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必须深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现代化问题的科学探究与理性认识。文章拟就相关重要研究成果做一粗略概述,以期为广大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执政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7)05-0025-02
一、定义解析:什么是执政现代化?
冷小青认为,执政现代化就是指执政党适应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在自身结构、功能、机制和活动方式等方面不断实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过程。[1]张自敏、刘长国强调,党的执政现代化,执政理念的现代化是先导;执政基础的现代化是前提;执政方式的现代化是关键;执政能力的现代化是重点。[2]
臧乃康指出,执政方式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除执政方式本身外,还包括着执政纲领和执政组织的现代化。[3]吴云志认为,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是指党适应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需要,适应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适时调整党的执政方式,使其不断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的过程。[4]马勇进指出,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就是执掌国家政权的手段、途径和方法要与时俱进,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5]
王丽强调,所谓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就其基本含义而言,是指政党适应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需要,适应整个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使自身执掌政权、控制公共权力的途径、手段和方法不断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以促进党的执政方式的自我完善。[6]潘祥超、刘建德认为,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就是指党掌握和控制国家权力的观念、手段、途径、方法等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要实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7]
二、动因探究:为什么要实现执政现代化?
臧乃康指出,当代中国正处于体制转型时期,经济、政治、文化出现全方位的社会变迁和社会整合,经济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以及政治民主化趋向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对原有的执政理念、权力体系、执政方式都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中国共产党要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全局以及所提供的发展空间、政治资源出发,改进党的执政方式,更好地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8]孙勇认为,政党现代化是现代政党发展的普遍规律。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领导国家现代化的执政党,其自身的现代化不仅在本质要求上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相统一,而且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9]
沈贞伟指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尽快推动和实现党的现代化,是一项十分紧迫而且重大的任务,特别是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多元渗透、社会经济体制的转换、社会结构的变迁,使党执政的社会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更加迫切要求党适应执政生态环境的变化,实现自身现代化。[10]周乐平强调,当人类步入21世纪的时候,我们党面临的世情、国情、党情及党的中心任务已发生深刻而重大的变化。中国共产党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着力推进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就刻不容缓。[11]
吴云志认为,实现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是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12]徐民华、戴厂华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就是推动政治现代化。政治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包含民主化、法治化的进程,也包含政治理念、政治行为、政治手段和政治制度的进步,其中推进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是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枢纽工程。中国共产党要顺应社会现代化进程的要求,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并推进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努力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13]
笔者认为,推进和实现执政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时代诉求,是中国共产党强党兴政和永葆党的先进性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并日益走向成熟的重要手段和标志。
三、路径选择:如何实现执政现代化?
冷小青认为,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与执政现代化的关系出发,要实现执政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必须加强处理党群关系的能力建设、处理党政关系的能力建设、处理党内关系的能力建设以及处理党际关系的能力建设。处理党群关系,要求做到执政为民;处理党政关系,要求做到执政守位;处理党内关系,要求做到执政求进;处理党际关系,要求做到合作和监督。探索执政能力建设,实现执政现代化,必须坚持实践性、整体性、动态性和综合性。[14]臧乃康指出,不断推进党的执政现代化,当前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确立现代执政理念,即:依法治党的理念、人民主权的理念、权力分工制约的理念;二是要重新设计和配置现代执政权力体系;三是要按照政治文明要求强化党的执政功能。[15]
王丽强调,可以从理念、制度、效能三个方面寻求执政方式现代化的最佳途径。一是树立现代执政理念:科学执政的理念、人民至上的理念、依法治党的理念、权力制约的理念、与时俱进的理念、团结统一的理念。二是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三是提高党的执政功能:提高党的政治发展功能、提高党的政策供给功能、提高党的利益整合功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功能、提高党的输送精英功能、提高党的全局调控功能。[16]戴厂华指出,当前,推进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的重点应是在解决好执政党“管什么”和“如何管”的问题。一是应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根本,改进党的执政方式;二是应以依法执政为核心,改革党的执政方式;三是应把以德治国作为必要条件,完善党的执政方式。[17]
马勇进强调,面对新的执政环境,党的执政方式必须要实现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由“人治”型向“法治”型、由作主型向民主型转变。[18]龙一平指出,实现我党执政现代化必须科学合理地借鉴吸收其他执政党的有益经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期,推进我党执政方式的现代化,应重点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坚持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格局;二是要完善“一个核心”、“三个党组”的组织机构;三是要推进党的执政方式法治化;四是要实现党的执政方式民主化。[19]任兆银、宋德军强调,实现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必须遵从树立执政方式现代化的意识、落实依法执政、加强党的科技建设这三条途径,并将之同时并用。[20]杨小强认为,实现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现代化,应该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第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第二,以执政观念的现代化,推进党执政方式的现代化;第三,以民主监督的渠道,推进党执政方式的现代化;第四,正确处理党和国家政权的关系,推进党执政方式的现代化。[21]
王丽指出,建设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工程,应当遵循六项基本原则:第一,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第二,坚持依法执政;第三,坚持执政为民;第四,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第五,注重比较和借鉴;第六,循序渐进。[22]韩同友强调,不断推进党的执政意识的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此,应着力抓好如下几项工作:第一,坚持用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知识武装全党;第二,不断强化党的民主执政意识;第三,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的执政意识;第四,积极增强借鉴与吸纳观念;第五,大力培养党员执政意识现代化的适应性。[23]周明认为,党的执政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应是:树立全新的执政理念,增强执政的合法性,提高执政的科学性,完善执政的机制和体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等。[24]
沈贞伟指出,遵循世界政党现代化的共同规律,结合党执政生态变化的现实,要实现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增强党的意识形态主导作用,推进党的价值体系的现代化;二是发挥党的政治整合功能,推进党领导方式现代化;三是拓展党的执政资源空间,推进党执政基础的现代化;四是提高党的政治合法性认同,推进党执政体制的现代化。[25]杨昌尧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现执政现代化,关键在主体,必须着眼于执政,紧紧围绕提高执政能力推进执政主体现代化。第一,推进执政主体理念现代化:实现从革命理念向执政理念的转变、由计划经济包办理念向市场经济服务理念的转变、树立民本、人本执政理念、由人治理念向德法并重理念的转变、树立全球化的理念;第二,推进执政主体队伍现代化: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执政主体队伍、建设学习型政党,推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建立;第三,推进执政主体制度现代化:加强和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加大反腐败力度,走制度反腐之路、改革和完善干部评价体系、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稳步推动民主化的进程。[26]
总之,中国共产党执政现代化与政治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存在着有效互动和紧密关联,其演进是包含思维、关系、职能和体制转换的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将任重道远、大有可为。[27]
参考文献:
[1][14]冷小青.从执政能力建设看中国共产党执政现代化[J].理论与现代化,2006,(6):120-123.
[2]张自敏,刘长国.中国共产党执政现代化的几个基本问题[J].达州新论,2006,(3):13-16.
[3]臧乃康.全球化与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J].天府新论,2003,(1):1-4.
[4][12]吴云志.全球化与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6):1-4.
[5][18]马勇进.对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的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4,(6):8-11.
[6][16]王丽.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研究[D].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6月,17-33.
[7]潘祥超,刘建德.论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2-26.
[8][15]臧乃康.“三个代表”与党的执政现代化[J].攀登(双月刊),2003,(1):10-12.
[9]孙勇.党的现代化:提升执政能力的根本指向[J].理论界,2006,(10):15-17.
[10][25]沈贞伟.党的执政生态变化与党的现代化[J].实事求是,2006,(1):52-53.
[11]周乐平.切实推进党执政方式的现代化[J].南方论刊,2005,(6):14-15.
[13]徐民华,戴厂华.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枢纽工程——推进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5,(3):77-79.
[17]戴厂华.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执政方式现代化[J].唯实,2004,(8-9):120-123.
[19]龙一平.借鉴其他执政党的有益经验实现我党执政现代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8-20.
[20]任兆银,宋德军.论实现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的三个途径[J].理论探讨,2003,(1):89-91.
[21][29]杨小强.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现代化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30-39.
[22]王丽.论实现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应遵循的原则[J].学习论坛,2005,(1):16-18.
[23]韩同友.论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的现代化[J].桂海论丛,2001,(6):19-21.
[24]周明.党的执政能力现代化的思考[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53-54.
[26]杨昌尧.论推进执政主体理念、队伍、制度的现代化[J].党政干部论坛,2005,(2):4-5.
[27]周玉蓉,陶维兵.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现代化转换:历史、依据及路径[J].理论月刊,2005,(11):47-48.
责任编辑 王安庆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执政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7)05-0025-02
一、定义解析:什么是执政现代化?
冷小青认为,执政现代化就是指执政党适应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在自身结构、功能、机制和活动方式等方面不断实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过程。[1]张自敏、刘长国强调,党的执政现代化,执政理念的现代化是先导;执政基础的现代化是前提;执政方式的现代化是关键;执政能力的现代化是重点。[2]
臧乃康指出,执政方式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除执政方式本身外,还包括着执政纲领和执政组织的现代化。[3]吴云志认为,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是指党适应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需要,适应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适时调整党的执政方式,使其不断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的过程。[4]马勇进指出,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就是执掌国家政权的手段、途径和方法要与时俱进,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5]
王丽强调,所谓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就其基本含义而言,是指政党适应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需要,适应整个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使自身执掌政权、控制公共权力的途径、手段和方法不断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以促进党的执政方式的自我完善。[6]潘祥超、刘建德认为,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就是指党掌握和控制国家权力的观念、手段、途径、方法等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要实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7]
二、动因探究:为什么要实现执政现代化?
臧乃康指出,当代中国正处于体制转型时期,经济、政治、文化出现全方位的社会变迁和社会整合,经济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以及政治民主化趋向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对原有的执政理念、权力体系、执政方式都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中国共产党要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全局以及所提供的发展空间、政治资源出发,改进党的执政方式,更好地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8]孙勇认为,政党现代化是现代政党发展的普遍规律。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领导国家现代化的执政党,其自身的现代化不仅在本质要求上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相统一,而且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9]
沈贞伟指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尽快推动和实现党的现代化,是一项十分紧迫而且重大的任务,特别是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多元渗透、社会经济体制的转换、社会结构的变迁,使党执政的社会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更加迫切要求党适应执政生态环境的变化,实现自身现代化。[10]周乐平强调,当人类步入21世纪的时候,我们党面临的世情、国情、党情及党的中心任务已发生深刻而重大的变化。中国共产党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着力推进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就刻不容缓。[11]
吴云志认为,实现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是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12]徐民华、戴厂华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就是推动政治现代化。政治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包含民主化、法治化的进程,也包含政治理念、政治行为、政治手段和政治制度的进步,其中推进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是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枢纽工程。中国共产党要顺应社会现代化进程的要求,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并推进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努力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13]
笔者认为,推进和实现执政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时代诉求,是中国共产党强党兴政和永葆党的先进性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并日益走向成熟的重要手段和标志。
三、路径选择:如何实现执政现代化?
冷小青认为,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与执政现代化的关系出发,要实现执政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必须加强处理党群关系的能力建设、处理党政关系的能力建设、处理党内关系的能力建设以及处理党际关系的能力建设。处理党群关系,要求做到执政为民;处理党政关系,要求做到执政守位;处理党内关系,要求做到执政求进;处理党际关系,要求做到合作和监督。探索执政能力建设,实现执政现代化,必须坚持实践性、整体性、动态性和综合性。[14]臧乃康指出,不断推进党的执政现代化,当前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确立现代执政理念,即:依法治党的理念、人民主权的理念、权力分工制约的理念;二是要重新设计和配置现代执政权力体系;三是要按照政治文明要求强化党的执政功能。[15]
王丽强调,可以从理念、制度、效能三个方面寻求执政方式现代化的最佳途径。一是树立现代执政理念:科学执政的理念、人民至上的理念、依法治党的理念、权力制约的理念、与时俱进的理念、团结统一的理念。二是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三是提高党的执政功能:提高党的政治发展功能、提高党的政策供给功能、提高党的利益整合功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功能、提高党的输送精英功能、提高党的全局调控功能。[16]戴厂华指出,当前,推进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的重点应是在解决好执政党“管什么”和“如何管”的问题。一是应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根本,改进党的执政方式;二是应以依法执政为核心,改革党的执政方式;三是应把以德治国作为必要条件,完善党的执政方式。[17]
马勇进强调,面对新的执政环境,党的执政方式必须要实现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由“人治”型向“法治”型、由作主型向民主型转变。[18]龙一平指出,实现我党执政现代化必须科学合理地借鉴吸收其他执政党的有益经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期,推进我党执政方式的现代化,应重点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坚持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格局;二是要完善“一个核心”、“三个党组”的组织机构;三是要推进党的执政方式法治化;四是要实现党的执政方式民主化。[19]任兆银、宋德军强调,实现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必须遵从树立执政方式现代化的意识、落实依法执政、加强党的科技建设这三条途径,并将之同时并用。[20]杨小强认为,实现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现代化,应该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第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第二,以执政观念的现代化,推进党执政方式的现代化;第三,以民主监督的渠道,推进党执政方式的现代化;第四,正确处理党和国家政权的关系,推进党执政方式的现代化。[21]
王丽指出,建设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工程,应当遵循六项基本原则:第一,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第二,坚持依法执政;第三,坚持执政为民;第四,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第五,注重比较和借鉴;第六,循序渐进。[22]韩同友强调,不断推进党的执政意识的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此,应着力抓好如下几项工作:第一,坚持用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知识武装全党;第二,不断强化党的民主执政意识;第三,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的执政意识;第四,积极增强借鉴与吸纳观念;第五,大力培养党员执政意识现代化的适应性。[23]周明认为,党的执政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应是:树立全新的执政理念,增强执政的合法性,提高执政的科学性,完善执政的机制和体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等。[24]
沈贞伟指出,遵循世界政党现代化的共同规律,结合党执政生态变化的现实,要实现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增强党的意识形态主导作用,推进党的价值体系的现代化;二是发挥党的政治整合功能,推进党领导方式现代化;三是拓展党的执政资源空间,推进党执政基础的现代化;四是提高党的政治合法性认同,推进党执政体制的现代化。[25]杨昌尧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现执政现代化,关键在主体,必须着眼于执政,紧紧围绕提高执政能力推进执政主体现代化。第一,推进执政主体理念现代化:实现从革命理念向执政理念的转变、由计划经济包办理念向市场经济服务理念的转变、树立民本、人本执政理念、由人治理念向德法并重理念的转变、树立全球化的理念;第二,推进执政主体队伍现代化: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执政主体队伍、建设学习型政党,推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建立;第三,推进执政主体制度现代化:加强和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加大反腐败力度,走制度反腐之路、改革和完善干部评价体系、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稳步推动民主化的进程。[26]
总之,中国共产党执政现代化与政治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存在着有效互动和紧密关联,其演进是包含思维、关系、职能和体制转换的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将任重道远、大有可为。[27]
参考文献:
[1][14]冷小青.从执政能力建设看中国共产党执政现代化[J].理论与现代化,2006,(6):120-123.
[2]张自敏,刘长国.中国共产党执政现代化的几个基本问题[J].达州新论,2006,(3):13-16.
[3]臧乃康.全球化与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J].天府新论,2003,(1):1-4.
[4][12]吴云志.全球化与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6):1-4.
[5][18]马勇进.对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的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4,(6):8-11.
[6][16]王丽.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研究[D].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6月,17-33.
[7]潘祥超,刘建德.论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2-26.
[8][15]臧乃康.“三个代表”与党的执政现代化[J].攀登(双月刊),2003,(1):10-12.
[9]孙勇.党的现代化:提升执政能力的根本指向[J].理论界,2006,(10):15-17.
[10][25]沈贞伟.党的执政生态变化与党的现代化[J].实事求是,2006,(1):52-53.
[11]周乐平.切实推进党执政方式的现代化[J].南方论刊,2005,(6):14-15.
[13]徐民华,戴厂华.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枢纽工程——推进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5,(3):77-79.
[17]戴厂华.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执政方式现代化[J].唯实,2004,(8-9):120-123.
[19]龙一平.借鉴其他执政党的有益经验实现我党执政现代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8-20.
[20]任兆银,宋德军.论实现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的三个途径[J].理论探讨,2003,(1):89-91.
[21][29]杨小强.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现代化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30-39.
[22]王丽.论实现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应遵循的原则[J].学习论坛,2005,(1):16-18.
[23]韩同友.论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的现代化[J].桂海论丛,2001,(6):19-21.
[24]周明.党的执政能力现代化的思考[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53-54.
[26]杨昌尧.论推进执政主体理念、队伍、制度的现代化[J].党政干部论坛,2005,(2):4-5.
[27]周玉蓉,陶维兵.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现代化转换:历史、依据及路径[J].理论月刊,2005,(11):47-48.
责任编辑 王安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