且在1958年那个大跃进的年代里,一度走向社会参加工作,在呼市文化系统的“人民电影院”、“和平电影院”先后工作了五年。母亲一生有过三件宝贝,可谓是她老人家的“吉祥三宝”,伴随她走过大半
期刊
近日,由中国作家协会寓言文学研究会闪小说专业委员会举办的2019年度中国闪小说十大新锐作家评选揭晓。左云县张叶平获得“2019年度中国闪小说十大新锐作家”称号和左云作家刘亚宁获得“新锐作家提名奖”。  闪小说是近十年来兴起的一种小说文体,篇幅在600字内,在写作上追求微型、新颖、巧妙、精粹。因为适应当代生活节奏、传播方式和阅读需求,在文坛“旋风式”崛起,成为引领阅读新潮流的小说家族新成员。左云县作
期刊
首先此段长城可先称为“东梁村段”,至于什么时期所建,目前还没有查询到资料,几次考察在当地都没有看到文保碑其它保护标牌,长城资源调查及认定结果也没有这段长城的信息,现在想求证大家共同探讨一下,说的不对的地方望批评指正,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信息资料,此先谢谢。  此段长城具体位置在:大同新荣区上深涧乡东梁村至黄土坡村段,南北走向稍微偏东北方向,长城墙体有痕迹迹象大约3.6公里左右,所建时期不详,根据
期刊
裴文中(1904—1982),中国著名古人类研究学家。  七十年前的暑期(1950年7、8月间),由时任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的裴文中先生担任团长的“雁北文物勘查团”一行16人,工作了40天,先后踏勘了大同、朔县、应县、五台、太原等地的古建筑,以及云冈、高山、阳高、浑源、广武镇等地的古遗址和古墓葬,加以测绘、摄影、记录,并做些小规模的发掘工作。其中,以裴文中先生为主的雁北文物勘查团考古组的重要发现
期刊
清代近300年间,山西没有中过一个状元,只出了一个榜眼和三个探花。光绪二年(1876年),他参加丙子科会试和殿试,夺得一甲进士第二名(榜眼),名噪京华。  在任监察御史时,他因不畏权贵、仗义执言而为当世人所推重;出任地方官时,他勇于革除恶俗陈习,图强致治,以清正不苟而取信于民。  晚年孜孜授业,诗书为伴,垂范后世。  王赓荣(1840-1895年),字向甫,号春舫,亦号午樵,朔州城内人。  王赓荣
期刊
谷雨,一个富有诗意的节气。她总能勾起人们对春天的留恋,也更能萌发农民播种在心田的希望。在我年幼的记忆画册中,时时闪现着老家谷雨前后的场景;村里的大婶们,把用心挑选出的籽种,放在箩筐里,跟在前面耕作的大叔们后面,点一窝籽种,撒一把粪。一时间,沉寂了许久的田野热闹了起来,孩子们在地里打闹,大人们则忙碌着播种一年的希望……  蓬勃而肥沃的土地翻滚着农民们一冬的辛劳,铆足了劲,抱紧那刚进家门的“宠儿”,生
期刊
婆婆离开我已经三十七年了,可她那慈眉善目的形象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  六十年前,我在读中学。夏天里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我爱人约我去南街露天剧场看电影,婆婆一家人也去看,当时我们还没有结婚,实际上是婆婆公公要借此机会看看我。我们俩走进了剧场,他选择了边远处两块大石头坐了下来,正对着婆婆一家人坐的位置,离得很近。我俩只顾悄悄地说话儿了,根本没看电影。电影演完了,他突然把我介绍给他的父亲母亲,我愣怔一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