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澍,1959年出生,医学博士,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心律失常诊治中心主任,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内科心电生理专业学术带头人,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全国心脏起搏专家组组长,全国室性心律失常工作组组长等。
他是中国心电生理学界最具影响力的专家之一,他是未来中国心电生理学的“掌门人”,探询他的成长历程,似乎也是对中国心电生理学近些年飞速发展历程的一次回溯,他就是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主任张澍教授。
选择未来的成就方向
上世纪7、80年代之交,作为“文革”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来自苏北水乡新化的张澍在江苏医学院孜孜苦读。当时,心血管的治疗还处于非介入治疗阶段,导管技术的核心用途还只限于诊断。同样,作为心血管学科最基础的心电生理技术也主要用于诊断,唯一用于治疗的只有心脏起搏器。可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张澍选择了心律失常介入诊疗作为毕生奋斗方向。
回忆起自己的初衷,张澍说:“读大学时有两位老师对我影响比较大,一位是蒋文平老师,一位是汪康平老师。二位老师都是中国心脏电生理学的开拓者。在他们的影响下,我开始对心脏起搏和心电生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当时在心内科一统天下的药物治疗不同,这个领域是利用生物医学工程技术治疗疾病。这不但需要丰富的心脏电生理知识,还与工科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这就与我学习工科的最初理想不谋而合,所以迷恋上了这一学科。”
1984年,大学毕业后,在苏州经过两年住院医师培训的张澍毅然北上,慕名考取了国内最负盛名的心血管病专科医院——阜外医院的研究生。他的导师陈新教授、孙瑞龙教授都是国内心电生理领域第一流的专家。
张澍庆幸自己当初作出了正确的选择。“那时,全国范围内能够开展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医院很少,包括当今的很多知名教授也是刚刚涉足这一领域。虽然没有明显的领先优势,但多年的学术积淀使得阜外医院保持着国内领头羊的地位。能够在这样的平台上学习最前沿的知识真是一种幸福。”
1987年,张澍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时任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院长的陈明哲教授慧眼识才,将张澍招至麾下,并力排众议支持张澍创建了北医三院的心律失常学科。这一年,张澍不过28岁。
阳光总在风雨后
来到北医三院后,在陈明哲教授的支持下,张澍很快创建了心电生理研究室,选拔了一批年轻的心血管医生开展起心电生理、起搏的工作,并逐渐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就在这时,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北京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分会成立了,刚刚30岁出头的张澍便一跃成为学会的副主任委员。
30岁刚出头,便能拥有如此高的学术地位,这一旁人难以望其项背的成就的背后,却是难以言喻的辛酸苦闷。用张澍的话说就是:“在最初的日子里,事无巨细,都得靠个人孤军奋战,碰到问题也没人商量,处理一些复杂并发症时缺少帮助,那些日子可真是一步一步熬过来的。”
那时,整个心电生理介入诊疗都处于起步阶段,说服患者接受这一治疗很不容易,而真正到手术时就更难了。“那时由于设备的落后和技术的缺乏,做一个射频要五六个小时,植入起搏器时如遇到并发症或其他问题,四五个小时也是常事,跟现在无法相比。”
有一次,张澍在给一位患者放置心脏起搏器时就碰到了难题。当时,现在已经非常成熟的血管穿刺技术还很少应用,通常是切开合适的入心静脉来引入起搏导线。恰好这个患者血管变异较大,入路的寻找特别困难,反复尝试了很多次,非但目标静脉没有找到,一些小的分支静脉却开始出血,而这种出血是很难控制的。他们小心地摸索了各种补救办法,并找来外科医生帮忙止血,最终找到了合适的静脉入路,并把这个手术进行下去。手术虽然获得成功,但仅仅前面的这些工作就花费了四五个小时。
多年后,他坦言:“当时确实有下不了手术台的感觉,整个过程真可谓是心惊肉跳,既感到非常困难,又十分担心患者的安全——手术能否成功、未来起搏器工作如何、患者的预后怎样,以后还做不做了,要不要找老师帮忙,敢不敢再独立开展工作,怎样向患者家属交代手术的可靠性、安全性等等,这些问题一时间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
如今,张澍已经成功做过上千例手术,带了十几位医学博士。病人称赞他“廉洁行医,道德高尚。艺术精湛,中华骄傲”,同行钦佩他“勇于拼搏进取的精神和顾全大局甘为人梯的胸怀”,后学景仰他“真是一个伟大的学者和医学家!”而他却对这台手术难以忘怀,时刻激励自己不断进取。
敢于坚持,也勇于放弃
7年间,张澍迅速从北医三院的住院医师成长为副教授。工作的艰辛和外界的质疑所带来的沉重压力,让年轻的张澍颇有些度日如年的感觉。与此同时,性情温和的张澍,却迸发出了惊人的勇气和执着。他没有退缩,而是调整心态,坚定信念,坚持学习,最终走过了艰难的起步阶段。
渐渐地,心电生理介入工作在北医三院逐渐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走在了全国同行的前面。当质疑之声消散、自己在心电生理介入领域声名鹊起时,张澍却毅然选择了远离赞誉、去国外深造。
1995年,张澍被国家教委公派到美国学习。在美国的3年,张澍亲历了世界心电生理学科的飞速发展。语言方面的障碍、更重要的是美国人在科研思路、研究数据等方面近乎苛刻的严谨,令初来乍到的张澍很不适应,他就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恶补”科研方面的差距,培养自己科学的思维方式、原创性的工作能力,终于在高频度的头脑风暴式的“PK”中,用严谨的事实和数据让美国同行心服口服。
1998年,张澍放弃留美机会,决定回国。可是这时他的夫人已经在美国拿到了护理学硕士学位,并考取了美国的护士执照,有一份待遇丰厚的工作。他8岁的儿子对美国生活也非常适应。但他时刻怀念着曾经为之奋斗过的地方。说服善意劝阻的亲友,他早于妻儿一年只身回到北京,开始人生新的拼搏。
与事业共成长
1999年,阜外医院希望在陈新教授、王方正教授(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二任主任委员)之后挑选一位学科接班人,而张澍则被认为是最佳人选。在阔别母校阜外医院12年后,张澍重新回到了自己事业的起始地,并在一年之后担任了心律失常诊治中心的主任。
重任在肩,怎样才能使学科的发展跃上一个新的平台,不辜负师长或同行的期望呢?张澍决定以科研和学术为切入点,把在国外留学期间积累的经验和学识充分施展开来。
张澍成功引入了国外先进的科研思路和管理模式,和科室的年轻人不分昼夜地一起在临床上、实验室里摸爬滚打。从原来没有任何重大的国家项目,到中标国家“十五”“十一五”科技攻关、“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涵盖科技部、教育部、卫生部等部委的几乎所有的研究项目,还拿下了两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个北京科技进步一等奖,各种论文也纷纷在国内外知名杂志上发表。张澎带领团队进一步奠定和巩固了科室在我国心律失常研究领域的领导地位。
科研成果引人注目,临床介入治疗也风风火火。张澍刚回国时,中心的起搏器、射频等介入治疗约为每年500例,此后一直以每年30%~50%的惊人速度增长,而到2007年已达2300例,跻身全球最大的心律失常介入治疗中心之列。同时,介入治疗几乎覆盖了所有类型的心律失常,技术能力、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等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甚至超过许多国外知名中心。
张澍的工作业绩有目共睹,因此,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二届委员会换届选举时,当时连委员都不是的张澍,却一举高票当选学会的第三届副主任委员、秘书长。
被需要是最幸福的事
如今,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全国心脏起搏专家组组长、中央保健会诊专家、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成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美国JCE杂志中文版主编、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副主编、民盟中央科技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北京市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众多职务集于一身,科研教学、诊疗手术、行政管理、行业规划与发展、国际交流、社会活动……繁重的工作需要尽心,张澍每天早上6点起床,一直工作到次日凌晨1、2点才能休息。
如此忙碌,健身的时间根本不可能有。唯一的休闲就是和朋友聚聚、聊会天。年近50的张澍为何能保持如此过人的精力呢?他笑着说:“习惯啦。一个人,尤其是知识分子的愿望能否实现,往往体力和精力是重要因素。我也是长期磨练出来的,因为需要如此。”
编辑/任 娟 [email protected]
他是中国心电生理学界最具影响力的专家之一,他是未来中国心电生理学的“掌门人”,探询他的成长历程,似乎也是对中国心电生理学近些年飞速发展历程的一次回溯,他就是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主任张澍教授。
选择未来的成就方向
上世纪7、80年代之交,作为“文革”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来自苏北水乡新化的张澍在江苏医学院孜孜苦读。当时,心血管的治疗还处于非介入治疗阶段,导管技术的核心用途还只限于诊断。同样,作为心血管学科最基础的心电生理技术也主要用于诊断,唯一用于治疗的只有心脏起搏器。可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张澍选择了心律失常介入诊疗作为毕生奋斗方向。
回忆起自己的初衷,张澍说:“读大学时有两位老师对我影响比较大,一位是蒋文平老师,一位是汪康平老师。二位老师都是中国心脏电生理学的开拓者。在他们的影响下,我开始对心脏起搏和心电生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当时在心内科一统天下的药物治疗不同,这个领域是利用生物医学工程技术治疗疾病。这不但需要丰富的心脏电生理知识,还与工科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这就与我学习工科的最初理想不谋而合,所以迷恋上了这一学科。”
1984年,大学毕业后,在苏州经过两年住院医师培训的张澍毅然北上,慕名考取了国内最负盛名的心血管病专科医院——阜外医院的研究生。他的导师陈新教授、孙瑞龙教授都是国内心电生理领域第一流的专家。
张澍庆幸自己当初作出了正确的选择。“那时,全国范围内能够开展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医院很少,包括当今的很多知名教授也是刚刚涉足这一领域。虽然没有明显的领先优势,但多年的学术积淀使得阜外医院保持着国内领头羊的地位。能够在这样的平台上学习最前沿的知识真是一种幸福。”
1987年,张澍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时任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院长的陈明哲教授慧眼识才,将张澍招至麾下,并力排众议支持张澍创建了北医三院的心律失常学科。这一年,张澍不过28岁。
阳光总在风雨后
来到北医三院后,在陈明哲教授的支持下,张澍很快创建了心电生理研究室,选拔了一批年轻的心血管医生开展起心电生理、起搏的工作,并逐渐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就在这时,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北京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分会成立了,刚刚30岁出头的张澍便一跃成为学会的副主任委员。
30岁刚出头,便能拥有如此高的学术地位,这一旁人难以望其项背的成就的背后,却是难以言喻的辛酸苦闷。用张澍的话说就是:“在最初的日子里,事无巨细,都得靠个人孤军奋战,碰到问题也没人商量,处理一些复杂并发症时缺少帮助,那些日子可真是一步一步熬过来的。”
那时,整个心电生理介入诊疗都处于起步阶段,说服患者接受这一治疗很不容易,而真正到手术时就更难了。“那时由于设备的落后和技术的缺乏,做一个射频要五六个小时,植入起搏器时如遇到并发症或其他问题,四五个小时也是常事,跟现在无法相比。”
有一次,张澍在给一位患者放置心脏起搏器时就碰到了难题。当时,现在已经非常成熟的血管穿刺技术还很少应用,通常是切开合适的入心静脉来引入起搏导线。恰好这个患者血管变异较大,入路的寻找特别困难,反复尝试了很多次,非但目标静脉没有找到,一些小的分支静脉却开始出血,而这种出血是很难控制的。他们小心地摸索了各种补救办法,并找来外科医生帮忙止血,最终找到了合适的静脉入路,并把这个手术进行下去。手术虽然获得成功,但仅仅前面的这些工作就花费了四五个小时。
多年后,他坦言:“当时确实有下不了手术台的感觉,整个过程真可谓是心惊肉跳,既感到非常困难,又十分担心患者的安全——手术能否成功、未来起搏器工作如何、患者的预后怎样,以后还做不做了,要不要找老师帮忙,敢不敢再独立开展工作,怎样向患者家属交代手术的可靠性、安全性等等,这些问题一时间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
如今,张澍已经成功做过上千例手术,带了十几位医学博士。病人称赞他“廉洁行医,道德高尚。艺术精湛,中华骄傲”,同行钦佩他“勇于拼搏进取的精神和顾全大局甘为人梯的胸怀”,后学景仰他“真是一个伟大的学者和医学家!”而他却对这台手术难以忘怀,时刻激励自己不断进取。
敢于坚持,也勇于放弃
7年间,张澍迅速从北医三院的住院医师成长为副教授。工作的艰辛和外界的质疑所带来的沉重压力,让年轻的张澍颇有些度日如年的感觉。与此同时,性情温和的张澍,却迸发出了惊人的勇气和执着。他没有退缩,而是调整心态,坚定信念,坚持学习,最终走过了艰难的起步阶段。
渐渐地,心电生理介入工作在北医三院逐渐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走在了全国同行的前面。当质疑之声消散、自己在心电生理介入领域声名鹊起时,张澍却毅然选择了远离赞誉、去国外深造。
1995年,张澍被国家教委公派到美国学习。在美国的3年,张澍亲历了世界心电生理学科的飞速发展。语言方面的障碍、更重要的是美国人在科研思路、研究数据等方面近乎苛刻的严谨,令初来乍到的张澍很不适应,他就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恶补”科研方面的差距,培养自己科学的思维方式、原创性的工作能力,终于在高频度的头脑风暴式的“PK”中,用严谨的事实和数据让美国同行心服口服。
1998年,张澍放弃留美机会,决定回国。可是这时他的夫人已经在美国拿到了护理学硕士学位,并考取了美国的护士执照,有一份待遇丰厚的工作。他8岁的儿子对美国生活也非常适应。但他时刻怀念着曾经为之奋斗过的地方。说服善意劝阻的亲友,他早于妻儿一年只身回到北京,开始人生新的拼搏。
与事业共成长
1999年,阜外医院希望在陈新教授、王方正教授(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二任主任委员)之后挑选一位学科接班人,而张澍则被认为是最佳人选。在阔别母校阜外医院12年后,张澍重新回到了自己事业的起始地,并在一年之后担任了心律失常诊治中心的主任。
重任在肩,怎样才能使学科的发展跃上一个新的平台,不辜负师长或同行的期望呢?张澍决定以科研和学术为切入点,把在国外留学期间积累的经验和学识充分施展开来。
张澍成功引入了国外先进的科研思路和管理模式,和科室的年轻人不分昼夜地一起在临床上、实验室里摸爬滚打。从原来没有任何重大的国家项目,到中标国家“十五”“十一五”科技攻关、“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涵盖科技部、教育部、卫生部等部委的几乎所有的研究项目,还拿下了两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个北京科技进步一等奖,各种论文也纷纷在国内外知名杂志上发表。张澎带领团队进一步奠定和巩固了科室在我国心律失常研究领域的领导地位。
科研成果引人注目,临床介入治疗也风风火火。张澍刚回国时,中心的起搏器、射频等介入治疗约为每年500例,此后一直以每年30%~50%的惊人速度增长,而到2007年已达2300例,跻身全球最大的心律失常介入治疗中心之列。同时,介入治疗几乎覆盖了所有类型的心律失常,技术能力、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等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甚至超过许多国外知名中心。
张澍的工作业绩有目共睹,因此,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二届委员会换届选举时,当时连委员都不是的张澍,却一举高票当选学会的第三届副主任委员、秘书长。
被需要是最幸福的事
如今,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全国心脏起搏专家组组长、中央保健会诊专家、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成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美国JCE杂志中文版主编、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副主编、民盟中央科技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北京市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众多职务集于一身,科研教学、诊疗手术、行政管理、行业规划与发展、国际交流、社会活动……繁重的工作需要尽心,张澍每天早上6点起床,一直工作到次日凌晨1、2点才能休息。
如此忙碌,健身的时间根本不可能有。唯一的休闲就是和朋友聚聚、聊会天。年近50的张澍为何能保持如此过人的精力呢?他笑着说:“习惯啦。一个人,尤其是知识分子的愿望能否实现,往往体力和精力是重要因素。我也是长期磨练出来的,因为需要如此。”
编辑/任 娟 [email protected]